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結婚宴請
重迴七零開局奶奶留個空間怎麽了 作者:憨憨的狐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等到鞭炮聲落下,王支書這個大總,扯著大嗓門喊道:“大家都擠一擠,擠一擠。
大喜的日子,來的人又比較多,咱們一桌子坐上12個人。
小點的孩子就摟在懷裏吃,不要占一個位置。”
家家戶戶都拿著碗和筷子,這年頭,誰家辦喜事,除了遠方的親戚不拿碗筷,同一個村子裏的,基本都會自己準備好。
因為誰家不會平白無故的準備這麽多東西。
王支書喊了又喊,可來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大部分人都是衝著那大半頭豬來的.........
王支書敲著鑼,嗓子都快喊冒煙了,還有百十個人沒有坐上。
最後沒有辦法,隻能對著那幾個人說道:“之前借的桌子不夠,你看看你們誰家還有四方桌,都趕緊搬過來。
早點弄完,咱們早點上桌吃飯!!!”
另外幾個沒有上桌的青年,一聽這話,趕忙往自己家裏跑。
零零散散的搬過來將近二十個桌子,現在家家戶戶都有長條凳子,兩個小孩抬一條,深一腳,淺一腳的跟在後麵跑。
十來個嬸子也被安排迴了家裏,從家裏拿了不少鍋碗瓢盆過來。
虧得知青點的廚房比較大,三五個嬸子各忙各的,倒是忙活的過來。
趙成喜看著幾個男知青,暗戳戳的想要往四方桌那邊湊。
連忙把幾個人拽了過來:“你們幾個準備幹啥去?”
那男知青撇著嘴說道:“我們能幹啥去?當然是去吃飯了!!
沒看到,又搬了新桌子過來嗎?剛才為了給別人讓位置,我們都沒有上桌。
現在有了桌子,總能坐過去吃了吧?”
趙成喜有些無奈的說道:“咱們作為周知青這邊的人,應該是幫忙的。
後廚的嬸子給咱們這些人留了菜,前期幫著發筷子,端盤子,端饃饃.........”
那男知青有些不情願:“從早上就開始忙活,到現在連一口水都來不及喝。
尋思著終於能吃上飯了,你還給我們畫起大餅來了。”
趙成喜有些恨鐵不成鋼:“你們,你們,我咋就說不明白呢?
這周知青結了婚以後,肯定要常常待在知青點了。
人家每次帶過來的肉菜,你們也沒少吃,咋不得給人家幫幫忙呀?
小心到時候,再也不管你們的事!!”
幾個男知青被說的麵色赤紅,恰巧此時,王支書帶著幾個壯勞力走了過來:“我看這邊沒有端盤子的人,我特地喊了幾個小夥子。
他們平時幹活老麻利了,喊他們幾個端盤子吧。”
那幾個男知青一聽,立馬就不願意了,這不是明擺著在說他們知青點沒人嗎?
他們連忙捋起袖子說道:“王支書,我們幾個都商量好了,由我們來端盤子。
您看看給我們分一分桌子,就不麻煩村裏的幾位大哥了。”
王支書有些狐疑的看了看幾個人,如果沒有聽錯的話,剛才他們幾個還就這件事情爭辯呢。
現在咋就異口同聲的說他們要端盤子了?
王支書朝著那幾個壯勞力揮了揮手:“既然他們有人了,那你們就趕緊坐迴去吃飯吧。”
他又扭頭看向站在那裏的幾個男知青,伸手指著外麵的桌子說道:“張知青,你負責外麵這邊四桌。
李知青,你負責這邊四桌。
王知青,你負責那邊的四桌。
............”
這次村子裏來的人可真不少,,足足坐了快四十個桌子。
這麽算下來,基本所有的人都來了。
知青點的男知青被用了個遍,廚房那邊忙得熱火朝天。
蒸饃饃的嬸子,搓的手腕發酸,生無可戀的說道:“平時誰家成婚,也沒見過這麽多人呀!
我滴媽,按照一個人兩個雜麵饅頭的算,這得將近1000個饅頭。
我忙活了一早上,蒸了將近600個,還尋思著接下來我是最輕鬆的了。
誰知道俺竟然是最累的!!!”
這話把綠頭巾嬸子逗笑了:“你別說你了,你看看我這,一個菜都炒了三大鍋了。
柴火都抱了十波了!這些人全都衝著那些豬肉來的。
你說說,咱們村子裏平時誰家結婚,舍得用這麽多東西啊!
沾點油腥子就不錯了,這有汪汪的豬肉白菜粉條,我看著都咽口水。”
外麵支起了一個大鍋,上麵放了三層大蒸籠,蒸籠裏麵是切的五花肉,最下麵鋪了一層幹菜。
五花肉都被切的有兩指寬,一盤子裏麵有十二小條,算下來一人一條,整整好好。
這勾人的香氣,從後院傳到了前院,再傳到外麵大路上。
勾起了每個人肚子裏的饞蟲,他們都蹲坐在板凳上麵,伸長了脖子往院子裏麵瞅。
四方桌從知青點門口,一直擺到知青點左邊方向的曬穀場。
虧得這沿路都種下了樹,才不顯得那麽熱。
要不然大太陽下,誰也不願意往這邊坐。
王支書敲了一聲鑼,對這幾個男知青喊道:“這邊有托盤,每人領一個,準備上菜了!”
頭幾個是調拌的涼菜,也算是給添個數。
這個時間點,家家戶戶菜園子裏都是菜,什麽涼拌黃瓜,清炒野菜,涼拌豆角,蒜末茄子應有盡有。
能被請來做飯的幾個嬸子,全都是做飯的一把能手。
一盤又一盤的菜往外端,王支書咽了咽自己的口水,伸著頭往周時逸他們的院子看看。
從早上的時候,周時逸那邊的廚房就神秘兮兮的。
時不時的傳來一些香氣,別的人不知道,王支書卻是一清二楚。
坐在外麵的人,還以為是知青點這邊的廚房傳出來的呢。
恰巧此時,雲大隊長笑嗬嗬地叼著煙袋子走了過來。
王支書連忙扯住他的胳膊,問道:“你女婿那邊的新廚房,還有人在做飯呢。
也不知道做的是啥,小周知青在那裏守著,也不讓人過去。”
說實在話,王支書心裏有些不高興,誰家結婚,隻要請來大總,那什麽事情都要事無巨細的,聽從大總的安排。
采購了哪些東西,需要做什麽,那都要和大總說的。
可現在,周時逸一直瞞著他,多少讓王支書覺得周時逸不把他放在眼裏。
大喜的日子,來的人又比較多,咱們一桌子坐上12個人。
小點的孩子就摟在懷裏吃,不要占一個位置。”
家家戶戶都拿著碗和筷子,這年頭,誰家辦喜事,除了遠方的親戚不拿碗筷,同一個村子裏的,基本都會自己準備好。
因為誰家不會平白無故的準備這麽多東西。
王支書喊了又喊,可來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大部分人都是衝著那大半頭豬來的.........
王支書敲著鑼,嗓子都快喊冒煙了,還有百十個人沒有坐上。
最後沒有辦法,隻能對著那幾個人說道:“之前借的桌子不夠,你看看你們誰家還有四方桌,都趕緊搬過來。
早點弄完,咱們早點上桌吃飯!!!”
另外幾個沒有上桌的青年,一聽這話,趕忙往自己家裏跑。
零零散散的搬過來將近二十個桌子,現在家家戶戶都有長條凳子,兩個小孩抬一條,深一腳,淺一腳的跟在後麵跑。
十來個嬸子也被安排迴了家裏,從家裏拿了不少鍋碗瓢盆過來。
虧得知青點的廚房比較大,三五個嬸子各忙各的,倒是忙活的過來。
趙成喜看著幾個男知青,暗戳戳的想要往四方桌那邊湊。
連忙把幾個人拽了過來:“你們幾個準備幹啥去?”
那男知青撇著嘴說道:“我們能幹啥去?當然是去吃飯了!!
沒看到,又搬了新桌子過來嗎?剛才為了給別人讓位置,我們都沒有上桌。
現在有了桌子,總能坐過去吃了吧?”
趙成喜有些無奈的說道:“咱們作為周知青這邊的人,應該是幫忙的。
後廚的嬸子給咱們這些人留了菜,前期幫著發筷子,端盤子,端饃饃.........”
那男知青有些不情願:“從早上就開始忙活,到現在連一口水都來不及喝。
尋思著終於能吃上飯了,你還給我們畫起大餅來了。”
趙成喜有些恨鐵不成鋼:“你們,你們,我咋就說不明白呢?
這周知青結了婚以後,肯定要常常待在知青點了。
人家每次帶過來的肉菜,你們也沒少吃,咋不得給人家幫幫忙呀?
小心到時候,再也不管你們的事!!”
幾個男知青被說的麵色赤紅,恰巧此時,王支書帶著幾個壯勞力走了過來:“我看這邊沒有端盤子的人,我特地喊了幾個小夥子。
他們平時幹活老麻利了,喊他們幾個端盤子吧。”
那幾個男知青一聽,立馬就不願意了,這不是明擺著在說他們知青點沒人嗎?
他們連忙捋起袖子說道:“王支書,我們幾個都商量好了,由我們來端盤子。
您看看給我們分一分桌子,就不麻煩村裏的幾位大哥了。”
王支書有些狐疑的看了看幾個人,如果沒有聽錯的話,剛才他們幾個還就這件事情爭辯呢。
現在咋就異口同聲的說他們要端盤子了?
王支書朝著那幾個壯勞力揮了揮手:“既然他們有人了,那你們就趕緊坐迴去吃飯吧。”
他又扭頭看向站在那裏的幾個男知青,伸手指著外麵的桌子說道:“張知青,你負責外麵這邊四桌。
李知青,你負責這邊四桌。
王知青,你負責那邊的四桌。
............”
這次村子裏來的人可真不少,,足足坐了快四十個桌子。
這麽算下來,基本所有的人都來了。
知青點的男知青被用了個遍,廚房那邊忙得熱火朝天。
蒸饃饃的嬸子,搓的手腕發酸,生無可戀的說道:“平時誰家成婚,也沒見過這麽多人呀!
我滴媽,按照一個人兩個雜麵饅頭的算,這得將近1000個饅頭。
我忙活了一早上,蒸了將近600個,還尋思著接下來我是最輕鬆的了。
誰知道俺竟然是最累的!!!”
這話把綠頭巾嬸子逗笑了:“你別說你了,你看看我這,一個菜都炒了三大鍋了。
柴火都抱了十波了!這些人全都衝著那些豬肉來的。
你說說,咱們村子裏平時誰家結婚,舍得用這麽多東西啊!
沾點油腥子就不錯了,這有汪汪的豬肉白菜粉條,我看著都咽口水。”
外麵支起了一個大鍋,上麵放了三層大蒸籠,蒸籠裏麵是切的五花肉,最下麵鋪了一層幹菜。
五花肉都被切的有兩指寬,一盤子裏麵有十二小條,算下來一人一條,整整好好。
這勾人的香氣,從後院傳到了前院,再傳到外麵大路上。
勾起了每個人肚子裏的饞蟲,他們都蹲坐在板凳上麵,伸長了脖子往院子裏麵瞅。
四方桌從知青點門口,一直擺到知青點左邊方向的曬穀場。
虧得這沿路都種下了樹,才不顯得那麽熱。
要不然大太陽下,誰也不願意往這邊坐。
王支書敲了一聲鑼,對這幾個男知青喊道:“這邊有托盤,每人領一個,準備上菜了!”
頭幾個是調拌的涼菜,也算是給添個數。
這個時間點,家家戶戶菜園子裏都是菜,什麽涼拌黃瓜,清炒野菜,涼拌豆角,蒜末茄子應有盡有。
能被請來做飯的幾個嬸子,全都是做飯的一把能手。
一盤又一盤的菜往外端,王支書咽了咽自己的口水,伸著頭往周時逸他們的院子看看。
從早上的時候,周時逸那邊的廚房就神秘兮兮的。
時不時的傳來一些香氣,別的人不知道,王支書卻是一清二楚。
坐在外麵的人,還以為是知青點這邊的廚房傳出來的呢。
恰巧此時,雲大隊長笑嗬嗬地叼著煙袋子走了過來。
王支書連忙扯住他的胳膊,問道:“你女婿那邊的新廚房,還有人在做飯呢。
也不知道做的是啥,小周知青在那裏守著,也不讓人過去。”
說實在話,王支書心裏有些不高興,誰家結婚,隻要請來大總,那什麽事情都要事無巨細的,聽從大總的安排。
采購了哪些東西,需要做什麽,那都要和大總說的。
可現在,周時逸一直瞞著他,多少讓王支書覺得周時逸不把他放在眼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