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朕心裏有譜了
大明:機甲六戰機是有億點點快 作者:何意啥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讓他悔恨不已。
要是早道歉,就不必受那麽多苦。
但男人接下來說的話,讓國王既驚又悲。
“父王,我暫時不迴去了。”
“我已經習慣了那裏,有許多事等著我去處理。”
“而且國家需要大量石油,我在那兒能監督開采。”
“就當作是對國家的報答吧。”
聽完這話,國王滿意地點了點頭。
沒想到,兒子竟有這般胸懷,願意犧牲自我,為國家謀取更多利益。
也因此,國王徹底改變了對國王的看法。
看來,讓他去中東並非沒有好處。
作出這樣的決定,國王也下了很大決心。
他又怎會不想留在自己的國家,這樣就無需在外漂泊。
但作為國王,就必須心係國家大事。
此外,大明朝的發展也讓他眼紅不已。
他決心要讓自己的國家更快發展起來。
唯有如此,才不必低聲下氣求助他人。
至此,他在國家中的身份完全恢複了。
時光飛逝,轉眼間半年已過。
這半年裏,大明朝積攢了不少石油儲備。
接下來,就要進行大規模的石油煉製。
在這半年中,朱桂建起了一座大型工廠。
石油煉製是重工業,需要足夠空間操作,且對環境的汙染極為嚴重。
選中的位置,是在邊境線上一片荒漠。
這片沙漠人跡罕至,造成的汙染影響不大。
“煉製方法我已經教給你們了。”
“這半年,你們都有所了解了。”
“接下來,是個大工程。”
朱桂對著眼前的人說。
這些人是他精心挑選的。
他們將在那荒無人煙的沙漠長期工作,意味著他們將在那裏度過漫長的時光。
“殿下,我們明白。”
“為了大明,犧牲這點自由算得了什麽?”
一名魁梧的年輕人認真說道。
在人群裏,朱桂挑出了一個廠長。
“王聰,以後這兒你全權管了。”
“煉油時有啥問題,你得兜著解決。”
“那些招數,我信你記得門兒清。”
朱桂盯著王聰說。
聽了這話,王聰使勁點了頭。
這半年,王聰受的培訓嚴著呢。
幾乎每天窩在實驗廠,吃喝拉撒都在那。
他自己也拚了老命,最後讓朱桂瞧上了。
如今的王聰,單槍匹馬能搞定上百個難題。
他背後的工人,個個都是高手。
全是朱桂親手調教的。
說起來,他們可是大明國首批石油煉化工人。
很快,工人們都上了生產線。
他們各司其職,像是“八九七”一樣有序。
大家配合得天衣無縫。
眼見石油煉製步入正軌,朱桂放心地離開了。
朱桂一迴去,就開始盤算擴產汽車的事。
大明國整個兒正朝工業國轉呢。
不再是光種田的大國,各行各業都是世界頂級。
就算沒現代科技,也擋不住大明進步的腳步。
就是發展速度慢點兒。
有天,大明國傳來了壞消息。
大明的太子因為病重,撒手人寰了。
這消息一出,皇宮裏像炸了鍋。
特別是朱元璋,心裏那叫一個悲憤交加。
他心裏明鏡似的。
太子沒了,他就得在其他皇子裏另挑一個太子。
一眾皇子裏,也就朱桂最合適這位置。
再說了,很多大臣也在催著朱元璋立新太子。
“這事兒緩緩再說吧。”
“太子剛走,太快定這事不合適。”
朱元璋無奈地說。
大臣們聽他這麽一說,也就不好再多嘴。
但他們心裏都有了譜。
那就是朱桂。
論對大明的貢獻,還是民心所向,朱桂都當仁不讓。
其他皇子,要麽力不從心,要麽有心無力。
他們都想當新太子,但也清楚,這寶座不屬於他們。
時間久了,都擺爛了,幾乎不再涉足皇族內部的鬥爭。
現在,隻想安安穩穩過自己的小日子。
別的事,根本不往心裏去。
頭七那天,全國上下都哀痛至極。
京城的老百姓都出門相送。
葬禮上,朱元璋硬生生憋著淚。
這迴,他是真沒辦法了。
太子這一走,就意味著要立新太子。
朱桂,成了唯一人選。
朱元璋要是選別人,大臣們怕是不樂意。
到那時候,又得鬧一場風波。
葬禮後,朱元璋好幾天都沒上早朝。
大臣們都明白,皇上還沉浸在悲痛裏。
也沒急著推新太子。
大概過了半月,突然通知上早朝。
這迴的早朝不一般,所有皇子都進了皇宮。
大臣們一看,就知道朱元璋打的什麽算盤。
明擺著,要借這機會推選新太子。
皇子們麵麵相覷,對這事都有些不敢信。
即便這樣,他們也做足了心理建設。
朱元璋望著下麵的大臣,勉強平複心情。
“新太子的人選,朕心裏有譜了。”
“愛卿們的提議,朕聽進去了。”
“從今天起,十三皇子朱桂就是新太子。”
說完,朱元璋起身離座。
然後,頭也不迴地往內宮去了。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所有人都懵了。
朱桂能感覺到,朱元璋下這個決心有多難。
確實,這不是朱元璋真心願意的。
是為了免去不必要的麻煩,才做的決定。
但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自己如願以償當上了太子。
太子是自己了。
那皇帝的位子,還會遠嗎?
接著,其他皇子也紛紛退出了皇宮。
這樣的結果,他們早有心理準備。
既不驚也不喜。
除了大皇子。
他對太子之位已毫無興趣。
畢竟,他知道自己沒那個資格去爭。
宮裏的大臣們看著朱桂,滿臉興奮。
他們這段時間的心思,總算沒白費。
盡管這並非朱元璋的本意。
但結果終究是好的。
隻要朱桂當了太子,他們就能徹底安心。
於是,大臣們紛紛道賀。
朱桂隻是輕輕點了點頭。
他心裏,其實挺高興不起來的。
畢竟,自己並沒有得到朱元璋的認可。
這太子之位,有點虛。
迴到代王府,韓信他們也知道了這事。
“恭喜殿下成為太子。”
韓信笑眯眯地說。
“現在哪還叫殿下啊,得叫太子殿下了。”
一旁的管仲連忙糾正。
“對對,太子殿下。”
朱桂聽著兩人的話,也興奮地點了點頭。
他在皇宮裏的表現,不過是做給人看的。
要是早道歉,就不必受那麽多苦。
但男人接下來說的話,讓國王既驚又悲。
“父王,我暫時不迴去了。”
“我已經習慣了那裏,有許多事等著我去處理。”
“而且國家需要大量石油,我在那兒能監督開采。”
“就當作是對國家的報答吧。”
聽完這話,國王滿意地點了點頭。
沒想到,兒子竟有這般胸懷,願意犧牲自我,為國家謀取更多利益。
也因此,國王徹底改變了對國王的看法。
看來,讓他去中東並非沒有好處。
作出這樣的決定,國王也下了很大決心。
他又怎會不想留在自己的國家,這樣就無需在外漂泊。
但作為國王,就必須心係國家大事。
此外,大明朝的發展也讓他眼紅不已。
他決心要讓自己的國家更快發展起來。
唯有如此,才不必低聲下氣求助他人。
至此,他在國家中的身份完全恢複了。
時光飛逝,轉眼間半年已過。
這半年裏,大明朝積攢了不少石油儲備。
接下來,就要進行大規模的石油煉製。
在這半年中,朱桂建起了一座大型工廠。
石油煉製是重工業,需要足夠空間操作,且對環境的汙染極為嚴重。
選中的位置,是在邊境線上一片荒漠。
這片沙漠人跡罕至,造成的汙染影響不大。
“煉製方法我已經教給你們了。”
“這半年,你們都有所了解了。”
“接下來,是個大工程。”
朱桂對著眼前的人說。
這些人是他精心挑選的。
他們將在那荒無人煙的沙漠長期工作,意味著他們將在那裏度過漫長的時光。
“殿下,我們明白。”
“為了大明,犧牲這點自由算得了什麽?”
一名魁梧的年輕人認真說道。
在人群裏,朱桂挑出了一個廠長。
“王聰,以後這兒你全權管了。”
“煉油時有啥問題,你得兜著解決。”
“那些招數,我信你記得門兒清。”
朱桂盯著王聰說。
聽了這話,王聰使勁點了頭。
這半年,王聰受的培訓嚴著呢。
幾乎每天窩在實驗廠,吃喝拉撒都在那。
他自己也拚了老命,最後讓朱桂瞧上了。
如今的王聰,單槍匹馬能搞定上百個難題。
他背後的工人,個個都是高手。
全是朱桂親手調教的。
說起來,他們可是大明國首批石油煉化工人。
很快,工人們都上了生產線。
他們各司其職,像是“八九七”一樣有序。
大家配合得天衣無縫。
眼見石油煉製步入正軌,朱桂放心地離開了。
朱桂一迴去,就開始盤算擴產汽車的事。
大明國整個兒正朝工業國轉呢。
不再是光種田的大國,各行各業都是世界頂級。
就算沒現代科技,也擋不住大明進步的腳步。
就是發展速度慢點兒。
有天,大明國傳來了壞消息。
大明的太子因為病重,撒手人寰了。
這消息一出,皇宮裏像炸了鍋。
特別是朱元璋,心裏那叫一個悲憤交加。
他心裏明鏡似的。
太子沒了,他就得在其他皇子裏另挑一個太子。
一眾皇子裏,也就朱桂最合適這位置。
再說了,很多大臣也在催著朱元璋立新太子。
“這事兒緩緩再說吧。”
“太子剛走,太快定這事不合適。”
朱元璋無奈地說。
大臣們聽他這麽一說,也就不好再多嘴。
但他們心裏都有了譜。
那就是朱桂。
論對大明的貢獻,還是民心所向,朱桂都當仁不讓。
其他皇子,要麽力不從心,要麽有心無力。
他們都想當新太子,但也清楚,這寶座不屬於他們。
時間久了,都擺爛了,幾乎不再涉足皇族內部的鬥爭。
現在,隻想安安穩穩過自己的小日子。
別的事,根本不往心裏去。
頭七那天,全國上下都哀痛至極。
京城的老百姓都出門相送。
葬禮上,朱元璋硬生生憋著淚。
這迴,他是真沒辦法了。
太子這一走,就意味著要立新太子。
朱桂,成了唯一人選。
朱元璋要是選別人,大臣們怕是不樂意。
到那時候,又得鬧一場風波。
葬禮後,朱元璋好幾天都沒上早朝。
大臣們都明白,皇上還沉浸在悲痛裏。
也沒急著推新太子。
大概過了半月,突然通知上早朝。
這迴的早朝不一般,所有皇子都進了皇宮。
大臣們一看,就知道朱元璋打的什麽算盤。
明擺著,要借這機會推選新太子。
皇子們麵麵相覷,對這事都有些不敢信。
即便這樣,他們也做足了心理建設。
朱元璋望著下麵的大臣,勉強平複心情。
“新太子的人選,朕心裏有譜了。”
“愛卿們的提議,朕聽進去了。”
“從今天起,十三皇子朱桂就是新太子。”
說完,朱元璋起身離座。
然後,頭也不迴地往內宮去了。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所有人都懵了。
朱桂能感覺到,朱元璋下這個決心有多難。
確實,這不是朱元璋真心願意的。
是為了免去不必要的麻煩,才做的決定。
但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自己如願以償當上了太子。
太子是自己了。
那皇帝的位子,還會遠嗎?
接著,其他皇子也紛紛退出了皇宮。
這樣的結果,他們早有心理準備。
既不驚也不喜。
除了大皇子。
他對太子之位已毫無興趣。
畢竟,他知道自己沒那個資格去爭。
宮裏的大臣們看著朱桂,滿臉興奮。
他們這段時間的心思,總算沒白費。
盡管這並非朱元璋的本意。
但結果終究是好的。
隻要朱桂當了太子,他們就能徹底安心。
於是,大臣們紛紛道賀。
朱桂隻是輕輕點了點頭。
他心裏,其實挺高興不起來的。
畢竟,自己並沒有得到朱元璋的認可。
這太子之位,有點虛。
迴到代王府,韓信他們也知道了這事。
“恭喜殿下成為太子。”
韓信笑眯眯地說。
“現在哪還叫殿下啊,得叫太子殿下了。”
一旁的管仲連忙糾正。
“對對,太子殿下。”
朱桂聽著兩人的話,也興奮地點了點頭。
他在皇宮裏的表現,不過是做給人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