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念的想法,那是相當的好。
鄧艾隻要出城而來,不投降的話,那他們直接殺過去,以他們漢軍的實力,真衝殺起來,那絕對是能把曹魏大軍,給殺得丟盔棄甲的那種。
投降了,那就直接控製。
連鄧艾本人,也控製起來。
想通這些,於是兩人的心情也放鬆了。
成敗,就在於明天了。
隨即,由於吳念睡到一半,再睡的話,也睡不著了。
現在精神抖擻。
於是,兩人便在軍營散起步來。
走著走著,吳念便朝著趙公承問道:“公承,這些日子以來,在軍營裏,可還適應否?”
“軍營不比在其他地方 一切條件,都會從簡。”
聽到這話,趙公承笑了笑。
“將軍,您太小看我趙公承了,在下什麽苦頭,都算是吃過了。”
“比起軍營之中,能吃飽穿暖,還能為心中的那一份理想,去奮鬥。”
“這種生活,才是我趙公承想要的。”
“以前,大將軍還未東征東吳之時。”
“在孫權的統治下,那些世家大族,趴在我們這些窮苦百姓身上吸血。”
“就算是後來,土豆和紅薯引進來之後,又能怎麽樣?”
“我們沒錢沒地,沒有紅薯種子。”
“生活水平,跟以前,沒有什麽區別。”
“而那些世家大族則是糧倉堆積到裝不下的地步。”
“可是那又能如何?”
“我們這些人,一點都是得不到。”
“不是我們沒有去幹活,我們給這些世家大族種地勞作。”
“到頭來,得到的糧食,還不夠一家子吃飽的。”
“那些有田的人,隻要其中一年收成差一點的,那明年就不夠吃,這樣就得抵押田地,到最後,又買不迴來。”
“隻能歸於世家大族,變成無田無地之人。”
說到這裏,趙公承的眼眶,都有些通紅。
“下官是真的感激大將軍啊,要是沒有大將軍,哪裏有我們這些人的飽飯吃。”
聽到這話,吳念安慰對方。
“放心,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未來,終將是太平盛世!”
說到大將軍,吳念打心裏驕傲。
獨孤言是大將軍,同時,也是她的男人,哪能不驕傲。
隨即,吳念便再次朝著趙公承問道:“公承,你可知道大將軍真正的理想真正想做的是什麽嗎?”
此言一出,趙公承一愣。
隨即像是想到了什麽。
接著眉頭一皺。
壓低聲音朝著吳念道:“將軍是想說,大將軍的理想,是將整個天下的世家大族全部鏟除嗎?”
聞言,吳念雙眼迸發出一道殺氣。
“沒錯,就是鏟除天下所有士族,那些吸血的世家大族。”
吳念也是窮苦出身,她也最痛恨這些世家大族。
如果說,這些世家大族,是憑借本事去經商去賺錢的話,那也就罷了。
這沒有什麽好說的。
因為都是他們自己努力去賺的。
可是,這些世家大族,剛剛好相反。
他們是能怎麽壓榨窮苦百姓,就怎麽來。
有些人,可能會說了,就算是世家大族壓迫,那也可以憑借自己的努力,去脫穎而出,說到底,還不是能力不足?
可知,你能保證你自己能像張飛關羽,諸葛亮,還有荀彧等等,頂級人物那樣有能力嗎?
或者說是,那些底層官吏,你能像他們那樣有能力嗎?
就算有,那你可知道,那些官員,有多少是世家大族子弟?
又有多少,是平民子弟?
恐怕,平民子弟,占總數的千分之一都不到。
就是這麽恐怖。
可能又有人會說了,官場走不通,那就經商。
對此,吳念隻想說,經商?想得太簡單了。
那些能賺錢的渠道,都被世家大族牢牢的掌控在手裏。
你壓根就進不去這個圈子。
就算你有一個很好的產品,那也無濟於事。
一旦你拿出的東西,賣得很好,那世家大族就會眼紅,想要收了你的秘方。
你不給?
那沒有關係,強迫你給。
或者,利用權力的手段,讓你經營不下去。
那你說你給,共同享受利潤。
那不好意思,他們不帶你玩,有了配方,世家大族可以自己玩。
而且,還他們不帶你不說,就算得到了配方,那也不讓你玩。
就是這麽霸道無理。
關鍵,你還一點辦法都沒有。
人家有權力,你敢反抗,那就鎮壓你。
一點情麵都不講。
此刻的趙公承,得到吳念肯定的迴答。
眼神立馬堅定起來。
“大將軍曾經說過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我趙某人在此立誓。”
“這一生,都將追隨大將軍的腳步,開創屬於我們平民的盛世!”
吳念看到趙公承眼神之中的堅定,以及對獨孤言的崇拜。
心中暗想,這個狀元郎,還真的沒有選錯。
又為大漢添加了一個忠誠,且有才華與能力的年輕人才。
這是屬於二代的。
是真正為劉禪留下將來守天下的班底。
接著,兩人繼續散步著。
然而,這個時候,突然一道聲音傳來。
“這……將軍,還有公承兄,你們二位,為何半夜還不睡覺?”
兩人聽到聲音,朝著聲音的來源看去。
隻見前方站著的,正是諸葛恪。
“原來,是元遜啊,正好我們睡不著,在軍營中散散步,順便巡視一下。”吳念看到是諸葛恪,於是便解釋道。
“你為何也睡不著?”
聽到這話,諸葛恪嗬嗬一笑,“下官已經睡夠了,這快要天亮了。”
於是,三人便結伴而行。
期間,吳念把鄧艾要投降的事情,給諸葛恪說了一遍,當然,包括鄧艾的條件。
聽到吳念的話,諸葛恪皺起了眉頭。
“將軍,這個勸降計,雖然是恪提出來的,但是,在恪心裏認為,第二個計策的成功性更加大。”
“可是,如今這個一紙書信,就讓統領二十萬大軍的鄧艾投降了。”
“這多少有一些不切實際。”
“一切,都是那麽的夢幻。”
聽到諸葛恪的話,吳念和趙公承陷入了沉思。
就連這個提出計謀者,都對那個計謀沒有抱太多希望。
鄧艾隻要出城而來,不投降的話,那他們直接殺過去,以他們漢軍的實力,真衝殺起來,那絕對是能把曹魏大軍,給殺得丟盔棄甲的那種。
投降了,那就直接控製。
連鄧艾本人,也控製起來。
想通這些,於是兩人的心情也放鬆了。
成敗,就在於明天了。
隨即,由於吳念睡到一半,再睡的話,也睡不著了。
現在精神抖擻。
於是,兩人便在軍營散起步來。
走著走著,吳念便朝著趙公承問道:“公承,這些日子以來,在軍營裏,可還適應否?”
“軍營不比在其他地方 一切條件,都會從簡。”
聽到這話,趙公承笑了笑。
“將軍,您太小看我趙公承了,在下什麽苦頭,都算是吃過了。”
“比起軍營之中,能吃飽穿暖,還能為心中的那一份理想,去奮鬥。”
“這種生活,才是我趙公承想要的。”
“以前,大將軍還未東征東吳之時。”
“在孫權的統治下,那些世家大族,趴在我們這些窮苦百姓身上吸血。”
“就算是後來,土豆和紅薯引進來之後,又能怎麽樣?”
“我們沒錢沒地,沒有紅薯種子。”
“生活水平,跟以前,沒有什麽區別。”
“而那些世家大族則是糧倉堆積到裝不下的地步。”
“可是那又能如何?”
“我們這些人,一點都是得不到。”
“不是我們沒有去幹活,我們給這些世家大族種地勞作。”
“到頭來,得到的糧食,還不夠一家子吃飽的。”
“那些有田的人,隻要其中一年收成差一點的,那明年就不夠吃,這樣就得抵押田地,到最後,又買不迴來。”
“隻能歸於世家大族,變成無田無地之人。”
說到這裏,趙公承的眼眶,都有些通紅。
“下官是真的感激大將軍啊,要是沒有大將軍,哪裏有我們這些人的飽飯吃。”
聽到這話,吳念安慰對方。
“放心,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未來,終將是太平盛世!”
說到大將軍,吳念打心裏驕傲。
獨孤言是大將軍,同時,也是她的男人,哪能不驕傲。
隨即,吳念便再次朝著趙公承問道:“公承,你可知道大將軍真正的理想真正想做的是什麽嗎?”
此言一出,趙公承一愣。
隨即像是想到了什麽。
接著眉頭一皺。
壓低聲音朝著吳念道:“將軍是想說,大將軍的理想,是將整個天下的世家大族全部鏟除嗎?”
聞言,吳念雙眼迸發出一道殺氣。
“沒錯,就是鏟除天下所有士族,那些吸血的世家大族。”
吳念也是窮苦出身,她也最痛恨這些世家大族。
如果說,這些世家大族,是憑借本事去經商去賺錢的話,那也就罷了。
這沒有什麽好說的。
因為都是他們自己努力去賺的。
可是,這些世家大族,剛剛好相反。
他們是能怎麽壓榨窮苦百姓,就怎麽來。
有些人,可能會說了,就算是世家大族壓迫,那也可以憑借自己的努力,去脫穎而出,說到底,還不是能力不足?
可知,你能保證你自己能像張飛關羽,諸葛亮,還有荀彧等等,頂級人物那樣有能力嗎?
或者說是,那些底層官吏,你能像他們那樣有能力嗎?
就算有,那你可知道,那些官員,有多少是世家大族子弟?
又有多少,是平民子弟?
恐怕,平民子弟,占總數的千分之一都不到。
就是這麽恐怖。
可能又有人會說了,官場走不通,那就經商。
對此,吳念隻想說,經商?想得太簡單了。
那些能賺錢的渠道,都被世家大族牢牢的掌控在手裏。
你壓根就進不去這個圈子。
就算你有一個很好的產品,那也無濟於事。
一旦你拿出的東西,賣得很好,那世家大族就會眼紅,想要收了你的秘方。
你不給?
那沒有關係,強迫你給。
或者,利用權力的手段,讓你經營不下去。
那你說你給,共同享受利潤。
那不好意思,他們不帶你玩,有了配方,世家大族可以自己玩。
而且,還他們不帶你不說,就算得到了配方,那也不讓你玩。
就是這麽霸道無理。
關鍵,你還一點辦法都沒有。
人家有權力,你敢反抗,那就鎮壓你。
一點情麵都不講。
此刻的趙公承,得到吳念肯定的迴答。
眼神立馬堅定起來。
“大將軍曾經說過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我趙某人在此立誓。”
“這一生,都將追隨大將軍的腳步,開創屬於我們平民的盛世!”
吳念看到趙公承眼神之中的堅定,以及對獨孤言的崇拜。
心中暗想,這個狀元郎,還真的沒有選錯。
又為大漢添加了一個忠誠,且有才華與能力的年輕人才。
這是屬於二代的。
是真正為劉禪留下將來守天下的班底。
接著,兩人繼續散步著。
然而,這個時候,突然一道聲音傳來。
“這……將軍,還有公承兄,你們二位,為何半夜還不睡覺?”
兩人聽到聲音,朝著聲音的來源看去。
隻見前方站著的,正是諸葛恪。
“原來,是元遜啊,正好我們睡不著,在軍營中散散步,順便巡視一下。”吳念看到是諸葛恪,於是便解釋道。
“你為何也睡不著?”
聽到這話,諸葛恪嗬嗬一笑,“下官已經睡夠了,這快要天亮了。”
於是,三人便結伴而行。
期間,吳念把鄧艾要投降的事情,給諸葛恪說了一遍,當然,包括鄧艾的條件。
聽到吳念的話,諸葛恪皺起了眉頭。
“將軍,這個勸降計,雖然是恪提出來的,但是,在恪心裏認為,第二個計策的成功性更加大。”
“可是,如今這個一紙書信,就讓統領二十萬大軍的鄧艾投降了。”
“這多少有一些不切實際。”
“一切,都是那麽的夢幻。”
聽到諸葛恪的話,吳念和趙公承陷入了沉思。
就連這個提出計謀者,都對那個計謀沒有抱太多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