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印書利潤高
1472大航海:征服新世界 作者:阿斯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巡檢出海的時候,裝了點鐵器,但那隻是為了掩飾身份的說法,本身並沒有打算販貨的打算。
了聽到這裏的鐵價之後,自然是動了心,大不了迴去再買上一批鐵器,補上缺口。
既然有買賣來了,自然就得告訴掌櫃的一聲,估價、出價這種事還得是他們來。
聽到碼頭來了一船鐵器,掌櫃來的很積極,這可一直是北港的緊缺物資,不管是礦料還是成品,有多少收多少。
好吧,有多少收多少,哪怕隻是二十口鐵鍋,那也收了。
“我們這是第一次來,還不熟悉,下次肯定就不止這麽點了”,或許是感覺兩人的眼神怪異,巡檢沒好氣地解釋了一聲。
“明白,沒關係,一迴生二迴熟,這些我全要了,您是要現錢,還是給您換成番香”,掌櫃笑著說道。
巡檢看掌櫃的依舊客氣,也就不再追究,“番香怎麽說?”
番香弄迴去,還能再掙上一筆,自己這冒險出海,總得貼補一下吧。
“雞舌香或者肉豆蔻,給您換成同等重量的”,掌櫃豪氣的說道。
“就雞舌香”,不需要還價,巡檢直接選了香料。
交易雙方對價格都很滿意,也不由的感覺量太少了點,要是能再多點就更好了。
百十斤丁香而已,根本不需要用車,喊了個路過的碼頭力工,給了一個木牌,讓他直接到商行扛了一包過來。
順便再把自己買下來的鐵鍋,用擔子再挑迴去,齊活。
交易結束,巡檢幾人已經沒了繼續待下去的興趣,借口迴去裝貨,直接告辭離開了。
“大人,咱迴去怎麽說?”,船已經離開了北港,副手來到巡檢跟前問道。
“還能怎麽說,咱倆商量著編一個唄,你想來這打一仗?”,巡檢瞥了一眼副手。
副手看了看碼頭上的那一排大船,再看看了望台上的火炮,又看看了看自己的船,連人家小船的一半都沒有,搖了搖頭,沒勝算啊。
他們這個巡檢司,說起來責任重大,可朝廷這幾年也沒有正經給配過東西,就連自己今天這船,也是找熟人借來的,否則,他們就得架著自己的那條小船來了。
先不說能不能打得過,跑遠了能不翻船就不錯了。
張小白自然不知道,北港已經被大明的官員關注到了,並且還派來了一位大明的探子。這會兒的張小白,正在印刷工坊,查看自己的又一種新商品。
越是犯禁的東西,它的利潤總是越高。
正如海禁一般,冒險出海的人總會獲利數倍。
可有些東西,在大明也不好批量購買,自然也就無法大量帶出去。比如,鐵料的專賣,導致北港最大的鐵料貨源地居然是堺港。
而,書籍也是其中一種。
大明不限製書籍買賣,但是書籍本身就很貴,在大明很貴,在堺港更貴。
而且,大明還嚴禁書籍外泄,就連朝貢使團也嚴禁出入書肆,若想要買書,必須請旨皇帝,得到特許授權之後,才可以出入書肆。
並且,這種特許恩準,一般也不包括曆法、地理、陰陽以及兵書。有的時候,甚至連史書都是嚴禁平常百姓購買的。
張小白前些年進京朝覲的時候,就已經見識過了。
等他在北港站住腳之後,就已經在開始謀劃這方麵的東西了。畢竟這個東西,一旦形成價格優勢,不僅能販到日本獲取暴利,還能返銷迴大明。
要不然,張小白麵對大明的絲綢、瓷器這些,缺少對等的貨物,很多時候都都得把別處得來的金銀,再填進去。
畢竟大明對於外來貨物的依賴,簡直是太少了,地大物博在這個時候講來,那是一點毛病都沒有。
去年弗蘭克他們從裏斯本迴來的時候,就曾告訴過張小白,由於他們運迴去的貨物價值太高,整個裏斯本周邊的金銀都快被他們抽空了。
結果就是,金銀價格暴漲,反倒是無形中損失許多利潤。
畢竟金銀運迴這裏,就沒那麽強的購買力了。
所以,一款對於相對於大明具有高價值的貨物,就十分有必要了。就這樣,大明的書籍,自然再次進入了張小白的視線。
而書籍印刷難度並不大,或者說,無論在大明還是歐洲,活字印刷都已經出現了,並且是金屬活字。
最大的難度是印刷速度和印刷質量,木活字和泥活字注定是要被淘汰的東西,張小白肯定也是用鉛合金。
鉛合金最大的好處就是堅固耐用,磨損小,可以經曆機械長時間擠壓,而不會出現破損。
但是金屬活字也有問題,那就是金屬活字和配用油墨的匹配。
機械方麵的問題,張小白自己就可以幫著解決大半,但是油墨就不行了,這種都是各家的不傳之密,他之前根本沒有接觸過。
所以,隻能找人一點點摸索,最後才用炭黑混合著亞麻油,達到了批量印製的要求。
“這是論語”,弗蘭克從書摞上拾起一本。
“當然,大明沒有比這個銷量更高的書籍,也沒有那本書的知名度能達到論語的水平”,張小白選的自然是難度最低的。
當然不隻是《論語》,其它的像什麽《千字文》、《史記》或者《十八史略》之類的,甚至各種詩集、文選之類,張小白也搜集到了不少,未來這些都是要印的。
《論語》自然是拿來試水的,畢竟大明的士子,甚至開蒙的學童,都離不開這個。
“我帶一部分迴裏斯本”,弗蘭克直接開口要走了一大半,畢竟這年頭東方的貨物,不管什麽東西都極受追捧。
什麽?看不懂漢字,這有什麽關係嗎?不影響大家都是大文豪。
“沒問題,等明年會更多一些”,裏斯本距離太遠了,一年才能跑一趟,當然要多帶一些。
隻可惜,張小白也做不出全自動的印刷機,最多也就是借助水流為動力,滾筒印刷快上一些,最終還是要人工裁剪裝訂。
算下來已經比大明市麵上的價格低了不少,等技術熟練之後,張小白甚至已經準備往裏斯本運《聖經》了。
了聽到這裏的鐵價之後,自然是動了心,大不了迴去再買上一批鐵器,補上缺口。
既然有買賣來了,自然就得告訴掌櫃的一聲,估價、出價這種事還得是他們來。
聽到碼頭來了一船鐵器,掌櫃來的很積極,這可一直是北港的緊缺物資,不管是礦料還是成品,有多少收多少。
好吧,有多少收多少,哪怕隻是二十口鐵鍋,那也收了。
“我們這是第一次來,還不熟悉,下次肯定就不止這麽點了”,或許是感覺兩人的眼神怪異,巡檢沒好氣地解釋了一聲。
“明白,沒關係,一迴生二迴熟,這些我全要了,您是要現錢,還是給您換成番香”,掌櫃笑著說道。
巡檢看掌櫃的依舊客氣,也就不再追究,“番香怎麽說?”
番香弄迴去,還能再掙上一筆,自己這冒險出海,總得貼補一下吧。
“雞舌香或者肉豆蔻,給您換成同等重量的”,掌櫃豪氣的說道。
“就雞舌香”,不需要還價,巡檢直接選了香料。
交易雙方對價格都很滿意,也不由的感覺量太少了點,要是能再多點就更好了。
百十斤丁香而已,根本不需要用車,喊了個路過的碼頭力工,給了一個木牌,讓他直接到商行扛了一包過來。
順便再把自己買下來的鐵鍋,用擔子再挑迴去,齊活。
交易結束,巡檢幾人已經沒了繼續待下去的興趣,借口迴去裝貨,直接告辭離開了。
“大人,咱迴去怎麽說?”,船已經離開了北港,副手來到巡檢跟前問道。
“還能怎麽說,咱倆商量著編一個唄,你想來這打一仗?”,巡檢瞥了一眼副手。
副手看了看碼頭上的那一排大船,再看看了望台上的火炮,又看看了看自己的船,連人家小船的一半都沒有,搖了搖頭,沒勝算啊。
他們這個巡檢司,說起來責任重大,可朝廷這幾年也沒有正經給配過東西,就連自己今天這船,也是找熟人借來的,否則,他們就得架著自己的那條小船來了。
先不說能不能打得過,跑遠了能不翻船就不錯了。
張小白自然不知道,北港已經被大明的官員關注到了,並且還派來了一位大明的探子。這會兒的張小白,正在印刷工坊,查看自己的又一種新商品。
越是犯禁的東西,它的利潤總是越高。
正如海禁一般,冒險出海的人總會獲利數倍。
可有些東西,在大明也不好批量購買,自然也就無法大量帶出去。比如,鐵料的專賣,導致北港最大的鐵料貨源地居然是堺港。
而,書籍也是其中一種。
大明不限製書籍買賣,但是書籍本身就很貴,在大明很貴,在堺港更貴。
而且,大明還嚴禁書籍外泄,就連朝貢使團也嚴禁出入書肆,若想要買書,必須請旨皇帝,得到特許授權之後,才可以出入書肆。
並且,這種特許恩準,一般也不包括曆法、地理、陰陽以及兵書。有的時候,甚至連史書都是嚴禁平常百姓購買的。
張小白前些年進京朝覲的時候,就已經見識過了。
等他在北港站住腳之後,就已經在開始謀劃這方麵的東西了。畢竟這個東西,一旦形成價格優勢,不僅能販到日本獲取暴利,還能返銷迴大明。
要不然,張小白麵對大明的絲綢、瓷器這些,缺少對等的貨物,很多時候都都得把別處得來的金銀,再填進去。
畢竟大明對於外來貨物的依賴,簡直是太少了,地大物博在這個時候講來,那是一點毛病都沒有。
去年弗蘭克他們從裏斯本迴來的時候,就曾告訴過張小白,由於他們運迴去的貨物價值太高,整個裏斯本周邊的金銀都快被他們抽空了。
結果就是,金銀價格暴漲,反倒是無形中損失許多利潤。
畢竟金銀運迴這裏,就沒那麽強的購買力了。
所以,一款對於相對於大明具有高價值的貨物,就十分有必要了。就這樣,大明的書籍,自然再次進入了張小白的視線。
而書籍印刷難度並不大,或者說,無論在大明還是歐洲,活字印刷都已經出現了,並且是金屬活字。
最大的難度是印刷速度和印刷質量,木活字和泥活字注定是要被淘汰的東西,張小白肯定也是用鉛合金。
鉛合金最大的好處就是堅固耐用,磨損小,可以經曆機械長時間擠壓,而不會出現破損。
但是金屬活字也有問題,那就是金屬活字和配用油墨的匹配。
機械方麵的問題,張小白自己就可以幫著解決大半,但是油墨就不行了,這種都是各家的不傳之密,他之前根本沒有接觸過。
所以,隻能找人一點點摸索,最後才用炭黑混合著亞麻油,達到了批量印製的要求。
“這是論語”,弗蘭克從書摞上拾起一本。
“當然,大明沒有比這個銷量更高的書籍,也沒有那本書的知名度能達到論語的水平”,張小白選的自然是難度最低的。
當然不隻是《論語》,其它的像什麽《千字文》、《史記》或者《十八史略》之類的,甚至各種詩集、文選之類,張小白也搜集到了不少,未來這些都是要印的。
《論語》自然是拿來試水的,畢竟大明的士子,甚至開蒙的學童,都離不開這個。
“我帶一部分迴裏斯本”,弗蘭克直接開口要走了一大半,畢竟這年頭東方的貨物,不管什麽東西都極受追捧。
什麽?看不懂漢字,這有什麽關係嗎?不影響大家都是大文豪。
“沒問題,等明年會更多一些”,裏斯本距離太遠了,一年才能跑一趟,當然要多帶一些。
隻可惜,張小白也做不出全自動的印刷機,最多也就是借助水流為動力,滾筒印刷快上一些,最終還是要人工裁剪裝訂。
算下來已經比大明市麵上的價格低了不少,等技術熟練之後,張小白甚至已經準備往裏斯本運《聖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