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位於承天門以西的錦衣衛衙署呈夾角相對,在皇城以東的東華門外,門口設兩台威嚴獅子座的東輯事廠便設立於此。
東廠屬內廷衙司,不受外廷三法司所轄,由皇帝直接統領下令,所奏請之事無需由內閣票擬轉發,可由東安門直達聖聽,而錦衣衛尚且還需奏疏上文。
與錦衣衛由武官統領不同,東廠的提督之位向來由,能代皇帝批紅的司禮監掌印太監、秉筆太監或隨堂太監兼任。
東廠職責與錦衣衛相似,以輯捕為主,探查消息,衙門坐班、監視百官百姓,學者學生、甚至包括錦衣衛,事無巨細。
東廠其下成員隸役,大多都是從錦衣衛之中遴選,編製相似。
其專司搜捕消息的緝事隊,隊長名為檔頭,其下又有數名番子,皆是一些京師的亡命之徒、三教九流,散落各處搜捕消息,羅織罪行。
此時主院大廳之中,堂上掛著一副巨大的嶽飛像,上懸黑漆金字匾,草書忠義常昭,下擺雕頭香案,上設香爐,紅蠟,鮮果。
堂下梨花圈椅中端坐兩人。
左側身著紺青色織金錦質孫服,腰折數道襞積,肩胸、馬麵下裳處繡虯龍觩角,蟒形魚尾的虯螭盤紋,便是東廠督主彭常。
對麵一身毛青色通袖圓領袍,雲底靴,發束金冠,領袖袍邊繡著白枝花的是四皇子蚺和。
彭常拿茶蓋敲了敲茶盞:“我說殿下,你兼著巡城禦史之職,手下那幫兵馬司不是就能跑跑腿嗎?”
“他們平日東街長西街短,鄰裏糾紛、街頭尋事、強拆代補,便已自顧不暇。”
彭常嗤笑一聲:“瞧這說的,好似白日老翁跌倒,夜裏小兒啼哭他們都能管上。”
蚺和不語。
彭常接著道:“再不濟,錦衣衛那幫跑馬緹騎,倒是強上許多。”
蚺和抿了口茶,一派平靜地道:“兵馬司即使探得什麽消息,也是流向錦衣衛,鎮撫司的什麽動作,最終都會匯到彭督主這裏,不如直接來找你,更便利。”
“哈哈哈!”彭常手拍向椅子扶手。“四皇子果然是道中人,那我也不再多言。
隻是為著你的事,我這又是力士搜捕,又是番員打探,可是跑斷了不知幾條腿,手下那幫人還總盯著向我伸手。”
蚺和眼皮不抬:“府上管事最近新購置了一隻精巧銀箱,花紋雕刻極盡繁美,想來是西域之物。隻是我向來不喜這些繁雜的東西,改日便送與督主裝些衣物,倒是合宜。”
彭常那張故作愁苦的臉上終於露出絲笑,但卻不應,隻道:“我這裏一向小門小戶的,和鎮撫司的大詔獄相比,我這的小監牢也關不住幾個人。”
蚺和終於抬起頭,麵色嚴峻,視線掃向彭常,透過對方雙肩,看向他背後掛在牆上的那幅寫在皮紙上的滿江紅。
彭常也不言語,隻勾著眼靜靜等著。
半晌,蚺和終於吐口:“若督主日後有什麽需求處,本皇子可為督主解惑一二。”
這皇子二字敲到了彭常的心頭,他也不敢再繼續托大,忙不下麵地笑道:“能得四皇子真言,那是本督之榮幸。”
“那麽。。。”蚺和麵無表情地放下茶盞。
彭常見狀趕緊起身,抖了抖馬麵衣擺,彎腰伸手作請,聲音尖細:“四皇子請。”
蚺和起身。
彭常引著他出了廳,沿一側石道轉入後院。
沿路稀落地種著幾棵瘦骨嶙峋的樹,枝幹烏黑,看不出什麽品種,像是枯死的樹。
個別樹幹上還綁著數根麻繩和鐵鉤,枝杈間,蛛網與苔蘚所築的巢中,躲著幾隻鴉雀。
後院中有塊寬闊校場,擺著一排排刀劍斧槍,有數人在場中持械校練,哼哈聲不停,引得空中院中迴聲陣陣。
彭常食指中指並出,向場中勾了勾,一個著石青短打的人忙放下兵器,小跑著上前來,拱手行禮:“參見督主!”
“嗯,前麵帶路。”
“是。”
那人引著彭常、蚺和走到一扇位於兩座建築之間的門前。
相當普通的一扇原木門,無紋無飾,連個門環也沒有。
門後是道長且窄的甬道,甬道中什麽都沒有,隻有兩側綿延無盡的灰牆。
蚺和跟著踏進,前半截尚能仰頭視天,後半路地勢逐漸低下,步入黑暗,隻有插在兩壁那屈指可數的幾支火把印出數點昏光。
行了一盞茶功夫,步下一道階梯,麵前又出現了一道黑漆大門,與前麵那道不同,表麵泛著金屬的冷光,上嵌數排尖刺門釘。
隨著咯吱聲響起,鐵門洞開那一刹那,此起彼伏的嚎叫裹挾著一股濕氣的血腥撲麵而至。
剛才在門外卻絲毫未聞,可見這門隔音絕好,蚺和心想。
與外頭那條甬道相比,室內可算是相當明亮。
門口左右設休息室。
正在內休息的隸役見人來,忙起身相迎:“督主。”
“嗯,前頭開門。”
“是。”
原來前頭還橫著幾扇鐵杆閘門,閘門開啟,裏麵才是一個個鐵窗囚室。
前半段是多是半麵監牢,後半段則修有數間密設囚房。
幾人行到其中一間囚房前,隸役將門推開便自行退去。
三人踏入室內,血腥味更甚。
一麵牆上伸出的一副鐐銬中正鎖著個人,披頭散發,衣衫盡毀,膿血淋漓,四肢臃腫,尤其那雙腳,皮肉翻飛,一片黑紅粘連,已不見形狀。
周圍牆上或掛或擺著各式各樣的刑具,上麵俱是血跡斑斑。
彭常負著雙手,憋了眼石青短打:“無常,先給殿下說說吧。”
“是!”無常應著朝蚺和行了一禮:“此人是無影閣的死士。
無影閣普通殺手最低五百兩接單,死士則是一千兩,具體價錢依目標難易而定。
刺殺的這批共十三人,使刀劍暗器的皆有,在行動前潛伏京師數日,有備而來,計劃已久。
當晚失敗後便朝四城外散去,我們追捕到的數人皆服毒而亡,隻有此人是在東鳴山的密道中意外捕獲。”
“為何刺殺小公爺?”蚺和語調清冷,眼睛死死盯著鎖在牆上已半死的人。
“這。。他並未吐口。”
蚺和掃向彭常:“看來東廠的牢獄的確有些小門小戶。”
東廠屬內廷衙司,不受外廷三法司所轄,由皇帝直接統領下令,所奏請之事無需由內閣票擬轉發,可由東安門直達聖聽,而錦衣衛尚且還需奏疏上文。
與錦衣衛由武官統領不同,東廠的提督之位向來由,能代皇帝批紅的司禮監掌印太監、秉筆太監或隨堂太監兼任。
東廠職責與錦衣衛相似,以輯捕為主,探查消息,衙門坐班、監視百官百姓,學者學生、甚至包括錦衣衛,事無巨細。
東廠其下成員隸役,大多都是從錦衣衛之中遴選,編製相似。
其專司搜捕消息的緝事隊,隊長名為檔頭,其下又有數名番子,皆是一些京師的亡命之徒、三教九流,散落各處搜捕消息,羅織罪行。
此時主院大廳之中,堂上掛著一副巨大的嶽飛像,上懸黑漆金字匾,草書忠義常昭,下擺雕頭香案,上設香爐,紅蠟,鮮果。
堂下梨花圈椅中端坐兩人。
左側身著紺青色織金錦質孫服,腰折數道襞積,肩胸、馬麵下裳處繡虯龍觩角,蟒形魚尾的虯螭盤紋,便是東廠督主彭常。
對麵一身毛青色通袖圓領袍,雲底靴,發束金冠,領袖袍邊繡著白枝花的是四皇子蚺和。
彭常拿茶蓋敲了敲茶盞:“我說殿下,你兼著巡城禦史之職,手下那幫兵馬司不是就能跑跑腿嗎?”
“他們平日東街長西街短,鄰裏糾紛、街頭尋事、強拆代補,便已自顧不暇。”
彭常嗤笑一聲:“瞧這說的,好似白日老翁跌倒,夜裏小兒啼哭他們都能管上。”
蚺和不語。
彭常接著道:“再不濟,錦衣衛那幫跑馬緹騎,倒是強上許多。”
蚺和抿了口茶,一派平靜地道:“兵馬司即使探得什麽消息,也是流向錦衣衛,鎮撫司的什麽動作,最終都會匯到彭督主這裏,不如直接來找你,更便利。”
“哈哈哈!”彭常手拍向椅子扶手。“四皇子果然是道中人,那我也不再多言。
隻是為著你的事,我這又是力士搜捕,又是番員打探,可是跑斷了不知幾條腿,手下那幫人還總盯著向我伸手。”
蚺和眼皮不抬:“府上管事最近新購置了一隻精巧銀箱,花紋雕刻極盡繁美,想來是西域之物。隻是我向來不喜這些繁雜的東西,改日便送與督主裝些衣物,倒是合宜。”
彭常那張故作愁苦的臉上終於露出絲笑,但卻不應,隻道:“我這裏一向小門小戶的,和鎮撫司的大詔獄相比,我這的小監牢也關不住幾個人。”
蚺和終於抬起頭,麵色嚴峻,視線掃向彭常,透過對方雙肩,看向他背後掛在牆上的那幅寫在皮紙上的滿江紅。
彭常也不言語,隻勾著眼靜靜等著。
半晌,蚺和終於吐口:“若督主日後有什麽需求處,本皇子可為督主解惑一二。”
這皇子二字敲到了彭常的心頭,他也不敢再繼續托大,忙不下麵地笑道:“能得四皇子真言,那是本督之榮幸。”
“那麽。。。”蚺和麵無表情地放下茶盞。
彭常見狀趕緊起身,抖了抖馬麵衣擺,彎腰伸手作請,聲音尖細:“四皇子請。”
蚺和起身。
彭常引著他出了廳,沿一側石道轉入後院。
沿路稀落地種著幾棵瘦骨嶙峋的樹,枝幹烏黑,看不出什麽品種,像是枯死的樹。
個別樹幹上還綁著數根麻繩和鐵鉤,枝杈間,蛛網與苔蘚所築的巢中,躲著幾隻鴉雀。
後院中有塊寬闊校場,擺著一排排刀劍斧槍,有數人在場中持械校練,哼哈聲不停,引得空中院中迴聲陣陣。
彭常食指中指並出,向場中勾了勾,一個著石青短打的人忙放下兵器,小跑著上前來,拱手行禮:“參見督主!”
“嗯,前麵帶路。”
“是。”
那人引著彭常、蚺和走到一扇位於兩座建築之間的門前。
相當普通的一扇原木門,無紋無飾,連個門環也沒有。
門後是道長且窄的甬道,甬道中什麽都沒有,隻有兩側綿延無盡的灰牆。
蚺和跟著踏進,前半截尚能仰頭視天,後半路地勢逐漸低下,步入黑暗,隻有插在兩壁那屈指可數的幾支火把印出數點昏光。
行了一盞茶功夫,步下一道階梯,麵前又出現了一道黑漆大門,與前麵那道不同,表麵泛著金屬的冷光,上嵌數排尖刺門釘。
隨著咯吱聲響起,鐵門洞開那一刹那,此起彼伏的嚎叫裹挾著一股濕氣的血腥撲麵而至。
剛才在門外卻絲毫未聞,可見這門隔音絕好,蚺和心想。
與外頭那條甬道相比,室內可算是相當明亮。
門口左右設休息室。
正在內休息的隸役見人來,忙起身相迎:“督主。”
“嗯,前頭開門。”
“是。”
原來前頭還橫著幾扇鐵杆閘門,閘門開啟,裏麵才是一個個鐵窗囚室。
前半段是多是半麵監牢,後半段則修有數間密設囚房。
幾人行到其中一間囚房前,隸役將門推開便自行退去。
三人踏入室內,血腥味更甚。
一麵牆上伸出的一副鐐銬中正鎖著個人,披頭散發,衣衫盡毀,膿血淋漓,四肢臃腫,尤其那雙腳,皮肉翻飛,一片黑紅粘連,已不見形狀。
周圍牆上或掛或擺著各式各樣的刑具,上麵俱是血跡斑斑。
彭常負著雙手,憋了眼石青短打:“無常,先給殿下說說吧。”
“是!”無常應著朝蚺和行了一禮:“此人是無影閣的死士。
無影閣普通殺手最低五百兩接單,死士則是一千兩,具體價錢依目標難易而定。
刺殺的這批共十三人,使刀劍暗器的皆有,在行動前潛伏京師數日,有備而來,計劃已久。
當晚失敗後便朝四城外散去,我們追捕到的數人皆服毒而亡,隻有此人是在東鳴山的密道中意外捕獲。”
“為何刺殺小公爺?”蚺和語調清冷,眼睛死死盯著鎖在牆上已半死的人。
“這。。他並未吐口。”
蚺和掃向彭常:“看來東廠的牢獄的確有些小門小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