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已入迎春季,午後暖風拂過這座位於兵部尚書府中庭,將前後院共六進從中遠遠隔開的芙蓉園。
園內亭台樓閣、池館水廊、深幽鳥徑、流水奇石、繁花異草,竹林攀天。
園中心有片銀波寬湖,湖麵一座雕畫廊橋穿湖而過,與湖邊一圈九曲遊廊東西相接。
放眼滿園,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滿園深淺色,照在碧波中。
正二品的兵部尚書雖也住得大宅,但還拿不下如此規模的府邸,皆因其祖上功祿,這座前朝王爺府才被賞賜給了林家,代代相傳。
此時,北側一座臨湖水榭中,美人靠上側倚著一位梳著流雲髻,身穿艾綠寬袖直領對襟褙子,衣擺袖口繡著宣草花的姑娘。
被暖陽照得熒白的臉已是桃李之年,蔥白纖手中端著繪有雙魚戲食圖案的瓷罐。
修長手指從中捏起魚食,手臂輕抬,餌食便被拋灑在麵前的碧波湖中。
轉瞬,花色各異的群魚從湖中冒出,奮起逐食,堆擠在一處搖頭擺尾,扭轉翻騰,大有一躍龍門之勢。
魚尾不時攪動,勾起的水花飛濺在她的臉上,一片絲涼中夾著股水腥氣衝入鼻腔。
她忙撇過頭,皺起眉,放下手中瓷罐,從袖裏抽出繡著蘭草的絲帕擦了擦臉。
“這些魚可真是有趣!隻為幾粒餌食竟如此拚命。小姐你看,那隻黑鯉最歡,將另一隻紅鯉的頭都吞入口中了。”一邊梳著雙丫髻,穿著鵝黃裙的少女瞧著湖中群魚,掩著嘴,眉眼彎彎,髻邊插著的一串銀鈴鐺隨著她的抖動發出叮當輕響。
她抬頭看了眼:“貪食逐利,物之本性。”說完停了下,又輕聲地,似自言自語歎道:“人亦如此。”
小丫頭搖頭晃腦地笑著,視線無意間掠過湖中廊橋,突然止住笑,麵色有些驚慌:“是三小姐啊,身邊那人好像是二皇子。”
她抬首也瞟向對麵,隻見廊橋中的確行著一群錦衣繡襖之人,裙袍上描繡的金線與頭上簪戴的金銀不時跳躍著光芒。
“小姐!咱們是躲還是迎?”小丫頭麵色有些緊張。
“我們能看到他們,他們也必定早瞧見了我們,背身而離定會被指摘,還是且等著吧。”
果然沒一會功夫,這群人就已信步到了水榭前。
當頭一人著一身圓領黛綠袍,外披銀鼠灰大氅,頭頂發髻套著鑲寶石刻螺紋金箍,腰束二寸寬的鼠灰絛帶,正中鑲著一顆橢圓紅寶石,帶下垂一塊盤龍白玉佩,是二皇子蚺允。
落後他半步的是著紅色圓領短褙褡,下穿繡著芙蓉花的水色鳳尾裙,雍榮雅步中裙尾搖曳,芙蓉輕蕩,正是尚書府長房嫡女林娟兒,她的三堂妹。
林娟兒不知和蚺允說著什麽話,隻見她春山如笑,興致勃勃。
如果忽略她那雙不時瞟向對方的賊眼的話,完全就是副挑不出任何毛病的大家閨秀模樣。
她早已起身整冠,微弓著背,迎向走來的兩人,彎身福禮:“見過二殿下。”
蚺允瞥了她一眼,這位二房表妹如今已成大姑娘,容貌卻無絲毫驚豔之處,最多隻能算神清骨秀,給人感覺如初夏白荷,寡淡無味,甚至不如小時招眼。
相比之下,身旁的三表妹姿容要明麗許多。
他沒應聲,隻微點頭迴應,態度淡漠。
林娟兒一直忐忑地觀察著冉允,見他對其態度冷淡,心中鬆了口氣,這才應聲道:“大姐!”語氣盡顯溫和。
林婉兒隻看了她一眼就站在原地不再說話,像是在等著這兩人先開口。
氣氛有點尷尬,林娟兒心中十分不滿。
這二皇子是皇親貴胄,端著架子自是理所當然,可你林婉兒不過是小小四品官的女兒,怎麽也端著副清貴架子?
自幾年前她這大姐從山上迴來後,就不似之前那麽和藹了,盡管以前大姐的脾氣也非常固執,卻也不會如此擺譜。
可想歸想,她畢竟是做妹妹的,自然不能出言訓斥,更不好當著皇子的麵去提醒。
隻好大方地上前一步,拉起林婉兒的手:“大姐怎麽一個人在這喂魚,不多叫幾個貼身丫頭陪著?”
林婉兒抬手虛揉了揉一側的太陽穴,輕聲道:“人多太鬧。”
林娟兒直覺得她這是話裏有話,像是在說他們這幫人太鬧,擾了她的清靜似的。
不過她依舊笑容不減:“傷可養好了?這幾日身子還好嗎?”
“好了不少。”林婉兒語氣淡淡的。
林娟兒側眸看了蚺允一眼,表情略似無奈道:“二殿下可能不太了解,我這大姐如今性子有些硬。
前些時日不知沾了什麽邪風,與工部侍郎家的黃二公子當街起了口角。
許是說差了什麽,兩人爭惱了,最後竟還動了手,那日大姐被抬迴府時可把我給嚇壞了。”
“噢?如此嚴重?”蚺允顯然來了興趣,對於朝中各員的大小事,他都不會錯過。
林娟兒見他來了興致,自然要接著說道下去。
剛才逛了一圈正好也有些累了,便抬臂將其引向一邊寬敞的吳王靠。
蚺允撩袍落座,腰間龍玉揚起又落下。
娟婉兩人隨後在其兩側坐下,林婉兒刻意選了個遠點的位置,與兩人拉開距離。
林娟兒衝身旁的侍女一揮手:“去沏壺茶來。”
“是。”兩位侍女轉身退下。
水榭連著一座二層小閣,常年備有炭爐,以供遊園之人生火燒水或熱些吃食。
今日二皇子來遊園,園內各處的便利東西自然早就備下了。
待林娟兒吩咐完,冉允便問道:“為何事衝突?”
東升之陽映照著他的側身,袍衣上的寶瓶暗紋泛出絲光,更襯得其眉朗目秀,氣質矜貴,舉手投足俱含威嚴架勢。
皇家養出來的人自是不會差的。
“這。。。”林娟兒看向斜對麵微垂目的大姐,聲音在嗓了眼裏滾了下:“大姐一直都沒說出因由,便是二伯父也沒問出來,我們更不好追問。”
蚺允轉頭看向林婉兒:“大姑娘方便說嗎?”
他倒不是非要不識趣追問姑娘家的事,隻是越是藏著掖著的越代表可能有些貓膩,他可不想放棄任何一個可以做文章的機會。
園內亭台樓閣、池館水廊、深幽鳥徑、流水奇石、繁花異草,竹林攀天。
園中心有片銀波寬湖,湖麵一座雕畫廊橋穿湖而過,與湖邊一圈九曲遊廊東西相接。
放眼滿園,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滿園深淺色,照在碧波中。
正二品的兵部尚書雖也住得大宅,但還拿不下如此規模的府邸,皆因其祖上功祿,這座前朝王爺府才被賞賜給了林家,代代相傳。
此時,北側一座臨湖水榭中,美人靠上側倚著一位梳著流雲髻,身穿艾綠寬袖直領對襟褙子,衣擺袖口繡著宣草花的姑娘。
被暖陽照得熒白的臉已是桃李之年,蔥白纖手中端著繪有雙魚戲食圖案的瓷罐。
修長手指從中捏起魚食,手臂輕抬,餌食便被拋灑在麵前的碧波湖中。
轉瞬,花色各異的群魚從湖中冒出,奮起逐食,堆擠在一處搖頭擺尾,扭轉翻騰,大有一躍龍門之勢。
魚尾不時攪動,勾起的水花飛濺在她的臉上,一片絲涼中夾著股水腥氣衝入鼻腔。
她忙撇過頭,皺起眉,放下手中瓷罐,從袖裏抽出繡著蘭草的絲帕擦了擦臉。
“這些魚可真是有趣!隻為幾粒餌食竟如此拚命。小姐你看,那隻黑鯉最歡,將另一隻紅鯉的頭都吞入口中了。”一邊梳著雙丫髻,穿著鵝黃裙的少女瞧著湖中群魚,掩著嘴,眉眼彎彎,髻邊插著的一串銀鈴鐺隨著她的抖動發出叮當輕響。
她抬頭看了眼:“貪食逐利,物之本性。”說完停了下,又輕聲地,似自言自語歎道:“人亦如此。”
小丫頭搖頭晃腦地笑著,視線無意間掠過湖中廊橋,突然止住笑,麵色有些驚慌:“是三小姐啊,身邊那人好像是二皇子。”
她抬首也瞟向對麵,隻見廊橋中的確行著一群錦衣繡襖之人,裙袍上描繡的金線與頭上簪戴的金銀不時跳躍著光芒。
“小姐!咱們是躲還是迎?”小丫頭麵色有些緊張。
“我們能看到他們,他們也必定早瞧見了我們,背身而離定會被指摘,還是且等著吧。”
果然沒一會功夫,這群人就已信步到了水榭前。
當頭一人著一身圓領黛綠袍,外披銀鼠灰大氅,頭頂發髻套著鑲寶石刻螺紋金箍,腰束二寸寬的鼠灰絛帶,正中鑲著一顆橢圓紅寶石,帶下垂一塊盤龍白玉佩,是二皇子蚺允。
落後他半步的是著紅色圓領短褙褡,下穿繡著芙蓉花的水色鳳尾裙,雍榮雅步中裙尾搖曳,芙蓉輕蕩,正是尚書府長房嫡女林娟兒,她的三堂妹。
林娟兒不知和蚺允說著什麽話,隻見她春山如笑,興致勃勃。
如果忽略她那雙不時瞟向對方的賊眼的話,完全就是副挑不出任何毛病的大家閨秀模樣。
她早已起身整冠,微弓著背,迎向走來的兩人,彎身福禮:“見過二殿下。”
蚺允瞥了她一眼,這位二房表妹如今已成大姑娘,容貌卻無絲毫驚豔之處,最多隻能算神清骨秀,給人感覺如初夏白荷,寡淡無味,甚至不如小時招眼。
相比之下,身旁的三表妹姿容要明麗許多。
他沒應聲,隻微點頭迴應,態度淡漠。
林娟兒一直忐忑地觀察著冉允,見他對其態度冷淡,心中鬆了口氣,這才應聲道:“大姐!”語氣盡顯溫和。
林婉兒隻看了她一眼就站在原地不再說話,像是在等著這兩人先開口。
氣氛有點尷尬,林娟兒心中十分不滿。
這二皇子是皇親貴胄,端著架子自是理所當然,可你林婉兒不過是小小四品官的女兒,怎麽也端著副清貴架子?
自幾年前她這大姐從山上迴來後,就不似之前那麽和藹了,盡管以前大姐的脾氣也非常固執,卻也不會如此擺譜。
可想歸想,她畢竟是做妹妹的,自然不能出言訓斥,更不好當著皇子的麵去提醒。
隻好大方地上前一步,拉起林婉兒的手:“大姐怎麽一個人在這喂魚,不多叫幾個貼身丫頭陪著?”
林婉兒抬手虛揉了揉一側的太陽穴,輕聲道:“人多太鬧。”
林娟兒直覺得她這是話裏有話,像是在說他們這幫人太鬧,擾了她的清靜似的。
不過她依舊笑容不減:“傷可養好了?這幾日身子還好嗎?”
“好了不少。”林婉兒語氣淡淡的。
林娟兒側眸看了蚺允一眼,表情略似無奈道:“二殿下可能不太了解,我這大姐如今性子有些硬。
前些時日不知沾了什麽邪風,與工部侍郎家的黃二公子當街起了口角。
許是說差了什麽,兩人爭惱了,最後竟還動了手,那日大姐被抬迴府時可把我給嚇壞了。”
“噢?如此嚴重?”蚺允顯然來了興趣,對於朝中各員的大小事,他都不會錯過。
林娟兒見他來了興致,自然要接著說道下去。
剛才逛了一圈正好也有些累了,便抬臂將其引向一邊寬敞的吳王靠。
蚺允撩袍落座,腰間龍玉揚起又落下。
娟婉兩人隨後在其兩側坐下,林婉兒刻意選了個遠點的位置,與兩人拉開距離。
林娟兒衝身旁的侍女一揮手:“去沏壺茶來。”
“是。”兩位侍女轉身退下。
水榭連著一座二層小閣,常年備有炭爐,以供遊園之人生火燒水或熱些吃食。
今日二皇子來遊園,園內各處的便利東西自然早就備下了。
待林娟兒吩咐完,冉允便問道:“為何事衝突?”
東升之陽映照著他的側身,袍衣上的寶瓶暗紋泛出絲光,更襯得其眉朗目秀,氣質矜貴,舉手投足俱含威嚴架勢。
皇家養出來的人自是不會差的。
“這。。。”林娟兒看向斜對麵微垂目的大姐,聲音在嗓了眼裏滾了下:“大姐一直都沒說出因由,便是二伯父也沒問出來,我們更不好追問。”
蚺允轉頭看向林婉兒:“大姑娘方便說嗎?”
他倒不是非要不識趣追問姑娘家的事,隻是越是藏著掖著的越代表可能有些貓膩,他可不想放棄任何一個可以做文章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