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梅恪強忍著怒氣,質問道:“因籌備祭天大典,那段時間我直接搬到了禮部住,你既在袁府尋不到我,為何不去禮部找我?”
“我去了,”柳無眠一臉無辜,雙手一攤,“可禮部的官員說,閑雜人等,不得入內。”
柳無眠身上有一種近乎殘忍的天真,令人無法質疑他所說的真假。
人們要如何要求獸類懂得人間的法則?
對牛彈琴,這就是袁梅恪此時最大的感受。
“袁大人,眼下不是問責的時候,”王霈貞輕嗬一句,轉而問道,“柳大人,星出如日,做何解?”
“若隻是星出如日,其實是吉兆,有天降紫微星之意;但五日後,有兩月相承,晨見東方,起初我還以為是看晃了眼。”
“兩輪滿月懸於東方天際,天色將明未明,遠遠瞧著像是兩道白玉雕刻而成的剪影。”柳無眠臉上浮現出癡迷的神色,語氣漸漸激動,仿佛掉進了那兩輪月亮之中。
“兩個天象都百年難得一見,根據曆法記載,第一次……”
“柳大人,”王霈貞急急地打斷了他,深吸一口氣,盡可能沉住氣,“兩個天象接連出現,是何寓意?”
“忠臣落魄,奸佞當道。”
柳無眠顯然失去了描述天象時的熱情,甚至流露出幾分被打斷的厭煩,隻漫不經心地丟出了這句。
平地驚雷。
誰為忠臣?誰為奸佞?
“十日前,兩月相承,不就是……”有官員隱晦地提了一句,話沒說全,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他指的是什麽。
十日前,昭仁帝連發兩道聖旨,一道送入瓊華殿,一道由賀夔帶兵送入六皇子府。
沒有人妄下斷言,但疑慮的氛圍在大殿之上不斷發酵,蠢蠢欲動,那個尚未經證實的猜測幾乎已經被坐實。
三皇子一黨肉眼可見地愈發緊張,一切都背離了他們的預期。
隻有澹台鏡,麵色緊繃,他在賭最後一線機會。
他要賭沒有人敢率先提出那個猜測,沒有人敢碾著君王的顏麵,斥責他不辨忠奸。
時間一分分流逝,殿中空氣被一寸寸抽幹,柳無眠疑惑地打量著鴉雀無聲的朝堂,不明白這些臣子怎麽突然集體失聲。
“皇帝舅舅,皇帝舅舅!”
一道略顯急躁的聲音打破了僵局,所有人同時看向殿外,隻見東陽侯世子白玉京提著衣擺著急忙慌地跑了進來,連鞋子都跑掉半隻。
殿門外的內侍沒能攔住人,惶恐萬分地跪了一地
“世子殿下,不可殿前失儀。”孟祀禮過去幫他把鞋提上,用眼神示意小內侍們退下。
白玉京一邊急匆匆往殿前走,一邊還記得拱手向孟祀禮道謝。
“皇帝舅舅,大事不好了!大慶殿失火了!”
“你說什麽?!”昭仁帝猛地站起身,麵前的冕旒胡亂碰撞,如同崩裂砸地的珠串。
大慶殿,乃負責舉辦大典的正殿,非萬邦來朝之類的大場麵不會輕易開啟殿門。
當初太祖皇帝澹台屠,便是在大慶殿內找到了傳國玉璽。
大慶殿失火,更甚於圜丘祭壇之上詭異的血跡。
“陛下莫慌,火已經撲滅了,隻是正殿大門已被燒焦,其餘的倒沒什麽。”
昭仁帝緩過一口氣,慢慢坐下,隻是臉色一如既往地難看:“你仔細說,究竟發生了何事?”
“臣今日隨母親大人進宮看望皇祖母,還帶了阿檸一起,皇祖母瞧著阿檸初次進宮,便讓我帶她四處轉轉,阿檸在梅渚看蝴蝶入了迷,結果就跟著一隻蝴蝶到了大慶殿附近,遠遠地便瞧見了濃煙,於是連忙喊人將火撲滅,母親大人說此事非同尋常,讓臣即刻來報。”
“阿檸?你是說顧北檸?”
“沒錯,她進京後一直住在東陽侯府,十分得母親的歡心,母親便想著帶她到德寧殿給皇祖母解解悶。”
“如此,倒是多虧了她。”
如果不是及時撲滅火勢,一旦整座大慶殿毀於一旦,他這個一國之君怕是要割發代首,親赴帝陵向太祖太宗皇帝請罪。
大殿內的緊張的氣氛並沒有消散,宗廟寺院、圜丘祭壇、大慶殿,接二連三的變故扯起厚重的黑影,遮蔽了天兗王朝的晴朗碧空。
柳無眠轉身看向殿門外高懸的太陽,刺目的陽光好像不帶溫度,他好像看入了迷。
“不祥啊……”
說罷,他便隨著太陽而去。
柳無眠最後這句話像一句讖言,成為飄浮於所有人心頭的惡毒詛咒。
“即刻傳召慈元寺普濟大師。”
……
普濟大師入宮時,已然入夜。
退朝後,昭仁帝從垂拱殿徑直去了大慶殿,大半日的功夫,水米未進,就這樣一直頂著太陽站在殿外。
“陛下,您聖體初愈,萬萬不能如此辛勞啊陛下!”
燒焦的大門已然轟然倒地,隻留下漆黑的漩渦,傳出鬼怪的低吟。昭仁帝麵對大殿而立,即便看得眼睛生疼,也不肯移開目光。
無人知道他在那個洞開的黑洞裏看到了什麽。
在他身後,孟祀禮帶著一眾小內侍跪了一地。
德寧殿被驚動,太後派人來看了一眼,也隻是囑咐太醫院候在一旁,沒有勸阻分毫。倒是本已經散朝迴府的各位大臣,聽聞消息後,又都紛紛趕迴了宮。
等到普濟大師入宮時,侍衛手執火把,將濃鬱的夜色撕開了一道口子,大慶殿外,烏壓壓跪滿了人。
“阿彌陀佛,貧僧參見陛下。”
“普濟大師免禮,連夜請您入宮,是為了大慶殿失火一事。”
普濟大師看了眼洞開的殿門,低聲念了句佛偈:“陛下,還請讓貧僧近前一看。”
“大師請便。”
普濟大師掐著佛珠,繞著那兩扇倒地的大門細細看了一圈:“這位公公,麻煩幫貧僧取些黑胡麻來,另外,還需要一把全新的掃帚。”
……
黑胡麻被均勻地撒到了那兩扇大門之上,大臣們也都站起身湊上前,想要看看這位名震燕京的高僧究竟要做些什麽。
“這位公公,還得麻煩您用掃帚將黑胡麻掃下來,記住,動作要輕。”
隻見那名小內侍拿起掃帚,輕輕掃拭,剛剛撒上的黑胡麻盡數落地。
不對,有一些像是被粘在了門板上。
“我去了,”柳無眠一臉無辜,雙手一攤,“可禮部的官員說,閑雜人等,不得入內。”
柳無眠身上有一種近乎殘忍的天真,令人無法質疑他所說的真假。
人們要如何要求獸類懂得人間的法則?
對牛彈琴,這就是袁梅恪此時最大的感受。
“袁大人,眼下不是問責的時候,”王霈貞輕嗬一句,轉而問道,“柳大人,星出如日,做何解?”
“若隻是星出如日,其實是吉兆,有天降紫微星之意;但五日後,有兩月相承,晨見東方,起初我還以為是看晃了眼。”
“兩輪滿月懸於東方天際,天色將明未明,遠遠瞧著像是兩道白玉雕刻而成的剪影。”柳無眠臉上浮現出癡迷的神色,語氣漸漸激動,仿佛掉進了那兩輪月亮之中。
“兩個天象都百年難得一見,根據曆法記載,第一次……”
“柳大人,”王霈貞急急地打斷了他,深吸一口氣,盡可能沉住氣,“兩個天象接連出現,是何寓意?”
“忠臣落魄,奸佞當道。”
柳無眠顯然失去了描述天象時的熱情,甚至流露出幾分被打斷的厭煩,隻漫不經心地丟出了這句。
平地驚雷。
誰為忠臣?誰為奸佞?
“十日前,兩月相承,不就是……”有官員隱晦地提了一句,話沒說全,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他指的是什麽。
十日前,昭仁帝連發兩道聖旨,一道送入瓊華殿,一道由賀夔帶兵送入六皇子府。
沒有人妄下斷言,但疑慮的氛圍在大殿之上不斷發酵,蠢蠢欲動,那個尚未經證實的猜測幾乎已經被坐實。
三皇子一黨肉眼可見地愈發緊張,一切都背離了他們的預期。
隻有澹台鏡,麵色緊繃,他在賭最後一線機會。
他要賭沒有人敢率先提出那個猜測,沒有人敢碾著君王的顏麵,斥責他不辨忠奸。
時間一分分流逝,殿中空氣被一寸寸抽幹,柳無眠疑惑地打量著鴉雀無聲的朝堂,不明白這些臣子怎麽突然集體失聲。
“皇帝舅舅,皇帝舅舅!”
一道略顯急躁的聲音打破了僵局,所有人同時看向殿外,隻見東陽侯世子白玉京提著衣擺著急忙慌地跑了進來,連鞋子都跑掉半隻。
殿門外的內侍沒能攔住人,惶恐萬分地跪了一地
“世子殿下,不可殿前失儀。”孟祀禮過去幫他把鞋提上,用眼神示意小內侍們退下。
白玉京一邊急匆匆往殿前走,一邊還記得拱手向孟祀禮道謝。
“皇帝舅舅,大事不好了!大慶殿失火了!”
“你說什麽?!”昭仁帝猛地站起身,麵前的冕旒胡亂碰撞,如同崩裂砸地的珠串。
大慶殿,乃負責舉辦大典的正殿,非萬邦來朝之類的大場麵不會輕易開啟殿門。
當初太祖皇帝澹台屠,便是在大慶殿內找到了傳國玉璽。
大慶殿失火,更甚於圜丘祭壇之上詭異的血跡。
“陛下莫慌,火已經撲滅了,隻是正殿大門已被燒焦,其餘的倒沒什麽。”
昭仁帝緩過一口氣,慢慢坐下,隻是臉色一如既往地難看:“你仔細說,究竟發生了何事?”
“臣今日隨母親大人進宮看望皇祖母,還帶了阿檸一起,皇祖母瞧著阿檸初次進宮,便讓我帶她四處轉轉,阿檸在梅渚看蝴蝶入了迷,結果就跟著一隻蝴蝶到了大慶殿附近,遠遠地便瞧見了濃煙,於是連忙喊人將火撲滅,母親大人說此事非同尋常,讓臣即刻來報。”
“阿檸?你是說顧北檸?”
“沒錯,她進京後一直住在東陽侯府,十分得母親的歡心,母親便想著帶她到德寧殿給皇祖母解解悶。”
“如此,倒是多虧了她。”
如果不是及時撲滅火勢,一旦整座大慶殿毀於一旦,他這個一國之君怕是要割發代首,親赴帝陵向太祖太宗皇帝請罪。
大殿內的緊張的氣氛並沒有消散,宗廟寺院、圜丘祭壇、大慶殿,接二連三的變故扯起厚重的黑影,遮蔽了天兗王朝的晴朗碧空。
柳無眠轉身看向殿門外高懸的太陽,刺目的陽光好像不帶溫度,他好像看入了迷。
“不祥啊……”
說罷,他便隨著太陽而去。
柳無眠最後這句話像一句讖言,成為飄浮於所有人心頭的惡毒詛咒。
“即刻傳召慈元寺普濟大師。”
……
普濟大師入宮時,已然入夜。
退朝後,昭仁帝從垂拱殿徑直去了大慶殿,大半日的功夫,水米未進,就這樣一直頂著太陽站在殿外。
“陛下,您聖體初愈,萬萬不能如此辛勞啊陛下!”
燒焦的大門已然轟然倒地,隻留下漆黑的漩渦,傳出鬼怪的低吟。昭仁帝麵對大殿而立,即便看得眼睛生疼,也不肯移開目光。
無人知道他在那個洞開的黑洞裏看到了什麽。
在他身後,孟祀禮帶著一眾小內侍跪了一地。
德寧殿被驚動,太後派人來看了一眼,也隻是囑咐太醫院候在一旁,沒有勸阻分毫。倒是本已經散朝迴府的各位大臣,聽聞消息後,又都紛紛趕迴了宮。
等到普濟大師入宮時,侍衛手執火把,將濃鬱的夜色撕開了一道口子,大慶殿外,烏壓壓跪滿了人。
“阿彌陀佛,貧僧參見陛下。”
“普濟大師免禮,連夜請您入宮,是為了大慶殿失火一事。”
普濟大師看了眼洞開的殿門,低聲念了句佛偈:“陛下,還請讓貧僧近前一看。”
“大師請便。”
普濟大師掐著佛珠,繞著那兩扇倒地的大門細細看了一圈:“這位公公,麻煩幫貧僧取些黑胡麻來,另外,還需要一把全新的掃帚。”
……
黑胡麻被均勻地撒到了那兩扇大門之上,大臣們也都站起身湊上前,想要看看這位名震燕京的高僧究竟要做些什麽。
“這位公公,還得麻煩您用掃帚將黑胡麻掃下來,記住,動作要輕。”
隻見那名小內侍拿起掃帚,輕輕掃拭,剛剛撒上的黑胡麻盡數落地。
不對,有一些像是被粘在了門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