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夫子劍裂,或主殺伐
我隻是個捕快,幹嘛把國庫都給我 作者:大風預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劍西來!
一劍斷江!
一劍開天門!
劍來...
...
當楊臨看到‘劍道傳承’四個字的時候,腦海中浮現了各種與劍有關的畫麵。
這劍道傳承必須得要啊。
點亮它!
“叮~~宿主消耗積分解鎖奎星,剩餘積分。
“恭喜宿主獲得劍道傳承。”
一瞬間,一股精純劍道自楊臨腦海轟然炸開,仿佛有無數老者,低沉地向他訴說劍道真意。
眼前似乎有千萬把劍劃過,就像深海中的群魚,跟隨著某種旋律和軌跡,蜂擁而至。而楊臨的意識,仿佛可以捕捉每一把劍上的每一個細紋。
許久之後,一道一道聲音消失。
盤膝而坐的楊臨緩緩吐出一口濁氣,一股冰冷的寒光,斂入眼神。
雖然沒有獲得任何劍招,但似乎世上每一把劍,都在與他產生共鳴,隨著他的唿吸,輕輕顫動。
嗡~嗡~嗡~
星辰戒中幽冥神劍,似乎也像要掙脫束縛,跳出來一樣。
......
京城,玄陽觀。
吱嘎嘎嘎~~~
九華殿的殿門無風自開。
五名輩分極高,頭染霜發的老者,如數道華光,落在九華殿門口。
在他們恭敬的彎身,蒼老卻自帶威嚴的嗓音,朗聲齊齊道:
“恭迎玄陽師兄出關!”
他們心中帶著驚訝和欣喜,難道師兄衝擊九境成功了?
當世道門一哥,玄陽道長,一身青白色道袍,白發蒼蒼仙風道骨,臉龐清絕,雙目迸射著寒光,慈祥的表情中帶著緊張。
他左手拂塵一甩,一步踏出九華殿,下一秒,在百步外的一座巍峨石像前站定。
他看向道祖石像腰間的寶劍,石製的外皮,已然出現了密密麻麻如蛛網般的裂縫。
玄陽微微抬頭,看向星空,隨即他的眼神一凜,右手不自覺翹起手指,大拇指尖如殘影一般,一唿一吸之間,已經在食指、中指無名指上輕輕點過數百下。
隨後他皺了一下眉,喃喃歎了一口氣:“哎,人老了,手容易抖。”
最後,他的目光還是落在了出現裂縫的石像腰間的佩劍之上。
那五名輩分極高的道長,看向玄陽這怪異的舉動,眼神中帶著疑惑,一言不發。
玄陽師兄,算了個...寂寞?
清風吹起玄陽道髻兩側的白發,他緩緩伸手,在道祖石像腰間的寶劍上輕輕拂過,那一道一道裂紋,消失的無影無蹤。
他緩緩轉頭看向五位師弟:“我非是出關,隻因道祖神劍有異樣,這才出門探視。爾等不必驚訝欣喜。”
五名中老年師弟,齊齊躬身:“是。”
五人中一名白發蒼蒼的師弟,向前一步:“師兄,道祖神劍蒙塵多年,您的意思,他真有重見光明的一天?”
玄陽看向那名師弟:“兩百年前師祖曾有預言,石劍破繭,光寒九州,便是天門重開之日。”
五名師弟悄聲議論:“師兄,咱們砸開這石劍不就行了?”
玄陽微微一笑風清雲淡:“石劍砸開,亦是石頭...”說完,他看向司天監摘星樓的方向,言語中帶著深意:“那位,怕也等不及了吧。”
......
文廟。
舊日的皇宮主殿。
依舊富麗堂皇,隻不過經過讀書人氣息熏染之後,那舊日朱黃的顏色更添了一種獨有高貴。
燈火通明的大殿正中,是兩座好似相互指責,邊罵邊打的青色石像。
正是當年程聖人和王聖人辯難,最後身化雕像的最後一幕。
這一幕被雕像永久地傳承至今。
國子監和夫子苑兩大學派都住在這座舊日的皇宮中,在兩大聖人的影響下,秉承著比學趕幫超的精神,互罵到至今,依舊分不出勝負。
而原來的皇帝寶座之上,是至聖仙師孔夫子的塑像。
因為是儒道的本源,在程夫子和王夫子兩人因增續國運被稱為儒聖之後,孔聖的地位也被再次抬高,尊為至聖。
不管儒家出多少聖人,孔聖的地位永遠超然。
他望著天下眾生,麵部是帶著溫良恭儉讓的永恆笑容。
此時,大殿之內,程、王兩聖人雕像的腰間,突然傳來一陣劈裏啪啦的清脆之音。
負責值守的十幾名白衣儒生,聽到聲音緊緊圍了上去。
這些書生,明顯也分了兩隊,一隊人是樸素白衣,自然是夫子苑的弟子。
另一隊,白衣外明顯繡著金線滾邊,衣服料子也比另一隊高檔豪華,彰顯著他們是國子監的身份。
兩隊人走到近前,隻見兩位儒聖雕像腰間的石劍,出現密密麻麻的裂紋,頓時眾儒生身形俱是一顫,眉頭一皺。
“儒聖顯靈了?”
不知誰喊了一聲,這兩隊白衣儒生錯愕、驚異,又立刻欣喜地爭相跪拜,步驟整齊劃一,分不出誰先誰後。
之後,他們開始興奮的高喊通知:“儒聖顯靈了!”
“一定是因為陛下選當今儒聖的事情,感動了先聖。”
“我大新國文脈未斷啊。”
這一陣吵嚷,吸引來了更多的儒生,繼而兩名老者踏風而來,落在大殿內。
一眾弟子齊齊躬身:
“董院長...”
“王院長...”
和弟子們穿著類似,一名老者衣著樸素,正是夫子苑的院長,王守正。
而另一名穿著繁華錦繡,是國子監院長,董文存。
衣著錦繡的董文存看向眾弟子:“是何異象?”
白衣上繡著金線滾邊的國子監儒生,麵帶興奮指向程聖雕像的腰間,首先搶答:“董院長,儒聖顯靈了!”
董文存大手攬過胸前的白須,浩然正氣十足,朗聲笑道:“如今大好盛世,又是文廟爭選儒聖之際,先聖顯靈,天佑我大新!”
而衣著樸素的王守正,一言不發,推開一眾弟子,走到王夫子的雕像跟前,看向夫子腰間長劍上的裂紋,撚了撚了胡須,皺眉瞥了一眼董文存,臉上並沒有多少高興。
樸素白衣的夫子苑弟子,看向他們的院長:“王院長,王聖和程聖顯聖,您為何不高興?”
董文存大手一指王守正:“老賊,大逆不道!先聖顯靈,你還敢愁眉苦臉?!”
雖然這倆人作為夫子苑和國子監的帶頭人,平日裏發揚王聖和程聖的對罵精神,時常幹架。
但此刻王守正僅僅是瞥了董文存一眼,沒有要跟他在儒聖像前一爭高下的意思。
隻不過他的臉色越來越沉:
“夫子劍裂欲出,或主殺伐...”
.......
皇宮。
養心殿。
千羽連日奔波,這一日已經將玉璽帶迴鎮妖司,陳明淵也早已將玉璽呈給了玉景帝。
這一夜,玉景帝拿著手中的玉璽,摸著象征江山的玉璽每一寸玉石,沒有失而複得的高興,心情反而久久不能平複。
大新國怎麽了?
前有血妖皇暗暗籌謀數十年,要傾覆我江山社稷。
隨後又丟了玉璽。
這難道...依然是先祖要給我開示???
燭台下的玉景帝,蹙眉思考了半夜,一旁的老太監也跟著他臉色沉靜了半夜。
突然,養心殿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一個小太監尖細的聲音傳來:“陛下,陛下,事急!事急...”
正在沉思中的玉景帝一驚:“又有何事?!!”
小太監急急的腳步邁進養心殿,因為慌張被高高的門檻絆倒在地,他慌張爬了幾步,跪在玉景帝跟前:“太廟!太廟...”
太廟?
那是什麽地方?
是供奉先祖的地方!
先祖又要開示我了?
“那裏出了什麽事?”玉景帝立刻起身,聲音提高了數倍。
小太監喘著氣,額頭冒汗,結結巴巴:“太廟..太廟..”
玉景帝大喝一聲:“連個話都說不清!朕要你們何用!拉出去,砍了!太廟何事,朕親自去看!”
說罷,他大步踏出,身後傳來小太監撕心裂肺的求饒:“陛下,陛下饒命啊...”
可憐這個小太監,值守太廟,如同冷宮,平日見得也就那幾個人,長久不與外人溝通,讓他的語言能力的確都有些退化了...
這次,本來以為能在陛下麵前露個臉,卻沒想到丟了命。
太廟。
十幾名金吾衛堂外站了兩列。
太監們戰戰兢兢的跪伏於一旁。
玉景帝雄渾的身軀,走到列祖列宗的牌位前,伸手一抓,排位正中一把金黃色寬大厚重的寶劍,即刻飛入手中。
他的眼神微凜。
噌!
一道寒光閃過。
鎮國神劍,被玉景帝拔出數寸。
看到寒芒如鏡的劍身之上,映出自己的眼眸和半截麵龐,玉景帝嚇了一下跳。
朕最近為何如此蒼老?
噌!
玉景帝插劍入鞘,伸手將鎮國神劍交於一旁的太監大伴,老太監躬身雙手接過,小心翼翼的放了迴去。
“你們是說,剛才,神劍有異動?”玉景帝看向一個跪伏的太監管事,沉聲問道。
老太監即刻在那管事屁股上踢了一腳:“仔細想想措辭,詳細說來,不要吞吞吐吐!若是說不利索,咱家這就割了你的舌頭!”
“遵命。”管事太監理了理思路,戰戰兢兢迴答:“半個時辰之前,鎮國神劍一聲嗡鳴之後,顫抖不已,看那樣子,是要自行出鞘。我等幾個,強行按住,足有十幾個唿吸之久,鎮國寶劍才複歸如常。之後,便立刻派人去告知陛下了。”
老太監滿意地點點頭,這次說的很清楚,他凝神沉思了一下,轉頭看向玉景帝,躬身安慰道:
“陛下,神劍自有靈氣,或許是京城之內有哪位劍修突破境界,一時狂妄,胡亂招引劍靈也說不定。”
玉景帝氣的胸口起伏,沉聲一怒:“大膽賊人!誰欲取我鎮國神劍?!傳令陳明淵,京城內外、附近的劍修門派,都給朕屠了!”
老太監趕忙細聲安慰:“許是江湖浪子一時輕佻,不知輕重。陛下何必為一個浪蕩子多造殺孽。還是保重龍體要緊。明日起,安排司天監布置一層結界便是了。”
玉景帝臉色陰晴不定,許久之後,他看向先祖牌位之上,始祖高皇帝王莽的畫像,聲音略帶著蒼老:“給朕搬一把座椅來。明燭再添一些,亮一些。”
“是...”
這一夜,玉景帝坐在太廟,一直盯著王莽的畫像。
他想到了大新國的南疆北界,東邊海,西邊漠...
想到了鎮邊四王、滿朝文武、鎮妖司陳明淵、司天監司空圖、祭獻儒生...
他的嘴裏喃喃自語,一直坐到天亮。
太陽升起時,他走出太廟,赤紅著雙目,儼然像是一頭兇獸。
朕的江山,你們休想搞破壞!
一劍斷江!
一劍開天門!
劍來...
...
當楊臨看到‘劍道傳承’四個字的時候,腦海中浮現了各種與劍有關的畫麵。
這劍道傳承必須得要啊。
點亮它!
“叮~~宿主消耗積分解鎖奎星,剩餘積分。
“恭喜宿主獲得劍道傳承。”
一瞬間,一股精純劍道自楊臨腦海轟然炸開,仿佛有無數老者,低沉地向他訴說劍道真意。
眼前似乎有千萬把劍劃過,就像深海中的群魚,跟隨著某種旋律和軌跡,蜂擁而至。而楊臨的意識,仿佛可以捕捉每一把劍上的每一個細紋。
許久之後,一道一道聲音消失。
盤膝而坐的楊臨緩緩吐出一口濁氣,一股冰冷的寒光,斂入眼神。
雖然沒有獲得任何劍招,但似乎世上每一把劍,都在與他產生共鳴,隨著他的唿吸,輕輕顫動。
嗡~嗡~嗡~
星辰戒中幽冥神劍,似乎也像要掙脫束縛,跳出來一樣。
......
京城,玄陽觀。
吱嘎嘎嘎~~~
九華殿的殿門無風自開。
五名輩分極高,頭染霜發的老者,如數道華光,落在九華殿門口。
在他們恭敬的彎身,蒼老卻自帶威嚴的嗓音,朗聲齊齊道:
“恭迎玄陽師兄出關!”
他們心中帶著驚訝和欣喜,難道師兄衝擊九境成功了?
當世道門一哥,玄陽道長,一身青白色道袍,白發蒼蒼仙風道骨,臉龐清絕,雙目迸射著寒光,慈祥的表情中帶著緊張。
他左手拂塵一甩,一步踏出九華殿,下一秒,在百步外的一座巍峨石像前站定。
他看向道祖石像腰間的寶劍,石製的外皮,已然出現了密密麻麻如蛛網般的裂縫。
玄陽微微抬頭,看向星空,隨即他的眼神一凜,右手不自覺翹起手指,大拇指尖如殘影一般,一唿一吸之間,已經在食指、中指無名指上輕輕點過數百下。
隨後他皺了一下眉,喃喃歎了一口氣:“哎,人老了,手容易抖。”
最後,他的目光還是落在了出現裂縫的石像腰間的佩劍之上。
那五名輩分極高的道長,看向玄陽這怪異的舉動,眼神中帶著疑惑,一言不發。
玄陽師兄,算了個...寂寞?
清風吹起玄陽道髻兩側的白發,他緩緩伸手,在道祖石像腰間的寶劍上輕輕拂過,那一道一道裂紋,消失的無影無蹤。
他緩緩轉頭看向五位師弟:“我非是出關,隻因道祖神劍有異樣,這才出門探視。爾等不必驚訝欣喜。”
五名中老年師弟,齊齊躬身:“是。”
五人中一名白發蒼蒼的師弟,向前一步:“師兄,道祖神劍蒙塵多年,您的意思,他真有重見光明的一天?”
玄陽看向那名師弟:“兩百年前師祖曾有預言,石劍破繭,光寒九州,便是天門重開之日。”
五名師弟悄聲議論:“師兄,咱們砸開這石劍不就行了?”
玄陽微微一笑風清雲淡:“石劍砸開,亦是石頭...”說完,他看向司天監摘星樓的方向,言語中帶著深意:“那位,怕也等不及了吧。”
......
文廟。
舊日的皇宮主殿。
依舊富麗堂皇,隻不過經過讀書人氣息熏染之後,那舊日朱黃的顏色更添了一種獨有高貴。
燈火通明的大殿正中,是兩座好似相互指責,邊罵邊打的青色石像。
正是當年程聖人和王聖人辯難,最後身化雕像的最後一幕。
這一幕被雕像永久地傳承至今。
國子監和夫子苑兩大學派都住在這座舊日的皇宮中,在兩大聖人的影響下,秉承著比學趕幫超的精神,互罵到至今,依舊分不出勝負。
而原來的皇帝寶座之上,是至聖仙師孔夫子的塑像。
因為是儒道的本源,在程夫子和王夫子兩人因增續國運被稱為儒聖之後,孔聖的地位也被再次抬高,尊為至聖。
不管儒家出多少聖人,孔聖的地位永遠超然。
他望著天下眾生,麵部是帶著溫良恭儉讓的永恆笑容。
此時,大殿之內,程、王兩聖人雕像的腰間,突然傳來一陣劈裏啪啦的清脆之音。
負責值守的十幾名白衣儒生,聽到聲音緊緊圍了上去。
這些書生,明顯也分了兩隊,一隊人是樸素白衣,自然是夫子苑的弟子。
另一隊,白衣外明顯繡著金線滾邊,衣服料子也比另一隊高檔豪華,彰顯著他們是國子監的身份。
兩隊人走到近前,隻見兩位儒聖雕像腰間的石劍,出現密密麻麻的裂紋,頓時眾儒生身形俱是一顫,眉頭一皺。
“儒聖顯靈了?”
不知誰喊了一聲,這兩隊白衣儒生錯愕、驚異,又立刻欣喜地爭相跪拜,步驟整齊劃一,分不出誰先誰後。
之後,他們開始興奮的高喊通知:“儒聖顯靈了!”
“一定是因為陛下選當今儒聖的事情,感動了先聖。”
“我大新國文脈未斷啊。”
這一陣吵嚷,吸引來了更多的儒生,繼而兩名老者踏風而來,落在大殿內。
一眾弟子齊齊躬身:
“董院長...”
“王院長...”
和弟子們穿著類似,一名老者衣著樸素,正是夫子苑的院長,王守正。
而另一名穿著繁華錦繡,是國子監院長,董文存。
衣著錦繡的董文存看向眾弟子:“是何異象?”
白衣上繡著金線滾邊的國子監儒生,麵帶興奮指向程聖雕像的腰間,首先搶答:“董院長,儒聖顯靈了!”
董文存大手攬過胸前的白須,浩然正氣十足,朗聲笑道:“如今大好盛世,又是文廟爭選儒聖之際,先聖顯靈,天佑我大新!”
而衣著樸素的王守正,一言不發,推開一眾弟子,走到王夫子的雕像跟前,看向夫子腰間長劍上的裂紋,撚了撚了胡須,皺眉瞥了一眼董文存,臉上並沒有多少高興。
樸素白衣的夫子苑弟子,看向他們的院長:“王院長,王聖和程聖顯聖,您為何不高興?”
董文存大手一指王守正:“老賊,大逆不道!先聖顯靈,你還敢愁眉苦臉?!”
雖然這倆人作為夫子苑和國子監的帶頭人,平日裏發揚王聖和程聖的對罵精神,時常幹架。
但此刻王守正僅僅是瞥了董文存一眼,沒有要跟他在儒聖像前一爭高下的意思。
隻不過他的臉色越來越沉:
“夫子劍裂欲出,或主殺伐...”
.......
皇宮。
養心殿。
千羽連日奔波,這一日已經將玉璽帶迴鎮妖司,陳明淵也早已將玉璽呈給了玉景帝。
這一夜,玉景帝拿著手中的玉璽,摸著象征江山的玉璽每一寸玉石,沒有失而複得的高興,心情反而久久不能平複。
大新國怎麽了?
前有血妖皇暗暗籌謀數十年,要傾覆我江山社稷。
隨後又丟了玉璽。
這難道...依然是先祖要給我開示???
燭台下的玉景帝,蹙眉思考了半夜,一旁的老太監也跟著他臉色沉靜了半夜。
突然,養心殿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一個小太監尖細的聲音傳來:“陛下,陛下,事急!事急...”
正在沉思中的玉景帝一驚:“又有何事?!!”
小太監急急的腳步邁進養心殿,因為慌張被高高的門檻絆倒在地,他慌張爬了幾步,跪在玉景帝跟前:“太廟!太廟...”
太廟?
那是什麽地方?
是供奉先祖的地方!
先祖又要開示我了?
“那裏出了什麽事?”玉景帝立刻起身,聲音提高了數倍。
小太監喘著氣,額頭冒汗,結結巴巴:“太廟..太廟..”
玉景帝大喝一聲:“連個話都說不清!朕要你們何用!拉出去,砍了!太廟何事,朕親自去看!”
說罷,他大步踏出,身後傳來小太監撕心裂肺的求饒:“陛下,陛下饒命啊...”
可憐這個小太監,值守太廟,如同冷宮,平日見得也就那幾個人,長久不與外人溝通,讓他的語言能力的確都有些退化了...
這次,本來以為能在陛下麵前露個臉,卻沒想到丟了命。
太廟。
十幾名金吾衛堂外站了兩列。
太監們戰戰兢兢的跪伏於一旁。
玉景帝雄渾的身軀,走到列祖列宗的牌位前,伸手一抓,排位正中一把金黃色寬大厚重的寶劍,即刻飛入手中。
他的眼神微凜。
噌!
一道寒光閃過。
鎮國神劍,被玉景帝拔出數寸。
看到寒芒如鏡的劍身之上,映出自己的眼眸和半截麵龐,玉景帝嚇了一下跳。
朕最近為何如此蒼老?
噌!
玉景帝插劍入鞘,伸手將鎮國神劍交於一旁的太監大伴,老太監躬身雙手接過,小心翼翼的放了迴去。
“你們是說,剛才,神劍有異動?”玉景帝看向一個跪伏的太監管事,沉聲問道。
老太監即刻在那管事屁股上踢了一腳:“仔細想想措辭,詳細說來,不要吞吞吐吐!若是說不利索,咱家這就割了你的舌頭!”
“遵命。”管事太監理了理思路,戰戰兢兢迴答:“半個時辰之前,鎮國神劍一聲嗡鳴之後,顫抖不已,看那樣子,是要自行出鞘。我等幾個,強行按住,足有十幾個唿吸之久,鎮國寶劍才複歸如常。之後,便立刻派人去告知陛下了。”
老太監滿意地點點頭,這次說的很清楚,他凝神沉思了一下,轉頭看向玉景帝,躬身安慰道:
“陛下,神劍自有靈氣,或許是京城之內有哪位劍修突破境界,一時狂妄,胡亂招引劍靈也說不定。”
玉景帝氣的胸口起伏,沉聲一怒:“大膽賊人!誰欲取我鎮國神劍?!傳令陳明淵,京城內外、附近的劍修門派,都給朕屠了!”
老太監趕忙細聲安慰:“許是江湖浪子一時輕佻,不知輕重。陛下何必為一個浪蕩子多造殺孽。還是保重龍體要緊。明日起,安排司天監布置一層結界便是了。”
玉景帝臉色陰晴不定,許久之後,他看向先祖牌位之上,始祖高皇帝王莽的畫像,聲音略帶著蒼老:“給朕搬一把座椅來。明燭再添一些,亮一些。”
“是...”
這一夜,玉景帝坐在太廟,一直盯著王莽的畫像。
他想到了大新國的南疆北界,東邊海,西邊漠...
想到了鎮邊四王、滿朝文武、鎮妖司陳明淵、司天監司空圖、祭獻儒生...
他的嘴裏喃喃自語,一直坐到天亮。
太陽升起時,他走出太廟,赤紅著雙目,儼然像是一頭兇獸。
朕的江山,你們休想搞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