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別出什麽意外
大明:機甲六戰機是有億點點快 作者:何意啥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審訊犯人那一套也很了解。
想要輕鬆拿到所需的情報,關鍵是讓對方看不到任何希望,再加上一些殘忍的手段。
這些手段雖不致死,但絕對能讓對方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隻要攻破了對方的心理防線,獲取信息就像探囊取物一樣簡單。
“我想,你還沒見識過我審訊人的手段吧。”
“不如試試看,感覺如何?”
朱桂微笑著提議。
此刻的他,仿佛是從地獄走出來的惡魔,一旁站著的韓信都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寒顫。
敵方將領聽到朱桂的話,惡狠狠地瞪著他。
“呸!你省省吧!”
“就算死,我也絕不會多說一個字!”
“隨便你!”
朱桂聞言,無奈地搖了搖頭。
“真是敬酒不吃吃罰酒。”
話音剛落,朱桂拿起了一塊燒得通紅的烙鐵,然後按在了敵軍將領身上。
瞬間,審訊室裏充滿了嗞嗞的聲音,敵軍將領咬緊牙關,痛苦地忍耐著。
見對方依然不張口,朱桂換了一套審訊工具。
一旁的韓信實在看不下去了,轉身離開了審訊室。
審訊室裏,偶爾傳出一兩聲呻吟。
兩天後,朱桂來到皇宮,經過這兩天的審訊,他得到了想要的情報。
“父皇,我已經讓他開口了,得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他是龍保國的將軍,叫董誌鵬。”
朱桂把他了解到的全說了。
朱元璋聽了,輕輕點了點頭。
龍保國這個名字,他之前略有耳聞,但據他得到的情報,那隻是個小國,怎麽會有這麽強的軍事力量?
這讓朱元璋有些不解。
難道是之前得到的消息有誤?
但目前來看,也隻有這個解釋說得通。
“董誌鵬現在怎麽樣了?還在審訊室嗎?”
朱元璋問。
“放心吧父皇,他沒那麽快就死。”
“他還是我們的牌,不會讓他輕易死掉的。”
朱桂迴答。
朱元璋聽後滿意地點了點頭。
既然手上有了龍保國的將軍,就不怕對方不同意條件。
這次是他們先動的手,那就別怪自己不留情麵了。
於是,一個月後,大明國向龍保國發動了進攻。
龍保國那邊也收到了董誌鵬被捕的消息。
“這怎麽可能!董將軍怎麽可能這麽輕易就被抓了!”
“你確定是真的嗎?”
龍保國的國王驚訝地問道。
接著,士兵給出了肯定的答複。
隨即,國王眼神空洞地癱倒在椅子上。
他現在一片茫然,不知道該怎麽辦。
自己失去了最優秀的將軍,國內再無任何將領能與董誌鵬相提並論。
另一邊,大明國的軍隊正慢慢逼近龍保國,而龍保國對此卻渾然不知。
國王日複一日,沉浸在悲痛之中。 就在這一刻,守衛邊境的士兵返迴了首都。
得知大明朝要派兵攻打自己,國王一臉震驚。
更多的是無可奈何的情緒。
畢竟,是他先挑起戰爭的。
無論如何,他得確保國家的安全。
於是,他調集軍隊前往邊境增援。
國王也親自隨行。
萬一抵擋不住大明朝,他就得親自去求和。
對於大明朝的實力,國王心裏門兒清。
這一天,朱桂也領兵出發了。
他此行目的就是給對方施加壓力,迫使對方與大明朝簽署協議。
此時的戰場,已非對方輕易能扭轉局勢。
連日來的戰鬥,士兵傷亡慘重。
望著眼前這一幕,國王無奈地搖了搖頭。
“看樣子,一開始就是我的錯。”
“真不該派兵攻打大明朝的。”
“否則也不會落到今天這步田地。”
國王懊悔地說。
隨即,他下令撤迴了部隊。
第二天,他親自來到朱桂的營地,請求和談。
聽到對方的請求,朱桂滿臉的輕蔑。
“當初你攻打我們的時候可不是這副嘴臉,怎麽現在變了卦?”
朱桂毫不客氣地說。
這話一出,國王心頭不由得一顫。
接著,他立刻擺低姿態。
“之前的事我向你們道歉,還望貴國停戰。”
“如若答應,我們願意無條件接受你們的所有要求。”
國王迴應道。
“好,這可是你自己說的。”
“我的條件你們必須無條件接受。”
“隻要答應,我馬上撤軍。”
朱桂說。
隨即,他提出了條件:
一、每年向大明朝進貢,不得中斷。
二、削減軍力,二十年內不準擴軍。
三、割讓十公裏領土。
……
這些條件都是朱元璋提出的,朱桂不過是傳達者。
聽到這些條件,那位國王雖然心中不甘,卻也隻能答應。
雖然這是個不平等條約,但為了國家安全,他不得不屈服。
見對方同意了條件,朱桂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那麽,我也會履行我的諾言。”
“兩天後,我會撤軍離開此地。”
“希望貴國能嚴格遵守條約,如有違背,我們將采取相應措施。”
說罷,朱桂示意對方可以離開了。
對方國王輕輕點頭。
隨即起身離去。
迴到都城後,他按照約定行事。
短短數日內,在軍隊中進行了裁軍,總共減少了五萬士兵。
軍隊裏剩下不到十萬兵力,這對他們而言是巨大損失。
這意味著,短期內他們無力再對大明朝有所行動。
不過,大明朝也給他們作了保證。
若在這二十年內有其他國家來犯,大明朝會出兵援助,畢竟已有盟約在先。
在某種程度上,也算是種合作關係。
但這種合作微不足道。
另一方麵,得知消息的朱元璋十分高興。
“嗬嗬,這下看他們還敢不敢囂張,竟然來攻打我大明朝。”
“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朱元璋痛快地說。
朱桂聽了這話,沒再多說什麽。
他內心其實很反感這種不平等條約。
但礙於朱元璋的命令,他也無力改變。
他隻是一位王爺,怎能改變皇帝的決策?
迴到代王府,他去查看了樓房建設進度。
負責監督的張淵明見到朱桂,小跑過來。
“殿下,您來了。”
張淵明滿臉笑意地說。
朱桂點點頭,詢問了這段時間的進展情況。
經過一個多月的施工,工程有了顯著進展。
想要輕鬆拿到所需的情報,關鍵是讓對方看不到任何希望,再加上一些殘忍的手段。
這些手段雖不致死,但絕對能讓對方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隻要攻破了對方的心理防線,獲取信息就像探囊取物一樣簡單。
“我想,你還沒見識過我審訊人的手段吧。”
“不如試試看,感覺如何?”
朱桂微笑著提議。
此刻的他,仿佛是從地獄走出來的惡魔,一旁站著的韓信都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寒顫。
敵方將領聽到朱桂的話,惡狠狠地瞪著他。
“呸!你省省吧!”
“就算死,我也絕不會多說一個字!”
“隨便你!”
朱桂聞言,無奈地搖了搖頭。
“真是敬酒不吃吃罰酒。”
話音剛落,朱桂拿起了一塊燒得通紅的烙鐵,然後按在了敵軍將領身上。
瞬間,審訊室裏充滿了嗞嗞的聲音,敵軍將領咬緊牙關,痛苦地忍耐著。
見對方依然不張口,朱桂換了一套審訊工具。
一旁的韓信實在看不下去了,轉身離開了審訊室。
審訊室裏,偶爾傳出一兩聲呻吟。
兩天後,朱桂來到皇宮,經過這兩天的審訊,他得到了想要的情報。
“父皇,我已經讓他開口了,得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他是龍保國的將軍,叫董誌鵬。”
朱桂把他了解到的全說了。
朱元璋聽了,輕輕點了點頭。
龍保國這個名字,他之前略有耳聞,但據他得到的情報,那隻是個小國,怎麽會有這麽強的軍事力量?
這讓朱元璋有些不解。
難道是之前得到的消息有誤?
但目前來看,也隻有這個解釋說得通。
“董誌鵬現在怎麽樣了?還在審訊室嗎?”
朱元璋問。
“放心吧父皇,他沒那麽快就死。”
“他還是我們的牌,不會讓他輕易死掉的。”
朱桂迴答。
朱元璋聽後滿意地點了點頭。
既然手上有了龍保國的將軍,就不怕對方不同意條件。
這次是他們先動的手,那就別怪自己不留情麵了。
於是,一個月後,大明國向龍保國發動了進攻。
龍保國那邊也收到了董誌鵬被捕的消息。
“這怎麽可能!董將軍怎麽可能這麽輕易就被抓了!”
“你確定是真的嗎?”
龍保國的國王驚訝地問道。
接著,士兵給出了肯定的答複。
隨即,國王眼神空洞地癱倒在椅子上。
他現在一片茫然,不知道該怎麽辦。
自己失去了最優秀的將軍,國內再無任何將領能與董誌鵬相提並論。
另一邊,大明國的軍隊正慢慢逼近龍保國,而龍保國對此卻渾然不知。
國王日複一日,沉浸在悲痛之中。 就在這一刻,守衛邊境的士兵返迴了首都。
得知大明朝要派兵攻打自己,國王一臉震驚。
更多的是無可奈何的情緒。
畢竟,是他先挑起戰爭的。
無論如何,他得確保國家的安全。
於是,他調集軍隊前往邊境增援。
國王也親自隨行。
萬一抵擋不住大明朝,他就得親自去求和。
對於大明朝的實力,國王心裏門兒清。
這一天,朱桂也領兵出發了。
他此行目的就是給對方施加壓力,迫使對方與大明朝簽署協議。
此時的戰場,已非對方輕易能扭轉局勢。
連日來的戰鬥,士兵傷亡慘重。
望著眼前這一幕,國王無奈地搖了搖頭。
“看樣子,一開始就是我的錯。”
“真不該派兵攻打大明朝的。”
“否則也不會落到今天這步田地。”
國王懊悔地說。
隨即,他下令撤迴了部隊。
第二天,他親自來到朱桂的營地,請求和談。
聽到對方的請求,朱桂滿臉的輕蔑。
“當初你攻打我們的時候可不是這副嘴臉,怎麽現在變了卦?”
朱桂毫不客氣地說。
這話一出,國王心頭不由得一顫。
接著,他立刻擺低姿態。
“之前的事我向你們道歉,還望貴國停戰。”
“如若答應,我們願意無條件接受你們的所有要求。”
國王迴應道。
“好,這可是你自己說的。”
“我的條件你們必須無條件接受。”
“隻要答應,我馬上撤軍。”
朱桂說。
隨即,他提出了條件:
一、每年向大明朝進貢,不得中斷。
二、削減軍力,二十年內不準擴軍。
三、割讓十公裏領土。
……
這些條件都是朱元璋提出的,朱桂不過是傳達者。
聽到這些條件,那位國王雖然心中不甘,卻也隻能答應。
雖然這是個不平等條約,但為了國家安全,他不得不屈服。
見對方同意了條件,朱桂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那麽,我也會履行我的諾言。”
“兩天後,我會撤軍離開此地。”
“希望貴國能嚴格遵守條約,如有違背,我們將采取相應措施。”
說罷,朱桂示意對方可以離開了。
對方國王輕輕點頭。
隨即起身離去。
迴到都城後,他按照約定行事。
短短數日內,在軍隊中進行了裁軍,總共減少了五萬士兵。
軍隊裏剩下不到十萬兵力,這對他們而言是巨大損失。
這意味著,短期內他們無力再對大明朝有所行動。
不過,大明朝也給他們作了保證。
若在這二十年內有其他國家來犯,大明朝會出兵援助,畢竟已有盟約在先。
在某種程度上,也算是種合作關係。
但這種合作微不足道。
另一方麵,得知消息的朱元璋十分高興。
“嗬嗬,這下看他們還敢不敢囂張,竟然來攻打我大明朝。”
“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朱元璋痛快地說。
朱桂聽了這話,沒再多說什麽。
他內心其實很反感這種不平等條約。
但礙於朱元璋的命令,他也無力改變。
他隻是一位王爺,怎能改變皇帝的決策?
迴到代王府,他去查看了樓房建設進度。
負責監督的張淵明見到朱桂,小跑過來。
“殿下,您來了。”
張淵明滿臉笑意地說。
朱桂點點頭,詢問了這段時間的進展情況。
經過一個多月的施工,工程有了顯著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