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和宮
蘇紫墨到祥和宮的時候琉璃丹紅正陪著太皇太後說話。宮落雪已然溜了,琉璃丹紅自是沒有由頭在離開。哪有到了就走地道理,所以她也是硬著頭皮來迎接皇上的到來。其實她倒是也很想知道皇上最後會是個什麽意思。
其實蘇紫墨和太皇太後的關係本就不是很親密,蘇紫墨本是兄弟兩人,弟弟蘇拂塵更得太皇太後喜愛一些,隻是拂塵自小親近佛法,與佛緣份深厚,自小就拜在了緣大師門下,八年前更是在龍禪寺剃度出家,從此不問世事。兩年前太皇太後壽誕拂塵迴宮為太後講說佛法,兄弟二人見過一麵,拂塵也已成得道高僧。也是在兩年前太皇太後一道懿旨:卿妃抱恙修籬宮,永生不得與帝王相見。沒有原因,沒有解釋。太皇太後說,卿妃聽聞佛法有了頓悟,願自此青燈古佛。但畢竟是皇家妃嬪,所以就特準其在修籬宮中研習佛法。卿西兮沒有求助於他,而是轉身走的不帶一絲留戀,連告別都成為了奢侈的妄想,就這樣棄他六年聖寵於不顧。蘇紫墨當時盛怒,卿西兮的絕然傷了他的心,太後的懿旨冷了他的情。這兩年他沒有過問卿西兮的任何情況,身邊也不許有人在提及卿妃的任何信息,自此卿西兮也就成了禁忌,大家都很識趣的一起忘記了卿妃娘娘。而蘇紫墨和太皇太後的關係也更加的疏離了,僅限於例行公事般地問候。
太皇太後娘家姓蕭,蕭冷竹。蘇紫墨的父皇母後死的早,那會紫墨年紀還小,朝局動蕩,其他皇戚蠢蠢欲動。是她力挽狂瀾,坐鎮壓軸,費盡心力聯合著一眾老臣穩住紫墨的江山。這個孫子從小就心思深沉,讓人看不透他到底在想些什麽,不像弟弟拂塵,一雙新月般的眼睛總是笑笑的,讓人覺得溫暖舒服。所以自小她疼愛拂塵多一些,隻是拂塵自幼親近僧佛,十來歲就跟著了緣禪師離宮而去,她的身邊就剩下紫墨一人。
蘇紫墨是個做皇帝的好材料,他把國家治理的國泰民安,但性情暴戾,喜怒無常,總是讓人摸不透他的心思,所以這祖孫二人的關係自然是疏遠的。自從她懿旨卿妃修籬宮後蘇紫墨與她之間更像是突然之間出現了一道無形的牆,他待她也更加的客氣和疏離了。
蘇紫墨走進寢宮,檀香的味道淡淡的,他麵無表情的行禮道:“請皇祖母安。”
太皇太後拉著丹妃的手看向他,笑著說:“皇上來了,金彩去給皇上搬個座位去。”
身邊的丹妃連忙起身,給皇上行禮。
蘇紫墨看了看她說道:“這幾日沒有過去看你,可還好?”
丹妃嬌羞地笑了笑,說道:“謝謝皇上記掛著,臣妾這裏都好呢。”
金彩搬了把精雕檀香木椅走了進來,蘇紫墨道:“不必了,皇祖母有何事隻管吩咐就是。”
太皇太後在心裏歎氣,蘇紫墨每次來祥和宮最多也不過一盞茶的功夫絕不會多呆,更別說陪她這個老太婆聊聊家常了。“坐吧,哀家今個有事和你說。”
蘇紫墨落座,問道:“皇祖母的身體最近如何了,上次差人送來的補品一直吃著嗎?”
太皇太後笑著說:“哀家老了,現在全是靠著藥物與補品才能多活幾天,倒是皇上平時要多注意保重自己的身體才好。國事繁重,如今膝下又尚沒有子嗣。”說到這把頭轉向丹妃繼續說道:“皇上這一支血脈單薄,到紫墨這代就隻有他們兄弟二人,如今這拂塵又…”太皇太後說道這裏,不由頓住,長長歎了一口氣。
丹妃本不知道皇上還有兄弟,蘇拂塵自小離宮,那時皇上還沒有即位,所以如今宮裏知道的人本就不多,即便知道的也不願多言,畢竟二皇子出家並不是件值得炫耀的事情。
蘇紫墨接言道:“祖母也不必太過掛心,皇弟過著自己喜歡的生活,我們本應該為他感到欣喜才是。”
“哀家身體已是一日不如一日了,對拂塵甚是想念,近幾年哀家也親近佛學,倒是很希望在最後的日子能聽聽拂塵講法呢。”
蘇紫墨看著太皇太後,良久才說道:“既是如此,朕即刻在城郊建寺廟,招皇弟迴來,這樣他即可一邊研習佛法一邊又離得皇祖母近了,大家見著也方便許多,您看如何?”
太皇太後聽了此話不由得眼睛一亮,說道:“皇上能如此顧念哀家的心情,哀家很是開心。兩個皇孫,一個疼在手邊,另一個卻漂泊在外,總是會讓哀家更掛念些。皇上不要介意才好。”
蘇紫墨道:“朕明白,拂塵也是朕的弟弟,其實朕也是時常掛念的。”
“如此甚好。丹妃有了身孕,本也該多聽聞佛法,為即將出世的孩兒也長些福氣。”
丹妃起身行禮說道:“臣妾知道了。”
“另外,”太皇太後突然話頭一轉,說道:“哀家聽說你下了旨讓卿妃搬迴驚鴻院是吧。”
蘇紫墨眉頭輕皺,眼睛不經意了看了丹妃一眼,丹妃垂著頭自是不敢看皇上。他清了清喉嚨說道:“皇祖母也已知道此事了,甚好,本來朕此來也準備跟皇祖母說這件事情。”
蘇紫墨頓了下,聲音平平,沒有任何感情色彩,說道:“卿妃近日遇到些事情,身體已然極其衰弱,朕希望她能迴到驚鴻院中調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太皇太後此時聲音也變得嚴肅起來,“當年懿旨說得清清楚楚,卿妃抱恙修籬宮參佛,永生不得與帝王相見。如今她見了皇上就是違背了哀家的旨意,抗旨者斬!”
丹妃突然聽到太皇太後這個“斬”字時吃了一驚。這本不是她的本意,她是不願讓卿西兮重迴帝王身邊,但近幾日帝王對她的情誼除了眼盲之人哪個看不分明,如若卿西兮被斬,怕是她這個通風報信的人定是會自此失寵。皇上一定會遷怒於她。卿妃出來一切怎麽樣還都是未知數,而此刻卿妃如果問了斬,自己怕是比她也好不過哪裏去,想明白這層意義,她不由得在旁說道:“太皇太後不可殺了卿妃。”
她此語一出,皇上與太皇太後據是一愣。
太皇太後自是明白這後宮裏無盡的權利爭奪,此時丹妃正蒙聖寵,卿妃重迴帝王側,怕是她的心裏最沒底,也是最不希望卿妃迴宮的人,所以她對於丹妃來時透露的這一個消息的私心還是極其明白的,隻是此刻緣何又為卿妃求起情來。
蘇紫墨也詫異地看了一眼丹妃,眼睛裏竟有了絲溫暖,讓丹妃明白自己這一步是走得對了,她繼續說道:“太皇太後是聽了臣妾的言語才知道這事的,如今卿妃因此獲斬,豈不是讓臣妾心裏難安,再說臣妾此時腹中已有皇家骨血,如何能涉足進這樣的事情,豈不是給皇兒造孽嗎?太皇太後。”她撒嬌地搖著太皇太後的胳膊軟軟的哀求著。
太皇太後的臉色略略緩和了一些。
蘇紫墨的鷹眸裏帶著一絲陰鬱,跟著說道:“皇祖母是下旨不讓卿妃與朕相見,但這次卻是朕要見她的,皇祖母要怪罪就怪罪孫兒吧。還望皇祖母能收迴懿旨,準許卿妃重迴驚鴻院。”
太皇太後看著蘇紫墨的神情,知道此次她這個孫兒是死了心要跟自己抗衡到底了,此刻又礙著丹妃和她肚子裏的皇兒的麵子,不能把卿西兮斬除掉。她總是有個不詳的感覺,這個卿妃定會給他們皇室帶了極大的災難,隻是,隻是,哎…
她沉吟了一會才開口道:“既然丹妃求情,哀家自是不能在此時處決她,畢竟要為哀家未出世的重孫積些福德,但死罪可免,活罪總是不能免得。”她嚴厲地看了她們一眼,說道:“,哀家退一步,皇上也退一步,卿妃死罪可免,但她從妃嬪貶降至三等宮女。在丹妃身邊伺候。”
聽完太皇太後的懿旨蘇紫墨的臉上一陣青一陣白,怒道:“皇祖母這是何意?”
太皇太後一雙眼睛嚴肅地看著他,說道:“哀家的懿旨豈能隨便更改,如今你讓她重迴驚鴻院這不是煽哀家的臉嗎?此事萬萬不可,她違背了哀家的旨意就該受罰,免她死罪已是最大極限,你不必再多說了。”
蘇紫墨一雙鷹眸也變了顏色,三等宮女,怕是永遠也沒有碰到皇上的機會吧。太皇太後雖然讓卿西兮出了修籬宮,但他還是沒有辦法看到她。這樣的結果怕是還不如留在修籬宮裏。他冷冷地掃了太皇太後一眼,拂袖而去。
蘇紫墨到祥和宮的時候琉璃丹紅正陪著太皇太後說話。宮落雪已然溜了,琉璃丹紅自是沒有由頭在離開。哪有到了就走地道理,所以她也是硬著頭皮來迎接皇上的到來。其實她倒是也很想知道皇上最後會是個什麽意思。
其實蘇紫墨和太皇太後的關係本就不是很親密,蘇紫墨本是兄弟兩人,弟弟蘇拂塵更得太皇太後喜愛一些,隻是拂塵自小親近佛法,與佛緣份深厚,自小就拜在了緣大師門下,八年前更是在龍禪寺剃度出家,從此不問世事。兩年前太皇太後壽誕拂塵迴宮為太後講說佛法,兄弟二人見過一麵,拂塵也已成得道高僧。也是在兩年前太皇太後一道懿旨:卿妃抱恙修籬宮,永生不得與帝王相見。沒有原因,沒有解釋。太皇太後說,卿妃聽聞佛法有了頓悟,願自此青燈古佛。但畢竟是皇家妃嬪,所以就特準其在修籬宮中研習佛法。卿西兮沒有求助於他,而是轉身走的不帶一絲留戀,連告別都成為了奢侈的妄想,就這樣棄他六年聖寵於不顧。蘇紫墨當時盛怒,卿西兮的絕然傷了他的心,太後的懿旨冷了他的情。這兩年他沒有過問卿西兮的任何情況,身邊也不許有人在提及卿妃的任何信息,自此卿西兮也就成了禁忌,大家都很識趣的一起忘記了卿妃娘娘。而蘇紫墨和太皇太後的關係也更加的疏離了,僅限於例行公事般地問候。
太皇太後娘家姓蕭,蕭冷竹。蘇紫墨的父皇母後死的早,那會紫墨年紀還小,朝局動蕩,其他皇戚蠢蠢欲動。是她力挽狂瀾,坐鎮壓軸,費盡心力聯合著一眾老臣穩住紫墨的江山。這個孫子從小就心思深沉,讓人看不透他到底在想些什麽,不像弟弟拂塵,一雙新月般的眼睛總是笑笑的,讓人覺得溫暖舒服。所以自小她疼愛拂塵多一些,隻是拂塵自幼親近僧佛,十來歲就跟著了緣禪師離宮而去,她的身邊就剩下紫墨一人。
蘇紫墨是個做皇帝的好材料,他把國家治理的國泰民安,但性情暴戾,喜怒無常,總是讓人摸不透他的心思,所以這祖孫二人的關係自然是疏遠的。自從她懿旨卿妃修籬宮後蘇紫墨與她之間更像是突然之間出現了一道無形的牆,他待她也更加的客氣和疏離了。
蘇紫墨走進寢宮,檀香的味道淡淡的,他麵無表情的行禮道:“請皇祖母安。”
太皇太後拉著丹妃的手看向他,笑著說:“皇上來了,金彩去給皇上搬個座位去。”
身邊的丹妃連忙起身,給皇上行禮。
蘇紫墨看了看她說道:“這幾日沒有過去看你,可還好?”
丹妃嬌羞地笑了笑,說道:“謝謝皇上記掛著,臣妾這裏都好呢。”
金彩搬了把精雕檀香木椅走了進來,蘇紫墨道:“不必了,皇祖母有何事隻管吩咐就是。”
太皇太後在心裏歎氣,蘇紫墨每次來祥和宮最多也不過一盞茶的功夫絕不會多呆,更別說陪她這個老太婆聊聊家常了。“坐吧,哀家今個有事和你說。”
蘇紫墨落座,問道:“皇祖母的身體最近如何了,上次差人送來的補品一直吃著嗎?”
太皇太後笑著說:“哀家老了,現在全是靠著藥物與補品才能多活幾天,倒是皇上平時要多注意保重自己的身體才好。國事繁重,如今膝下又尚沒有子嗣。”說到這把頭轉向丹妃繼續說道:“皇上這一支血脈單薄,到紫墨這代就隻有他們兄弟二人,如今這拂塵又…”太皇太後說道這裏,不由頓住,長長歎了一口氣。
丹妃本不知道皇上還有兄弟,蘇拂塵自小離宮,那時皇上還沒有即位,所以如今宮裏知道的人本就不多,即便知道的也不願多言,畢竟二皇子出家並不是件值得炫耀的事情。
蘇紫墨接言道:“祖母也不必太過掛心,皇弟過著自己喜歡的生活,我們本應該為他感到欣喜才是。”
“哀家身體已是一日不如一日了,對拂塵甚是想念,近幾年哀家也親近佛學,倒是很希望在最後的日子能聽聽拂塵講法呢。”
蘇紫墨看著太皇太後,良久才說道:“既是如此,朕即刻在城郊建寺廟,招皇弟迴來,這樣他即可一邊研習佛法一邊又離得皇祖母近了,大家見著也方便許多,您看如何?”
太皇太後聽了此話不由得眼睛一亮,說道:“皇上能如此顧念哀家的心情,哀家很是開心。兩個皇孫,一個疼在手邊,另一個卻漂泊在外,總是會讓哀家更掛念些。皇上不要介意才好。”
蘇紫墨道:“朕明白,拂塵也是朕的弟弟,其實朕也是時常掛念的。”
“如此甚好。丹妃有了身孕,本也該多聽聞佛法,為即將出世的孩兒也長些福氣。”
丹妃起身行禮說道:“臣妾知道了。”
“另外,”太皇太後突然話頭一轉,說道:“哀家聽說你下了旨讓卿妃搬迴驚鴻院是吧。”
蘇紫墨眉頭輕皺,眼睛不經意了看了丹妃一眼,丹妃垂著頭自是不敢看皇上。他清了清喉嚨說道:“皇祖母也已知道此事了,甚好,本來朕此來也準備跟皇祖母說這件事情。”
蘇紫墨頓了下,聲音平平,沒有任何感情色彩,說道:“卿妃近日遇到些事情,身體已然極其衰弱,朕希望她能迴到驚鴻院中調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太皇太後此時聲音也變得嚴肅起來,“當年懿旨說得清清楚楚,卿妃抱恙修籬宮參佛,永生不得與帝王相見。如今她見了皇上就是違背了哀家的旨意,抗旨者斬!”
丹妃突然聽到太皇太後這個“斬”字時吃了一驚。這本不是她的本意,她是不願讓卿西兮重迴帝王身邊,但近幾日帝王對她的情誼除了眼盲之人哪個看不分明,如若卿西兮被斬,怕是她這個通風報信的人定是會自此失寵。皇上一定會遷怒於她。卿妃出來一切怎麽樣還都是未知數,而此刻卿妃如果問了斬,自己怕是比她也好不過哪裏去,想明白這層意義,她不由得在旁說道:“太皇太後不可殺了卿妃。”
她此語一出,皇上與太皇太後據是一愣。
太皇太後自是明白這後宮裏無盡的權利爭奪,此時丹妃正蒙聖寵,卿妃重迴帝王側,怕是她的心裏最沒底,也是最不希望卿妃迴宮的人,所以她對於丹妃來時透露的這一個消息的私心還是極其明白的,隻是此刻緣何又為卿妃求起情來。
蘇紫墨也詫異地看了一眼丹妃,眼睛裏竟有了絲溫暖,讓丹妃明白自己這一步是走得對了,她繼續說道:“太皇太後是聽了臣妾的言語才知道這事的,如今卿妃因此獲斬,豈不是讓臣妾心裏難安,再說臣妾此時腹中已有皇家骨血,如何能涉足進這樣的事情,豈不是給皇兒造孽嗎?太皇太後。”她撒嬌地搖著太皇太後的胳膊軟軟的哀求著。
太皇太後的臉色略略緩和了一些。
蘇紫墨的鷹眸裏帶著一絲陰鬱,跟著說道:“皇祖母是下旨不讓卿妃與朕相見,但這次卻是朕要見她的,皇祖母要怪罪就怪罪孫兒吧。還望皇祖母能收迴懿旨,準許卿妃重迴驚鴻院。”
太皇太後看著蘇紫墨的神情,知道此次她這個孫兒是死了心要跟自己抗衡到底了,此刻又礙著丹妃和她肚子裏的皇兒的麵子,不能把卿西兮斬除掉。她總是有個不詳的感覺,這個卿妃定會給他們皇室帶了極大的災難,隻是,隻是,哎…
她沉吟了一會才開口道:“既然丹妃求情,哀家自是不能在此時處決她,畢竟要為哀家未出世的重孫積些福德,但死罪可免,活罪總是不能免得。”她嚴厲地看了她們一眼,說道:“,哀家退一步,皇上也退一步,卿妃死罪可免,但她從妃嬪貶降至三等宮女。在丹妃身邊伺候。”
聽完太皇太後的懿旨蘇紫墨的臉上一陣青一陣白,怒道:“皇祖母這是何意?”
太皇太後一雙眼睛嚴肅地看著他,說道:“哀家的懿旨豈能隨便更改,如今你讓她重迴驚鴻院這不是煽哀家的臉嗎?此事萬萬不可,她違背了哀家的旨意就該受罰,免她死罪已是最大極限,你不必再多說了。”
蘇紫墨一雙鷹眸也變了顏色,三等宮女,怕是永遠也沒有碰到皇上的機會吧。太皇太後雖然讓卿西兮出了修籬宮,但他還是沒有辦法看到她。這樣的結果怕是還不如留在修籬宮裏。他冷冷地掃了太皇太後一眼,拂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