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功司相當於朝廷的吏部,掌握著都督府下所有中下級官員的生殺大權,是一個最讓人眼熱的職位,參考大越中樞的吏部,便連高級將領的任免也是通過吏部來任命。可以說是位高權重,當開始討論這個職位人選的時候,便連郭長興也眼熱起來。


    其實有資格角逐這個職位的人有限得很,在這個大廳之內,便隻有郭長興與原節略高陽四縣的趙旭。兩人各有各的優點,郭長興以前地位更高,在官場上的資歷更老,在雲昭進軍興靈的時候。開城迎接雲昭,為興靈的完整保存立下了功勞,而且在隨後雲昭鞏固在益州的統治的時候,亦是盡心盡力。而趙旭跟隨雲昭早,高陽四縣是雲昭發家的本錢,隻消看榆林的潘仁智一躍而成為監察司握有實權的副司長,趙旭便極有可能成為考功司司長。


    雙方亦是各有支持者。原益州一批官員支持郭長興,而趙旭則獲得了安慶諸位老人的鼎力相助。與郭長興相比。像蘇定方,燕小乙,馬一功等人,對趙旭抱有更大的好感,大堂之內,一時相持不下。最後,仍是隻能呈給雲昭。由雲昭一力獨裁。


    “兩位各有優勢,為我征北軍都曾立下汗馬功勞。著實讓我難決!”雲昭沉吟半晌,“權衡再三。我以為,考功司便由趙旭擔任吧!”


    雲昭一言既出,考功司之爭旋即落下維幕,趙旭興奮莫名,郭長興卻是忍不住露出失落的表情。


    “郭大人,現在有兩們職位由你來自行選擇!”看著失落的郭長興,雲昭當然得拿出補償來,考功司地位重要,在他心中,趙旭不僅更親切一些,而且也更讓他放心一些。“你想要那個,便是那個。”


    郭長興抬起頭來。


    “一個是明製司,明製司主管各類典章製度,是為我征北都督府製定規則的部門,其中厲害,我想郭大人清楚,除了這些,更重要的,他還將負責我都督府的對外交往,以及培養各類後備人才,我準備在征北都督府統轄範圍內興辦各類基礎學校,在興靈,我們將成立文武官員的培訓學校,以為我征北都督府培養各類人才,這些,也都將納入到明製司的管理範圍!”


    “那都督所說的第二個是什麽?”郭長興問道,明製司就是禮部,不是一個實權部門,這讓他失落無比。


    “第二個是下去任知州,郭大人知道,第四營和第五營接收了秦翼梁蒲四州,這四地的知州有三個尚在任,隻是秦州的那個跑了,先在缺一位主官來執掌全州,如果郭大人有意,可去秦州。”


    郭長興不由有些躊躇,去秦州任知州,便是一州父母官,大權集於一身,但有一個憋病,那就是從此遠離了核心的統治集團,這些日子以來,觀雲昭所作所為,製霸天下的野心已極其明顯,而他,亦十分看好雲昭的前景,如果雲昭在接下來與蒙人的作戰之中勝出,那擁有北方十六州的雲昭隻需在大越內戰甫定之際,揮大軍渡江,隻怕大越就此從古。如果遠離了核心的統治集團,自己前景隻怕就不妙了。


    思來想去,心中終是有了決定。“都督,我去明製司!”他毅然道,隻要留在興靈這個小圈子之內,總是能找到機會再上一步的。而離開了,也就代表著機會失去了。


    “好,那秦州知州我就再去物色人選,明製司就有勞郭大人了,明製司工作瑣碎,短時間內又難以看到政績,委屈郭大人,不過我們征北都督府要再上一層樓,可就全看郭大人那裏能不能為我們培育出更多的人才,能不能製定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典章製度法律法典了?”


    “屬下定當全意全意為都督效力!”郭長興鞠躬道。


    搞定了郭長興,雲昭轉眼看著王賓,笑道:“計財司是管錢的,興業司可就是想辦法賺錢,王大人在廣昌做得好,無論是礦山管理還是作坊經營,都是有聲有色,這興業司就有勞王大人了,不知王在人可願意辛苦?”


    王賓興奮地站了起來,“屬下必定想法設法,讓計財司的錢袋子鼓鼓的,絕不讓都督為錢糧操心。”


    “太好了!”雲昭鼓掌笑道:“有王大人此一言,我可就放心多了,征北都督府接下來戰事絕不會少,打仗就是燒錢啊,無論是準備戰爭,還是戰爭之中,或是戰後的善後,那錢都如同流水,這幾年,打仗把我們打得窮得叮噹響,瞧瞧我們在座各位,這幾年恐怕都沒錢添幾件新衣裳吧?以後這事可得靠王大人了!”


    眾人盡皆大笑。


    至此,征北都督府大的構架便算是完成了,馬一功主計財司,雲昭兼管武功司,潘仁智署監察司,趙旭作考功司,郭長興任職明製司,王賓出任興業司,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便是各司為自己找地方,擴充人手的時間了,雲昭也懶得去管這些事情,反正武功司幾乎便是現成的,不需要他太多的操心,他現在將更多的注意力將轉向燕京,先前下了那麽多手伏筆,現在也該看到一些收穫了。


    時間倒推一個月,七月初的燕京,脫脫終於突破了胡澤華的堵截,將擊擊退到盧寧與陽平兩府附近,數萬大漠騎兵徑直到了燕京城下,見此情景,仍在燕京外圍的安慶邊軍第三營與第七營立即後撤到劍關附近,燕京之圍遂解。


    脫脫自盧城發兵之日起,匯集了本部以及從大漠趕過來的騎兵,超過了五萬之眾,遭遇胡澤華的堵截,小規模,低烈度的戰爭打了數場,脫脫人馬非但沒有減少,反而較之出兵前增加了許多,這主要是因為自大漠而來的蒙族小部騎兵愈來愈多,趁著與胡澤華對峙的時間,脫脫好整以遐地對這些部落進行整編,吞併,至他低達燕京之時,隊伍澎脹了八萬騎左右,整個實力已是遠超燕京的蒙元留守人馬。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征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槍 手1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槍 手1號並收藏征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