等了一個星期,春鳴也沒有等到鍾誠。
那點好不容易鼓搗起來的澎湃一點點地偃旗息鼓了。
在繁忙中,春鳴也慢慢地釋懷了,這幾千年的工藝,豈能讓自己一個人在短短幾個月之間就給掌握了呢,那位先生大概是著急了,隨意抓瞎的吧。東西一帶過去就被否決了。
這麽一想,自己還是安心地陪在老人身邊踏踏實實地生活,然後再賺些錢吧。不過,那位主任說的話她也記在了心頭。終究是自己喜歡的,依然是可以堅持下去的。就像做衣服,也是做了拆、拆了做才練就的本事。
心頭有些放不下的還是那條淡粉色的裙子,花了自己不少時間做的,希望那位主任還能夠給自己送迴來。她自己是不想去要的,一來收莊稼很忙,二來會讓人家覺得自己是主動去要結果了。想想那天人家說的話,確實是自己有差距的。或許也就真的是他自己的個人愛好吧。
又過了三天,鍾誠拿著那些樣品來找她了。這迴他不那麽激動了,安心地坐進了屋子裏,給春鳴說了上層領導的決定,一個大廠不能跟她這樣稱不上作坊的地方合作,這質量、數量掌握都是有問題的。
他表達了自己的歉意,為著給人了無限的希望又讓人失望。
“是我太過理想化了,不過就我個人而言,是真的很喜歡這種技藝的。以前,帝王將相的衣服都是這般做的,穿起來也舒服。可是呢,麵對各種因素,量產才是正理啊。不過,我倒是覺得你真的可以到城裏頭學學裁剪,再精進一番工藝,到底是可塑之才呢。”
春鳴笑笑地感謝了他,說自己會堅持做下去的,就是一個愛好而已,等做好了再去找他也不遲。
鍾誠大概是對於自己早期的熱情過於自責,春鳴給他燉好了一隻雞也沒好意思吃,就這麽走掉了。
老人家大快朵頤,好似牙口不好的缺陷也不存在了。看著那個人一直不來,她是那般開心,現在來了,是這樣的結果,她更是把心穩穩地放到肚子裏頭了。
“你那三腳貓功夫也就能哄哄這村子裏的人,到了那城裏人可挑剔著呢。”
老人家吸溜著一碗雞湯笑笑地打趣著春鳴。
春鳴做好了一切心理建設,當結果擺在眼前的時候,多少還是有些失落。對於老人家的開心她也自嘲一般地接受了,那一點點的挫敗感也就消失不見了。
稻穀逐漸成熟之後,各家巴不得將吃住搬到田地裏去。相互幫忙著打穀子。春鳴的秧插得晚一些,成熟的也就晚了,她想幫助阿貴家,可是被拒絕了。他們說她就一個人忙那麽多活,沒必要什麽都記在心頭的,等到老人家的熟了,自家倒是會幫忙的。時至今日,春鳴也不大想摻和到一大群人的勞作中去,不想去迴答那些自己不想去想的問題。
路上,相熟的婦女已經在追問那位體麵城裏人到春鳴家來的事情了。
一開始,春鳴還有期待,但是沒有結果的事情自己也不想要說太多,就說是想要買布料的,純屬個人行為。後來,塵埃落定,她再也不提了。老太太倒是當成笑話說給大家聽了。
春鳴有些不開心,不過也不能苛責老人家的開心。她沒想到,老人對自己已經這般依賴了。全然不想自己離開了。
除了地裏頭沒日沒夜的活計,隻有那一天天少下去的日子能夠寬慰她,唐景陽迴來的日子數著手指頭都可以數得過來了。
老人家也數著日子。因為孫子說了,放假的時候一大家子都會迴來幾天,親自看看這家裏頭的改變,同時也看看春鳴這麽能幹的姑娘。
老太太一天嘮叨幾遍要準備的東西,自己每天抬著掃把這屋掃一掃,那屋看一看。年紀大了些,反倒是越弄越亂了,春鳴也不氣惱,不讓她折騰,老人心裏頭不舒服。到時候,人快迴來的時候,自己再給人弄一遍也就是了。這一切沒啥可計較 的。
看著別人家忙著收割,春鳴也有些著急。擔心下大雨、刮大風,到時候把到手莊稼給破壞了。不過,這自然規律也改變不了,誰叫自己種晚了呢。隻能在家裏摸索著做些準備。好在心頭還有期盼,還可以有一堆堆的布料可以染。
春鳴想著剛好有時間,自己就做些東西送給歐陽家的人吧,留個好印象也是好的。心頭盤算著送什麽好呢,衣服,人家城裏人大概是看不上的,布料,人家也不會做衣服,拿去家裏頭當個桌布什麽的自己又覺得浪費。
天氣逐漸涼了下來。老人家說要一塊新頭巾。
“那城裏人到了天冷的時候,都將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的,帽子圍巾,光就露出一雙眼睛來。”
老人家大概是冬天的時候上兒子家裏住過,對那城裏人怕冷的樣子描述得很到位。
春鳴突然想到,要不就送圍巾吧。就是這布料不大暖和,但是也能擋風的,大小也是自己的一番心意。
想到這,春鳴到城裏頭買了一塊現成的,花了她三塊錢。她想不通這錢都能買到一匹布了,這圍巾看上去也就是裁剪了一下,沒啥特別的,卻可以賣那麽貴。其實,也不止這圍巾了的,隻要是成品,總是要貴很多的。她幻想著有一天自己做的東西也能夠的賣出去了,就真的如鍾誠說的那樣不用總是在田間地頭忙活了,相比較種莊稼,染布做衣服這活兒大概也跟個工人的活計相差不大吧。
春鳴想著,采用了不同的染色方法,按照老人家的接受給他家大大小小做了差不多十來條圍巾。
秋天剛好合適,想來也是能派上用場的。
春鳴特意用大地的顏色給唐景陽也準備了一條,上頭還染上了細碎的花紋,看上去很是特別。她很是心滿意足地等待著大家的到來。
那點好不容易鼓搗起來的澎湃一點點地偃旗息鼓了。
在繁忙中,春鳴也慢慢地釋懷了,這幾千年的工藝,豈能讓自己一個人在短短幾個月之間就給掌握了呢,那位先生大概是著急了,隨意抓瞎的吧。東西一帶過去就被否決了。
這麽一想,自己還是安心地陪在老人身邊踏踏實實地生活,然後再賺些錢吧。不過,那位主任說的話她也記在了心頭。終究是自己喜歡的,依然是可以堅持下去的。就像做衣服,也是做了拆、拆了做才練就的本事。
心頭有些放不下的還是那條淡粉色的裙子,花了自己不少時間做的,希望那位主任還能夠給自己送迴來。她自己是不想去要的,一來收莊稼很忙,二來會讓人家覺得自己是主動去要結果了。想想那天人家說的話,確實是自己有差距的。或許也就真的是他自己的個人愛好吧。
又過了三天,鍾誠拿著那些樣品來找她了。這迴他不那麽激動了,安心地坐進了屋子裏,給春鳴說了上層領導的決定,一個大廠不能跟她這樣稱不上作坊的地方合作,這質量、數量掌握都是有問題的。
他表達了自己的歉意,為著給人了無限的希望又讓人失望。
“是我太過理想化了,不過就我個人而言,是真的很喜歡這種技藝的。以前,帝王將相的衣服都是這般做的,穿起來也舒服。可是呢,麵對各種因素,量產才是正理啊。不過,我倒是覺得你真的可以到城裏頭學學裁剪,再精進一番工藝,到底是可塑之才呢。”
春鳴笑笑地感謝了他,說自己會堅持做下去的,就是一個愛好而已,等做好了再去找他也不遲。
鍾誠大概是對於自己早期的熱情過於自責,春鳴給他燉好了一隻雞也沒好意思吃,就這麽走掉了。
老人家大快朵頤,好似牙口不好的缺陷也不存在了。看著那個人一直不來,她是那般開心,現在來了,是這樣的結果,她更是把心穩穩地放到肚子裏頭了。
“你那三腳貓功夫也就能哄哄這村子裏的人,到了那城裏人可挑剔著呢。”
老人家吸溜著一碗雞湯笑笑地打趣著春鳴。
春鳴做好了一切心理建設,當結果擺在眼前的時候,多少還是有些失落。對於老人家的開心她也自嘲一般地接受了,那一點點的挫敗感也就消失不見了。
稻穀逐漸成熟之後,各家巴不得將吃住搬到田地裏去。相互幫忙著打穀子。春鳴的秧插得晚一些,成熟的也就晚了,她想幫助阿貴家,可是被拒絕了。他們說她就一個人忙那麽多活,沒必要什麽都記在心頭的,等到老人家的熟了,自家倒是會幫忙的。時至今日,春鳴也不大想摻和到一大群人的勞作中去,不想去迴答那些自己不想去想的問題。
路上,相熟的婦女已經在追問那位體麵城裏人到春鳴家來的事情了。
一開始,春鳴還有期待,但是沒有結果的事情自己也不想要說太多,就說是想要買布料的,純屬個人行為。後來,塵埃落定,她再也不提了。老太太倒是當成笑話說給大家聽了。
春鳴有些不開心,不過也不能苛責老人家的開心。她沒想到,老人對自己已經這般依賴了。全然不想自己離開了。
除了地裏頭沒日沒夜的活計,隻有那一天天少下去的日子能夠寬慰她,唐景陽迴來的日子數著手指頭都可以數得過來了。
老人家也數著日子。因為孫子說了,放假的時候一大家子都會迴來幾天,親自看看這家裏頭的改變,同時也看看春鳴這麽能幹的姑娘。
老太太一天嘮叨幾遍要準備的東西,自己每天抬著掃把這屋掃一掃,那屋看一看。年紀大了些,反倒是越弄越亂了,春鳴也不氣惱,不讓她折騰,老人心裏頭不舒服。到時候,人快迴來的時候,自己再給人弄一遍也就是了。這一切沒啥可計較 的。
看著別人家忙著收割,春鳴也有些著急。擔心下大雨、刮大風,到時候把到手莊稼給破壞了。不過,這自然規律也改變不了,誰叫自己種晚了呢。隻能在家裏摸索著做些準備。好在心頭還有期盼,還可以有一堆堆的布料可以染。
春鳴想著剛好有時間,自己就做些東西送給歐陽家的人吧,留個好印象也是好的。心頭盤算著送什麽好呢,衣服,人家城裏人大概是看不上的,布料,人家也不會做衣服,拿去家裏頭當個桌布什麽的自己又覺得浪費。
天氣逐漸涼了下來。老人家說要一塊新頭巾。
“那城裏人到了天冷的時候,都將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的,帽子圍巾,光就露出一雙眼睛來。”
老人家大概是冬天的時候上兒子家裏住過,對那城裏人怕冷的樣子描述得很到位。
春鳴突然想到,要不就送圍巾吧。就是這布料不大暖和,但是也能擋風的,大小也是自己的一番心意。
想到這,春鳴到城裏頭買了一塊現成的,花了她三塊錢。她想不通這錢都能買到一匹布了,這圍巾看上去也就是裁剪了一下,沒啥特別的,卻可以賣那麽貴。其實,也不止這圍巾了的,隻要是成品,總是要貴很多的。她幻想著有一天自己做的東西也能夠的賣出去了,就真的如鍾誠說的那樣不用總是在田間地頭忙活了,相比較種莊稼,染布做衣服這活兒大概也跟個工人的活計相差不大吧。
春鳴想著,采用了不同的染色方法,按照老人家的接受給他家大大小小做了差不多十來條圍巾。
秋天剛好合適,想來也是能派上用場的。
春鳴特意用大地的顏色給唐景陽也準備了一條,上頭還染上了細碎的花紋,看上去很是特別。她很是心滿意足地等待著大家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