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現在辦了這麽多有害無益的事情,實在是無奈。
而司馬懿在聽到曹丕這句自語的話。
他恍然大悟。
是啊,人生不過短短幾十年而已。
如果碌碌無為,那還有什麽意思呢?
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豈能碌碌無為,不去幹一番大事業。
可以做一番大事業的話,那就算是身死又何妨?
大不了,他把家人,先安排在深山老林之中,讓他們全部隱居起來即可。
想到這裏,司馬懿心中頓時便有了計較。
於是,他拱手,目光堅定的對曹丕說道:“陛下一番話,令臣醍醐灌頂。”
“以前,臣怕死,總是怕這怕那的。”
“但是,今天,臣豁出去了。”
“臣哪怕拚了這條老命 也會輔佐少主,對抗蜀國的。”
“就算是最後敗了,臣也會赴死!”
“臣生是魏國的臣子,死是魏國的鬼!”
聽到這話的曹丕,蒼白的臉上終於是露出了一抹笑意。
“仲達,有你這話,就足夠了!”
照著這個時代的為人準則,一般說出這種話,那就是真的了。
不用擔心什麽了。
接著,曹丕立即正色道:“司馬懿聽旨,朕封你為我大魏大司馬。”
“與大將軍曹真,共同執掌我魏國的軍政大權,睿兒,就拜托你們兩人了!”
“臣,領旨謝恩!”司馬懿也一臉嚴肅的接旨。
要說此刻的曹睿,已經十六歲了。
曹睿公元204年生人其母甄宓早逝。
還是被曹丕給賜死的。
交代完這一切後。
曹丕就對司馬懿揮揮手。
“仲達,你先迴去吧,朕要休息了!”
曹丕說話有氣無力,臉色露出極為痛苦之色。
聽罷,司馬懿於是便起身,離去。
等到司馬懿出了門之後。
郭皇後和妃子們,以及一群太監,都連忙走了進去。
然而還沒有等司馬懿走多遠。
他便聽到了一道尖著嗓子的太監聲音。
“陛下,駕崩了……”
聽到這話,司馬懿頓住身子。
緩緩的轉身,朝著宮殿裏麵看去。
司馬懿臉上露出了無比複雜的表情。
而那些還在這裏等待著的大臣們,聽到曹丕駕崩了,頓時嘩然。
一個個,驚得瞪大了眼睛。
曹丕居然駕崩了……
曹丕才多少歲啊,正值壯年。
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身死於宮中。
其死後的第二天,聖旨就到了司馬懿的家裏。
曹丕封司馬懿為大司馬,封曹真,為大將軍。
兩人,共同為托孤大臣。
同年十一月,曹睿登基稱帝,加封司馬懿為太傅。
而後,命令司馬懿調取三十萬大軍,奔赴樊城,命令鍾繇扼守函穀關,大將軍曹真,駐紮於合肥。
這一切,都是為了抵擋蜀國。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卻說此刻的獨孤言。
經過一天的時間,他已經來到了曲阿江口。
然而,他剛到,卻是用望遠鏡發現,在那遙遠的的江口邊,有著幾十艘巨大無比的戰船。
這些大船,就跟明朝航海的那種大船一樣大。
看到這裏,獨孤言瞬間便知道自己來對了。
在望遠鏡的幫助下,他還看到了,一群人,在往船上搬東西。
顯然,這事還沒有辦完。
這就是他的機會。
趁著現在,吳軍還沒有發現他們。
於是,獨孤言立馬命令將士,靠岸。
這幾十艘巨大的戰船,必須掌握在自己手裏。
否則的話,在現階段,隻要孫權順著江水,往大海裏行駛。
然後到了大海之後,將沒有人能孫權有任何辦法。
除非是,他等後麵,也造出來了可以航海的大船。
等靠岸之後,獨孤言又命令士兵,輕裝簡行。
埋伏在林子之中。
不生火做飯,隻可以啃幹糧。
這還是為了不被敵軍發現,以免打草驚蛇。
隻有在晚上動手,才能將戰船,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裏。
而孫權這邊。
該收拾的東西,都已經收完了。
他下令,讓所有臣公,都在明日撤離。
現在蜀軍已經拿下太平城了,下一個目標,就是東吳的首都建業了。
所以,在明天,必須撤離,否則的話,一旦蜀軍殺過來。
他們將抵擋不了多久。
東吳皇宮內。
孫權站在宮中最高的一處鏤空閣樓上,眺望著這一座城池。
臉上露出無比無奈之色。
“嗐,想我孫權,年少成名,年長執掌江東大權,開疆拓土,最終建立吳國!”
“如今,卻要落個亡國的下場。”
孫權歎息一聲說道。
就在他這話剛出。
然而,身後卻是響起了一道聲音。
“權兒,權勢,真的就那麽讓人著迷嗎?”
聽到這話,孫權緩緩的轉過身子,看向身後來人。
“母親,你不懂,男兒生於天地,就得幹一番偉大的事業!”
來人,正是他的母親,也就是吳太後。
聞言,吳太後眉頭一皺。
“可你不是已經完成了嗎?”
孫權這個名字,足夠讓曆史銘記了吧!
孫家三代人,一生征戰天下,最終創建了東吳帝國。
這樣,難道還不能算是偉大的事業了嗎?
“完成了?”孫權一愣。
“是啊,權兒,你已經完成了,現在,恢複平靜了,人生起起伏伏,經曆過巔峰。”
“那就該走向平庸了!”
“人活一世,該嚐試的東西,你都已經嚐過,你還沒有什麽不甘心的。”
“要不,就算了吧!”
“我想,獨孤言那小子,也不敢把我們一家子怎麽樣!”
也就隻有吳國太,能這麽稱唿獨孤言了。
她其實還是很想,過那種平平靜靜的生活。
權力,地盤,這些東西,著實是把她給害苦了。
先是經曆了丈夫的身死,而後又經曆了白發人送黑發人。
這些打擊下,她還能活這麽久,正是因為她不爭的性格。
一直講究修身養性。
信奉道教。
她現在就是想勸勸孫權,不要逃亡了。
投降才是最好的結果。
逃亡,就真的能複國嗎?
如今的蜀國,強大到無法想象的地步。
就這樣,還想著複國嗎?
簡直就是不切實際。
聽到自家母親勸自己投降。
孫權再次歎了一口氣。
而司馬懿在聽到曹丕這句自語的話。
他恍然大悟。
是啊,人生不過短短幾十年而已。
如果碌碌無為,那還有什麽意思呢?
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豈能碌碌無為,不去幹一番大事業。
可以做一番大事業的話,那就算是身死又何妨?
大不了,他把家人,先安排在深山老林之中,讓他們全部隱居起來即可。
想到這裏,司馬懿心中頓時便有了計較。
於是,他拱手,目光堅定的對曹丕說道:“陛下一番話,令臣醍醐灌頂。”
“以前,臣怕死,總是怕這怕那的。”
“但是,今天,臣豁出去了。”
“臣哪怕拚了這條老命 也會輔佐少主,對抗蜀國的。”
“就算是最後敗了,臣也會赴死!”
“臣生是魏國的臣子,死是魏國的鬼!”
聽到這話的曹丕,蒼白的臉上終於是露出了一抹笑意。
“仲達,有你這話,就足夠了!”
照著這個時代的為人準則,一般說出這種話,那就是真的了。
不用擔心什麽了。
接著,曹丕立即正色道:“司馬懿聽旨,朕封你為我大魏大司馬。”
“與大將軍曹真,共同執掌我魏國的軍政大權,睿兒,就拜托你們兩人了!”
“臣,領旨謝恩!”司馬懿也一臉嚴肅的接旨。
要說此刻的曹睿,已經十六歲了。
曹睿公元204年生人其母甄宓早逝。
還是被曹丕給賜死的。
交代完這一切後。
曹丕就對司馬懿揮揮手。
“仲達,你先迴去吧,朕要休息了!”
曹丕說話有氣無力,臉色露出極為痛苦之色。
聽罷,司馬懿於是便起身,離去。
等到司馬懿出了門之後。
郭皇後和妃子們,以及一群太監,都連忙走了進去。
然而還沒有等司馬懿走多遠。
他便聽到了一道尖著嗓子的太監聲音。
“陛下,駕崩了……”
聽到這話,司馬懿頓住身子。
緩緩的轉身,朝著宮殿裏麵看去。
司馬懿臉上露出了無比複雜的表情。
而那些還在這裏等待著的大臣們,聽到曹丕駕崩了,頓時嘩然。
一個個,驚得瞪大了眼睛。
曹丕居然駕崩了……
曹丕才多少歲啊,正值壯年。
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身死於宮中。
其死後的第二天,聖旨就到了司馬懿的家裏。
曹丕封司馬懿為大司馬,封曹真,為大將軍。
兩人,共同為托孤大臣。
同年十一月,曹睿登基稱帝,加封司馬懿為太傅。
而後,命令司馬懿調取三十萬大軍,奔赴樊城,命令鍾繇扼守函穀關,大將軍曹真,駐紮於合肥。
這一切,都是為了抵擋蜀國。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卻說此刻的獨孤言。
經過一天的時間,他已經來到了曲阿江口。
然而,他剛到,卻是用望遠鏡發現,在那遙遠的的江口邊,有著幾十艘巨大無比的戰船。
這些大船,就跟明朝航海的那種大船一樣大。
看到這裏,獨孤言瞬間便知道自己來對了。
在望遠鏡的幫助下,他還看到了,一群人,在往船上搬東西。
顯然,這事還沒有辦完。
這就是他的機會。
趁著現在,吳軍還沒有發現他們。
於是,獨孤言立馬命令將士,靠岸。
這幾十艘巨大的戰船,必須掌握在自己手裏。
否則的話,在現階段,隻要孫權順著江水,往大海裏行駛。
然後到了大海之後,將沒有人能孫權有任何辦法。
除非是,他等後麵,也造出來了可以航海的大船。
等靠岸之後,獨孤言又命令士兵,輕裝簡行。
埋伏在林子之中。
不生火做飯,隻可以啃幹糧。
這還是為了不被敵軍發現,以免打草驚蛇。
隻有在晚上動手,才能將戰船,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裏。
而孫權這邊。
該收拾的東西,都已經收完了。
他下令,讓所有臣公,都在明日撤離。
現在蜀軍已經拿下太平城了,下一個目標,就是東吳的首都建業了。
所以,在明天,必須撤離,否則的話,一旦蜀軍殺過來。
他們將抵擋不了多久。
東吳皇宮內。
孫權站在宮中最高的一處鏤空閣樓上,眺望著這一座城池。
臉上露出無比無奈之色。
“嗐,想我孫權,年少成名,年長執掌江東大權,開疆拓土,最終建立吳國!”
“如今,卻要落個亡國的下場。”
孫權歎息一聲說道。
就在他這話剛出。
然而,身後卻是響起了一道聲音。
“權兒,權勢,真的就那麽讓人著迷嗎?”
聽到這話,孫權緩緩的轉過身子,看向身後來人。
“母親,你不懂,男兒生於天地,就得幹一番偉大的事業!”
來人,正是他的母親,也就是吳太後。
聞言,吳太後眉頭一皺。
“可你不是已經完成了嗎?”
孫權這個名字,足夠讓曆史銘記了吧!
孫家三代人,一生征戰天下,最終創建了東吳帝國。
這樣,難道還不能算是偉大的事業了嗎?
“完成了?”孫權一愣。
“是啊,權兒,你已經完成了,現在,恢複平靜了,人生起起伏伏,經曆過巔峰。”
“那就該走向平庸了!”
“人活一世,該嚐試的東西,你都已經嚐過,你還沒有什麽不甘心的。”
“要不,就算了吧!”
“我想,獨孤言那小子,也不敢把我們一家子怎麽樣!”
也就隻有吳國太,能這麽稱唿獨孤言了。
她其實還是很想,過那種平平靜靜的生活。
權力,地盤,這些東西,著實是把她給害苦了。
先是經曆了丈夫的身死,而後又經曆了白發人送黑發人。
這些打擊下,她還能活這麽久,正是因為她不爭的性格。
一直講究修身養性。
信奉道教。
她現在就是想勸勸孫權,不要逃亡了。
投降才是最好的結果。
逃亡,就真的能複國嗎?
如今的蜀國,強大到無法想象的地步。
就這樣,還想著複國嗎?
簡直就是不切實際。
聽到自家母親勸自己投降。
孫權再次歎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