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秋收序曲
末世重生:大佬他對我欲罷不能 作者:喜歡草莓和櫻桃的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然是真的,我還能騙你?”陸星苒忍不住笑出來。
林夕對此非常興奮,她從小就喜歡小動物!
“用我名字命名的月季,能幫助到小動物,星苒,我好想哭啊。”
她忍不住用手捂著臉,強忍著不讓淚水流下來。
“還早呢,現在隻有六株苗,你這是其中一株,剩下五株在農場。”
陸星苒忍不住給她高漲的情緒降降溫。
林夕腦子裏的公益宏圖剛剛展開一角,就戛然而止了。
“那、那要什麽時候才能賣呀?”林夕垂眼遺憾道。
“你放心,大遊行長勢極快,這個新品種雖然開花枝條會比原種要短,但是估計明年就能初步上市。”
陸星苒對自己一點點培育改良出來的新品種,還是很有信心的。
林夕拍了拍胸口,舒了口氣:
“那就行,我還以為要十年八年的呢。”
陸星苒輕輕翻了個白眼,不跟沒有種植常識的人一般見識。
“十年八年,它的曾曾曾孫都能把你這籬笆爬滿了。”她不客氣道。
林夕嘿嘿一笑,看著眼前的小苗苗,目光灼灼。
--
上學日,陸星苒今天的課程是戶外實踐課。
導師是郊區麥田的負責人之一,平時他不教課不做實驗時候,基本都泡在這裏。
“今天是去觀察麥穗灌漿情況,順便給你們講講大規模糧食作物一些種植方式。”
導師在小巴車前跟四個學生做最後的囑咐。
四人同時點點頭,能被老師帶著去看項目,這是很榮幸的事情,證明老師想教他們真東西。
陸星苒對麥田也很有感情,因為他們實驗室之前也參與了開荒活動。
綠色的麥田大部分都完成了抽穗,從原本綠色的‘雜草’,初步具備了人們印象中小麥的模樣。
抽穗之後的小麥迎來生長關鍵期,灌漿。
幹癟的麥子經過近一個月的生長,會逐漸變得飽滿,顏色也將從翠綠變成金黃。
等麥子都黃了,麥稈也變得幹瘦,就到了該收割的時候。
小麥即將成為基地第一個迎來豐收的糧食作物,緊隨其後的就是土豆和玉米。
從現在開始,緊鑼密鼓的節奏已經慢慢敲響,而他們今天考察的就是最重要的部分。
小麥灌漿出現問題,在初期還有可能人為幹預,這就是他們工作的意義。
學校離麥田不遠,新修的路十分平整,從學校出發二十來分鍾就到地方了。
“把長袖的衣服都穿上,準備下田了。”導師仔細囑咐到每一個細節。
現在是秋天,但中午的烈日還是讓人忍不住脫掉外套。
而此刻必須把外套給穿上,如果不想迴去起一身紅疹的話。
他們這些學生都是常年在室內呆著的,小麥葉子割人,麥芒紮人,稍一不注意,胳膊就會慘不忍睹。
像導師這種幾乎天天來的,身經百戰的高手,那自然是不用怕的。
陸星苒不行,她幾乎都在農場,侍弄的是低矮圓潤的青菜,麥子她接觸的少。
老老實實聽話,把衣服帽子穿戴整齊,四人跟在老師背後呈一排下了車。
幾人是老師的跟班,過來學習,順便也幫忙打打下手。
拿拿水杯、實驗冊、樣品袋等瑣碎小事,基本都是四人的工作。
陸星苒自然是負責拿實驗冊,全程跟在老師身邊做記錄的。
其他三人都很羨慕她,因為這相當於被經驗和知識直接灌輸。
但他們也清楚,目前這工作就陸星苒做得最好,能在老師劈裏啪啦不間斷講話時,提取重點,完成記錄。
“這一片麥田,種的都是新品種的小麥,研究院裏出來的,全生長周期也就七十多天。”
老師用手指在空中滑過,指著一望無際的小麥田說道。
他側臉看向陸星苒:“星苒你應該知道。”
陸星苒點點頭。
她當然知道,當時這個小麥種剛研究出來,研究院都要高興瘋了。
京市基地離幾個糧倉的距離都不近,基地內部種植的新小麥,為過去幾年的糧食壓力減輕了不少負擔。
這已經是新小麥種植的第三年,數不清多少季,研究院的糧食田一般是小麥和大豆輪作。
通過人為補給腐熟肥料,如養殖場的豬糞羊糞等,幾乎可以做到田地全年無休。
當然,那是在基地有天穹屏障的前提下,溫度可以微微調控。
眼前的這一片田地,是新小麥第一次大規模室外露天種植,意義非凡。
其他三個人,還沒從新小麥如此短暫的生長周期中迴過神來。
“因為生長周期變短,小麥抽穗灌漿的整個過程,也比之前的小麥要快很多。”
三人聚精會神,這是書本上沒有的知識。
導師指著三處不同的麥苗:
“這個在開花、這個剛抽穗、這個已經開始灌漿了。”
“你們今天的工作,就是按田塊區域劃分,觀察每塊田的小麥,處於哪個周期的比重較多。”
導師下發任務,幾人紛紛行動起來。
這些田可大了,做這些工作的當然不僅是他們四個。
他們更像是來打下手的,補齊研究院小麥種植團隊人手不足。
陸星苒拿著本子,飛快在田地間穿梭。
她此刻唯一慶幸的,就是小麥長得矮。
如果是玉米,她難以想象在玉米地裏,開展這項工作會有多麽艱難。
老師沒想折騰他們,主要是他自己有工作需要進行,沒辦法,把幾個小家夥一起帶出來。
他的工作基本完成,就招唿陸星苒幾個人一起迴去了。
“每人寫一篇田野調查報告,不用特別細,但是我要看到你們每個人的思考。”
導師布置了家庭作業,剛好是周末,有足夠的時間讓四人好好構思。
剛迴到學校,陸星苒就看見了門口傅鳴的車子。
跟幾人說了再見,陸星苒在門口下車,快步朝傅鳴跑去。
“怎麽臉上髒兮兮的?從外麵迴來?”傅鳴用拇指輕輕擦了擦她的臉,幫她拉開車門。
陸星苒上車,端起旁邊杯子裏的水就往嘴裏灌。
咕嘟咕嘟喝了好大一口,她才緩過來。
“差點渴死我了,我們去小麥田了。”她一邊擰上杯蓋,一邊朝剛上車的傅鳴道。
傅鳴係上安全帶,側臉看了她一眼:
“下田還不帶水杯?”
陸星苒拿起自己的空杯子,在他麵前晃了晃:
“喏,帶了。走得急沒裝滿,田裏又熱,一會兒就喝沒了。”
林夕對此非常興奮,她從小就喜歡小動物!
“用我名字命名的月季,能幫助到小動物,星苒,我好想哭啊。”
她忍不住用手捂著臉,強忍著不讓淚水流下來。
“還早呢,現在隻有六株苗,你這是其中一株,剩下五株在農場。”
陸星苒忍不住給她高漲的情緒降降溫。
林夕腦子裏的公益宏圖剛剛展開一角,就戛然而止了。
“那、那要什麽時候才能賣呀?”林夕垂眼遺憾道。
“你放心,大遊行長勢極快,這個新品種雖然開花枝條會比原種要短,但是估計明年就能初步上市。”
陸星苒對自己一點點培育改良出來的新品種,還是很有信心的。
林夕拍了拍胸口,舒了口氣:
“那就行,我還以為要十年八年的呢。”
陸星苒輕輕翻了個白眼,不跟沒有種植常識的人一般見識。
“十年八年,它的曾曾曾孫都能把你這籬笆爬滿了。”她不客氣道。
林夕嘿嘿一笑,看著眼前的小苗苗,目光灼灼。
--
上學日,陸星苒今天的課程是戶外實踐課。
導師是郊區麥田的負責人之一,平時他不教課不做實驗時候,基本都泡在這裏。
“今天是去觀察麥穗灌漿情況,順便給你們講講大規模糧食作物一些種植方式。”
導師在小巴車前跟四個學生做最後的囑咐。
四人同時點點頭,能被老師帶著去看項目,這是很榮幸的事情,證明老師想教他們真東西。
陸星苒對麥田也很有感情,因為他們實驗室之前也參與了開荒活動。
綠色的麥田大部分都完成了抽穗,從原本綠色的‘雜草’,初步具備了人們印象中小麥的模樣。
抽穗之後的小麥迎來生長關鍵期,灌漿。
幹癟的麥子經過近一個月的生長,會逐漸變得飽滿,顏色也將從翠綠變成金黃。
等麥子都黃了,麥稈也變得幹瘦,就到了該收割的時候。
小麥即將成為基地第一個迎來豐收的糧食作物,緊隨其後的就是土豆和玉米。
從現在開始,緊鑼密鼓的節奏已經慢慢敲響,而他們今天考察的就是最重要的部分。
小麥灌漿出現問題,在初期還有可能人為幹預,這就是他們工作的意義。
學校離麥田不遠,新修的路十分平整,從學校出發二十來分鍾就到地方了。
“把長袖的衣服都穿上,準備下田了。”導師仔細囑咐到每一個細節。
現在是秋天,但中午的烈日還是讓人忍不住脫掉外套。
而此刻必須把外套給穿上,如果不想迴去起一身紅疹的話。
他們這些學生都是常年在室內呆著的,小麥葉子割人,麥芒紮人,稍一不注意,胳膊就會慘不忍睹。
像導師這種幾乎天天來的,身經百戰的高手,那自然是不用怕的。
陸星苒不行,她幾乎都在農場,侍弄的是低矮圓潤的青菜,麥子她接觸的少。
老老實實聽話,把衣服帽子穿戴整齊,四人跟在老師背後呈一排下了車。
幾人是老師的跟班,過來學習,順便也幫忙打打下手。
拿拿水杯、實驗冊、樣品袋等瑣碎小事,基本都是四人的工作。
陸星苒自然是負責拿實驗冊,全程跟在老師身邊做記錄的。
其他三人都很羨慕她,因為這相當於被經驗和知識直接灌輸。
但他們也清楚,目前這工作就陸星苒做得最好,能在老師劈裏啪啦不間斷講話時,提取重點,完成記錄。
“這一片麥田,種的都是新品種的小麥,研究院裏出來的,全生長周期也就七十多天。”
老師用手指在空中滑過,指著一望無際的小麥田說道。
他側臉看向陸星苒:“星苒你應該知道。”
陸星苒點點頭。
她當然知道,當時這個小麥種剛研究出來,研究院都要高興瘋了。
京市基地離幾個糧倉的距離都不近,基地內部種植的新小麥,為過去幾年的糧食壓力減輕了不少負擔。
這已經是新小麥種植的第三年,數不清多少季,研究院的糧食田一般是小麥和大豆輪作。
通過人為補給腐熟肥料,如養殖場的豬糞羊糞等,幾乎可以做到田地全年無休。
當然,那是在基地有天穹屏障的前提下,溫度可以微微調控。
眼前的這一片田地,是新小麥第一次大規模室外露天種植,意義非凡。
其他三個人,還沒從新小麥如此短暫的生長周期中迴過神來。
“因為生長周期變短,小麥抽穗灌漿的整個過程,也比之前的小麥要快很多。”
三人聚精會神,這是書本上沒有的知識。
導師指著三處不同的麥苗:
“這個在開花、這個剛抽穗、這個已經開始灌漿了。”
“你們今天的工作,就是按田塊區域劃分,觀察每塊田的小麥,處於哪個周期的比重較多。”
導師下發任務,幾人紛紛行動起來。
這些田可大了,做這些工作的當然不僅是他們四個。
他們更像是來打下手的,補齊研究院小麥種植團隊人手不足。
陸星苒拿著本子,飛快在田地間穿梭。
她此刻唯一慶幸的,就是小麥長得矮。
如果是玉米,她難以想象在玉米地裏,開展這項工作會有多麽艱難。
老師沒想折騰他們,主要是他自己有工作需要進行,沒辦法,把幾個小家夥一起帶出來。
他的工作基本完成,就招唿陸星苒幾個人一起迴去了。
“每人寫一篇田野調查報告,不用特別細,但是我要看到你們每個人的思考。”
導師布置了家庭作業,剛好是周末,有足夠的時間讓四人好好構思。
剛迴到學校,陸星苒就看見了門口傅鳴的車子。
跟幾人說了再見,陸星苒在門口下車,快步朝傅鳴跑去。
“怎麽臉上髒兮兮的?從外麵迴來?”傅鳴用拇指輕輕擦了擦她的臉,幫她拉開車門。
陸星苒上車,端起旁邊杯子裏的水就往嘴裏灌。
咕嘟咕嘟喝了好大一口,她才緩過來。
“差點渴死我了,我們去小麥田了。”她一邊擰上杯蓋,一邊朝剛上車的傅鳴道。
傅鳴係上安全帶,側臉看了她一眼:
“下田還不帶水杯?”
陸星苒拿起自己的空杯子,在他麵前晃了晃:
“喏,帶了。走得急沒裝滿,田裏又熱,一會兒就喝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