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直奔馬魯古
1472大航海:征服新世界 作者:阿斯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呂宋國,地盤比張小白想象中要小得多,根據董柳軒的介紹,雖然呂宋島非常大,東西南北都有幾百裏,但是呂宋王國比琉球王國大不了多少,因為這裏還是一個部落為主的地方,向大明稱臣納貢的呂宋王國,僅僅也就馬尼拉附近這一小塊地方而已。
隻不過呂宋王國在此地也算是一雄,臨近的八打雁等地受其威懾,也都表示恭順,可是畢竟不是統一的國度。
“原來如此,這片海域的情況,我們確實不是非常了解,還請董老先生不吝賜教”,張小白虛心請教,畢竟自己的曆史知識不過關,在寧波和琉球了解到的也都不夠細致,還是有許多不清晰的地方。
“大人客氣了,雖然老朽在此地行商多年,可也沒能走遍整片海域,就在下所知,從呂宋往南,除了八打雁還有麻逸、宿霧、蘇祿、文來、馬魯古諸多小國,各國均有蘇丹或者羅闍”
董柳軒確實沒有藏私,一番介紹聽得張小白頭都大了三分,確實小國眾多,或者說基本上一個稍微大一點點的島嶼就是一個王國,根本記不過來,而且各國還紛爭不息,小國(部落)時有覆滅,有可能你這次來交流很好,下次來就不認識了。
“所以說,你如果要和王國簽訂什麽文書之類的,沒什麽實質意義,誰知道那些王國又能存在多長時間呢”,知道張小白還有官方使命,董柳軒給了張小白一個建議,那就是別管什麽文書了。
能在呂宋簽一份文書就不錯了,畢竟這裏當年還是,三寶太監巡使西洋的大本營之一,有永樂皇帝的敕封文書。
“這裏也是三寶太監的大本營之一?”,張小白知道滿剌加(今馬六甲)當時是鄭和西行的一個大本營,不知道馬尼拉這裏居然也是。
“當然,三寶太監從大明到此海域,呂宋就是第一站,在此休整補給,為了維護當地秩序,保證船隊順利出使,永樂皇帝還封泉州人許柴佬為呂宋總督,當年皇帝所賜金印現在還在王邸旁邊供著呢”
張小白確實不知道這一段故事,他知道西班牙和葡萄牙,都曾將馬尼拉此地,當做他們殖民南洋的重要據點,原來大明也曾將此地當做出使南洋的大本營,看來馬尼拉此地確實有其特殊性,張小白在心裏將馬尼拉的重要程度,稍稍抬高了一點。
而馬尼拉也不愧是大明商人南下的第一站,在此地已經有了大明華僑聚居的明人街,董柳軒的家就在這裏,而且也能看出來,他在這裏的頗受大家尊敬,一路走來,不斷地有人和他打著招唿,當然,也總不免有好奇的目光,詢問著張小白的來曆。
董柳軒也不隱瞞,將張小白的來意告訴了大家,並且邀請大家到他家中詳談,原來這裏大部分人都是做的海上生意,隻不過他們已經很少出海了,而是在島上各處穿行,將這裏的特產收集起來,等到有海船到來之時,他們便用這些特產換迴大明的絲、茶、瓷器等物。
聽到這裏,張小白再次表示了感謝,這是為張小白他們解決了貨源啊,畢竟這裏連個統一的國家都沒有,根本提供不了多少貨物,現在好了,有了本地這些行商的幫忙,總算是能多裝一些貨物了。
“你是說這些黃金就是從此地產出的?”,張小白裝作驚訝的樣子,他沒想到那些商人們拿來交換的貨物中居然就有金砂。
“是的,此地北方的山裏確實有金礦,隻不過那裏分屬不同的部落,誰也無法在那裏進行開采,大家也隻是在散貨的時候,從那些部落裏交換一些散碎的金砂”
黃金大家都有興趣,可是這裏的情形根本沒辦法進行有效開采,畢竟連實力最強的呂宋王國,也沒辦法將北方部落降徹底服,所以大家也隻能老老實實的用貨物交換。
雖然數量不多,可是眾人依舊很滿意,畢竟相對於黃金,那些部落中人還是更喜歡大明的絲綢和瓷器,所以他們中間掙得的利潤,並不比開采黃金差多少。
這次張小白的船隊所攜帶的貨物數量太大,隻是用了很少的一部分,就將他們手中積攢的沉香、蘇木、丁香、豆蔻、珍珠之類的貨物全部換完了,這個出乎了張小白的預料。
經過董柳軒的解釋,張小白才知道,不是他們不想多收集一些香料,而是此地的香料產出有限,更多的則是稻米、椰子油以及各種果脯,可是張小白他們又不需要這些,如果張小白想要大量收購香料,隻能是繼續往南去往馬魯古一帶,那裏種植著大量的丁香、豆蔻、胡椒,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
在和呂宋國王見過麵,交換完國書之後,張小白的船隊就離開了這個小國,經蘇祿海一路南下,直奔馬魯古海域,畢竟多方消息證實,那裏是香料的老家,品類多,產量高,將那裏作為首選目標準沒錯。
經過二十幾天的連續行船,張小白的船隊終於抵達了馬魯古海域,這一路上大大小小的島嶼,張小白已經看得麻木了。
“就前麵那個島嶼,附近找找,看看有沒有港口碼頭”,張小白已經確認過了,前麵的島嶼就是曆史上鼎鼎有名的特爾納特島,也是整個大航海時代香料群島爭奪中的焦點,為了追求香料,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蘭人、英國人都曾先後到達此地。
雖說自己早來了幾十年,可是香料產地應該不會錯的,就是不知道,現在這裏的人歡不歡迎自己,根據董柳軒提供的消息,這裏應該也是一個蘇丹國。
而曆史上,葡萄牙人最初也是經過蘇丹的同意,在此地建立了商站據點,並且維持了幾十年,希望自己也能一切順利。
隻不過呂宋王國在此地也算是一雄,臨近的八打雁等地受其威懾,也都表示恭順,可是畢竟不是統一的國度。
“原來如此,這片海域的情況,我們確實不是非常了解,還請董老先生不吝賜教”,張小白虛心請教,畢竟自己的曆史知識不過關,在寧波和琉球了解到的也都不夠細致,還是有許多不清晰的地方。
“大人客氣了,雖然老朽在此地行商多年,可也沒能走遍整片海域,就在下所知,從呂宋往南,除了八打雁還有麻逸、宿霧、蘇祿、文來、馬魯古諸多小國,各國均有蘇丹或者羅闍”
董柳軒確實沒有藏私,一番介紹聽得張小白頭都大了三分,確實小國眾多,或者說基本上一個稍微大一點點的島嶼就是一個王國,根本記不過來,而且各國還紛爭不息,小國(部落)時有覆滅,有可能你這次來交流很好,下次來就不認識了。
“所以說,你如果要和王國簽訂什麽文書之類的,沒什麽實質意義,誰知道那些王國又能存在多長時間呢”,知道張小白還有官方使命,董柳軒給了張小白一個建議,那就是別管什麽文書了。
能在呂宋簽一份文書就不錯了,畢竟這裏當年還是,三寶太監巡使西洋的大本營之一,有永樂皇帝的敕封文書。
“這裏也是三寶太監的大本營之一?”,張小白知道滿剌加(今馬六甲)當時是鄭和西行的一個大本營,不知道馬尼拉這裏居然也是。
“當然,三寶太監從大明到此海域,呂宋就是第一站,在此休整補給,為了維護當地秩序,保證船隊順利出使,永樂皇帝還封泉州人許柴佬為呂宋總督,當年皇帝所賜金印現在還在王邸旁邊供著呢”
張小白確實不知道這一段故事,他知道西班牙和葡萄牙,都曾將馬尼拉此地,當做他們殖民南洋的重要據點,原來大明也曾將此地當做出使南洋的大本營,看來馬尼拉此地確實有其特殊性,張小白在心裏將馬尼拉的重要程度,稍稍抬高了一點。
而馬尼拉也不愧是大明商人南下的第一站,在此地已經有了大明華僑聚居的明人街,董柳軒的家就在這裏,而且也能看出來,他在這裏的頗受大家尊敬,一路走來,不斷地有人和他打著招唿,當然,也總不免有好奇的目光,詢問著張小白的來曆。
董柳軒也不隱瞞,將張小白的來意告訴了大家,並且邀請大家到他家中詳談,原來這裏大部分人都是做的海上生意,隻不過他們已經很少出海了,而是在島上各處穿行,將這裏的特產收集起來,等到有海船到來之時,他們便用這些特產換迴大明的絲、茶、瓷器等物。
聽到這裏,張小白再次表示了感謝,這是為張小白他們解決了貨源啊,畢竟這裏連個統一的國家都沒有,根本提供不了多少貨物,現在好了,有了本地這些行商的幫忙,總算是能多裝一些貨物了。
“你是說這些黃金就是從此地產出的?”,張小白裝作驚訝的樣子,他沒想到那些商人們拿來交換的貨物中居然就有金砂。
“是的,此地北方的山裏確實有金礦,隻不過那裏分屬不同的部落,誰也無法在那裏進行開采,大家也隻是在散貨的時候,從那些部落裏交換一些散碎的金砂”
黃金大家都有興趣,可是這裏的情形根本沒辦法進行有效開采,畢竟連實力最強的呂宋王國,也沒辦法將北方部落降徹底服,所以大家也隻能老老實實的用貨物交換。
雖然數量不多,可是眾人依舊很滿意,畢竟相對於黃金,那些部落中人還是更喜歡大明的絲綢和瓷器,所以他們中間掙得的利潤,並不比開采黃金差多少。
這次張小白的船隊所攜帶的貨物數量太大,隻是用了很少的一部分,就將他們手中積攢的沉香、蘇木、丁香、豆蔻、珍珠之類的貨物全部換完了,這個出乎了張小白的預料。
經過董柳軒的解釋,張小白才知道,不是他們不想多收集一些香料,而是此地的香料產出有限,更多的則是稻米、椰子油以及各種果脯,可是張小白他們又不需要這些,如果張小白想要大量收購香料,隻能是繼續往南去往馬魯古一帶,那裏種植著大量的丁香、豆蔻、胡椒,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
在和呂宋國王見過麵,交換完國書之後,張小白的船隊就離開了這個小國,經蘇祿海一路南下,直奔馬魯古海域,畢竟多方消息證實,那裏是香料的老家,品類多,產量高,將那裏作為首選目標準沒錯。
經過二十幾天的連續行船,張小白的船隊終於抵達了馬魯古海域,這一路上大大小小的島嶼,張小白已經看得麻木了。
“就前麵那個島嶼,附近找找,看看有沒有港口碼頭”,張小白已經確認過了,前麵的島嶼就是曆史上鼎鼎有名的特爾納特島,也是整個大航海時代香料群島爭奪中的焦點,為了追求香料,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蘭人、英國人都曾先後到達此地。
雖說自己早來了幾十年,可是香料產地應該不會錯的,就是不知道,現在這裏的人歡不歡迎自己,根據董柳軒提供的消息,這裏應該也是一個蘇丹國。
而曆史上,葡萄牙人最初也是經過蘇丹的同意,在此地建立了商站據點,並且維持了幾十年,希望自己也能一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