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漁一驚,才醒過神來,不覺有些尷尬,沒想到離那麽遠他竟也能聽到,小聲狡辯道:“我沒說什麽呀。”
又忙轉移話題:“我選好園子了,殿下還有什麽要我幫忙的嗎?”
夏鳳兮道:“幫我寫策論。”
蘇漁問:“什麽題目?”她走過去,低頭往紙上看去,念道:“‘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
她忽然意識到了什麽,問:“這該不會是殿下的功課吧?”
夏鳳兮嗯了一聲。
蘇漁道:“那我不大敢說了,我的想法未必合乎道理呢。我父親就笑我,讀書常讀出些歪說來呢。”
夏鳳兮輕輕道:“可你得幫我啊。”
但凡他語氣稍微軟一點兒,她就受不了了。她有時簡直懷疑,若是有一天他能對她撒個嬌,恐怕要她上刀山下火海,她也能眼睛不眨一下。
她縱容地笑了,低頭親了親他,道:“好,那我想想。”
她琢磨了一會兒,開口道:“我想,所謂‘道’,必是蘊於天地萬物之間的,也該是藏在人本心之中的。所謂‘損有餘而補不足’,便是自然的平衡之道。而人,卻反其道而行之,究其原因,大約是因為人太聰明了吧。聰明倒也沒什麽不好,但聰明易生雜念,雜念又生貪欲,遮蓋了原本的純粹之心,也就離‘道’愈發地遠了。人之幸,是有思想;人之不幸,也是有思想。思想是光明之路,也是至暗深淵。而‘人之道’如此,大約是因為聰明的‘人’常常更容易掉到深淵裏吧。”
夏鳳兮聽她說畢,微微地笑了。
蘇漁見他笑了,便不由得也跟著他笑了,問:“殿下笑什麽?我說的沒有道理嗎?”
夏鳳兮將寫了一半的策論拿給她:“你看。”
蘇漁接了,細細讀過,恍然竟有種心意相通之感,不禁笑道:“殿下有幾句話,竟好像是在抄我剛才說的呢,就是比我說的更雅致簡練些。‘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陽明先生之言,殿下引在此處,真是妙哉、妙哉!”
她擱下策論,含笑嗔怪:“殿下明明已經寫得那麽好了,還故意考我呢。”
夏鳳兮道:“可我聽你方才所言,也著實有趣。這怎麽能叫歪說呢?嶽父未免也太嚴格了。娘子的聰明伶俐是有餘的,縱有歪說,也不在此處。”他眸中噙了些淺笑看她,“是不是,娘子?”
蘇漁本就心裏有鬼,聽他將“娘子”兩個字咬得別有意味,顯然是故意揶揄她,不覺微微紅了臉,不說話了。
夏鳳兮已是低下頭去,繼續往後看,問:“下一句,‘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又作何解呢?”
蘇漁想了一想,道:“雖然‘人之道’如此,也難免會有例外。譬如說,我聽說有一家銀號,凡鰥、寡、孤、獨、殘疾者借銀,俱免除利金。我今天下午還聽若歡說,她從前有一位鄰居家中窘迫,偏生母親又突發急症,便是將全部家當都押上也借不出治病的銀子,可那銀號的人聽說後,親去他家中看了病情,又見他們孤兒寡母,實無生計,竟送了他們一筆治病的銀子,當真救了一條人命呢。”
夏鳳兮問:“什麽銀號?”
蘇漁道:“就是鼓樓長街上的。聽說諸如此類的事不計其數呢,可見那位銀號的老板一定是個人美心善的好人。”
夏鳳兮淡淡地笑了,道:“多謝誇獎。”
又忙轉移話題:“我選好園子了,殿下還有什麽要我幫忙的嗎?”
夏鳳兮道:“幫我寫策論。”
蘇漁問:“什麽題目?”她走過去,低頭往紙上看去,念道:“‘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
她忽然意識到了什麽,問:“這該不會是殿下的功課吧?”
夏鳳兮嗯了一聲。
蘇漁道:“那我不大敢說了,我的想法未必合乎道理呢。我父親就笑我,讀書常讀出些歪說來呢。”
夏鳳兮輕輕道:“可你得幫我啊。”
但凡他語氣稍微軟一點兒,她就受不了了。她有時簡直懷疑,若是有一天他能對她撒個嬌,恐怕要她上刀山下火海,她也能眼睛不眨一下。
她縱容地笑了,低頭親了親他,道:“好,那我想想。”
她琢磨了一會兒,開口道:“我想,所謂‘道’,必是蘊於天地萬物之間的,也該是藏在人本心之中的。所謂‘損有餘而補不足’,便是自然的平衡之道。而人,卻反其道而行之,究其原因,大約是因為人太聰明了吧。聰明倒也沒什麽不好,但聰明易生雜念,雜念又生貪欲,遮蓋了原本的純粹之心,也就離‘道’愈發地遠了。人之幸,是有思想;人之不幸,也是有思想。思想是光明之路,也是至暗深淵。而‘人之道’如此,大約是因為聰明的‘人’常常更容易掉到深淵裏吧。”
夏鳳兮聽她說畢,微微地笑了。
蘇漁見他笑了,便不由得也跟著他笑了,問:“殿下笑什麽?我說的沒有道理嗎?”
夏鳳兮將寫了一半的策論拿給她:“你看。”
蘇漁接了,細細讀過,恍然竟有種心意相通之感,不禁笑道:“殿下有幾句話,竟好像是在抄我剛才說的呢,就是比我說的更雅致簡練些。‘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陽明先生之言,殿下引在此處,真是妙哉、妙哉!”
她擱下策論,含笑嗔怪:“殿下明明已經寫得那麽好了,還故意考我呢。”
夏鳳兮道:“可我聽你方才所言,也著實有趣。這怎麽能叫歪說呢?嶽父未免也太嚴格了。娘子的聰明伶俐是有餘的,縱有歪說,也不在此處。”他眸中噙了些淺笑看她,“是不是,娘子?”
蘇漁本就心裏有鬼,聽他將“娘子”兩個字咬得別有意味,顯然是故意揶揄她,不覺微微紅了臉,不說話了。
夏鳳兮已是低下頭去,繼續往後看,問:“下一句,‘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又作何解呢?”
蘇漁想了一想,道:“雖然‘人之道’如此,也難免會有例外。譬如說,我聽說有一家銀號,凡鰥、寡、孤、獨、殘疾者借銀,俱免除利金。我今天下午還聽若歡說,她從前有一位鄰居家中窘迫,偏生母親又突發急症,便是將全部家當都押上也借不出治病的銀子,可那銀號的人聽說後,親去他家中看了病情,又見他們孤兒寡母,實無生計,竟送了他們一筆治病的銀子,當真救了一條人命呢。”
夏鳳兮問:“什麽銀號?”
蘇漁道:“就是鼓樓長街上的。聽說諸如此類的事不計其數呢,可見那位銀號的老板一定是個人美心善的好人。”
夏鳳兮淡淡地笑了,道:“多謝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