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你……”


    聽著淩誌一條條數落出來,原本還義憤填膺的淩太東頓時就沒了脾氣,然而另外三人隻是稍作沉默後,就立刻道:“就算二哥當時做的不對,那我們……”


    “你們?你們便是一丘之貉,三個老匹夫,你們摸著自己良心問問,昔日可曾有過半分動容?哪怕為我母子說過半句好話,求個半點情,有嗎?是誰?隻要你能說出來,我淩誌不僅不殺你,還保證奉你為上賓!”


    沒有!


    當然沒有!


    作為淩太衝淩太東的親兄弟,淩太南三人昔日莫說為淩誌母子求情,甚至恨不得他們早死,笑話還不夠,怎麽可能會為他求情?


    “淩誌,當日是我得罪了你,不過冤有頭債有主,我願替我父親一死,念著同是淩姓一脈的份上,饒我父親一命!”


    這時,一名年輕人突然走上前來,徑直攔在了淩太南的旁邊,卻是他的兒子淩雲,不忍父親落難,甘願站出來一命換一命。


    “胡鬧,還不快滾迴去?”淩太南身軀一僵,忍不住流下兩行老淚。然而他又如何忍心子替自己去死?


    “父親……”


    “走!你若還認我這個父親,馬上離開汴梁城,終身不得再迴來一步……”


    “可是……”


    “聽見沒有?快滾啊!”


    “都給我閉嘴!”


    子倆在那邊推推拉拉,淩誌忽感一陣煩躁,現在知道後悔了?現在知道可憐了?早幹什麽去了?


    昔日自己和母親風雨飄搖,孤苦伶仃,麵對滿堂濟濟的淩家人,有哪一個站出來替自己說過一句好話?又有哪一個不是恨不得殺自己母子而後快?


    即便這樣,淩誌亦沒趕盡殺絕,隻是誅除淩太衝這一輩的幾名首惡,他自認已經夠仁慈,更對得起自己的本心。


    所以,無論淩雲此刻站出來是故意,還是發乎內心,他都不會有半分動搖。


    一切的一切,便是他們咎由自取。


    於是朗聲一唿,“茂神采何在?”


    “卑職在!”


    “宰了淩太東四兄弟,另外,給你半柱香時間,半柱香以後,我不希望在汴梁城何一名淩家人的存在!”


    話音落下,淩誌沒有再人一眼,徑直勒馬而去。


    此刻的他,隻想一個人好好的靜靜。


    如何處置淩家人,是他早已想過的事情。


    在外人者覺得冷血,覺得他淩誌無情,但他問心無愧。


    殺人者,人恆殺之,這是太古以來的至理,他淩誌今日所做的一切,不過是還淩家昔日種下的因罷了,更何況……


    他並非淩族之人。


    隻是,心中始終有團陰霾,縈繞不去。


    母親,你究竟在哪裏?


    兒子,好想你啊!


    ……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過後,炙烤著大地的驕陽似乎也隨著節日的離去,而失去了舊日的威力。


    秋風蕭瑟,秋雨迷離。


    汴梁城,一座籠罩在煙雨中的邊陲小城,卻沒有隨著秋意的到來而枯萎凋零,相反,城內上下,反而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熱火朝天的景象。


    隨著半月前大夏王朝新晉百戰王強勢入住城主府,辣手鎮壓驅逐掉舊派城主淩家一係所有勢力後,人們便敏銳的感覺到,屬於淩太衝的時代已經過去,汴梁城從此開啟了新任城主,百戰王淩誌的新時代。


    那時候的人們卻沒有半分喜悅,不僅不喜悅,反而是惶恐,是不安,是惶惶不可終日。


    尤其是城內的許多世家門閥,在見識了淩誌的血腥手段之後,害怕他們遭受到淩家同樣的清洗,在百戰王入駐不久,便秘密拖家帶口,潛出城外,尋找另外能夠安身立命的地方。


    能走的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人既沒有世家的財力物力人力,更舍不得摒棄祖宗留下的些許基業,盡管心中惶恐,卻依舊選擇無奈留下。


    然而事情的發展,卻並未有如人們猜測的那般不堪。


    首先,想象中的血腥鎮壓清洗活動並沒有來臨。


    不僅沒有任何兵禍騷動,甚至連半點擾民的舉動都沒有。


    自百戰王攜萬軍入城以後,當天便頒下安民告示,同時減免賦稅,大赦全城。乃自後麵一係列利民政策,如頒布新法,加強治安,嚴厲懲處城內欺男霸女的惡行,廢除種種對於貧民的不公條款等等。


    這其中固然有許多觸及貴族利益的舉措,但卻實實在在為平民大眾辦了許多實事。


    一段時間以後,當醒悟過來的汴梁城子民,在感覺到現在日子不僅沒有比過去艱難,反而更幸福以後,街頭巷尾間竟然流傳出許多擁護百戰王的言論出來。


    對於這些,淩誌自然不知道的,事實上所謂的改革,法規,利民政策,他一個從修真界走來的修真者哪裏懂這些?


    不過他不懂,卻有人很專業,例如落雁。


    據這個從什麽勞什子地球聯邦走來的女人說,在她們故鄉,擁有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規,在那裏,沒有平民和貴族之分,沒有奴隸和主人之別,統治者治理國家,也非人治,而是法旨,在法律麵前,人人平等。


    淩誌聽得玄乎,出於對落雁無條件的信任,索性把所有事情全權交給她來辦,並當眾頒下命令,指派落雁為汴梁城副城主。


    趁著這段時間,淩誌也沒閑著,而是對四萬多邊軍進行摸底,進而重新整編成了四個軍。


    經過茂神采的匯報,乃自自己一段時間的觀察,淩誌了解到,總共四萬一千三百名邊軍,其中地武境強者包括茂神采在內,一共有五名。


    玄武境強者三十二名,而黃武境則有三百二十九人。


    這終究是武者的世界,四萬多邊軍,雖然戰力不俗,可開啟武魄,能夠修煉武道的終究是少數。


    掌握了武者的具體數量之後,還是少不了落雁的幫襯,最後淩誌領著茂神采一起,把四萬人的軍隊編成了四個軍。


    按照落雁所謂最科學的成軍編製——三三製,三班為一排,三排為一連,三連為一營,三營為一團,三團為一師,三師則成一軍。


    由茂神采以下,四個地武境強者:洋河天佘王彪克相召風寒瑞擔任一二三四個軍的軍長,以此類推,下麵的師長團長則分別由一些玄武境中後期擔任,而之後的營長,連長之類則是安插些黃武境擔任。


    四個軍,最高統帥自然是百戰王淩誌,直接任四軍元帥,茂神采為副元帥。


    至於徒有森等落霞宗弟子,淩誌則直接從多出的一千來人劃撥過來組成了百戰王親兵營,徒有森擔任加強營的營長。


    既然是成立新軍,再用邊軍的名號就不大合適了。對此,淩誌偷了個懶,直接給全軍冠上“百戰軍”的名號,正好和自己的封號相唿應。


    及此,百戰軍的整編算是完成了,但同時,一個現實的問題擺在麵前。


    糧餉。


    四萬張嘴,每日吃喝拉撒,可不是小問題。


    不說三百多武者每日需要的修煉資源,單是另外三萬多普通兵士,所需要的真金白銀都不在少數。


    而淩誌又聽信落雁之言,對汴梁城進行改革,免賦稅,腰包就更加捉襟見肘了。


    不過話又說迴來,就算淩誌苛以重稅,以汴梁城的規模,想養四萬百戰軍,依舊有些困難。


    殊不知,昔日淩太衝主政時,也隻養了區區千名不到的黑旗私兵。


    這一日,茂神采領著四名軍長,又一次來到重新修葺過的城主府。


    “元帥,必須得想法子了,我們這些老家夥倒可以堅持堅持,但下麵兵士的口糧,已經不夠三天了,如果再不想法子,下麵的兄弟肯定會有意見!”


    茂神采剛一來到城主府,連水都顧不得喝一口,便朝淩誌大倒起苦水來。


    “是這樣嗎?”


    淩誌眉頭皺起,心頭有些苦澀。


    想起昔日自己曾承諾過,凡是跟著自己的兄弟,必然會報以美好前程,可是這才過去多久?


    莫說什麽好前程,現在連飯都快供應不上了。甚至若不是茂神采他們自己掏腰包,從儲物戒指中拿出糧草養兵,隻怕四萬百戰軍早就斷炊了。


    見淩誌愣著不說話,茂神采歎息一聲,忍不住感慨道:“汴梁城還是太小了啊,賦稅跟不上,想靠這點人養活四萬軍隊,的確有些困難……”


    “咦?等等,你剛才說什麽?”淩誌突然眼睛一亮,緊緊盯著茂神采問道。


    “啊?元帥,我……”


    “別打岔,你剛才說什麽?重複一遍!”


    茂神采搞不懂淩誌的意思,趕忙道:“我說,賦稅跟不上……”


    “不,不是這句,上一句!”


    “汴梁城太小……”


    啪!


    淩誌一巴掌拍在桌子上,突然哈哈大笑起來,“對,就是這句,汴梁城太小,哈哈,茂兄,你可真是我的福將啊,之前我怎麽沒想到這件事來著?”


    茂神采丈二金剛,還是搞不懂淩誌究竟是個什麽意思,卻見淩誌驀然轉過身來,嚴肅的人道:“幾位將軍,即刻傳下命令,讓汴梁城三千裏之內的所有勢力,無管是土匪,還是城池,三日之內,來我汴梁城朝貢,否則本王將派兵滅了他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力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三教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三教父並收藏力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