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拳握得格格作響,連續幾天沒有睡覺的潘越雙眼布滿血絲,臉上的胡茬很長了,整個人憔悴不已,他的神策軍主力部隊除了被王好古設下的誘餌吃掉一部分之後,剩餘的部分分布在天門縣的數個戰略要點,不知道現在的情況如何,自己在天門縣的行轅隻有五千親兵,天門縣城牆矮小,且又單薄,城防器械嚴重不足,如何僅僅是對付蒙人倒了罷了,但問題是,現在有一個極其了解益州軍,對天門具體情況也了如指掌的王好古,天門縣隻怕撐不了幾天。
但現在,潘越最為擔心的便是,分布在天門縣各處的神策軍看到自己被圍,而不顧一切地前來救援自己,以潘越對王好古的了解,他肯定會設下圈套,將這些急於解救自己的部隊一下殲滅在途中。
“千萬不要來!”潘越在心裏暗自祈禱著,如果他們不來而在外圍遊擊,牽製對方一部分兵力,自己在天門縣還能挺得更久一些,說不定就能支撐到父親的援兵到來的一刻,一旦他們奔向天門縣,則正中敵人下懷,再殲滅了神策軍的這些部隊之後,自己就會立刻陷入絕境。
父親根本沒有王好古會背叛,他的數萬親兵想要來救援自己,最少也要十天半個月才能完成集結,而抵達天門縣,起碼也要近接一個月,自己能撐到那個時候麽?
潘越心裏一點兒底也沒有。
城外,敵人的營盤密密麻麻,營中的火把宛如天上的繁星,看樣子,圍城的敵軍坡碼有三到五萬。
“少將軍!”一名老將奔上了城頭,“城裏的糧食,油脂,都已搜集了起來,所有的青壯都已徵集,算上我們的軍隊,目前城內可用之人,超過萬人。隻是箭支,強弩,投石機,弩炮等嚴重不足。”
潘越嘆了一口氣:“告訴全城百姓,圍城的是蒙軍,如果城破,玉石俱焚,他們的父母妻兒,將無人會倖免,現在要的是齊心協力,所有能用來守城的物資都要集中,能用來守城的武器都要收集,拿得動刀槍的人都要隨時準備上城作戰。”
“是!”老將點頭應道。
“老將軍,我們守得住嗎?”潘越看著這位父親指派給自己的副將,問道。
老將軍不由一滯,看著年輕的潘越,他低聲道:“如果我們在天門縣的其它部隊能夠撐住,我們就能堅持的更長。”
潘越轉過身來,扶著城牆,無言地嘆了一口氣,自己麾下不泛英才,但問題是自己的身份擺在這裏,恐怕那些將領明知有危險,有陷阱,也會不得不跳進來吧,可惜,天門縣城如今被圍得水泄不通,自己根本無法將命令送出去,現在,隻能靠他們自己來決斷了。不知現在益州城的父親會有什麽樣的反應?
發兵來救自己肯定是來不及了,正確的做法應當是馬上準備第二道防線,在第二道防線布置好之後,再談救自己的事情,否則,一股股的部隊派來,便會一股股的被殲滅,這種添油戰術根本於事無補,平白地給敵人增添戰功。
這裏,潘越反而輕鬆了起來,父親是何許人也,豈能看不清這裏麵的厲害?自己根本不需要指望在短時間內有援兵到來,自己能做的,就是堅持,再堅持,能在天門縣將敵人拖得越久,父親便越有時間從容地布置,以潘家在益州的這十數年經營,相信父親能很快地穩住陣腳,在經歷一段時間的不利之後,終究會發起反攻。
王好古,你這個反賊,終有一天你會落在我,不,落在潘家手中,那時候,便要你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潘越轉頭看著另一麵城牆下方不遠處,在火光之中,飄揚的王字大旗。
潘越是潘浩然的長子,亦是潘浩然指定的接班人,他的地位便在那裏擺著,神策軍是潘浩然為他打造的將來接替自己之後的親軍,無論是將領,還是士卒,乃至裝備,在益州兵之中都是上上之選,但正因為如此,潘越被圍,即便知道前麵是陷阱,麾下的將領們仍是前赴後繼,向著天門縣發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攻擊,希圖能夠救迴潘越,那怕隻是將他一個人搶也好。他們的進攻是猛烈而又頑強的,奈何堵截圍攻他們的人中,有一個人叫王好古,作為益州的元老,資深將領,王好古深知潘越的重要性,對於這些將領捨生忘死的反攻早有防備,早已做好了萬全的準備,當潘越的神策軍部屬一支接著一支在天門縣外被蒙軍與王好古所部殲滅的時候,這些將士甚至連天門縣的城牆也沒有看到。
益州城陷入了混亂,簡述的信送達潘浩然手中還沒有多久,天門之變便爆發,用不著去求證了,潘浩然隻恨這封信來得太晚,一匹匹快馬奔向益州四方,潘浩然以最快的速度開始集結自己的親軍,而簡述的部隊也奉命從益州西陲撤出,趕往益州城。
第二百六十九章 :益州之變(2)
長長的蜿蜒的隊伍延著寬約兩米的小道艱難地在山間跋涉,雖然山間林木濃密,天氣也還很涼爽,但這樣的道路卻著實有些折磨人,加上前一天下了一場小雨,道路更是泥濘難行。在進入巴顏喀拉山半個月之後,雲昭所率領的安慶邊軍遇到了第一個考驗。
自石堡至益州的這條小道,安慶邊軍修了一大半之後便停止了向前修建,走著這樣的道路,對於著甲的士兵來說,是極其困難的,更何況他們還要背著糧食,攜帶著大大小小的軍械,每個人身上的負重都不低於五十斤。士兵們早已累得隻剩下喘氣的份兒,數千人的隊伍,竟然很難聽到喧譁聲,隻是偶爾聽到一兩聲馬嘶。地上的泥土早已被踏成了泥漿,一腳下去,軍靴倒是有一半會沒進泥水之中,每個人都變得泥猴兒也似的,灰色的安慶製式軍服早已不能分辯顏色。
</br>
但現在,潘越最為擔心的便是,分布在天門縣各處的神策軍看到自己被圍,而不顧一切地前來救援自己,以潘越對王好古的了解,他肯定會設下圈套,將這些急於解救自己的部隊一下殲滅在途中。
“千萬不要來!”潘越在心裏暗自祈禱著,如果他們不來而在外圍遊擊,牽製對方一部分兵力,自己在天門縣還能挺得更久一些,說不定就能支撐到父親的援兵到來的一刻,一旦他們奔向天門縣,則正中敵人下懷,再殲滅了神策軍的這些部隊之後,自己就會立刻陷入絕境。
父親根本沒有王好古會背叛,他的數萬親兵想要來救援自己,最少也要十天半個月才能完成集結,而抵達天門縣,起碼也要近接一個月,自己能撐到那個時候麽?
潘越心裏一點兒底也沒有。
城外,敵人的營盤密密麻麻,營中的火把宛如天上的繁星,看樣子,圍城的敵軍坡碼有三到五萬。
“少將軍!”一名老將奔上了城頭,“城裏的糧食,油脂,都已搜集了起來,所有的青壯都已徵集,算上我們的軍隊,目前城內可用之人,超過萬人。隻是箭支,強弩,投石機,弩炮等嚴重不足。”
潘越嘆了一口氣:“告訴全城百姓,圍城的是蒙軍,如果城破,玉石俱焚,他們的父母妻兒,將無人會倖免,現在要的是齊心協力,所有能用來守城的物資都要集中,能用來守城的武器都要收集,拿得動刀槍的人都要隨時準備上城作戰。”
“是!”老將點頭應道。
“老將軍,我們守得住嗎?”潘越看著這位父親指派給自己的副將,問道。
老將軍不由一滯,看著年輕的潘越,他低聲道:“如果我們在天門縣的其它部隊能夠撐住,我們就能堅持的更長。”
潘越轉過身來,扶著城牆,無言地嘆了一口氣,自己麾下不泛英才,但問題是自己的身份擺在這裏,恐怕那些將領明知有危險,有陷阱,也會不得不跳進來吧,可惜,天門縣城如今被圍得水泄不通,自己根本無法將命令送出去,現在,隻能靠他們自己來決斷了。不知現在益州城的父親會有什麽樣的反應?
發兵來救自己肯定是來不及了,正確的做法應當是馬上準備第二道防線,在第二道防線布置好之後,再談救自己的事情,否則,一股股的部隊派來,便會一股股的被殲滅,這種添油戰術根本於事無補,平白地給敵人增添戰功。
這裏,潘越反而輕鬆了起來,父親是何許人也,豈能看不清這裏麵的厲害?自己根本不需要指望在短時間內有援兵到來,自己能做的,就是堅持,再堅持,能在天門縣將敵人拖得越久,父親便越有時間從容地布置,以潘家在益州的這十數年經營,相信父親能很快地穩住陣腳,在經歷一段時間的不利之後,終究會發起反攻。
王好古,你這個反賊,終有一天你會落在我,不,落在潘家手中,那時候,便要你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潘越轉頭看著另一麵城牆下方不遠處,在火光之中,飄揚的王字大旗。
潘越是潘浩然的長子,亦是潘浩然指定的接班人,他的地位便在那裏擺著,神策軍是潘浩然為他打造的將來接替自己之後的親軍,無論是將領,還是士卒,乃至裝備,在益州兵之中都是上上之選,但正因為如此,潘越被圍,即便知道前麵是陷阱,麾下的將領們仍是前赴後繼,向著天門縣發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攻擊,希圖能夠救迴潘越,那怕隻是將他一個人搶也好。他們的進攻是猛烈而又頑強的,奈何堵截圍攻他們的人中,有一個人叫王好古,作為益州的元老,資深將領,王好古深知潘越的重要性,對於這些將領捨生忘死的反攻早有防備,早已做好了萬全的準備,當潘越的神策軍部屬一支接著一支在天門縣外被蒙軍與王好古所部殲滅的時候,這些將士甚至連天門縣的城牆也沒有看到。
益州城陷入了混亂,簡述的信送達潘浩然手中還沒有多久,天門之變便爆發,用不著去求證了,潘浩然隻恨這封信來得太晚,一匹匹快馬奔向益州四方,潘浩然以最快的速度開始集結自己的親軍,而簡述的部隊也奉命從益州西陲撤出,趕往益州城。
第二百六十九章 :益州之變(2)
長長的蜿蜒的隊伍延著寬約兩米的小道艱難地在山間跋涉,雖然山間林木濃密,天氣也還很涼爽,但這樣的道路卻著實有些折磨人,加上前一天下了一場小雨,道路更是泥濘難行。在進入巴顏喀拉山半個月之後,雲昭所率領的安慶邊軍遇到了第一個考驗。
自石堡至益州的這條小道,安慶邊軍修了一大半之後便停止了向前修建,走著這樣的道路,對於著甲的士兵來說,是極其困難的,更何況他們還要背著糧食,攜帶著大大小小的軍械,每個人身上的負重都不低於五十斤。士兵們早已累得隻剩下喘氣的份兒,數千人的隊伍,竟然很難聽到喧譁聲,隻是偶爾聽到一兩聲馬嘶。地上的泥土早已被踏成了泥漿,一腳下去,軍靴倒是有一半會沒進泥水之中,每個人都變得泥猴兒也似的,灰色的安慶製式軍服早已不能分辯顏色。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