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阿巽連忙起身答應。
炎濤接著道:“不過也要掌握好分寸,別太激進暴露了你們,既要讓唐蒙知道是我們幹的,卻不能讓他順藤摸瓜揪出你們!”
“本來這件事我想讓炎凱或者劉高去做,後來想了想,他們的行事風格已經烙上了蜀中商會的烙印,這樣做太明顯,也不能震懾唐蒙,所以才讓你們出馬,這件事做好了之後,所有人立刻靜默,再派人去長安重新開始,我覺得此事一定會牽扯朝廷,咱們得未雨綢繆!”
阿巽點點頭:“小人明白!”
“記住,絕不可暴露自己,因為你們不存在!”
第二天醒來的時候,唐蒙在床上躺了好久,這是他這些天以來睡的最舒服的一覺。呆呆的望著屋頂半天,這才翻了個身,慢騰騰的從床榻上坐起來。因為那份奏章,唐蒙的嘴角帶著微微的笑意,他很想看看當炎濤接到朝廷聖旨的時候會是個什麽表情。
管家端著洗臉水進來,放在該放的地方,一邊幫唐蒙穿衣服一邊問道:“卓家的人又來了,他們想和主人商討一下僰地銅礦的事情,主人見還是不見?”
唐蒙伸了一個懶腰:“這一次他們開的是個什麽價碼?”
管家道:“他沒說,小人猜測,應該會比前幾日高一些!”
“哼!這幫老狐狸,全都盯著蒙家留下的產業,有了銅礦便可製錢,卓家想的還真不錯,可惜他們不知道,那銅礦本就不是蒙家的。”
“那,要不要迴絕了他們?”
唐蒙擦完臉,將麻布扔進水盆裏:“不用,我想看看卓家到底有多少誠意,讓他們在客廳等候。”
“諾!”管家答應一聲,端著銅盆出了唐蒙的屋子。
唐蒙沒有著急,仔仔細細的吃完自己的早飯,剛準備出門去會會卓家的人,卻發現管家又來了,他便沒有動。這一次管家的臉色很差,有些驚慌,也有些緊張。
唐蒙看了管家一眼:“怎麽迴事?是不是卓家的人又為難你了?”
管家連連搖頭,趴在唐蒙耳邊嘀咕了好半天。唐蒙越聽臉色越凝重,直到最後一掌拍在幾案上,將上麵的菜碟和飯碗震的叮當響:“欺人太甚!”
成都北門外,十裏長亭。[燃^文^書庫][]一大早,文黨便率領蜀郡官員早早等候在這裏,雖然炎濤已經不是官了,但是這一次天子的旨意中有他。炎濤自然也在迎接的隊伍之中。
天使是誰?文黨沒說,問過常事之後,常事一臉笑容:“此人可不得了,乃是陛下身邊紅人,深得陛下信任,也是當代大儒,天下聞名。”
炎濤皺皺眉頭:“竟然派了如此重要的人物,不會僅僅是為了表彰蜀郡官吏吧?”
常事笑笑:“那是自然,來蜀郡隻不過是順路,此人要前往江都,他已經被任命為江都國的國相,嘖嘖!也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
“國相可是大官,而且江都乃是吳國舊地,廣袤之極,有什麽不好的,隻要你不和江都王對著幹,想必沒有什麽問題!”
常事很無奈,望了炎濤一眼:“你呀!還是太年輕,很多事情不懂,所謂國相其實就是朝廷派到封國的監督人,無論國相如何做都不會有好結果,若是和國主沆瀣一氣,朝廷自然不高興,若極力維護朝廷,而身在郡國之中,會遭受什麽?不想也知道,好一點的軟禁,若是一個不好,殺了也不是不可能!”
炎濤還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事情。以前在電視上也看見過那些封國要造反的時候,會把朝廷派去的人殺了祭旗,可沒想到封國的國主如此囂張,殺個國相竟然如此簡單。
“那還去?這不是找死嗎?”
常事搖搖頭:“君命不可違,既然吃了朝廷這碗飯,就得有隨時送上自己性命的覺悟!”
炎濤笑了笑:“敢問師兄可曾想過危急關頭賠上自己的性命?”
常事愣了一下,盯著炎濤看了好半天。炎濤麵帶微笑,這話聽起來像玩笑,卻看炎濤笑的不怎麽自然,於是乎常事就明白炎濤這是嘲笑自己,嘲笑他在溫水時的動作。
常事麵露慚色:“你是說劉文和侯建叛亂的事吧?”
炎濤笑著點點頭。
常事道:“那天夜裏我做好了賠上性命的準備,隻要劉文和侯建在老君觀殺了你,他們馬上就會率兵前來縣衙,依靠幾個公人難以保護整個溫水。”常事越說臉色越不好,整個人似乎都陷入迴憶之中。
“據我所知,那天夜裏師兄好像已經收拾好了家裏的一切,隨時都準備逃走,這算哪門子賠上性命的覺悟?”
常事伸手在炎濤腦袋上拍了一把:“你不懂!天下之大你能跑哪去?若是能跑,那些國相早就跑了,何必做這種裏外不討好的活,若是碰上一個沒有什麽野心的國主倒也罷了,若要碰見個野心勃勃之人,那問題就相當嚴重,身死都是輕的,身敗名裂那才叫個慘。”
“所以,往往被任為國相者都是朝中敢於直言勸諫之人,被稱為諍臣,隻有這樣的人才敢動諸侯王的虎須,關鍵時刻能舍命維護朝廷尊嚴,可就是這樣的人,到最後能得善終的也沒有幾個,到了諸侯國,國主不喜歡他們,幹事了會被殺,不幹事朝廷又會起疑。”
“袁盎你應該知道吧?”常事很享受這種給炎濤上課的感覺,因為炎濤被打了一下之後表現的很乖巧,靜靜的垂手站立一旁,謙卑而恭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炎濤點點頭:“就是向先帝獻計誅殺晁錯的奸臣!”
常事笑了:“嗬嗬嗬,誰說獻計誅殺晁錯便是奸臣?晁錯在不恰當的時間,不恰當的選擇了針對吳王,將我大漢拖入戰火,幸虧陛下慧眼識珠,先殺晁錯,又派大軍平滅七國之亂,而袁盎獻計誅殺晁錯,又以身犯險前往吳國,更有袁盎處處以禮儀為上,便是降候周勃都敢得罪,這樣的人豈能是奸臣?”
炎濤有些淩亂,一個時代和一個時代,看同樣的事情眼光的確不一樣。
“袁盎這等為國不惜一切之人,起先為吳國相之時,便是一個遊手好閑,不聞不問的瞎子,整日飲酒以求自保,足見這國相不是那麽好當的!凡做國相者,無論以前如何意氣風發,如何敢言敢說,隻要到了國相的位子,要麽與諸侯王同流合汙,要麽裝傻充愣渾噩度日,沒有第三條路可走。”
“說了這麽半天,這天使到底是誰呀?”常事說了半天,炎濤已經不耐煩了,伸長脖子望著大路的遠方。
常事無奈,沒好氣道:“廣川大家董仲舒!”
“什麽?”炎濤驚訝了。
要說旁人炎濤可能不知道,說起董仲舒,炎濤可是如雷貫耳。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學貫古今,第一次用儒學的思想將霸道的治國理念包裹起來。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中國的封建王朝開創了以這種變味儒學來治理天下的篇章。
“就是那個向皇帝獻《天人三策》的董仲舒?”炎濤的眼睛瞪的多大。
“哦?你竟然也知道《天人三策》?”常事像看怪物一樣看著炎濤。
“《天人三策》誰不知道?天人感應,君權神授;.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春秋大一統,尊王攘夷。”炎濤的話一出口,立刻引起了周圍眾人的側目。
若說剛才常事和炎濤說國相,那是長輩向晚輩講解。此時炎濤將《天人三策》做出的概括,完全超出了所有人的認識。
文黨不由的轉過頭來:“子恆所言甚是精辟,我在聽到《天人三策》之時都沒有理解的如此透徹!”
炎濤尷尬的笑笑:“碰巧碰巧,其實這《天人三策》說起來算對也算不對,天人感應、君權神授這一點我讚成,陛下乃是天子,天之子定然乃是天授,替上天管理百姓,陛下任用諸位,所以這天下之人的地位都不同,所承擔的義務和責任也就不一樣,隻有各司其職才能順天意安民心。”
“大一統的說法我也讚成,隻有我大漢兒女同心協力,我大漢便能重振雄風,自我大漢建國以來,除暴秦,退西楚,建立大漢朝,觀我大漢地圖,就會發現,雖然天下盡是陛下所有,可惜各家諸侯獨霸一方,小則三五縣,大則數郡,這些諸侯王不思為國為民,還處處與朝廷作對,有甚者癡心妄想,有不臣之心,若要大漢強盛,分封必除!”
“隻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我覺得有些過了!”炎濤有意賣弄,說的唾沫橫飛。
文黨笑道:“為何?儒家乃是治國之典,‘三綱五常’集天下大義於一體,隻有儒術才是治理天下的正道!”
炎濤沒有先說話,而是掃視了眾人一眼,有點頭的也有搖頭的。如今的大漢朝廷,太皇太後竇氏遵從黃老學說,而新繼位的陛下深受儒家思想熏陶。雙方的鬥爭越來越緊張。
“太守此言似有不妥!”不等炎濤說話,已經有人站了出來:“我大漢自立國以來,始終遵循黃老無為而治,令天下富足,百姓安康,難不成太守抹殺了太祖和幾位先帝的功績不成?”
文黨被搞了一個大紅臉,一時間不好反駁。
炎濤笑笑:“我覺得不對的意思不是獨尊儒術,也並非獨尊道家,天下之大萬物皆有,任何一種學說都難以統一管理,這麽說吧,道家無為而治,然有些東西需要約束,軍兵需要約束,尊卑需要約束,無為難以解說,當然儒家的也不可能以點概全,儒家隻說治國,桑蠶何辦?戰爭何辦?所以說應該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這才是一個國家應有的樣子。”
場麵瞬間冷清下來,緊接著眾人開始議論。這一次無論是尊儒的眾人,還是尊道的那些保守派,全對炎濤投來不善的目光。隻有文黨一聲不吭,望著炎濤。
有人說炎濤大逆不道,也有人說炎濤信口胡謅,總之誰也不讚成百家爭鳴。這就好像一個既得利益者,忽然間你告訴他,所有的待遇取消,想要什麽需要自己去爭去搶的時候,那些人的嘴臉便露了出來。如今朝堂上道家有太皇太後支持,儒家有皇帝支持,兩邊的人都已經勢同水火,若是再百家爭鳴,豈不更亂了。
文黨拍拍炎濤的肩膀:“你還真敢講!隻在蜀郡就是這樣的結果,若是放在別處,誰知道會是個什麽樣子!”
炎濤一笑:“我也隻是說說而已,老師不用擔心。”
“是嗎?”文黨望著炎濤似笑非笑的嘴臉,心裏捏了一把汗。
一群人正嘰嘰喳喳的相互攻詰,一匹快馬自官道遠方飛奔而來。馬匹身後,官道的盡頭已經出現了一條長長的黑線。錦旗和護衛騎兵浩浩蕩蕩,風塵仆仆,走的不緊不慢。
文黨咳嗽一聲,打斷眾人的議論:“諸位,天使馬上就到,各歸其位,不可大聲喧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炎濤連忙轉身跑向後方。他不是官,隻能站在民的方陣之中。這一次是陛下親自下旨褒獎蜀郡各級官吏,這樣的榮譽千年難得,蜀郡準備的相當充分。隻要是沒事的官員全部到場,城中有頭有臉的士紳、商賈,就連那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也都請了來。
炎濤作為商賈的翹楚站在第一排,他的身邊是一個有些臃腫的中年人,據說此人姓卓。
天使終於駕到,不管是文黨還是後排的百姓都跪地迎接。天使,不管官位多大,哪怕隻是丞相府的看門人,那也是代表皇帝的,這些人跪的是皇帝,而不是這個打著皇帝旗子的天使。
董仲舒年紀不是很大,比文黨小一點,比司馬相如大一點。一身黑色的官服穿在身上空蕩蕩的,臉色卻很好也很白,幾縷須髯在頜下隨風吹拂,說不出的仙風道骨。就這個樣子一看就知道是有大學問的人。
扶起文黨,董仲舒對文黨施禮:“太守客氣了,在下豈能受太守大禮,諸位也快快請起!”
董仲舒說話溫暖而淡雅,聽上去讓人很舒服。炎濤隨著人群起身,仔仔細細的拍打著身上的塵土。他很討厭這種跪拜大禮,不但跪的難受,心理也備受打擊。在後世的時候,對父母都沒有跪過幾迴,來到這裏對那些陌生人卻連連跪拜,而且自己心裏越來越覺得自然,這可不是好兆頭。
望著前麵的人在說話,炎濤靜靜的站著。人家是官,自然有各種優雅的廢話問候,他如今是民,就該有民的自覺。
過了好久,文黨介紹完隨他而來的官員,終於走到了炎濤麵前:“董大夫請看,這便是炎濤,少年俊才,天下難得!”
董仲舒衝著炎濤微微點頭。炎濤連忙行禮,謙卑而恭順,在這人麵前絲毫不敢造次。隻看一眼便讓人有種親近的感覺,這便是讀書的好處,胸中的書卷氣能擴散到周圍,讓身邊人自覺的變得高大上。
“嗯!”董仲舒點點頭:“的確不一般,小小年紀,立下如此功勞,天下少有,陛下幸甚,我大漢幸甚!”
炎濤接著道:“不過也要掌握好分寸,別太激進暴露了你們,既要讓唐蒙知道是我們幹的,卻不能讓他順藤摸瓜揪出你們!”
“本來這件事我想讓炎凱或者劉高去做,後來想了想,他們的行事風格已經烙上了蜀中商會的烙印,這樣做太明顯,也不能震懾唐蒙,所以才讓你們出馬,這件事做好了之後,所有人立刻靜默,再派人去長安重新開始,我覺得此事一定會牽扯朝廷,咱們得未雨綢繆!”
阿巽點點頭:“小人明白!”
“記住,絕不可暴露自己,因為你們不存在!”
第二天醒來的時候,唐蒙在床上躺了好久,這是他這些天以來睡的最舒服的一覺。呆呆的望著屋頂半天,這才翻了個身,慢騰騰的從床榻上坐起來。因為那份奏章,唐蒙的嘴角帶著微微的笑意,他很想看看當炎濤接到朝廷聖旨的時候會是個什麽表情。
管家端著洗臉水進來,放在該放的地方,一邊幫唐蒙穿衣服一邊問道:“卓家的人又來了,他們想和主人商討一下僰地銅礦的事情,主人見還是不見?”
唐蒙伸了一個懶腰:“這一次他們開的是個什麽價碼?”
管家道:“他沒說,小人猜測,應該會比前幾日高一些!”
“哼!這幫老狐狸,全都盯著蒙家留下的產業,有了銅礦便可製錢,卓家想的還真不錯,可惜他們不知道,那銅礦本就不是蒙家的。”
“那,要不要迴絕了他們?”
唐蒙擦完臉,將麻布扔進水盆裏:“不用,我想看看卓家到底有多少誠意,讓他們在客廳等候。”
“諾!”管家答應一聲,端著銅盆出了唐蒙的屋子。
唐蒙沒有著急,仔仔細細的吃完自己的早飯,剛準備出門去會會卓家的人,卻發現管家又來了,他便沒有動。這一次管家的臉色很差,有些驚慌,也有些緊張。
唐蒙看了管家一眼:“怎麽迴事?是不是卓家的人又為難你了?”
管家連連搖頭,趴在唐蒙耳邊嘀咕了好半天。唐蒙越聽臉色越凝重,直到最後一掌拍在幾案上,將上麵的菜碟和飯碗震的叮當響:“欺人太甚!”
成都北門外,十裏長亭。[燃^文^書庫][]一大早,文黨便率領蜀郡官員早早等候在這裏,雖然炎濤已經不是官了,但是這一次天子的旨意中有他。炎濤自然也在迎接的隊伍之中。
天使是誰?文黨沒說,問過常事之後,常事一臉笑容:“此人可不得了,乃是陛下身邊紅人,深得陛下信任,也是當代大儒,天下聞名。”
炎濤皺皺眉頭:“竟然派了如此重要的人物,不會僅僅是為了表彰蜀郡官吏吧?”
常事笑笑:“那是自然,來蜀郡隻不過是順路,此人要前往江都,他已經被任命為江都國的國相,嘖嘖!也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
“國相可是大官,而且江都乃是吳國舊地,廣袤之極,有什麽不好的,隻要你不和江都王對著幹,想必沒有什麽問題!”
常事很無奈,望了炎濤一眼:“你呀!還是太年輕,很多事情不懂,所謂國相其實就是朝廷派到封國的監督人,無論國相如何做都不會有好結果,若是和國主沆瀣一氣,朝廷自然不高興,若極力維護朝廷,而身在郡國之中,會遭受什麽?不想也知道,好一點的軟禁,若是一個不好,殺了也不是不可能!”
炎濤還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事情。以前在電視上也看見過那些封國要造反的時候,會把朝廷派去的人殺了祭旗,可沒想到封國的國主如此囂張,殺個國相竟然如此簡單。
“那還去?這不是找死嗎?”
常事搖搖頭:“君命不可違,既然吃了朝廷這碗飯,就得有隨時送上自己性命的覺悟!”
炎濤笑了笑:“敢問師兄可曾想過危急關頭賠上自己的性命?”
常事愣了一下,盯著炎濤看了好半天。炎濤麵帶微笑,這話聽起來像玩笑,卻看炎濤笑的不怎麽自然,於是乎常事就明白炎濤這是嘲笑自己,嘲笑他在溫水時的動作。
常事麵露慚色:“你是說劉文和侯建叛亂的事吧?”
炎濤笑著點點頭。
常事道:“那天夜裏我做好了賠上性命的準備,隻要劉文和侯建在老君觀殺了你,他們馬上就會率兵前來縣衙,依靠幾個公人難以保護整個溫水。”常事越說臉色越不好,整個人似乎都陷入迴憶之中。
“據我所知,那天夜裏師兄好像已經收拾好了家裏的一切,隨時都準備逃走,這算哪門子賠上性命的覺悟?”
常事伸手在炎濤腦袋上拍了一把:“你不懂!天下之大你能跑哪去?若是能跑,那些國相早就跑了,何必做這種裏外不討好的活,若是碰上一個沒有什麽野心的國主倒也罷了,若要碰見個野心勃勃之人,那問題就相當嚴重,身死都是輕的,身敗名裂那才叫個慘。”
“所以,往往被任為國相者都是朝中敢於直言勸諫之人,被稱為諍臣,隻有這樣的人才敢動諸侯王的虎須,關鍵時刻能舍命維護朝廷尊嚴,可就是這樣的人,到最後能得善終的也沒有幾個,到了諸侯國,國主不喜歡他們,幹事了會被殺,不幹事朝廷又會起疑。”
“袁盎你應該知道吧?”常事很享受這種給炎濤上課的感覺,因為炎濤被打了一下之後表現的很乖巧,靜靜的垂手站立一旁,謙卑而恭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炎濤點點頭:“就是向先帝獻計誅殺晁錯的奸臣!”
常事笑了:“嗬嗬嗬,誰說獻計誅殺晁錯便是奸臣?晁錯在不恰當的時間,不恰當的選擇了針對吳王,將我大漢拖入戰火,幸虧陛下慧眼識珠,先殺晁錯,又派大軍平滅七國之亂,而袁盎獻計誅殺晁錯,又以身犯險前往吳國,更有袁盎處處以禮儀為上,便是降候周勃都敢得罪,這樣的人豈能是奸臣?”
炎濤有些淩亂,一個時代和一個時代,看同樣的事情眼光的確不一樣。
“袁盎這等為國不惜一切之人,起先為吳國相之時,便是一個遊手好閑,不聞不問的瞎子,整日飲酒以求自保,足見這國相不是那麽好當的!凡做國相者,無論以前如何意氣風發,如何敢言敢說,隻要到了國相的位子,要麽與諸侯王同流合汙,要麽裝傻充愣渾噩度日,沒有第三條路可走。”
“說了這麽半天,這天使到底是誰呀?”常事說了半天,炎濤已經不耐煩了,伸長脖子望著大路的遠方。
常事無奈,沒好氣道:“廣川大家董仲舒!”
“什麽?”炎濤驚訝了。
要說旁人炎濤可能不知道,說起董仲舒,炎濤可是如雷貫耳。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學貫古今,第一次用儒學的思想將霸道的治國理念包裹起來。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中國的封建王朝開創了以這種變味儒學來治理天下的篇章。
“就是那個向皇帝獻《天人三策》的董仲舒?”炎濤的眼睛瞪的多大。
“哦?你竟然也知道《天人三策》?”常事像看怪物一樣看著炎濤。
“《天人三策》誰不知道?天人感應,君權神授;.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春秋大一統,尊王攘夷。”炎濤的話一出口,立刻引起了周圍眾人的側目。
若說剛才常事和炎濤說國相,那是長輩向晚輩講解。此時炎濤將《天人三策》做出的概括,完全超出了所有人的認識。
文黨不由的轉過頭來:“子恆所言甚是精辟,我在聽到《天人三策》之時都沒有理解的如此透徹!”
炎濤尷尬的笑笑:“碰巧碰巧,其實這《天人三策》說起來算對也算不對,天人感應、君權神授這一點我讚成,陛下乃是天子,天之子定然乃是天授,替上天管理百姓,陛下任用諸位,所以這天下之人的地位都不同,所承擔的義務和責任也就不一樣,隻有各司其職才能順天意安民心。”
“大一統的說法我也讚成,隻有我大漢兒女同心協力,我大漢便能重振雄風,自我大漢建國以來,除暴秦,退西楚,建立大漢朝,觀我大漢地圖,就會發現,雖然天下盡是陛下所有,可惜各家諸侯獨霸一方,小則三五縣,大則數郡,這些諸侯王不思為國為民,還處處與朝廷作對,有甚者癡心妄想,有不臣之心,若要大漢強盛,分封必除!”
“隻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我覺得有些過了!”炎濤有意賣弄,說的唾沫橫飛。
文黨笑道:“為何?儒家乃是治國之典,‘三綱五常’集天下大義於一體,隻有儒術才是治理天下的正道!”
炎濤沒有先說話,而是掃視了眾人一眼,有點頭的也有搖頭的。如今的大漢朝廷,太皇太後竇氏遵從黃老學說,而新繼位的陛下深受儒家思想熏陶。雙方的鬥爭越來越緊張。
“太守此言似有不妥!”不等炎濤說話,已經有人站了出來:“我大漢自立國以來,始終遵循黃老無為而治,令天下富足,百姓安康,難不成太守抹殺了太祖和幾位先帝的功績不成?”
文黨被搞了一個大紅臉,一時間不好反駁。
炎濤笑笑:“我覺得不對的意思不是獨尊儒術,也並非獨尊道家,天下之大萬物皆有,任何一種學說都難以統一管理,這麽說吧,道家無為而治,然有些東西需要約束,軍兵需要約束,尊卑需要約束,無為難以解說,當然儒家的也不可能以點概全,儒家隻說治國,桑蠶何辦?戰爭何辦?所以說應該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這才是一個國家應有的樣子。”
場麵瞬間冷清下來,緊接著眾人開始議論。這一次無論是尊儒的眾人,還是尊道的那些保守派,全對炎濤投來不善的目光。隻有文黨一聲不吭,望著炎濤。
有人說炎濤大逆不道,也有人說炎濤信口胡謅,總之誰也不讚成百家爭鳴。這就好像一個既得利益者,忽然間你告訴他,所有的待遇取消,想要什麽需要自己去爭去搶的時候,那些人的嘴臉便露了出來。如今朝堂上道家有太皇太後支持,儒家有皇帝支持,兩邊的人都已經勢同水火,若是再百家爭鳴,豈不更亂了。
文黨拍拍炎濤的肩膀:“你還真敢講!隻在蜀郡就是這樣的結果,若是放在別處,誰知道會是個什麽樣子!”
炎濤一笑:“我也隻是說說而已,老師不用擔心。”
“是嗎?”文黨望著炎濤似笑非笑的嘴臉,心裏捏了一把汗。
一群人正嘰嘰喳喳的相互攻詰,一匹快馬自官道遠方飛奔而來。馬匹身後,官道的盡頭已經出現了一條長長的黑線。錦旗和護衛騎兵浩浩蕩蕩,風塵仆仆,走的不緊不慢。
文黨咳嗽一聲,打斷眾人的議論:“諸位,天使馬上就到,各歸其位,不可大聲喧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炎濤連忙轉身跑向後方。他不是官,隻能站在民的方陣之中。這一次是陛下親自下旨褒獎蜀郡各級官吏,這樣的榮譽千年難得,蜀郡準備的相當充分。隻要是沒事的官員全部到場,城中有頭有臉的士紳、商賈,就連那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也都請了來。
炎濤作為商賈的翹楚站在第一排,他的身邊是一個有些臃腫的中年人,據說此人姓卓。
天使終於駕到,不管是文黨還是後排的百姓都跪地迎接。天使,不管官位多大,哪怕隻是丞相府的看門人,那也是代表皇帝的,這些人跪的是皇帝,而不是這個打著皇帝旗子的天使。
董仲舒年紀不是很大,比文黨小一點,比司馬相如大一點。一身黑色的官服穿在身上空蕩蕩的,臉色卻很好也很白,幾縷須髯在頜下隨風吹拂,說不出的仙風道骨。就這個樣子一看就知道是有大學問的人。
扶起文黨,董仲舒對文黨施禮:“太守客氣了,在下豈能受太守大禮,諸位也快快請起!”
董仲舒說話溫暖而淡雅,聽上去讓人很舒服。炎濤隨著人群起身,仔仔細細的拍打著身上的塵土。他很討厭這種跪拜大禮,不但跪的難受,心理也備受打擊。在後世的時候,對父母都沒有跪過幾迴,來到這裏對那些陌生人卻連連跪拜,而且自己心裏越來越覺得自然,這可不是好兆頭。
望著前麵的人在說話,炎濤靜靜的站著。人家是官,自然有各種優雅的廢話問候,他如今是民,就該有民的自覺。
過了好久,文黨介紹完隨他而來的官員,終於走到了炎濤麵前:“董大夫請看,這便是炎濤,少年俊才,天下難得!”
董仲舒衝著炎濤微微點頭。炎濤連忙行禮,謙卑而恭順,在這人麵前絲毫不敢造次。隻看一眼便讓人有種親近的感覺,這便是讀書的好處,胸中的書卷氣能擴散到周圍,讓身邊人自覺的變得高大上。
“嗯!”董仲舒點點頭:“的確不一般,小小年紀,立下如此功勞,天下少有,陛下幸甚,我大漢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