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完旨意之後。
曹睿又問,接下來他們這邊該怎麽辦。
聞言,曹真列假思索一會後。
便對曹睿道:“陛下,臣覺得,我們應該退守洛陽。”
“洛陽,雖然在董卓的禍害下,已經不複輝煌了。”
“但是,其作為先漢的都城,其城牆是很厚很高的。”
“我們退守洛陽的話,能更好的抵禦諸葛亮大軍,也能拖延更長的時間。”
“事不宜遲,陛下,我們還得盡快退守洛陽,然後布置好防守。”
“現在的諸葛亮,肯定已經出兵往我們這邊來了,要是等諸葛亮大軍圍城的時候,再想走,那就來不及了。”
聽到這話,曹睿當即答應道。
也就是他下完旨意撤退的時候。
府衙外,又傳來一道稟報聲。
“報……”
很快,又是一名斥候跑了進來。
“啟稟陛下,大事不好了。”
“諸葛亮親率三十萬大軍,直逼我曹陽而來,已經不足十裏地了。”
聽到這話,曹睿被嚇了一跳。
諸葛亮居然來得這麽快。
“陛下,您先走,臣留下來斷後。”曹真急忙對著曹睿說道。
聞言,曹睿也沒有跟曹真客氣。
當即便答應了,然後帶著他的舞姬,還有男寵,在軍隊的護衛下,匆匆出城,往澠池縣城而去。
等曹睿走後,曹真站在城牆上,讓大軍先行撤退,而後他自己和一隊輕騎兵留下。
他帶領著輕騎兵,在城牆上,布置了一大堆的滾石。
就算是要棄城,他也不會讓諸葛亮和平的接管過曹陽城。
在漢軍的前軍部隊抵達城牆之下攻城後。
他立馬下令,將滾石全部推下。
這確實給漢軍造成了不小的傷亡。
滾石用完了,他們又用巨木。
待所有能對漢軍造成傷亡的東西都用完之後,曹真立即就帶著輕騎兵,騎上戰馬,朝著東城門出去。
輕騎兵,那是跑得最快的。
漢軍是完全追不上的。
這也是為什麽曹真敢留下來阻擋諸葛亮大軍的原因。
這招確實不錯,如果有足夠多的城池的話,那把諸葛亮幾十萬大軍全部都消耗掉,也是可以的。
不過,幾十萬大軍,哪裏是那麽容易消耗掉的,就算是消耗掉了,那魏國也正式宣布滅亡了。
占領了地盤,那就意味著,有源源不斷的兵力。
雖然說,經曆了這麽多的戰爭,天下的人口銳減。
但是隻要糧食足夠的話,那培養幾十萬大軍,還是非常輕鬆的。
最關鍵的,還是在於糧食。
有糧食才有人。
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就這樣,在接下來的澠池縣也是一樣。
曹真用相同的辦法,又坑了諸葛亮一次。
對此,諸葛亮其實也沒有什麽好的辦法。
對方完全就是遊擊戰法。
打完了就走,關鍵你還追不上他。
當然,可以包圍過去,將整座城池,給圍起來。
隻不過,對方輕騎,依舊可以殺你一波,朝著你的步兵殺去,避開你的騎兵。
照樣追不上。
遊擊戰,曆來就是最令人頭疼的戰術。
而諸葛亮,拿下兩座城池之後,也不著急追殺了。
畢竟,將士們是要休息的。
此刻的澠池縣城府衙內。
諸葛亮和眾文武商議接下來該如何取洛陽。
“諸位,洛陽乃是先漢之都城,昔日武帝在洛陽定都,是繼高祖皇帝之基業。”
“東都洛陽,自打建成起,就是天下間,最堅固的城池。”
“其高度和厚度,是其他城池,完全不能比的。”
“隻可惜,朝廷腐敗,桓靈二帝任用十常侍,這才導致天下大亂,民不聊生。”
“如今,依照諸位看,該如何拿下洛陽城,實現真正的還於舊都?”
聽到諸葛亮的話,眾人略微思索一番之後,這才有人站出來道:“丞相,依照下官認為,洛陽城,隻有強攻,別無他法!”
此言一出,立馬也是得到了其他人的認可。
就連吳與也是這麽認為的。
因為洛陽城不僅僅城牆厚高,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東都洛陽實在是太大了。
幾十萬大軍的話,根本就別想將洛陽圍一個水泄不通。
當初,自虎牢關討伐董卓起。
如果董卓不是直接西遷長安的話,那孫堅,還真不一定能那麽輕鬆的拿下整個洛陽。
所以說,幾十萬大軍,圍不住的話,那就隻能集中力量,在西麵城牆,強攻進去。
隻要西麵城牆一破,那曹真和曹睿等人,就得被迫離開洛陽城。
聽到這話,諸葛亮隨即也是點點頭。
強攻,那便強攻吧。
如今,魏軍不過十萬大軍,戰鬥力都要差他們很多。
真要攻打起來,也是能夠破了洛陽的。
於是話,諸葛亮當即便下令,休整三天,待三天時間一過,就對洛陽發動猛烈的攻擊。
而此刻的另一邊。
獨孤言還是獨自一人。
他沒有穿軍裝,也沒有穿什麽華麗的衣服,隻是一身便裝出了城。
來到這穎川城外。
他便走到了一個茶水站點。
也就是茶肆。
專門讓來來往往的人,喝點茶水,以此來解渴。
有點生活經驗的獨孤言當然知道,一般像這種地方,消息是最靈通的。
既然水鏡先生說了,隻要找人一問便知,那直接來這裏問便可。
當然,獨孤言本來可以讓手下的將士去打聽,然後他直接帶著大軍去那個地方。
不過,他不想讓人知道他身份的事情。
所以這些事情,還是他單獨前往即可。
也不怕有人想要刺殺他。
說實話,就他身上穿的內甲,還有係統倉庫裏麵放著的那把手槍。
他自信,天下間,沒有人能殺得了他。
這不,剛一坐在茶肆的邊角的一個桌子前。
他便聽到了他想要的消息。
問都不用問。
“我說老兄,西邊五裏外的那個神仙觀,靈不靈驗啊?”
一名外地來的行腳商人,朝著茶肆老板問道。
聞言,老板嗬嗬一笑。
“嘿嘿,一看客官,就知道客官是從外地來做買賣的吧。”
“我可告訴客官,這靈不靈驗的,得心誠,心誠自然靈驗。”
曹睿又問,接下來他們這邊該怎麽辦。
聞言,曹真列假思索一會後。
便對曹睿道:“陛下,臣覺得,我們應該退守洛陽。”
“洛陽,雖然在董卓的禍害下,已經不複輝煌了。”
“但是,其作為先漢的都城,其城牆是很厚很高的。”
“我們退守洛陽的話,能更好的抵禦諸葛亮大軍,也能拖延更長的時間。”
“事不宜遲,陛下,我們還得盡快退守洛陽,然後布置好防守。”
“現在的諸葛亮,肯定已經出兵往我們這邊來了,要是等諸葛亮大軍圍城的時候,再想走,那就來不及了。”
聽到這話,曹睿當即答應道。
也就是他下完旨意撤退的時候。
府衙外,又傳來一道稟報聲。
“報……”
很快,又是一名斥候跑了進來。
“啟稟陛下,大事不好了。”
“諸葛亮親率三十萬大軍,直逼我曹陽而來,已經不足十裏地了。”
聽到這話,曹睿被嚇了一跳。
諸葛亮居然來得這麽快。
“陛下,您先走,臣留下來斷後。”曹真急忙對著曹睿說道。
聞言,曹睿也沒有跟曹真客氣。
當即便答應了,然後帶著他的舞姬,還有男寵,在軍隊的護衛下,匆匆出城,往澠池縣城而去。
等曹睿走後,曹真站在城牆上,讓大軍先行撤退,而後他自己和一隊輕騎兵留下。
他帶領著輕騎兵,在城牆上,布置了一大堆的滾石。
就算是要棄城,他也不會讓諸葛亮和平的接管過曹陽城。
在漢軍的前軍部隊抵達城牆之下攻城後。
他立馬下令,將滾石全部推下。
這確實給漢軍造成了不小的傷亡。
滾石用完了,他們又用巨木。
待所有能對漢軍造成傷亡的東西都用完之後,曹真立即就帶著輕騎兵,騎上戰馬,朝著東城門出去。
輕騎兵,那是跑得最快的。
漢軍是完全追不上的。
這也是為什麽曹真敢留下來阻擋諸葛亮大軍的原因。
這招確實不錯,如果有足夠多的城池的話,那把諸葛亮幾十萬大軍全部都消耗掉,也是可以的。
不過,幾十萬大軍,哪裏是那麽容易消耗掉的,就算是消耗掉了,那魏國也正式宣布滅亡了。
占領了地盤,那就意味著,有源源不斷的兵力。
雖然說,經曆了這麽多的戰爭,天下的人口銳減。
但是隻要糧食足夠的話,那培養幾十萬大軍,還是非常輕鬆的。
最關鍵的,還是在於糧食。
有糧食才有人。
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就這樣,在接下來的澠池縣也是一樣。
曹真用相同的辦法,又坑了諸葛亮一次。
對此,諸葛亮其實也沒有什麽好的辦法。
對方完全就是遊擊戰法。
打完了就走,關鍵你還追不上他。
當然,可以包圍過去,將整座城池,給圍起來。
隻不過,對方輕騎,依舊可以殺你一波,朝著你的步兵殺去,避開你的騎兵。
照樣追不上。
遊擊戰,曆來就是最令人頭疼的戰術。
而諸葛亮,拿下兩座城池之後,也不著急追殺了。
畢竟,將士們是要休息的。
此刻的澠池縣城府衙內。
諸葛亮和眾文武商議接下來該如何取洛陽。
“諸位,洛陽乃是先漢之都城,昔日武帝在洛陽定都,是繼高祖皇帝之基業。”
“東都洛陽,自打建成起,就是天下間,最堅固的城池。”
“其高度和厚度,是其他城池,完全不能比的。”
“隻可惜,朝廷腐敗,桓靈二帝任用十常侍,這才導致天下大亂,民不聊生。”
“如今,依照諸位看,該如何拿下洛陽城,實現真正的還於舊都?”
聽到諸葛亮的話,眾人略微思索一番之後,這才有人站出來道:“丞相,依照下官認為,洛陽城,隻有強攻,別無他法!”
此言一出,立馬也是得到了其他人的認可。
就連吳與也是這麽認為的。
因為洛陽城不僅僅城牆厚高,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東都洛陽實在是太大了。
幾十萬大軍的話,根本就別想將洛陽圍一個水泄不通。
當初,自虎牢關討伐董卓起。
如果董卓不是直接西遷長安的話,那孫堅,還真不一定能那麽輕鬆的拿下整個洛陽。
所以說,幾十萬大軍,圍不住的話,那就隻能集中力量,在西麵城牆,強攻進去。
隻要西麵城牆一破,那曹真和曹睿等人,就得被迫離開洛陽城。
聽到這話,諸葛亮隨即也是點點頭。
強攻,那便強攻吧。
如今,魏軍不過十萬大軍,戰鬥力都要差他們很多。
真要攻打起來,也是能夠破了洛陽的。
於是話,諸葛亮當即便下令,休整三天,待三天時間一過,就對洛陽發動猛烈的攻擊。
而此刻的另一邊。
獨孤言還是獨自一人。
他沒有穿軍裝,也沒有穿什麽華麗的衣服,隻是一身便裝出了城。
來到這穎川城外。
他便走到了一個茶水站點。
也就是茶肆。
專門讓來來往往的人,喝點茶水,以此來解渴。
有點生活經驗的獨孤言當然知道,一般像這種地方,消息是最靈通的。
既然水鏡先生說了,隻要找人一問便知,那直接來這裏問便可。
當然,獨孤言本來可以讓手下的將士去打聽,然後他直接帶著大軍去那個地方。
不過,他不想讓人知道他身份的事情。
所以這些事情,還是他單獨前往即可。
也不怕有人想要刺殺他。
說實話,就他身上穿的內甲,還有係統倉庫裏麵放著的那把手槍。
他自信,天下間,沒有人能殺得了他。
這不,剛一坐在茶肆的邊角的一個桌子前。
他便聽到了他想要的消息。
問都不用問。
“我說老兄,西邊五裏外的那個神仙觀,靈不靈驗啊?”
一名外地來的行腳商人,朝著茶肆老板問道。
聞言,老板嗬嗬一笑。
“嘿嘿,一看客官,就知道客官是從外地來做買賣的吧。”
“我可告訴客官,這靈不靈驗的,得心誠,心誠自然靈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