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獨孤影的話,秦明嘴角微微上揚,目光中多了一絲讚賞之色。
[難道我這秦府之中,又要多一個女諸生了嗎?]
秦明這樣想著,拎起桌上的茶壺,親自倒了一杯溫水,遞到獨孤影麵前,讚賞道:
“扶搖,你很聰明。”
“嗯...”秦明頓了頓,繼續道:
“有些出乎我意料的聰明。”
獨孤影俏臉一紅,接過茶杯,輕抿了一口,隨即目光灼灼地盯著秦明,希冀道:
“那郎君,可否與妾身說說,到底是發生了什麽事嗎?”
秦明眉頭微挑,微笑問道:
“你很想知道嗎?”
獨孤影點了點頭,輕嗯了一聲。
秦明微微一笑,語氣玩味道:
“想要我說給你聽,也不是不行。”
“不過...”
獨孤影微微一愣,急切道:
“不過什麽?”
秦明微微挑眉,神情認真道:
“不過,你聽完後,今晚就不能離開這裏了...”
“即便如此,你還要聽嗎?”
獨孤影聞言,先是一愣,隨即想到出府之前,母親大人的諄諄教誨,她那張絕美的臉龐上浮現出一抹醉人的羞紅。
獨孤影微微垂下眼簾,似乎在心中權衡著什麽。
片刻後,她緩緩起身,斂衽一禮,顫聲道:
“妾身扶搖,願傾盡綿薄之力,為君排憂解難...”
秦明微微一笑,目光中透著一絲讚賞與溫柔。
隨即,秦明也沒隱瞞今日在宮中發生的事情,以及明日朝會上會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了獨孤影。
....
貞觀六年,五月十九,辰時,太極殿。
“臣魏徵有奏。”
魏徵手持笏板,踏前一步,聲如洪鍾道:
“工部侍郎秦明,以商賈之術亂長安民生,大肆斂財,助長奢靡之風。”
“臣懇請陛下嚴懲不貸,以正綱紀。”
此話一出,全場嘩然。
有人震驚,有人幸災樂禍,還有人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這時,禦階之上傳來一道輕哼。
那道輕哼聲雖輕,卻如晨鍾暮鼓般在大殿內迴蕩,讓所有人的議論聲戛然而止。
眾人紛紛將目光投向禦階之上,隻見李世民端坐龍椅,麵色沉靜,一雙銳利的眼眸掃視著下方的群臣。
“魏卿所言,可有實證?”
李世民的聲音平靜而威嚴,帶著不容置疑的氣勢。
魏徵神情肅穆,從袖中抽出一本厚厚的奏疏,恭敬地呈上禦階。
內侍接過奏疏,迅速呈遞給李世民。
魏徵躬身道:
“陛下,臣所言句句屬實,皆有實證。”
魏徵的聲音堅定而有力,繼續道:
“秦明身居工部侍郎之高位,蒙受皇恩浩蕩,卻行奇技淫巧之事。”
“不僅在東市廣設商鋪,搜刮民脂民膏,更於近日在平康坊開設一家所謂的‘休閑會所’。”
“致使長安城內世風日下,汙濁之氣彌漫,百姓生活困頓,怨聲載道。”
“此等行徑,實為國之蛀蟲,民之禍害。”
言罷,魏徵轉過身,麵朝群臣,鏗鏘有力地說道:
“陛下,若是不信,可以詢問在場的諸位大臣,他們皆可為臣所言作證。”
李世民的目光從魏徵身上移開,掃視著下方的群臣,語氣依舊平靜而威嚴:
“諸位愛卿,魏卿所言是否屬實?”
這時,魏徵手下的頭號馬仔,曾經因水泥一事在秦明手上吃過虧的禦史中丞--王朝陽,立馬站了出來。
昨日,他家中那位悍妻在百花會所豪擲千金,成為了一名尊貴的白銀會員。
他不得不承認,那雙由百花會所贈送,出自湘君閣出品的精致黑絲襪和香水,
確實為他家的悍婦,增添了幾分難以言喻的嫵媚與風情,令他心動不已。
甚至,直到現在他還有些腰酸腿軟。
但是,無論是為了自家的錢袋子,還是自身的前程,身為禦史中丞的他,這時候必須得站在帶頭大哥這邊。
王朝陽手持笏板,神情嚴肅地站了出來,躬身拜道:
“陛下,魏侍中所言,臣亦有所聞。”
“秦侍郎在長安城內開設商鋪,確有搜刮民脂民膏之嫌。”
“尤其是東市那間售賣胭脂水粉的湘君閣,以及平康坊那座百花會所,更是引得長安城內風氣大變,奢靡之風日盛。”
“臣認為,秦侍郎此舉實為不妥,有損朝廷綱紀。”
“還請陛下嚴懲。”
王朝陽的話音剛落,又有幾位飽受荼毒的大臣也紛紛站了出來,附和道:
“陛下,臣等亦有同感。”
“秦侍郎的行為確實有悖於朝廷的教化,應當嚴加懲處。”
正在此時,河間郡王李孝恭突然站了出來,神情凝重地踏前一步,朗聲道:
“陛下,臣有話要說。”
李世民先是一愣,隨即輕輕點頭,淡淡道:
“講...”
李孝恭躬了躬身子,掃了魏徵和王朝陽一眼,冷笑道:
“魏侍中與王禦史所言,未免有些誇大其詞。”
他頓了頓,環視四周,繼續道:
“不可否認,百花會所和湘君閣中某些貨物的確價值不菲,但若說秦侍郎搜刮民脂民膏、敗壞世風,卻有些言過其實。”
“畢竟,世人皆知:店鋪打開門做生意,素來講究個你情我願。”
“百花會所與湘君閣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皆是百姓自願購買,何來搜刮民脂民膏之說?”
李孝恭的聲音堅定而有力,繼續道:
“況且,長安城內商賈雲集,各色商鋪林立,為何偏偏秦侍郎家的店鋪就成了眾矢之的?”
“若是因此便要嚴懲秦侍郎,豈不是有失公允?”
李孝恭的話音剛落,大殿內頓時響起了一陣竊竊私語。
顯然,他的這番話觸動了在場許多大臣的心弦。
魏徵麵色微沉,目光如炬地盯著李孝恭,冷聲道:
“河間郡王所言差矣。”
“秦侍郎的行為不僅敗壞了長安城的風氣,更是在助長奢靡之風,長此以往,必將導致民風敗壞,國庫空虛。”
李孝恭聞言,輕哼一聲,冷笑道:
“那懲治了秦侍郎,問題就能解決了嗎?”
“再說了,百姓采買秦家貨物乃是自願?”
“就算沒了秦家的商鋪,那還有其他商家,他們難道就不會售賣類似的貨物嗎?”
李孝恭的話語擲地有聲,目光堅定地掃視著在場的群臣,繼續道:
“長安城內富商巨賈眾多,各種奢華貨物層出不窮,據我所知,朝中諸位大臣家中,亦不乏購買這些奢華貨物之人。”
“若要論及搜刮民脂民膏、敗壞世風,豈非人人皆有份?”
李孝恭的話語如同一記重錘,敲擊在眾人心頭,使得大殿內許多臣子冷汗涔涔,紛紛出言反駁。
一時間,朝堂上議論紛紛,氣氛變得異常緊張。
......
[難道我這秦府之中,又要多一個女諸生了嗎?]
秦明這樣想著,拎起桌上的茶壺,親自倒了一杯溫水,遞到獨孤影麵前,讚賞道:
“扶搖,你很聰明。”
“嗯...”秦明頓了頓,繼續道:
“有些出乎我意料的聰明。”
獨孤影俏臉一紅,接過茶杯,輕抿了一口,隨即目光灼灼地盯著秦明,希冀道:
“那郎君,可否與妾身說說,到底是發生了什麽事嗎?”
秦明眉頭微挑,微笑問道:
“你很想知道嗎?”
獨孤影點了點頭,輕嗯了一聲。
秦明微微一笑,語氣玩味道:
“想要我說給你聽,也不是不行。”
“不過...”
獨孤影微微一愣,急切道:
“不過什麽?”
秦明微微挑眉,神情認真道:
“不過,你聽完後,今晚就不能離開這裏了...”
“即便如此,你還要聽嗎?”
獨孤影聞言,先是一愣,隨即想到出府之前,母親大人的諄諄教誨,她那張絕美的臉龐上浮現出一抹醉人的羞紅。
獨孤影微微垂下眼簾,似乎在心中權衡著什麽。
片刻後,她緩緩起身,斂衽一禮,顫聲道:
“妾身扶搖,願傾盡綿薄之力,為君排憂解難...”
秦明微微一笑,目光中透著一絲讚賞與溫柔。
隨即,秦明也沒隱瞞今日在宮中發生的事情,以及明日朝會上會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了獨孤影。
....
貞觀六年,五月十九,辰時,太極殿。
“臣魏徵有奏。”
魏徵手持笏板,踏前一步,聲如洪鍾道:
“工部侍郎秦明,以商賈之術亂長安民生,大肆斂財,助長奢靡之風。”
“臣懇請陛下嚴懲不貸,以正綱紀。”
此話一出,全場嘩然。
有人震驚,有人幸災樂禍,還有人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這時,禦階之上傳來一道輕哼。
那道輕哼聲雖輕,卻如晨鍾暮鼓般在大殿內迴蕩,讓所有人的議論聲戛然而止。
眾人紛紛將目光投向禦階之上,隻見李世民端坐龍椅,麵色沉靜,一雙銳利的眼眸掃視著下方的群臣。
“魏卿所言,可有實證?”
李世民的聲音平靜而威嚴,帶著不容置疑的氣勢。
魏徵神情肅穆,從袖中抽出一本厚厚的奏疏,恭敬地呈上禦階。
內侍接過奏疏,迅速呈遞給李世民。
魏徵躬身道:
“陛下,臣所言句句屬實,皆有實證。”
魏徵的聲音堅定而有力,繼續道:
“秦明身居工部侍郎之高位,蒙受皇恩浩蕩,卻行奇技淫巧之事。”
“不僅在東市廣設商鋪,搜刮民脂民膏,更於近日在平康坊開設一家所謂的‘休閑會所’。”
“致使長安城內世風日下,汙濁之氣彌漫,百姓生活困頓,怨聲載道。”
“此等行徑,實為國之蛀蟲,民之禍害。”
言罷,魏徵轉過身,麵朝群臣,鏗鏘有力地說道:
“陛下,若是不信,可以詢問在場的諸位大臣,他們皆可為臣所言作證。”
李世民的目光從魏徵身上移開,掃視著下方的群臣,語氣依舊平靜而威嚴:
“諸位愛卿,魏卿所言是否屬實?”
這時,魏徵手下的頭號馬仔,曾經因水泥一事在秦明手上吃過虧的禦史中丞--王朝陽,立馬站了出來。
昨日,他家中那位悍妻在百花會所豪擲千金,成為了一名尊貴的白銀會員。
他不得不承認,那雙由百花會所贈送,出自湘君閣出品的精致黑絲襪和香水,
確實為他家的悍婦,增添了幾分難以言喻的嫵媚與風情,令他心動不已。
甚至,直到現在他還有些腰酸腿軟。
但是,無論是為了自家的錢袋子,還是自身的前程,身為禦史中丞的他,這時候必須得站在帶頭大哥這邊。
王朝陽手持笏板,神情嚴肅地站了出來,躬身拜道:
“陛下,魏侍中所言,臣亦有所聞。”
“秦侍郎在長安城內開設商鋪,確有搜刮民脂民膏之嫌。”
“尤其是東市那間售賣胭脂水粉的湘君閣,以及平康坊那座百花會所,更是引得長安城內風氣大變,奢靡之風日盛。”
“臣認為,秦侍郎此舉實為不妥,有損朝廷綱紀。”
“還請陛下嚴懲。”
王朝陽的話音剛落,又有幾位飽受荼毒的大臣也紛紛站了出來,附和道:
“陛下,臣等亦有同感。”
“秦侍郎的行為確實有悖於朝廷的教化,應當嚴加懲處。”
正在此時,河間郡王李孝恭突然站了出來,神情凝重地踏前一步,朗聲道:
“陛下,臣有話要說。”
李世民先是一愣,隨即輕輕點頭,淡淡道:
“講...”
李孝恭躬了躬身子,掃了魏徵和王朝陽一眼,冷笑道:
“魏侍中與王禦史所言,未免有些誇大其詞。”
他頓了頓,環視四周,繼續道:
“不可否認,百花會所和湘君閣中某些貨物的確價值不菲,但若說秦侍郎搜刮民脂民膏、敗壞世風,卻有些言過其實。”
“畢竟,世人皆知:店鋪打開門做生意,素來講究個你情我願。”
“百花會所與湘君閣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皆是百姓自願購買,何來搜刮民脂民膏之說?”
李孝恭的聲音堅定而有力,繼續道:
“況且,長安城內商賈雲集,各色商鋪林立,為何偏偏秦侍郎家的店鋪就成了眾矢之的?”
“若是因此便要嚴懲秦侍郎,豈不是有失公允?”
李孝恭的話音剛落,大殿內頓時響起了一陣竊竊私語。
顯然,他的這番話觸動了在場許多大臣的心弦。
魏徵麵色微沉,目光如炬地盯著李孝恭,冷聲道:
“河間郡王所言差矣。”
“秦侍郎的行為不僅敗壞了長安城的風氣,更是在助長奢靡之風,長此以往,必將導致民風敗壞,國庫空虛。”
李孝恭聞言,輕哼一聲,冷笑道:
“那懲治了秦侍郎,問題就能解決了嗎?”
“再說了,百姓采買秦家貨物乃是自願?”
“就算沒了秦家的商鋪,那還有其他商家,他們難道就不會售賣類似的貨物嗎?”
李孝恭的話語擲地有聲,目光堅定地掃視著在場的群臣,繼續道:
“長安城內富商巨賈眾多,各種奢華貨物層出不窮,據我所知,朝中諸位大臣家中,亦不乏購買這些奢華貨物之人。”
“若要論及搜刮民脂民膏、敗壞世風,豈非人人皆有份?”
李孝恭的話語如同一記重錘,敲擊在眾人心頭,使得大殿內許多臣子冷汗涔涔,紛紛出言反駁。
一時間,朝堂上議論紛紛,氣氛變得異常緊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