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工大計算是邁出了第一步,韓致中並沒有一下子要求太多人,而是先讓盧老爺子的同村人幫著打聽他那不存在的遠嫁妹子。


    這打聽妹子是假,根本用意是想借著這些本地人的口將消息散出去,這年頭還真是少見有來流民圈子裏尋親的,當下就有許多閑來無事的人聊起了這一奇事,慢慢的也就知道了有一個非常大的大戶人家的管事來尋親,順便幫著自家老爺招些長工。


    盡管不知道那個所謂的濟州和北港在何處,可聽說待遇卻是不錯,也是有一些動心的人,但也僅僅是有些動心而已,並沒有主動上門詢問的打算。


    轉折是在第二天發生的,盡管膠縣的官府無法供應太多糧食,每天隻在中午放粥一次,可這也確實是讓很多人活了下來,大家圍在縣城邊上,也就是為了這一頓活命粥,以及朝廷有可能發下來的賑濟糧,可是今天居然不妨粥了。


    不僅不放粥了,就連最近每日開啟半個時辰的城門都不開了,守城的兵丁站在城頭,對於城下的唿喊聲絲毫不予理會。


    現在膠縣的官老爺也在為難,昨日接到了靈山衛的軍情急報,海灣附近發現大隊倭寇,竟有數百人之多,靈山衛正在準備出兵剿倭,又唯恐倭寇偷襲縣城,所以緊急通報周邊各衛所,並奏報都指揮使司,請求上級決斷。


    數百倭寇厲害嗎?


    那要看怎麽算了,如果是放到正麵戰場上,那就是白給的菜,大明隨便哪一處邊軍都能將他們打出翔。可如果放到萊州這種內地縣城附近,就是大問題了。


    靈山衛為何要奏報上級,因為按照大明的衛所製度,各衛守禦職責不同,無上令不得越界,可單憑一衛或者一所的實力,又很難對付如此規模的倭寇。


    現在已經不同於衛所初立之時,靈山衛還有左、中、右三所人馬,三千餘人對上數百倭寇那是不怵的,可現在靈山衛已經僅剩下一個左所,人也不足千人,既要留人守衛,又要出兵剿倭,實在是力有未逮。


    至於縣城也僅有數百守城兵丁,自然也是不敢輕出,嚴守城池以防被賊人所乘。


    至於城外的那些流民,卻也是照顧不到了。這也是縣令發愁的地方,那些流民也是他治下的子民,如果就那麽舍棄自然是不忍心,可城門卻是不敢開了,否則倭寇混在流民之中趁機奪城,一旦縣城被攻破,自己就算一死也難贖其罪。


    “派人出去通告一聲,讓他們往西走吧,去高密或者諸城吧”,主簿來到縣令跟前,開城門他是不敢的,畢竟他也得為縣城中的數萬子民考慮。


    而且城中也無多少餘糧,一旦放流民入城,不需要等到倭寇到來,城裏自己就亂了。


    “整個山東六府都遭了災,高密或者諸城恐怕也沒甚餘糧,難啊!”,縣令攤了攤手,臉上全是苦笑。


    早在知道遭遇大旱的第一時間,就已經上報州府了,州府的通文也早就下來了,山東六府皆遇大旱,朝廷已經在處置當中,各縣應當想方設法自救,以待朝廷官糧。


    除了一個皇帝陛下的免稅詔書,再也沒有其它的實際東西了,至於救災官糧何時到來,也沒有準確消息,按照他們這一日一小催,三日一大催的問詢次數,但凡有官糧運到,他們早就得到消息了,可照現在看來,依舊是遙遙無期。


    “總比待在此處等死強吧,還有那天殺的倭寇,居然還來趁火打劫,著實該殺”,主簿氣憤之餘也是無奈,他也變不出糧食來啊,現在城裏的米麵價格也在上漲,江南的官糧再運不來,他們一家也快吃不起飯了。


    “告訴城下的鄉民們,讓大家各自找活路去吧,另外,請指揮使派人往靈山衛、浮山前所分別打探消息,一日兩問,有倭寇的動向第一時間迴報”


    城防的兵丁歸膠州衛統轄,與縣令分屬不同係統,這種防禦倭寇的事情,還得需要兩方合作才行。


    中午時分,已經餓急了的流民沒等來放粥的隊伍,卻等來了縣令大人的通告,如今膠縣外有倭寇入境,內中米麵業已告短,暫時無法施粥了,大家往西或者往北找活路去吧。


    這個消息一喊出來,瞬間就炸了鍋,今天沒飯吃了,這可怎麽辦啊,就算是要去高密或者諸城,也得走個一兩日呢,餓著肚子能活著走到那裏嗎。


    “韓管事,果然有倭寇啊,這可怎麽辦啊”,聽到官老爺都因為倭寇犯境而關閉了城門,盧老頭也心慌了,他們這剛剛才找了一份還不知道如何的差事,馬上就要黃了嗎。


    “盧老爹莫慌,區區幾百倭寇我們還不放在心上,待我傳份書信與我家老爺,老爺自會安排人手接應我們”,韓致中心知肚明,那就是愛州久忠他們,自然是沒有什麽事情的,當即淡定的說道。


    “隻是,到底有多少人願意跟我前去,需要提前有個數字,我也好讓老爺有所準備,以免接應出現岔子”,韓致中說道。


    “管事稍待,容我和族人們商量一下”,盧老爺子見到韓致中淡定的臉色,心下也是安穩不少。


    商量肯定是要商量的,隻是這保密嘛,保什麽密,不一會的功夫,就有許多人知道了,這裏有人可以安排接應的船隻,雖然出海是犯了官禁,可是能吃飽飯,還能躲避倭寇的侵擾,讓自己先活下來。


    於是,韓致中瞬間就變得炙手可熱了起來,接連不斷地有人來找他打聽、商量、懇求接應的,當然也有想憑實力活的舒服點的,打算拿捏一下韓致中,都被隨行而來的隊員們給扔出去了。


    盡管起了個衝突,卻是坐實了韓致中來自大戶人家的事實,畢竟一般人出行,哪裏有這麽許多護衛相隨的。


    對於前來接觸之人,韓致中麵目難色,卻是裝作不忍拒絕的樣子,看向了一旁的隊員,“小七,你跑一趟吧,把這裏的情況跟老爺說一下,看老爺能不能多招一些人手,畢竟這些人也太難了,再沒飯吃,他們恐怕活不了幾天了”


    韓致中裝模作樣的說著,卻是在暗示那些流民,你們已經撐不住了,再等幾天你們就要餓死了。


    “那您看老爺招多少人手合適?”,排行第七的小七問道。


    “老爺做事,如何是我們能夠插嘴的,你就將此地情況如實報給老爺即可,老爺宅心仁厚,肯定會照顧一下這些苦難之人的,至於具體多少人手合適,我們就不要擅自做決定了”,韓致中心說,我總不能喊個多多益善吧,那還不得將這些流民全都嚇跑了啊。


    “韓管事也是善人啊,多謝韓先生體恤”,一幫老者忙不迭的誇讚韓致中。


    “既然縣城已經不再放粥,我們幹等也是等死,何不如前往海邊尋些海貨先填一填肚子”,韓致中心想,膠縣距離海邊有將近三十裏,就憑這些餓的已經渾身無力的人,恐怕今天都未必能趕到,路上自己可沒辦法安排他們吃的,隻能是他們自己挺著。


    既然都是要餓著肚子趕路,早點趕路,就能早點吃上飯,自己和隊員身上的幹糧也不多了,拖的時間太久,自己也就隻能餓肚子了。


    “海邊的那些海貨,我們前些日子也都翻過了,就算有,又哪能抵得上如此多的人來搶食,早就被摸空了”,一個中年漢子不忿的說道,他們也是知道海裏有吃的,可他們一沒有船,二沒有網,根本無法捕魚。


    至於海邊漲潮、退潮時留下的那些海貨,根本經不住這數萬人翻撿,剛開始還能沒人分點,後來就根本沒多少可撿拾的了,而且,海邊那都是些軍戶、灶戶的地盤,每天因為這些事情都得打上一架,所以,他們才隻能選擇放棄海邊,來到縣城附近討生活。


    “沒事,大家願意跟著我們做工的,就隨我一起前往海邊,咱們這麽多人,想來倭寇也不敢輕易惹我們,等到了海邊,老爺能否收下大家我不敢保證,可供應大家兩頓飽飯,我還是能保證的了的”,韓致中放出了自己的餌,也就兩頓飽飯,誘惑不算太大,卻讓大家覺得真實。


    這個人隻是個小管事,能保證兩頓飽飯已經是難得了,真要是大包大攬,他們還不敢相信了呢。


    經過韓致中的一通分析勸說,一部分人選擇了跟隨韓致中前往海邊,等待他口中的老爺前來接應,另外一部分人則選擇了聽從縣老爺的指示,準備結伴前往高密或者諸城討生活去。


    至於韓致中有沒有在騙人,他們倒是不太擔心,畢竟如果那裏沒有吃的,那麽第一個死的也得是韓致中他們,敢如此戲耍他們,那就沒什麽說的了,辦他!


    盡管隻是跟來了一部分人,可也有四五千人之多,除了和韓致中接洽過的,還有一部分純粹是隨大流跟來的。


    “這麽多人,你們家老爺還管飯嗎?會不會不作數了”,青壯漢子背著盧老爹,勉強跟著韓致中的腳步。


    這裏的人大都已經半月有餘沒有吃過一頓飽飯了,體力自然也是不行的,平時都是盡可能的減少活動,避免過多消耗,這突然一下子要走許久的路,很多人已經撐不住了。


    “這大可放心,國公大人的富有,遠遠超出你的想象,區區兩頓飯還不放在心上,哪怕就是我自己也能供得起幾頓飯的”,韓致中一邊炫耀著,一邊也是給大家提一提希望。


    韓致中也迴身望了一下,四五千人的隊伍拉的很長很長,一眼望過去,滿眼都是流民,這些人步履蹣跚,盡最大的努力跟上前麵的腳步。


    一邊走還在一邊張望,盯著周圍的地麵,仿佛希望能從兩邊的田地中少找些吃的來。


    可是,道路兩旁幹淨的,別說吃的了,就連一點綠色都沒有。從夏收到現在都已經過去了兩個月了,這一條路上經過的流民也不知道多少了,但凡是能入口的東西,早就被他們消滅了。


    “大家堅持住啊!”


    韓致中扯著嘶啞的嗓子唿喊,他還從沒糟過這種罪呢,就算自己身上帶著一點吃食,可也隻能勉強維持,根本就吃不好,這頂著太陽趕路,身上早就被汗水浸透了。


    “大人,省省力氣吧,隻要沒死,他們就不會落下”,盧老爹已經從青壯漢子的背上下來了,拄著棍子跟在眾人身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472大航海:征服新世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阿斯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阿斯蘭並收藏1472大航海:征服新世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