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陛下的身體!”徐恩茂壓低聲音。
李鑒一呆,“我問過太醫了,父皇的身體雖說不好,但也不至於危及生命啊!”
徐恩茂搖搖頭,“這些太醫被皇上吩咐過了,哪裏會說實話,前些天,我與曹總管見過一麵。”
李鑒不由一喜,“曹儀這傢夥油鹽不進,徐先生倒是好本事,居然找到了曹旦,這可是大好事。”
“曹家曹儀作主,曹旦對曹儀的影響並不大,而且曹儀不是油鹽不進,他隻是在觀望而已,大爺與四爺不到最後關頭,此人是絕不會作出傾向性選擇的,此人要的是在最緊要的關頭選擇一方,從而一舉擊倒另一方,這樣,不但不至於站錯隊,反而會成為最大的功臣。”徐恩茂笑道。
“這頭老狐狸!”李鑒恨得牙癢癢的。
“曹儀如沒有這般城府,如何能坐到大越宰執的位子上去?”徐恩茂道。
“曹旦跟你說了什麽?”
“陛下雖然讓太醫幫著隱瞞病情,但曹旦這種宮裏的大人物豈有不知之理,據他所說,從幾個月前,皇帝陛下便開始咯血了,而且近期愈來愈頻繁。”徐恩茂道。
“什麽,吐血?”李鑒大驚。
徐恩茂點頭,“皇帝陛下的病情不容樂觀,這個時候陛下讓大爺您遠離上京去潭州主持對蒙人戰役,但卻又將四爺召了坐鎮京城,一旦陛下身體有恙,大爺,你遠在邊疆,鞭長莫及,如之奈何?”
李鑒臉色驟變。
“四爺那時正在都城,您說會怎樣?近水樓台先得月,等到四爺搶先一步,登上大寶之位,一紙詔書,大爺您就得乖乖地解下戰袍,迴到上京來對四爺山唿萬歲,然後迴到大王府,從此不聞世事,整日鬥雞賽狗,聲色犬馬,即便如此,恐怕也是日日驚心,夜夜難眠,擔心什麽時候便從宮中發來一份詔書而結束您的一生!”徐恩茂說得極慢,但話語之間,陰氣森森,聽得李鑒渾身毫髮倒豎,遍體生涼。
“即便如此,那是我在邊疆,手握兵權,他能如之奈何?我大可揮軍入京,將屬於我的東西再奪。”李鑒狠狠地道。
“大爺,那個時候,大義名分已定,您如率兵打,那就成了亂臣賊子了,而且您長管兵部,不會不知外鎮兵馬與禦林軍之間的差異。”
“如你這般說,潭州我是去不得了?”
“萬萬去不得!”徐恩茂斬釘截鐵地道。
“可是父皇旨意已下,我如違旨,豈不是更不得父皇歡心?”李鑒發愁道。
徐恩茂嘿嘿一笑,“大爺,有很多方法讓您去不得,而且讓陛下無話可說。”
“先生有何妙計,不妨直言!”李鑒喜道。
“恐怕大爺您得受些皮肉之苦了!”徐恩茂道。
“這個不怕,隻要不離開上京,些許皮肉之苦算得了什麽!”李鑒哈哈一笑,“先生盡管道來。”
馮家在清河縣是一等一的大家族,雖然在這一朝之中馮家勢力衰落,家主馮從忠在朝中隻不過是一個三品的都察院禦史,但數百年的積蘊,家中子弟仍然遍布各地為官,在清河縣,那更是聲名遠播,每有新任縣太爺到任,第一件事必然是去拜望馮家,否則馮家要是不配合起來,這任縣太爺的仕途便算是終結了。
馮從義以正四品上的忠武將軍退役迴到清河縣,這在這一世的馮家當中,亦算得上是佼佼者了,當初之時,馮家亦是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畢竟這是馮家這一朝之中排名第二的高級官員了,不過時日一長,馮從義便開始在馮家遭到了冷淡。
忠武將軍馮從義駐守邊疆多年,在清河縣本家沒有一點家產,迴到家時,先是借住在本家,馮從義又是一個兩袖清風的傢夥,當主將多年,口袋裏空空如也,迴到清河縣,便也隻有一點俸祿可拿,用來養家餬口,這才馮家當中,可是寒酸至及,也幸好馮從義沒有什麽家人,隻有一個老伴,一個兒子,兩個跟隨他多年的老親兵而已,否則還真難生活下去。
數月一過,摸清了馮從義底細的馮家,便開始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了,馮從義一無錢財,二者又是一個從邊疆退下來的將軍,品級的確不低,但在這在中原腹地,又有幾個人認得他,買他的帳呢?
再者,馮從義原本亦不是馮氏嫡係本族,隻不過是一個旁枝而已,時間一長,閑言冷語不免撲麵而來。馮從義武將一個,性子亦是老爾彌堅,那裏受得這種鳥氣,一怒之下,攜了老妻,帶了兒子和兩個亦是白髮蒼蒼的親兵,用僅剩的一點錢在鄉下購了一處宅子便搬了出去,雖說條件簡陋,但耳邊卻也清靜多了。
好在家裏人不多,四品官的俸祿亦可支持日常開銷,再在宅子周圍開墾些荒地,種上瓜果疏菜,亦可聊補家用之不足。
昔日拿刀的手拎起了鋤頭,馮從義倒也看得開,與兩個親兵將開出來的幾畝園田侍候得生機盎然。
比起在盧城的緊張日子,這種種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日子,可就自在舒服多了。
白日伺弄園田,隻在一早一晚,馮從義才會提起戰刀,與兩個親兵在園子裏舞弄一翻。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地過去,平靜而又舒適。
</br>
李鑒一呆,“我問過太醫了,父皇的身體雖說不好,但也不至於危及生命啊!”
徐恩茂搖搖頭,“這些太醫被皇上吩咐過了,哪裏會說實話,前些天,我與曹總管見過一麵。”
李鑒不由一喜,“曹儀這傢夥油鹽不進,徐先生倒是好本事,居然找到了曹旦,這可是大好事。”
“曹家曹儀作主,曹旦對曹儀的影響並不大,而且曹儀不是油鹽不進,他隻是在觀望而已,大爺與四爺不到最後關頭,此人是絕不會作出傾向性選擇的,此人要的是在最緊要的關頭選擇一方,從而一舉擊倒另一方,這樣,不但不至於站錯隊,反而會成為最大的功臣。”徐恩茂笑道。
“這頭老狐狸!”李鑒恨得牙癢癢的。
“曹儀如沒有這般城府,如何能坐到大越宰執的位子上去?”徐恩茂道。
“曹旦跟你說了什麽?”
“陛下雖然讓太醫幫著隱瞞病情,但曹旦這種宮裏的大人物豈有不知之理,據他所說,從幾個月前,皇帝陛下便開始咯血了,而且近期愈來愈頻繁。”徐恩茂道。
“什麽,吐血?”李鑒大驚。
徐恩茂點頭,“皇帝陛下的病情不容樂觀,這個時候陛下讓大爺您遠離上京去潭州主持對蒙人戰役,但卻又將四爺召了坐鎮京城,一旦陛下身體有恙,大爺,你遠在邊疆,鞭長莫及,如之奈何?”
李鑒臉色驟變。
“四爺那時正在都城,您說會怎樣?近水樓台先得月,等到四爺搶先一步,登上大寶之位,一紙詔書,大爺您就得乖乖地解下戰袍,迴到上京來對四爺山唿萬歲,然後迴到大王府,從此不聞世事,整日鬥雞賽狗,聲色犬馬,即便如此,恐怕也是日日驚心,夜夜難眠,擔心什麽時候便從宮中發來一份詔書而結束您的一生!”徐恩茂說得極慢,但話語之間,陰氣森森,聽得李鑒渾身毫髮倒豎,遍體生涼。
“即便如此,那是我在邊疆,手握兵權,他能如之奈何?我大可揮軍入京,將屬於我的東西再奪。”李鑒狠狠地道。
“大爺,那個時候,大義名分已定,您如率兵打,那就成了亂臣賊子了,而且您長管兵部,不會不知外鎮兵馬與禦林軍之間的差異。”
“如你這般說,潭州我是去不得了?”
“萬萬去不得!”徐恩茂斬釘截鐵地道。
“可是父皇旨意已下,我如違旨,豈不是更不得父皇歡心?”李鑒發愁道。
徐恩茂嘿嘿一笑,“大爺,有很多方法讓您去不得,而且讓陛下無話可說。”
“先生有何妙計,不妨直言!”李鑒喜道。
“恐怕大爺您得受些皮肉之苦了!”徐恩茂道。
“這個不怕,隻要不離開上京,些許皮肉之苦算得了什麽!”李鑒哈哈一笑,“先生盡管道來。”
馮家在清河縣是一等一的大家族,雖然在這一朝之中馮家勢力衰落,家主馮從忠在朝中隻不過是一個三品的都察院禦史,但數百年的積蘊,家中子弟仍然遍布各地為官,在清河縣,那更是聲名遠播,每有新任縣太爺到任,第一件事必然是去拜望馮家,否則馮家要是不配合起來,這任縣太爺的仕途便算是終結了。
馮從義以正四品上的忠武將軍退役迴到清河縣,這在這一世的馮家當中,亦算得上是佼佼者了,當初之時,馮家亦是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畢竟這是馮家這一朝之中排名第二的高級官員了,不過時日一長,馮從義便開始在馮家遭到了冷淡。
忠武將軍馮從義駐守邊疆多年,在清河縣本家沒有一點家產,迴到家時,先是借住在本家,馮從義又是一個兩袖清風的傢夥,當主將多年,口袋裏空空如也,迴到清河縣,便也隻有一點俸祿可拿,用來養家餬口,這才馮家當中,可是寒酸至及,也幸好馮從義沒有什麽家人,隻有一個老伴,一個兒子,兩個跟隨他多年的老親兵而已,否則還真難生活下去。
數月一過,摸清了馮從義底細的馮家,便開始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了,馮從義一無錢財,二者又是一個從邊疆退下來的將軍,品級的確不低,但在這在中原腹地,又有幾個人認得他,買他的帳呢?
再者,馮從義原本亦不是馮氏嫡係本族,隻不過是一個旁枝而已,時間一長,閑言冷語不免撲麵而來。馮從義武將一個,性子亦是老爾彌堅,那裏受得這種鳥氣,一怒之下,攜了老妻,帶了兒子和兩個亦是白髮蒼蒼的親兵,用僅剩的一點錢在鄉下購了一處宅子便搬了出去,雖說條件簡陋,但耳邊卻也清靜多了。
好在家裏人不多,四品官的俸祿亦可支持日常開銷,再在宅子周圍開墾些荒地,種上瓜果疏菜,亦可聊補家用之不足。
昔日拿刀的手拎起了鋤頭,馮從義倒也看得開,與兩個親兵將開出來的幾畝園田侍候得生機盎然。
比起在盧城的緊張日子,這種種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日子,可就自在舒服多了。
白日伺弄園田,隻在一早一晚,馮從義才會提起戰刀,與兩個親兵在園子裏舞弄一翻。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地過去,平靜而又舒適。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