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白酒與赤糖
1472大航海:征服新世界 作者:阿斯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人這份清單上所列的,蘇木、白檀木在舊港收集比較容易,價格也相對較低,可是像胡椒,此物在舊港附近也有種植,可是產量不大,如果按照大人的需求量,就得前往西北海域的滿剌加或者印度,而像這丁香、肉豆蔻多產自爪哇國東部馬魯古一帶,要將這麽多貨物都收集到舊港,所需時日太長”,施禮恩撿著幾種香料對著張小白分析道。
“那如果直接在馬魯古一帶收集呢?”,張小白蹙了蹙眉,這年代物流速度確實太慢了。
“也很難,主要是大人船隊太大了,馬魯古一帶島嶼眾多,按照大人所需要的用量,那得不知道要跑多少個大島了,可能需要三五個月的時間”,施禮恩看著張小白的這個清單,這批貨自己是沒辦法全吃下來了。
“沒關係,施先生能提供多少,我們就收多少,剩下的我們再想辦法”,張小白本來就沒指望靠他一個人籌集一船隊貨物。
雙方約定好,等到展銷會結束後,再詳談具體貨物的情況,張小白還得根據展銷會的情況,才能確定賣出多少貨物,以及有多少空船可以用來裝香料。這些都需要再商議,畢竟花了兩三年跑這麽一趟,一點也不能浪費啊。
展銷會這種繁瑣的事情就交給弗蘭克去忙活吧,反正他也喜歡那種氛圍,至於張小白則是跑到那霸‘唐人街’逛去了。
說這裏是唐人街,那可是一點都沒錯,一眼望去滿是漢字的門麵招牌,以及來來往往的人穿的也大都是大明服飾。
“大人,可是從大明而來”,張小白剛找了一間酒館坐下,老板就忙不迭的跑過來打招唿,臉上滿是興奮的神色。
“正是,剛從寧波府而來”,張小白笑著迴應老板。
“寧波府啊,我聽說過,那也是一處市舶司所在,如果有朝一日我也能到大明去看看就好了”,老板的臉上掩飾不住的向往之情。
“老板也是當年的三十六姓?”,張小白猜測的問道。
“祖上確實是洪武朝那會兒過來的,這些年偶爾有人隨著貢船迴過大明,可惜小老兒就沒這等緣分了,現在隻能在這裏開間酒館為生”,老板自嘲的笑了笑。
張小白也聽阮文遠說過,當年遷移來的那批人多是船工,但是這將近百年的時間,開枝散葉,往來朝貢也不需要如此多的人,有許多人現在已經不再以船工為業了,就像眼前的酒館老板,靠著碼頭的往來商隊,酒館的生意也還算不錯。
“我看老板這裏生意不錯,想必您這裏的酒水應該很好,有什麽好酒盡管拿出來,我也是一個好酒之人啊”
酒館老板笑了,“沒問題,好酒管夠,大人您要是喜歡,我給您送到船上去,不是小老兒自誇,整個琉球王國沒有比這裏更好的酒了”
那老板說完就返迴櫃台,從後麵的櫃子裏取出了一個圓滾滾的酒壇,“這是我花重金跟一位大城王國的人學的,用的也是那裏運來的稻米,不同於大明的黃酒,大人且嚐一嚐”
拍掉酒壇上的泥封,一股酒香立刻就飄了出來,氣味很是濃烈,張小白抽了抽鼻子,這酒度數估計不低啊。
“這酒就得小酌才有意思”,老板說著就用酒壺給張小白斟了一小杯。
張小白端起酒杯,先是小心的抿了一口,確實如自己所想,這酒的度數不低,估計得有三十多度接近四十度了,遠比黃酒的度數要高。
“你這是燒酒?”,大明現在也是有燒酒的,隻是上不得台麵而已,在朝貢期間,張小白就了解過,官方招待的酒全是黃酒,燒酒還隻是在北方一些地方的平民在喝,在寧波府很少見到。
“大人果然好眼力,這確實是燒酒”,老板捋了捋胡子,“這壇酒是我用三年釀的米酒重新燒製而成,酒香醇厚,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就喝醉了”
“這酒確實不錯”,張小白也好久沒喝過這種白酒了,當下就請老板也坐了下來,好酒就得和人一起分享。
一壺酒,一盤蒸扇貝,張小白和酒館老板兩個人喝的微微醺,喝多少不重要,喝到位就行。
“沒問題,小老兒那裏還有不少存貨,待會兒就給大人送到船上去”,聽到張小白希望能采購一批白酒,酒館老板也是大為高興,他做的就是釀酒生意,有客戶喜歡就是好事。
衝著酒館老板擺了擺手,張小白繼續自己的采風之旅,其實也沒有多少地方可以逛,雖說那霸港這裏各國商隊都有,可是本地居民並不多,所謂唐人街也就一條街道,剩下的全是居民區。
“客館隨意看,有什麽想了解的,我給您介紹介紹”,在一處糖果攤前,張小白剛剛站定腳,那老板就迎了出來。
“你這裏的這些,都是本地產的嗎?”,張小白用手比劃了一下眼前這看起來黑不溜秋的糖塊,要不是聞到了甜甜的香氣,張小白也不敢確認這是糖。
“對,這就是我們這裏的赤糖,用甘蔗汁熬製而成的,十分的香甜”,老板說著就拿起一小塊糖,遞給張小白。
張小白用拇指和食指捏過糖塊,放到眼前看了看,然後遞給了一旁的小阿爾,“你愛吃糖,嚐嚐這個怎麽樣,好吃嗎?”
小阿爾早就抽著鼻子聞了許久了,聽到張小白的話,也不客氣,接過糖塊就扔進了嘴裏嚼了起來。
“太甜了,而且非常軟,一進嘴裏基本上就化了,還有就是有股子糊了的味道”,小阿爾最後舔了舔嘴唇說道。
“就是要有這股子糊味才好吃,而且這赤糖用熱水衝泡,可以驅寒,受寒腹痛之時,用熱水衝泡這麽一碗,症狀可減許多,每到冬季之時,下海歸來的人們,都會衝上一大碗赤糖水”,那老板笑著對張小白介紹道,說完又拿了一塊遞給張小白,剛才張小白可沒吃呢。
張小白聽完老板的話才反應過來,這不就是紅糖的功效嗎,難道這玩意就是紅糖,張小白拿著糖塊瞅瞅,還是不敢確定。
“那如果直接在馬魯古一帶收集呢?”,張小白蹙了蹙眉,這年代物流速度確實太慢了。
“也很難,主要是大人船隊太大了,馬魯古一帶島嶼眾多,按照大人所需要的用量,那得不知道要跑多少個大島了,可能需要三五個月的時間”,施禮恩看著張小白的這個清單,這批貨自己是沒辦法全吃下來了。
“沒關係,施先生能提供多少,我們就收多少,剩下的我們再想辦法”,張小白本來就沒指望靠他一個人籌集一船隊貨物。
雙方約定好,等到展銷會結束後,再詳談具體貨物的情況,張小白還得根據展銷會的情況,才能確定賣出多少貨物,以及有多少空船可以用來裝香料。這些都需要再商議,畢竟花了兩三年跑這麽一趟,一點也不能浪費啊。
展銷會這種繁瑣的事情就交給弗蘭克去忙活吧,反正他也喜歡那種氛圍,至於張小白則是跑到那霸‘唐人街’逛去了。
說這裏是唐人街,那可是一點都沒錯,一眼望去滿是漢字的門麵招牌,以及來來往往的人穿的也大都是大明服飾。
“大人,可是從大明而來”,張小白剛找了一間酒館坐下,老板就忙不迭的跑過來打招唿,臉上滿是興奮的神色。
“正是,剛從寧波府而來”,張小白笑著迴應老板。
“寧波府啊,我聽說過,那也是一處市舶司所在,如果有朝一日我也能到大明去看看就好了”,老板的臉上掩飾不住的向往之情。
“老板也是當年的三十六姓?”,張小白猜測的問道。
“祖上確實是洪武朝那會兒過來的,這些年偶爾有人隨著貢船迴過大明,可惜小老兒就沒這等緣分了,現在隻能在這裏開間酒館為生”,老板自嘲的笑了笑。
張小白也聽阮文遠說過,當年遷移來的那批人多是船工,但是這將近百年的時間,開枝散葉,往來朝貢也不需要如此多的人,有許多人現在已經不再以船工為業了,就像眼前的酒館老板,靠著碼頭的往來商隊,酒館的生意也還算不錯。
“我看老板這裏生意不錯,想必您這裏的酒水應該很好,有什麽好酒盡管拿出來,我也是一個好酒之人啊”
酒館老板笑了,“沒問題,好酒管夠,大人您要是喜歡,我給您送到船上去,不是小老兒自誇,整個琉球王國沒有比這裏更好的酒了”
那老板說完就返迴櫃台,從後麵的櫃子裏取出了一個圓滾滾的酒壇,“這是我花重金跟一位大城王國的人學的,用的也是那裏運來的稻米,不同於大明的黃酒,大人且嚐一嚐”
拍掉酒壇上的泥封,一股酒香立刻就飄了出來,氣味很是濃烈,張小白抽了抽鼻子,這酒度數估計不低啊。
“這酒就得小酌才有意思”,老板說著就用酒壺給張小白斟了一小杯。
張小白端起酒杯,先是小心的抿了一口,確實如自己所想,這酒的度數不低,估計得有三十多度接近四十度了,遠比黃酒的度數要高。
“你這是燒酒?”,大明現在也是有燒酒的,隻是上不得台麵而已,在朝貢期間,張小白就了解過,官方招待的酒全是黃酒,燒酒還隻是在北方一些地方的平民在喝,在寧波府很少見到。
“大人果然好眼力,這確實是燒酒”,老板捋了捋胡子,“這壇酒是我用三年釀的米酒重新燒製而成,酒香醇厚,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就喝醉了”
“這酒確實不錯”,張小白也好久沒喝過這種白酒了,當下就請老板也坐了下來,好酒就得和人一起分享。
一壺酒,一盤蒸扇貝,張小白和酒館老板兩個人喝的微微醺,喝多少不重要,喝到位就行。
“沒問題,小老兒那裏還有不少存貨,待會兒就給大人送到船上去”,聽到張小白希望能采購一批白酒,酒館老板也是大為高興,他做的就是釀酒生意,有客戶喜歡就是好事。
衝著酒館老板擺了擺手,張小白繼續自己的采風之旅,其實也沒有多少地方可以逛,雖說那霸港這裏各國商隊都有,可是本地居民並不多,所謂唐人街也就一條街道,剩下的全是居民區。
“客館隨意看,有什麽想了解的,我給您介紹介紹”,在一處糖果攤前,張小白剛剛站定腳,那老板就迎了出來。
“你這裏的這些,都是本地產的嗎?”,張小白用手比劃了一下眼前這看起來黑不溜秋的糖塊,要不是聞到了甜甜的香氣,張小白也不敢確認這是糖。
“對,這就是我們這裏的赤糖,用甘蔗汁熬製而成的,十分的香甜”,老板說著就拿起一小塊糖,遞給張小白。
張小白用拇指和食指捏過糖塊,放到眼前看了看,然後遞給了一旁的小阿爾,“你愛吃糖,嚐嚐這個怎麽樣,好吃嗎?”
小阿爾早就抽著鼻子聞了許久了,聽到張小白的話,也不客氣,接過糖塊就扔進了嘴裏嚼了起來。
“太甜了,而且非常軟,一進嘴裏基本上就化了,還有就是有股子糊了的味道”,小阿爾最後舔了舔嘴唇說道。
“就是要有這股子糊味才好吃,而且這赤糖用熱水衝泡,可以驅寒,受寒腹痛之時,用熱水衝泡這麽一碗,症狀可減許多,每到冬季之時,下海歸來的人們,都會衝上一大碗赤糖水”,那老板笑著對張小白介紹道,說完又拿了一塊遞給張小白,剛才張小白可沒吃呢。
張小白聽完老板的話才反應過來,這不就是紅糖的功效嗎,難道這玩意就是紅糖,張小白拿著糖塊瞅瞅,還是不敢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