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上午九點,研究院門口集合!”


    實驗室裏,所有人以各種各樣的姿勢,圍在大桌子旁,聽王波宣布明天的工作。


    大家的表情就像苦瓜,一點兒也高興不起來。


    不為別的,就是為了王波宣布的那項工作。


    “提問,我們需要自己準備工具嗎?”一個身穿白大褂戴著眼鏡的男人問。


    王波不假思索道:“不用不用,這些院裏都有準備。”


    他隨後想起什麽,趕緊補充:“但是防曬的帽子、手套、水杯之類的東西,還是自己準備好,那兒不一定有。”


    確保大家都知道明天的工作事項了,王波又急急忙忙地離開實驗室,趕去其它地方。


    “唉,又是種地。”


    大家癱坐在椅子上歎氣。


    實驗室裏的人,最怕又動腦子又費體力的活兒了。


    像這樣動完腦子,再去費體力的活兒,也不喜歡。


    “唉,加油努力幹吧,我精神上與你們同在。”


    慧姐給大家比了一個加油努力手勢。


    陸星苒也有點垂頭喪氣。


    畢竟開荒這種活兒,想來也是不可能輕鬆的。


    尤其是現在這種時候,大型農用器械必然是短缺的,到時候少不了要出大力氣。


    不然也不可能這麽大規模征工。


    尤其是他們植物研究院,每個實驗組硬性要求必須上報八個人。


    其他組定名單可能都要糾結好久,陸星苒他們組就沒有這個擔憂了。


    他們組加上王波一共才九個人,慧姐當然是唯一不用去幹活兒的人選。


    王波挑人眼光高,他們組算上末世前後這七天,也就進了陸星苒這一個新人。


    這也是他們組內部關係比較親密的原因了。


    說起明天的開荒行動,這是京市和基地聯合製定的複興計劃第一步中的若幹行動之一。


    末世前,京市的蔬菜供應更多依賴周邊地市。


    但是現在這樣必然是行不通了。


    且不說交通恢複這一難題,就附近地市當前能不能滿足自己的供應,都還是個問題。


    所以京市蔬果實現自給自足是當務之急的問題。


    --


    第二天一早,原本嚴肅匆忙的研究院大樓地下,聚集了穿著各異的研究員們。


    “嘿,星苒,這兒!”


    王波帶著幾個人站在柱子旁邊,看見陸星苒車進來,他趕緊朝那邊揮手。


    陸星苒看見他們了,放下車窗朝他迴應了一下,慢慢把車子開了過去。


    “上車,我們直接過去。”


    陸星苒今天開的是一輛七座的suv,她負責帶組員們過去。


    王波事兒多,不一定能時時跟組員們同步,所以他自己單獨開一輛車。


    研究員們多半都和陸星苒他們一樣,各組集合之後往郊外走。


    沒有車的也可以排隊等基地的擺渡車,隻是基地沒車的人多,等車估計要等一段時間。


    陸星苒開著車,她帶著太陽眼鏡,今天是個大晴天,不戴眼鏡戶外作業真的難受。


    她駕駛座旁邊兒還放了一個大保溫壺,裏麵是朱阿姨一早熬的綠豆湯,冰箱裏放過,現在還是冰冰涼的。


    車子開到地方,附近有不少車停在這裏,估摸著就是臨時停車場了。


    大家夥兒穿戴好裝備下車,一下地就感受到了一股熱浪。


    “好家夥,我上一次開荒,還是研究生的時候跟導師做課題。”


    說起這個,組裏的前輩們都有經驗,大家紛紛開始迴憶自己的學生時代。


    陸星苒沒有當研究生的經驗,但她可是有不少開荒的經驗。


    前不久才把空間整理一遍,那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開荒了。


    “走吧,那邊登記領東西。”


    他們臨時的老大哥賴名滔成了帶隊人,一行人跟著他去找被人圍起來的登記員。


    “哪組的?挨個來!”


    賴大哥代表大家去簽字領了工具牌。


    他朝等在一邊的幾人晃了晃手裏的牌子:“走,拿這個去領工具。”


    工具在另一邊的大卡車裏,大家拿牌子統一領取。


    因為陸星苒他們是植物研究院,院裏默認他們都會使用這些農具。


    某種程度上來講,他們都是‘農業專家’。


    讓陸星苒意外的是,組裏這些平時看起來手不能提肩不能扛同事們,還各個都是開荒高手!


    拖拉機、大型耕地機,這些陸星苒都搞不定的東西,到了他們手裏邊,就跟玩具似的。


    哪怕是組裏比較瘦弱的阿敏姐,那挖掘機開的也是如履平地。


    “姐可是有證的!”


    阿敏開著挖掘機,直接到了最前麵去挖地。


    旁邊和阿敏是同期的一個男生跟大家解釋:


    “她之前有個項目,剛好在山上,好巧不巧遇到暴雨滑坡,項目差點沒了。”


    “原本預計通山要一個月,她一氣之下自己去考了證,跟挖掘機師傅兩人一個多星期挖通了。”


    聽著的人都透露出敬佩目光。


    對於農學生而言,沒有什麽打擊,能比得過認真照顧了幾個月的實驗植物,臨收獲時遇到天災。


    他們現在做的事情就是在抵抗天災,想起這個大家幹活兒就更起勁了。


    陸星苒他們組來得早,機器還比較多。


    後麵來的晚,隻有鐵鍬鋤頭和鐮刀。


    再後麵的 ,隻能拿著編織袋跟在大隊伍後麵撿草根了。


    種地就那麽些事兒,挖地、改土、下種,完成這些前期工作,後麵就是維護管理的事情了。


    陸星苒隻會用小型手持耕地機,也是她空間裏的同款。


    當時她為了好學好操作,買的都是的這些小型機械。


    好在她用的熟練。


    雖然效率比不上開大機器的同事們,但是他們修理不到的土地邊緣,都由陸星苒和另外兩個同事處理了。


    日頭越來越高,來開荒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除了各單位硬派的人頭,還有不少是接了單來開荒的普通居民。


    開荒的貢獻值不多,但好在門檻也很低,基本上正常勞動力都能來做。


    還有不少小孩,跟在媽媽身後幫忙撿草根。


    基地裏不是所有孩子都在上學的。


    學位緊不緊張是一迴事,家長放不放心讓孩子去上學是另一迴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末世重生:大佬他對我欲罷不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喜歡草莓和櫻桃的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喜歡草莓和櫻桃的我並收藏末世重生:大佬他對我欲罷不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