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嘆了一口氣,“是啊,還真是不讓人省心。曹儀,這事你去查一查,老大的門人為什麽出現在盧城,為什麽他的門人可以輕易地支使蒙人?徐威的摺子裏隱隱約約地提到那些蒙人可是王庭的大帳兵。”
“是!”
“可是四爺那邊?”曹儀有些猶豫。
“他那裏有我。”李嘉道:“現在朝堂之上,亂不得。”
“下官明白了。”曹儀明白了皇帝對此事的態度,心中也便有了底。
第七十三章 :交換
正如宰相曹儀所料,四王爺李逍不動則已,一動則猶如雷霆一擊。如果說徐威的摺子隻能算是開胃小菜的話,那如今李逍呈上來的東西則如同一道驚雷,劈打在永樂皇帝李嘉的腦門兒上。
摺子還沒有看完,李嘉便劇烈的咳嗽起來,捂此嘴邊的手帕拿開之時,雪白之上濺著殷紅的觸目驚心的血。李嘉不動聲色地將手帕納進袖中,繼續看完了摺子,然後轉頭看向規規紀紀坐在一邊的四子李逍。
自己一共十二個兒子,老大和老四是最有才具的,老大身為長子,將自己視為當然的繼承人,平日一向張揚,老四看似溫順,實則內心極有主見,兩人雖然在自己麵前都猶如羊羔,其實在私底下,鬥得不亦樂唿,其餘的幾個兒子自知無法與兩人相爭,便也分成兩派,朝中大臣也是一般,老大占著長子的身份,倒是在朝中具有優勢,但老四一向心機深沉,比起老大更不可琢磨,便像這一次,於無聲之處一個驚雷,本以為隻不過是門人打著老大的旗號為非作歹,但轉眼之間,便變成了老大指使門人走私軍械精鐵食鹽進入蒙地,這是犯了朝廷的大忌。
看完這些摺子和口供,李嘉信了七八成,索文海的口供就不必說了,馮從義的信也是一件得力的證劇,馮從義駐守盧城邊城數十年,從一個年青小夥子做到皓首白髮,李嘉還是知道這個人的,盧城設立榷場,無數人爭奪這個平常他們看都不看的地方,李嘉便也順水推舟,將這員老將調,先讓他休息一段時間,然後再調入朝中重用,以此人對邊城的了解和他的為人,斷然是不可能虛言的。
宮娥輕輕地走上來,將溫熱的燕窩放在李嘉麵前的案桌上,正要退出去,李嘉指了指李逍,“給老四也端一盅上來。”
李逍趕緊站了起來,“多謝父皇。”
李嘉點點頭,“坐吧!”
“今年戶部財政吃緊,國庫空虛,你可想出什麽辦法沒有?”李嘉沒有問手裏的這件案子,而是轉換了一個話題。
李逍心裏一緊,低聲道:“有負父皇所託,戶部今年的財稅收入比起去年又又所下降,兒臣負責戶部,難脫其責,請父皇責罰。”
李嘉擺擺手,“你的難處我也知道,今年帝國南部水澇成災,前半年中便已是連發了好幾場洪水,一場春訊便讓整個彬州幾乎顆料無收,而湖州,鄂州也是大量減產,這是帝國的糧倉啊,這下好,不但無糧可出,還得去賑災救濟,而在帝國東部,卻又數月幹旱,滴雨不下,土地幹裂,河道斷流,連人的飲用水都成了問題,整個國家自去年開始,大事便是一件接著一件,國勢竟是日顯艱難。”
李逍道:“父皇不必為此憂心,南部雖然洪水澇災,東部持續幹旱,但相國曹大人應對得力,如今彬州補種早已完成,到了秋上,雖然豐收無望,但也可有收成,而在帝國東部,也撥下了大量款項申令地方官員組織匠人,打挖深井,現在過去數月,應當有所成效了。戶部也下撥了糧款到受災的各州救濟,一切都是有條不紊,到了下半年,一切便會好起來。”
李嘉點點頭,“嗯,你做事務實,我還是放心的。這一點,你比老大要強。”
“多謝父皇誇獎,這是兒臣份內之事。”李逍心中暗喜。
“雖說朝廷中樞想盡了辦法去救災,但真落到下頭,有幾份能夠落實倒也難說,這幾天,連接收到南方發來的摺子,稱邪教白蓮活動頻繁,聚眾設壇,蠱惑人心,地方上雖然全力鎮壓,但竟是此起彼伏,著實讓人憂心啊,這些邪教最是能蠱惑人心,聚眾作亂,一個不小心,星星之火便成燎原之勢啊!”
“父皇不必憂心,想南方等地雖然遭了災,但朝廷救援得力,百姓衣食有著,眼見得日子有了盼頭,誰會跟著這些匪人去作亂,雖有小疾,轉眼之間就會給平息。”
“嗯,話雖如此說,但我還是不放心啊!”李嘉將燕窩放在桌上,道:“我看這樣吧,你呢,代我去巡查一下南部遭災數州,一則是代天巡狩,二則也是考察一下地方官員。瞧瞧那些稱職,那些又是玩忽職守,對於那些屍位素餐者,不必客氣,要狠狠地打壓一番,像彬州,這一次一場春訊便讓大河決堤,若說這其中沒有敝端,我是萬萬不信的。”李嘉拍著桌子道。
李逍一下子陷入了沉默,父皇的意思很明顯了,這是不願就大哥走私軍械的事情追究下去,而是要將其掩蓋下來,為了做到這一點兒,竟然連自己都要被趕出京城去了。想必等自己從南部,所有可能的證劇都已被消滅的一幹二淨,再也抓不住一點大哥的狐狸尾巴了。
而父皇為了換取自己對這一點的同意,很是慷慨地給了自己一把尚方寶劍,可以對巡查的數州官員進行考察任免,這不諦是給了自己一個在地方上安插親信的機會,像彬州,鄂州,湖州等地,一向富庶,有帝國糧倉之稱,握住這幾個地方,自己可就在地方上有了一大強援。
</br>
“是!”
“可是四爺那邊?”曹儀有些猶豫。
“他那裏有我。”李嘉道:“現在朝堂之上,亂不得。”
“下官明白了。”曹儀明白了皇帝對此事的態度,心中也便有了底。
第七十三章 :交換
正如宰相曹儀所料,四王爺李逍不動則已,一動則猶如雷霆一擊。如果說徐威的摺子隻能算是開胃小菜的話,那如今李逍呈上來的東西則如同一道驚雷,劈打在永樂皇帝李嘉的腦門兒上。
摺子還沒有看完,李嘉便劇烈的咳嗽起來,捂此嘴邊的手帕拿開之時,雪白之上濺著殷紅的觸目驚心的血。李嘉不動聲色地將手帕納進袖中,繼續看完了摺子,然後轉頭看向規規紀紀坐在一邊的四子李逍。
自己一共十二個兒子,老大和老四是最有才具的,老大身為長子,將自己視為當然的繼承人,平日一向張揚,老四看似溫順,實則內心極有主見,兩人雖然在自己麵前都猶如羊羔,其實在私底下,鬥得不亦樂唿,其餘的幾個兒子自知無法與兩人相爭,便也分成兩派,朝中大臣也是一般,老大占著長子的身份,倒是在朝中具有優勢,但老四一向心機深沉,比起老大更不可琢磨,便像這一次,於無聲之處一個驚雷,本以為隻不過是門人打著老大的旗號為非作歹,但轉眼之間,便變成了老大指使門人走私軍械精鐵食鹽進入蒙地,這是犯了朝廷的大忌。
看完這些摺子和口供,李嘉信了七八成,索文海的口供就不必說了,馮從義的信也是一件得力的證劇,馮從義駐守盧城邊城數十年,從一個年青小夥子做到皓首白髮,李嘉還是知道這個人的,盧城設立榷場,無數人爭奪這個平常他們看都不看的地方,李嘉便也順水推舟,將這員老將調,先讓他休息一段時間,然後再調入朝中重用,以此人對邊城的了解和他的為人,斷然是不可能虛言的。
宮娥輕輕地走上來,將溫熱的燕窩放在李嘉麵前的案桌上,正要退出去,李嘉指了指李逍,“給老四也端一盅上來。”
李逍趕緊站了起來,“多謝父皇。”
李嘉點點頭,“坐吧!”
“今年戶部財政吃緊,國庫空虛,你可想出什麽辦法沒有?”李嘉沒有問手裏的這件案子,而是轉換了一個話題。
李逍心裏一緊,低聲道:“有負父皇所託,戶部今年的財稅收入比起去年又又所下降,兒臣負責戶部,難脫其責,請父皇責罰。”
李嘉擺擺手,“你的難處我也知道,今年帝國南部水澇成災,前半年中便已是連發了好幾場洪水,一場春訊便讓整個彬州幾乎顆料無收,而湖州,鄂州也是大量減產,這是帝國的糧倉啊,這下好,不但無糧可出,還得去賑災救濟,而在帝國東部,卻又數月幹旱,滴雨不下,土地幹裂,河道斷流,連人的飲用水都成了問題,整個國家自去年開始,大事便是一件接著一件,國勢竟是日顯艱難。”
李逍道:“父皇不必為此憂心,南部雖然洪水澇災,東部持續幹旱,但相國曹大人應對得力,如今彬州補種早已完成,到了秋上,雖然豐收無望,但也可有收成,而在帝國東部,也撥下了大量款項申令地方官員組織匠人,打挖深井,現在過去數月,應當有所成效了。戶部也下撥了糧款到受災的各州救濟,一切都是有條不紊,到了下半年,一切便會好起來。”
李嘉點點頭,“嗯,你做事務實,我還是放心的。這一點,你比老大要強。”
“多謝父皇誇獎,這是兒臣份內之事。”李逍心中暗喜。
“雖說朝廷中樞想盡了辦法去救災,但真落到下頭,有幾份能夠落實倒也難說,這幾天,連接收到南方發來的摺子,稱邪教白蓮活動頻繁,聚眾設壇,蠱惑人心,地方上雖然全力鎮壓,但竟是此起彼伏,著實讓人憂心啊,這些邪教最是能蠱惑人心,聚眾作亂,一個不小心,星星之火便成燎原之勢啊!”
“父皇不必憂心,想南方等地雖然遭了災,但朝廷救援得力,百姓衣食有著,眼見得日子有了盼頭,誰會跟著這些匪人去作亂,雖有小疾,轉眼之間就會給平息。”
“嗯,話雖如此說,但我還是不放心啊!”李嘉將燕窩放在桌上,道:“我看這樣吧,你呢,代我去巡查一下南部遭災數州,一則是代天巡狩,二則也是考察一下地方官員。瞧瞧那些稱職,那些又是玩忽職守,對於那些屍位素餐者,不必客氣,要狠狠地打壓一番,像彬州,這一次一場春訊便讓大河決堤,若說這其中沒有敝端,我是萬萬不信的。”李嘉拍著桌子道。
李逍一下子陷入了沉默,父皇的意思很明顯了,這是不願就大哥走私軍械的事情追究下去,而是要將其掩蓋下來,為了做到這一點兒,竟然連自己都要被趕出京城去了。想必等自己從南部,所有可能的證劇都已被消滅的一幹二淨,再也抓不住一點大哥的狐狸尾巴了。
而父皇為了換取自己對這一點的同意,很是慷慨地給了自己一把尚方寶劍,可以對巡查的數州官員進行考察任免,這不諦是給了自己一個在地方上安插親信的機會,像彬州,鄂州,湖州等地,一向富庶,有帝國糧倉之稱,握住這幾個地方,自己可就在地方上有了一大強援。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