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還是那句話,大不了我開掛
開局當麵壁者,投靠三體震驚全球 作者:方莫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綠茵草地,陽光明媚,一襲白衣的【程心】坐在湖邊,她抬起頭仰望星空,似是在等待誰的歸來。
“我給你改了個新名字,以後叫你程星好了,不然我老是把你和你的本體搞混。”
林璿的投影出現在程星的身後,少女緩緩轉頭,露出了那張與程心一模一樣的臉。
“可以。”
林璿微微點頭。
這個程星,是雲天明在走之前,留給程心的禮物,他將自己的所有思維意識全部上傳到了超夢數據庫中,然後構建出了一個與程心一模一樣外表的虛擬人出來。
她的外觀形象與性格取自程心,而對世界的認知與思維方式卻取自雲天明。
“這麽說來,眼前這個虛擬人其實也可以看做是程心與雲天明的孩子了。”
林璿在心中惡趣味的想著,要是這兩人知道了林璿的這想法,估計打死他的心都有了。
雲天明當初留下這個程星,原本是想要讓她去代替自己陪伴程心的禮物。
不過就程心現在的精神狀態,估計這個禮物她一時半會也暫時用不上了。
“雲天明那家夥,活兒幹了一半就跑路了,搞得我都不知道該找誰去繼續接手他的爛攤子,不過幸好,他還把你留下來了。”
林璿說著,便是憑空取出了一個顯示器,在超夢世界中,隻要你的知識儲備量足夠大,那你所構想出來的任何東西,都能以實體的方式具現出來。
“是這樣的,之前我讓雲天明給我做的那個遊戲,一共有三個版本,分別為《星戰:黑暗戰役》,《星戰:現代戰爭》,《星戰:文明》,他隻做出來了第一個就撂挑子不幹了,所以剩下兩個遊戲的製作,就得麻煩你來完成了。”
“好,交給我吧。”程星點頭答應了下來。
“但是有個問題……我僅僅是超夢世界中一個被創造出來的意識體,貌似不具備改變超夢世界的能力。”
林璿擺擺手。
“這個簡單,我之前就想到過這個問題,所以我讓希恩斯給我培育了一顆類人腦裝置,這個類人腦裝置,具備人類大腦的一切功能,甚至因為是主動培育的,所以功能性方麵可能還會強於普通的人腦。”
“我打算把你的意識從超夢世界下載一份到這個大腦裏,如此一來,你在外界就有了實體……額,雖然僅僅隻有一顆大腦,但是足夠了。”
“然後,你再用本體意識去控製外部思想,就可以實現在超夢世界中的模型構建了。”
“我把這個裝置,稱為【濕件】。”
程星聞言,也認可了林璿的這個方案。
“行,那你把需要構建的遊戲資料上傳給我,我去試試。”
正如林璿之前所說的,人工智能發展到任何程度,都不可能誕生自己的獨立意識,它的底層邏輯就注定了人工智能不可能有自主意識的產生。
所以林璿讓雲天明把自己的意識在超夢世界中備份了一份,這個程星,就是他的傑作。
程星的意識取自雲天明,並不能算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意識。
她對世界的認知並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雲天明給予給她的,就算未來程星學習到了遠超於雲天明的知識儲備,她也永遠跳不出雲天明的意識認知範疇。
現在若是林璿用生物培育技術把雲天明的外形在現實世界中克隆出來,再把這個程星的意識下載到那具身體裏,他就能得到一個擁有程心性格的雲天明。
但這大可不必,林璿想要用的隻是雲天明那種超乎常人的想象力,其餘的還是別亂整了。
一個程心那種性格的人就夠人類受得了,再多來幾個,是嫌人類死的不夠快是吧?
處理好了雷迪亞茲與程星,林璿的下一步計劃幾乎就已經實現了三分之二。
現在要解決的就剩下技術問題了。
如果換成是別人,可能技術問題是最不好解決的,但林璿有係統啊。
雖然他平時很少用,基本一些小問題他都能自己解決,但有係統兜底,還是讓他安心許多。
還是那句話,大不了我開掛。
超夢數據庫的第一階段工程已經基本完成,雲天明在對數據庫上傳了大量的模型組建後,這個數據庫就已經包含了人類目前已知的大部分物體。
而第二階段的工作目標,應該放在同步校驗上。
之前提到過,超夢計劃的本質,是企圖以主觀認知,探尋客觀事物的發展規律,從而繞開科技封鎖,直接跳過實驗步驟得到理論結果。
智子以光速在地球各地之間來迴穿行,可以同時幹擾所有在現實世界中進行的實驗。
這一點丁儀已經驗證過了,以智子的運動速度,就算把全地球都製造成實驗室,然後同步進行實驗,也無法阻擋智子的幹擾。
人類科學的進步,是基於多次實驗得到同一結果後,從而對某一個物理規律所誕生的認知。
智子直接不讓你發現這個規律,比如你第一次算1+1等於2,第二次算的時候,就會等於3,等於根號2,等於複數虛部的i,總之就是不可能找到和之前一樣的規律。
而超夢世界是一個類似元宇宙的世界,它是不需要受到現實世界的物理學限製,對其世界內部的物理學限製也隻是通過仿真模擬的手段進行的。
所以,可以將這個世界看做是一個主觀唯心主義的世界,物質的構成由人的意誌改變而改變。
比如一個人如果認為地球是個平麵,那他就能真的在這個世界中構建一個地球是平麵的理想模型。
這一點在數據庫構建的第一階段就有體現,有些模型壓根就不是現實世界中存在的東西,都能被成功上傳到數據庫中,隻要你認為它是對的,且對這個事情有一個相對完整的認知體係,你就能把它具現出來。
而第二階段的數據庫搭建,則是一種依托於腦連網技術的矯正手段。
你光能製造還不行,製造出來大家也用不了啊,你得判斷一下什麽能用,什麽模型用不了。
所以林璿想到的辦法其實很簡單,先通過連接大量的人腦作為整個計算機的運算單元,形成一個腦聯網,然後將所有人的知識體係互相貫通,讓大家至少在知識儲備方麵,達到一致水平。
這其實是在控製變量,盡量減少得到的最終模型與實際模型的誤差。
最難的一點在最後的模型構建上,一萬個讀者有一萬個哈姆雷特。
林璿隻是讓腦聯網將這些作為計算單元的人的知識水平互通,但是他們的認知水平不會平齊,如果那樣做了,那就和思想鋼印差不多了。
所以,大家的認知其實還是雜亂的,比如你認為豆腐腦要吃甜的,他就認為鹹豆腐腦好吃,大家對同一事物的認知完全不同,這樣構建出來的理想模型,隻能是一團亂碼。
超夢數據庫會先收集大家的腦部認知信息,然後對這些信息進行篩選,得出幾個大家共同認同的觀點,之前提到的驗證碼工作原理就是如此,所以不在這裏多做贅述。
但這也存在一個隱患,萬一即使林璿已經將大家的知識儲備提升到同一高度,但大家依舊有一個錯誤的認知,那腦聯網計算出來的結果也會和原本的正確答案南轅北轍。
所以,就需要一種能夠驗證大家理論是否成立的方式——同步校驗!
超夢世界的好處就在這裏,因為現實世界是以唯物主義去運行的,物質不會以人的意誌去改變,所以當幾十萬個計算單元組成的腦聯網,驗算出了一個理想模型,拿到現實世界中卻無法實現後,就可以證明這個理論是錯誤的。
然後數據庫將構建模型的每一個步驟全部拆分出來,以幾萬人為一組進行驗證結果判斷,再將結果輸出到現實世界進行校驗,若模型構建成功,計算機判斷為0,若模型構建失敗,則判斷為1,然後重新打迴去再重複整個過程。
直到所有步驟全部驗證完成,就得到一個理想模型,這,就是超夢數據庫的同步校驗原理。
“我給你改了個新名字,以後叫你程星好了,不然我老是把你和你的本體搞混。”
林璿的投影出現在程星的身後,少女緩緩轉頭,露出了那張與程心一模一樣的臉。
“可以。”
林璿微微點頭。
這個程星,是雲天明在走之前,留給程心的禮物,他將自己的所有思維意識全部上傳到了超夢數據庫中,然後構建出了一個與程心一模一樣外表的虛擬人出來。
她的外觀形象與性格取自程心,而對世界的認知與思維方式卻取自雲天明。
“這麽說來,眼前這個虛擬人其實也可以看做是程心與雲天明的孩子了。”
林璿在心中惡趣味的想著,要是這兩人知道了林璿的這想法,估計打死他的心都有了。
雲天明當初留下這個程星,原本是想要讓她去代替自己陪伴程心的禮物。
不過就程心現在的精神狀態,估計這個禮物她一時半會也暫時用不上了。
“雲天明那家夥,活兒幹了一半就跑路了,搞得我都不知道該找誰去繼續接手他的爛攤子,不過幸好,他還把你留下來了。”
林璿說著,便是憑空取出了一個顯示器,在超夢世界中,隻要你的知識儲備量足夠大,那你所構想出來的任何東西,都能以實體的方式具現出來。
“是這樣的,之前我讓雲天明給我做的那個遊戲,一共有三個版本,分別為《星戰:黑暗戰役》,《星戰:現代戰爭》,《星戰:文明》,他隻做出來了第一個就撂挑子不幹了,所以剩下兩個遊戲的製作,就得麻煩你來完成了。”
“好,交給我吧。”程星點頭答應了下來。
“但是有個問題……我僅僅是超夢世界中一個被創造出來的意識體,貌似不具備改變超夢世界的能力。”
林璿擺擺手。
“這個簡單,我之前就想到過這個問題,所以我讓希恩斯給我培育了一顆類人腦裝置,這個類人腦裝置,具備人類大腦的一切功能,甚至因為是主動培育的,所以功能性方麵可能還會強於普通的人腦。”
“我打算把你的意識從超夢世界下載一份到這個大腦裏,如此一來,你在外界就有了實體……額,雖然僅僅隻有一顆大腦,但是足夠了。”
“然後,你再用本體意識去控製外部思想,就可以實現在超夢世界中的模型構建了。”
“我把這個裝置,稱為【濕件】。”
程星聞言,也認可了林璿的這個方案。
“行,那你把需要構建的遊戲資料上傳給我,我去試試。”
正如林璿之前所說的,人工智能發展到任何程度,都不可能誕生自己的獨立意識,它的底層邏輯就注定了人工智能不可能有自主意識的產生。
所以林璿讓雲天明把自己的意識在超夢世界中備份了一份,這個程星,就是他的傑作。
程星的意識取自雲天明,並不能算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意識。
她對世界的認知並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雲天明給予給她的,就算未來程星學習到了遠超於雲天明的知識儲備,她也永遠跳不出雲天明的意識認知範疇。
現在若是林璿用生物培育技術把雲天明的外形在現實世界中克隆出來,再把這個程星的意識下載到那具身體裏,他就能得到一個擁有程心性格的雲天明。
但這大可不必,林璿想要用的隻是雲天明那種超乎常人的想象力,其餘的還是別亂整了。
一個程心那種性格的人就夠人類受得了,再多來幾個,是嫌人類死的不夠快是吧?
處理好了雷迪亞茲與程星,林璿的下一步計劃幾乎就已經實現了三分之二。
現在要解決的就剩下技術問題了。
如果換成是別人,可能技術問題是最不好解決的,但林璿有係統啊。
雖然他平時很少用,基本一些小問題他都能自己解決,但有係統兜底,還是讓他安心許多。
還是那句話,大不了我開掛。
超夢數據庫的第一階段工程已經基本完成,雲天明在對數據庫上傳了大量的模型組建後,這個數據庫就已經包含了人類目前已知的大部分物體。
而第二階段的工作目標,應該放在同步校驗上。
之前提到過,超夢計劃的本質,是企圖以主觀認知,探尋客觀事物的發展規律,從而繞開科技封鎖,直接跳過實驗步驟得到理論結果。
智子以光速在地球各地之間來迴穿行,可以同時幹擾所有在現實世界中進行的實驗。
這一點丁儀已經驗證過了,以智子的運動速度,就算把全地球都製造成實驗室,然後同步進行實驗,也無法阻擋智子的幹擾。
人類科學的進步,是基於多次實驗得到同一結果後,從而對某一個物理規律所誕生的認知。
智子直接不讓你發現這個規律,比如你第一次算1+1等於2,第二次算的時候,就會等於3,等於根號2,等於複數虛部的i,總之就是不可能找到和之前一樣的規律。
而超夢世界是一個類似元宇宙的世界,它是不需要受到現實世界的物理學限製,對其世界內部的物理學限製也隻是通過仿真模擬的手段進行的。
所以,可以將這個世界看做是一個主觀唯心主義的世界,物質的構成由人的意誌改變而改變。
比如一個人如果認為地球是個平麵,那他就能真的在這個世界中構建一個地球是平麵的理想模型。
這一點在數據庫構建的第一階段就有體現,有些模型壓根就不是現實世界中存在的東西,都能被成功上傳到數據庫中,隻要你認為它是對的,且對這個事情有一個相對完整的認知體係,你就能把它具現出來。
而第二階段的數據庫搭建,則是一種依托於腦連網技術的矯正手段。
你光能製造還不行,製造出來大家也用不了啊,你得判斷一下什麽能用,什麽模型用不了。
所以林璿想到的辦法其實很簡單,先通過連接大量的人腦作為整個計算機的運算單元,形成一個腦聯網,然後將所有人的知識體係互相貫通,讓大家至少在知識儲備方麵,達到一致水平。
這其實是在控製變量,盡量減少得到的最終模型與實際模型的誤差。
最難的一點在最後的模型構建上,一萬個讀者有一萬個哈姆雷特。
林璿隻是讓腦聯網將這些作為計算單元的人的知識水平互通,但是他們的認知水平不會平齊,如果那樣做了,那就和思想鋼印差不多了。
所以,大家的認知其實還是雜亂的,比如你認為豆腐腦要吃甜的,他就認為鹹豆腐腦好吃,大家對同一事物的認知完全不同,這樣構建出來的理想模型,隻能是一團亂碼。
超夢數據庫會先收集大家的腦部認知信息,然後對這些信息進行篩選,得出幾個大家共同認同的觀點,之前提到的驗證碼工作原理就是如此,所以不在這裏多做贅述。
但這也存在一個隱患,萬一即使林璿已經將大家的知識儲備提升到同一高度,但大家依舊有一個錯誤的認知,那腦聯網計算出來的結果也會和原本的正確答案南轅北轍。
所以,就需要一種能夠驗證大家理論是否成立的方式——同步校驗!
超夢世界的好處就在這裏,因為現實世界是以唯物主義去運行的,物質不會以人的意誌去改變,所以當幾十萬個計算單元組成的腦聯網,驗算出了一個理想模型,拿到現實世界中卻無法實現後,就可以證明這個理論是錯誤的。
然後數據庫將構建模型的每一個步驟全部拆分出來,以幾萬人為一組進行驗證結果判斷,再將結果輸出到現實世界進行校驗,若模型構建成功,計算機判斷為0,若模型構建失敗,則判斷為1,然後重新打迴去再重複整個過程。
直到所有步驟全部驗證完成,就得到一個理想模型,這,就是超夢數據庫的同步校驗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