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現今的大明朝,環境比現在好很多。


    如果不改變現狀,不久後就會變得和現代社會一樣。


    他不能讓同樣的情況在此刻重演。


    聽完這一番解釋,朱元璋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其實他心裏明白環境汙染的危害,隻是擔心開采天然氣會耗費更多資源。


    “你說的我都懂,但開采天然氣的成本實在太高了。”


    “就像你說的,需要大量鐵皮。”


    “而國內現有的鐵,肯定會被這事消耗殆盡。”


    朱元璋道。


    聽了這話,朱桂似乎並不太在意。


    畢竟,這確實要耗費不少鐵。


    但這東西以後可以補迴來,而環境汙染,可不是短期內能徹底恢複的。他盼望朱元璋能理解這份道理。


    在朱桂的堅持之下,朱元璋隻好無奈地點頭答應。


    \"但願你做這事是對的。\"


    \"若有不測,朕定會叫停這項工程。\"


    朱元璋板著臉,認真地說。


    見到父皇答應,朱桂也興奮地點了點頭。


    為此,他還立下了保證,絕不會有任何閃失。


    接著,朱桂著手籌備開采天然氣所需的鐵料。


    他先找了張淵明,依據他的設計圖來打造鐵桶。


    這種鐵桶所需的鐵,量非常驚人。


    還需大量鋼板配合。


    張淵明看到這龐大的工程,一時間感到肩上重壓。


    \"太子殿下,這玩意兒到底是幹啥用的?\"


    \"竟要造得如此龐大。\"


    麵對張淵明的疑問,朱桂簡單解釋了一番。


    聽說是為了填補眼下資源短缺,張淵明也不再多問。


    他對這事兒幾乎毫無概念。


    與其在這事上糾纏,不如趕快行動起來。


    於是,張淵明集合了所有工人。


    他們要在一個月內,製作出足夠多的鐵桶。


    這任務艱巨無比。


    不比修建皇宮輕鬆。


    但這也讓工人們充滿了幹勁,好久沒遇到這樣高難度的活兒了。


    數日後,大明朝的鐵料全都被集中起來。


    首要任務,就是把這些鐵煉成鋼。


    唯有足夠的鋼,才能打造出質量合格的鐵桶。


    見一切按計劃進行,朱桂心裏也徹底踏實了。


    似乎也沒啥可擔憂的了。


    他也有了充足的時間,去看看那石油煉化廠的情況。


    畢竟迴來後還沒空去過那兒。


    這天,朱桂來到了石油煉化廠。


    那裏的空氣汙染讓朱桂憂心忡忡。


    才過一年,汙染就已如此嚴重。


    負責人見朱桂到來,連忙上前迎接。


    \"太子殿下,這裏一切都好。\"


    聽了這話,朱桂微微點頭。


    \"真沒想到汙染會這麽厲害,還好選址選在這裏。\"


    \"否則,肯定會影響更多人。\"


    朱桂邊走邊說。


    聞言,負責人也是一臉無奈。


    畢竟,他們的工作就是煉化石油。


    這裏的工人,身體多多少少都受到了影響。


    看到工人們的健康狀況,朱桂也禁不住擔憂起來。


    \"唉,我最擔心的就是你們的身體。\"


    \"這樣長期下去,你們的身體會遭受重創。\"


    朱桂滿是憂慮地說。


    聽了這話,工人們紛紛搖頭。


    \"太子殿下,請您了解我們這麽做的初衷。\"


    \"選擇這份工作時,我們就已經做好了犧牲健康的準備。\"


    \"我們隻希望能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助大明朝更好地發展。\"


    \"隻要大明朝越來越強盛,我們吃點苦也無所謂。\"


    負責人含淚道。


    這話一出,讓朱桂感動得一時語塞。


    眼眶也跟著濕潤了。


    隨即,他宣布了一個讓眾人震驚的決定。


    \"從今天起,你們的酬勞增加十倍!\"


    \"這是我能做的。\"


    \"當然,你們的貢獻也會讓所有人知道。\"


    朱桂提高了嗓門。


    這話一出,眾人都激動地互望。


    他們當初選擇這份工作,並不是為了得到什麽迴報。


    但聽到這個決定,也不由得開心起來。


    這也讓他們每個人都更加堅定了決心。


    說完,朱桂輕輕揉了揉眼睛。


    事實確是如此。


    為了國家的進步,總有人要做出犧牲。


    這是每個時代都要經曆的。


    即便是現代,為國家發展犧牲的人也不少見。


    但人總是自私的。


    能無條件為國家貢獻的人,實屬鳳毛麟角。


    也正因如此,有些國家的發展才會停滯不前。


    他們缺的不是資源,而是願意為國家付出的人。


    這樣的人,值得後人銘記。


    隨後,朱桂記錄下了所有工人的信息。


    他要將這些工人的事跡公之於眾。


    他們的貢獻,必須讓所有人都知道。


    在那兒停留了幾日,朱桂依依不舍地離開了。


    他該迴去處理許多事務了。


    迴到代王府,朱桂第一站去了皇宮。


    他講述了這些工人的故事。


    宮中的大臣們聽了,無不露出驚訝之色。


    坐在龍椅上的朱元璋,不知何時眼眶也濕潤了。


    朱元璋深感榮耀。


    沒想到大明國內,還有甘願為國家發展獻身的人。


    \"把他們的名字給我,我要親自公布這事。\"


    \"此外,將他們的名字都刻在石碑上。\"


    \"石碑就豎在皇宮門外,作為對他們的肯定。\"


    朱元璋神情肅穆地說。


    聽聞此言,一旁的太監連忙呈上了名單。


    然後,照著朱元璋的吩咐行事。


    他們相信,有這些人在,大明朝的發展必定不俗。


    不出幾日,此事便人盡皆知。


    這些人的事跡,更讓許多人深受震撼。


    同時也鼓舞了更多人為大明朝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許多青年爭相參軍。


    社會各界人士,也都盡可能地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瞬間,大明朝上下團結一心。


    無論民間還是皇宮,每個人都想為國家出一份力。


    目睹大明朝當前的局麵,朱元璋震撼不已。


    “真沒想到,這群人的鼓舞效果竟然這麽厲害。”


    “這才幾天光景,報名參軍的人數就超過了一萬。”


    朱元璋坐在皇位上,滿是驚奇地說道。


    但這僅僅是個開端,報名參軍的人仍是絡繹不絕。


    這正是朱桂此番舉動的最終目標。


    為了讓大明朝更好地前行,全民團結一心是必經之路。


    唯有如此,才能更有力地推動明朝的發展。


    轉眼間,一個月已過。


    這一天,張淵明親臨代王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機甲六戰機是有億點點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何意啥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何意啥思並收藏大明:機甲六戰機是有億點點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