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敲打
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 作者:韓小春偷帶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643章 敲打
夏侯獻的行轅就設在宜陽縣寺內,布置得很簡單甚至可以說有些簡陋。
但他並不在意,早已習慣了軍旅生活的他,反倒是覺得皇宮裏冷寂得讓人喘不過氣。
然而一些官員和妃嬪們就不那麽隨遇而安了。
剛進縣寺時,幾個十五六歲的妃子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不知是好奇還是嫌棄。
此番西巡的具體行程隻有幾個近臣知曉,甚至有時候夏侯獻也會臨時起意,決定視察地點和內容。
就在昨日,他和中書省的官員們幾乎不和當地官員打招唿,到了縣城便查驗倉庫、核對賬本、“輔佐”縣吏例行查戶,甚至派人到鄉野與屯民們日常交談。
這般突擊檢查一下子就將本地官場攪得雞飛狗跳。
夏侯獻認為天子出巡正該如此,須觀民風、建威望、賞罰地方官員、糾正不良風氣。
若是單純得借著巡視之名四處遊樂,那便失去了它原本的意義。
夏侯獻不打算在宜陽逗留太久,翌日清晨早早就起了床。
“郎君,嚐嚐看。”羊徽瑜遞來一塊熱氣騰騰的棗糕。
夏侯獻接過,咬了一口,甜絲絲的,味道還不錯。
民間有個傳說,說這棗糕是關羽在涿州賣黃米糕時,因夥計與孩童爭執,紅棗意外混入蒸製過程,卻意外成就了甜糯口感。
吃完了一塊,他隨口問道:“出巡是不是跟你想象中的不太一樣?”
羊徽瑜輕輕搖頭:“郎君向來不是那種縱情享樂之人,妾早有心理準備。何況元姬不在,管理後宮的任務就全壓在妾身上了。”
夏侯獻忽然想起,當年曹叡也經常東巡。
有一次,僅僅是因為嫌洛陽興修宮殿太吵鬧,於是跑去許昌宮圖個清淨。
不知為何夏侯獻做了皇帝以後總喜歡與曹叡比較,或許潛意識裏一直想要證明自己比曹叡強,自己配得上這帝王之名。
“隨行女眷不在少數。”夏侯獻頓了頓,問道:“會覺得辛苦?”
“當然辛苦啦。”羊徽瑜叉著腰,說道:“那些個十幾歲的女郎跟我們這代人不太一樣,她們聊的話題有時候妾都聽不大明白。”
“妾每次都想好奇地想去問問,卻礙於貴嬪的尊位,也不便多問,唉,誰讓元姬不在,妾就成了這個家的‘大婦’呢。”
夏侯獻笑了笑。
羊徽瑜這句玩笑之言若是換作別人,傳到了皇後耳朵裏八成會遭到忌憚,但羊徽瑜和王元姬這種關係顯然不會。
......
宜陽縣城西門外響起一陣馬蹄聲,一隊騎士護衛著一輛馬車風塵仆仆地走來。
“車上何人?”縣兵守衛走上前。
馬背上的男人掏出令牌:“我乃楚王侍從,殿下歸城,速請放行。”
守衛一聽,不敢怠慢,拱手讓路。
騎士們護衛著車駕緩緩入城,不多時馬車外的騎士請示道:“殿下,是否先迴府更衣後再去覲見?”
車廂內傳來略顯稚嫩的聲音:“不必了,徑直去行轅。”
“諾。”
到了行轅外,兩個侍衛恭敬行禮:“見過楚王殿下。”
隨即,八歲的少年跳下馬車,其人正是當今天子第五子——楚王夏侯安。
是的,楚王現在還不會騎馬,不是所有人都是文鴦、夏侯森這種天賦型選手。
他雖被封為楚王,亦有實際的封地,但卻並沒有前往封地就藩。
事實上大魏的新任諸侯王均未被允許就藩,他們的王國內目前有朝廷指派的官員負責打理。
諸王各有各的原因,秦王森的封地有點特殊,目前關中的軍政體係相對完善,這個時候直接多個封國出來會讓體係變得割裂。
另外夏侯獻想讓次子在軍中跟著宿將們再漲漲本領,過早的讓他執掌封國,是揠苗助長。
像楚王這種情況,完全是因為年紀太小,與其逼著他去就藩,不如多曆練曆練,待成年後再擇機就藩。
至於秦朗、曹爽等人則是打心底不樂意就藩,他們本身就身居高位,並且在洛陽住了幾十年早已習慣了這裏的生活,沒人願意去跑到封國受罪。
在洛陽享著富貴,每年收著封國的食邑,豈不美哉?
這一代人,心甘情願去就藩的應該不多,到了下一代如果仕途不順,應該會非常樂意經營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夏侯安走到門口,頷首問道:“陛下可在?”
“在。”侍衛讓開路,側身低頭:“殿下,請。”
入了府院,夏侯安一路來到天子的寢房前,站在門口拱手高聲道:“兒臣安,請求覲見。”
“進來。”房內卻是傳來阿母溫柔的聲音。
夏侯安推門而入,依次行禮:“父皇、母妃。”
他的身上還穿著粘著汙泥的鞋履和袍服,羊徽瑜看著兒子風塵仆仆的樣子,有些心疼地問道:
“連夜趕迴來的?”
“是。”夏侯安拱手著站在那裏,眼神則是看向父親。
在教育孩子這方麵,夏侯獻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隻會讀聖賢書呆子,而是要多去接觸庶務,尤其是地方庶務。
否則長在深宮之中,蒙蔽視聽,日後做什麽都是空中樓閣。
“坐吧。”夏侯獻開口。
夏侯安很快入座,未及開口,阿母遞來一塊棗糕,笑著說:“先填填肚子。”
夏侯安沒敢接,眼神飄向父親。
夏侯獻見狀笑道:“安兒,阿父又不是妖魔鬼怪,吃吧,邊吃邊聊。”
“謝父皇。”
咬上兩口,夏侯安擦了擦嘴,開始匯報起來。
昨日夏侯獻命他前往陽市邑的鄉間探訪屯民,所謂走村串戶。
夏侯安滔滔不絕地講著屯民的故事,那些屯民大多是老實巴交的人,有什麽就說什麽。
看到兒子用心的做事,夏侯獻感到欣慰。
聽完了所有,他大概對陽市邑的民屯有了直觀的了解。
“去沐浴吧。”夏侯獻擺擺手,“我若再留你,你阿母要心疼了。”
羊徽瑜白了夏侯獻一眼。
夏侯安拱手告退。
過不多時,夏侯獻也準備出門,羊徽瑜卻遲疑地說:“郎君整治不軌是沒錯的,但妾還是覺得要徐徐圖之,不可操之過急。”
“放心,我有分寸。”夏侯獻唿出一口氣,“先敲打一番吧。”
半個時辰後,夏侯獻在縣寺府堂內召見了洛陽典農中郎將。
“臣司馬望,拜見陛下。”
夏侯獻的行轅就設在宜陽縣寺內,布置得很簡單甚至可以說有些簡陋。
但他並不在意,早已習慣了軍旅生活的他,反倒是覺得皇宮裏冷寂得讓人喘不過氣。
然而一些官員和妃嬪們就不那麽隨遇而安了。
剛進縣寺時,幾個十五六歲的妃子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不知是好奇還是嫌棄。
此番西巡的具體行程隻有幾個近臣知曉,甚至有時候夏侯獻也會臨時起意,決定視察地點和內容。
就在昨日,他和中書省的官員們幾乎不和當地官員打招唿,到了縣城便查驗倉庫、核對賬本、“輔佐”縣吏例行查戶,甚至派人到鄉野與屯民們日常交談。
這般突擊檢查一下子就將本地官場攪得雞飛狗跳。
夏侯獻認為天子出巡正該如此,須觀民風、建威望、賞罰地方官員、糾正不良風氣。
若是單純得借著巡視之名四處遊樂,那便失去了它原本的意義。
夏侯獻不打算在宜陽逗留太久,翌日清晨早早就起了床。
“郎君,嚐嚐看。”羊徽瑜遞來一塊熱氣騰騰的棗糕。
夏侯獻接過,咬了一口,甜絲絲的,味道還不錯。
民間有個傳說,說這棗糕是關羽在涿州賣黃米糕時,因夥計與孩童爭執,紅棗意外混入蒸製過程,卻意外成就了甜糯口感。
吃完了一塊,他隨口問道:“出巡是不是跟你想象中的不太一樣?”
羊徽瑜輕輕搖頭:“郎君向來不是那種縱情享樂之人,妾早有心理準備。何況元姬不在,管理後宮的任務就全壓在妾身上了。”
夏侯獻忽然想起,當年曹叡也經常東巡。
有一次,僅僅是因為嫌洛陽興修宮殿太吵鬧,於是跑去許昌宮圖個清淨。
不知為何夏侯獻做了皇帝以後總喜歡與曹叡比較,或許潛意識裏一直想要證明自己比曹叡強,自己配得上這帝王之名。
“隨行女眷不在少數。”夏侯獻頓了頓,問道:“會覺得辛苦?”
“當然辛苦啦。”羊徽瑜叉著腰,說道:“那些個十幾歲的女郎跟我們這代人不太一樣,她們聊的話題有時候妾都聽不大明白。”
“妾每次都想好奇地想去問問,卻礙於貴嬪的尊位,也不便多問,唉,誰讓元姬不在,妾就成了這個家的‘大婦’呢。”
夏侯獻笑了笑。
羊徽瑜這句玩笑之言若是換作別人,傳到了皇後耳朵裏八成會遭到忌憚,但羊徽瑜和王元姬這種關係顯然不會。
......
宜陽縣城西門外響起一陣馬蹄聲,一隊騎士護衛著一輛馬車風塵仆仆地走來。
“車上何人?”縣兵守衛走上前。
馬背上的男人掏出令牌:“我乃楚王侍從,殿下歸城,速請放行。”
守衛一聽,不敢怠慢,拱手讓路。
騎士們護衛著車駕緩緩入城,不多時馬車外的騎士請示道:“殿下,是否先迴府更衣後再去覲見?”
車廂內傳來略顯稚嫩的聲音:“不必了,徑直去行轅。”
“諾。”
到了行轅外,兩個侍衛恭敬行禮:“見過楚王殿下。”
隨即,八歲的少年跳下馬車,其人正是當今天子第五子——楚王夏侯安。
是的,楚王現在還不會騎馬,不是所有人都是文鴦、夏侯森這種天賦型選手。
他雖被封為楚王,亦有實際的封地,但卻並沒有前往封地就藩。
事實上大魏的新任諸侯王均未被允許就藩,他們的王國內目前有朝廷指派的官員負責打理。
諸王各有各的原因,秦王森的封地有點特殊,目前關中的軍政體係相對完善,這個時候直接多個封國出來會讓體係變得割裂。
另外夏侯獻想讓次子在軍中跟著宿將們再漲漲本領,過早的讓他執掌封國,是揠苗助長。
像楚王這種情況,完全是因為年紀太小,與其逼著他去就藩,不如多曆練曆練,待成年後再擇機就藩。
至於秦朗、曹爽等人則是打心底不樂意就藩,他們本身就身居高位,並且在洛陽住了幾十年早已習慣了這裏的生活,沒人願意去跑到封國受罪。
在洛陽享著富貴,每年收著封國的食邑,豈不美哉?
這一代人,心甘情願去就藩的應該不多,到了下一代如果仕途不順,應該會非常樂意經營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夏侯安走到門口,頷首問道:“陛下可在?”
“在。”侍衛讓開路,側身低頭:“殿下,請。”
入了府院,夏侯安一路來到天子的寢房前,站在門口拱手高聲道:“兒臣安,請求覲見。”
“進來。”房內卻是傳來阿母溫柔的聲音。
夏侯安推門而入,依次行禮:“父皇、母妃。”
他的身上還穿著粘著汙泥的鞋履和袍服,羊徽瑜看著兒子風塵仆仆的樣子,有些心疼地問道:
“連夜趕迴來的?”
“是。”夏侯安拱手著站在那裏,眼神則是看向父親。
在教育孩子這方麵,夏侯獻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隻會讀聖賢書呆子,而是要多去接觸庶務,尤其是地方庶務。
否則長在深宮之中,蒙蔽視聽,日後做什麽都是空中樓閣。
“坐吧。”夏侯獻開口。
夏侯安很快入座,未及開口,阿母遞來一塊棗糕,笑著說:“先填填肚子。”
夏侯安沒敢接,眼神飄向父親。
夏侯獻見狀笑道:“安兒,阿父又不是妖魔鬼怪,吃吧,邊吃邊聊。”
“謝父皇。”
咬上兩口,夏侯安擦了擦嘴,開始匯報起來。
昨日夏侯獻命他前往陽市邑的鄉間探訪屯民,所謂走村串戶。
夏侯安滔滔不絕地講著屯民的故事,那些屯民大多是老實巴交的人,有什麽就說什麽。
看到兒子用心的做事,夏侯獻感到欣慰。
聽完了所有,他大概對陽市邑的民屯有了直觀的了解。
“去沐浴吧。”夏侯獻擺擺手,“我若再留你,你阿母要心疼了。”
羊徽瑜白了夏侯獻一眼。
夏侯安拱手告退。
過不多時,夏侯獻也準備出門,羊徽瑜卻遲疑地說:“郎君整治不軌是沒錯的,但妾還是覺得要徐徐圖之,不可操之過急。”
“放心,我有分寸。”夏侯獻唿出一口氣,“先敲打一番吧。”
半個時辰後,夏侯獻在縣寺府堂內召見了洛陽典農中郎將。
“臣司馬望,拜見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