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嚴格將軍楊言策·曹操\/周瑜:劉備有女婿了!!
三國:隨子龍七進七出揚名立萬 作者:小楊yy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轉眼過去數日。
從荊州其他郡縣前來前來襄陽慶賀婚禮的官員,世家大族子弟,於今日紛紛離開。百姓也早已恢複往日的耕作當中。
襄陽城東,楊翦住處。
被劉曦與劉毓伺候換好戰甲的楊翦,離開家騎上戰馬。
來到了軍營。
隻見李嚴與程立,正在訓練軍士。
“正方,子佑!”
楊翦在後,朝兩人喊了一聲。
“拜見將軍!”x2
李嚴與程立拱手朝向楊翦,行禮道。
“請起!”楊翦將兩人扶起,接著道:“各營軍士訓練怎樣?可有偷懶,不認真之人,要知道如今的平靜隻是暫時,本將軍怕眾人懶散。”
李嚴聞言欲言又止,將目光投向程立。
程立會意拱手道:“稟將軍,營中有懶散之人,不過都依照將軍的吩咐,給予軍棍三十的懲罰,可過了段時間,營內還是會有,懶散者。”
旁邊,李嚴歎口氣:“將軍,子佑所言甚是。”
楊翦麵色不變,目光看向正在訓練的眾軍士。
當他們見到楊翦時,個個是鼓足幹勁。
斬、突、刺、揮、擋、砍、劈等招式是層出不窮。
楊翦收迴目光,問:“他們為何懶散,而最先帶頭者,又是誰?”
李嚴迴道:“不少人私下說曹操赤壁兵敗迴了北方。現元氣大傷,早已無法對荊州構成威脅,因此懶散。至於帶頭的是何人,這…末將也不知。”
楊翦望向程立:“子佑可知?”
程立拱手,點頭道:“營內馮三,馮五兩人最先帶頭,也是最先被軍棍伺候的兩人,此二人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
楊翦點點頭:“讓此二人出隊列。”
程立拱手應諾後,走進軍中,很快就將兩個人帶出隊列。
馮三與馮五低著頭,戰戰兢兢的來到楊翦近前。
楊翦注視著近前兩人,嘴角微微勾起:“爾等來說說為何不遵軍紀?訓練時懶散而為,可非本將軍的軍規!”
聞言,馮三看向馮五。
馮五想了想,便拱手道:“稟將軍,我等並非故意不遵軍紀,如今大戰已過數月,曹操殘兵敗將帶北返,已…已威脅不到荊州,這我等稍微鬆懈,未嚐不可啊將軍?”
旁邊的馮三,朝臉色慢慢變差的楊翦點了點頭。
李嚴與程立見楊翦收起笑容,這是他要發怒的前兆。
“這便是爾等懶散的說辭否?!”楊翦說完,見馮三與馮五不語,接著嗬斥道:“此言恕本將軍直言,乃無所用心,飽食終日之舉!
而軍營重地,當以身作責!豈是兒戲之地?!懶散隻會讓爾等變得更弱!更加懶惰!若日後戰事一起,爾等還有勇氣拒敵否?!”
聽完楊翦的言論,馮三與馮五,再次低下了頭。
旁邊,李嚴與程立暗暗點頭,楊翦說的太對了。
“將軍,我等知錯了!”x2
馮三與馮五憋了半天,最終朝近前的楊翦承認錯誤。
楊翦麵色不變,點點頭緩緩道:“正所謂大丈夫行於亂世,既已入伍為軍,就該對得起自己的身份!對得起自己是軍人!
說小,為保境安民!說大,則以手中利器,立蓋世之奇功!曹操雖兵敗返北,可倘若再至,爾等如此懶散而為,戰事一起,談何拒敵?又談何護家?
本將軍嚴格治軍,若爾等不從,不服,不遵軍紀,大可另尋他處,莫要在本將軍的帳下,毀了一幫人!!”
馮三\/馮五拱手鄭重:“諾!!”
見已達到該有的效果,楊翦便道:“爾等若還敢有下次,那就不必待在本將軍帳下,本將軍要的兵,可不是懶散之兵!歸隊訓練去吧。”
馮三與馮五行完禮,便迴到隊伍中。
開始賣力的揮刀。
一招一式皆孔武有力,不再輕飄飄,軟綿綿…
…
許都,丞相府。
“諸位先生,如今南陽淪陷,我坐於許昌,實有不安之心,不知這舉兵再伐南陽,以保後方無恙,可否為之?”
主位上的曹操,麵帶困惑不解之色,詢問下方眾人。
“丞相萬不可再主動起戰事,赤壁一戰,損耗巨大,南陽雖失,威脅許都,但我等亦可退至後方!丞相北方境土之大,
可為都城的有洛陽,鄴城等地!丞相若有意,可退至後方,何必再起兵,損耗兵力糧草呢?”
劉曄拱手朝向曹操,如此道。
“縱然劉備得了南陽又如何?試問他劉備敢出兵犯境嗎?要知荊州之地,江東孫權亦欲圖之!若劉備出兵往北,這後方空虛,就不怕江東孫權出兵奪了江夏,桂陵等地乎?”
荀攸拱手朝向曹操,如此道。
“可孫權與劉備,乃是同盟,不可忘卻!”
董昭看向荀攸,提醒道。
荀攸對此看向董昭,隻是輕輕一笑:“不過是抱團取暖,談何意義上的同盟?現如今丞相一退,孫權劉備必出矛盾,互相不和!”
府內程昱、賈詡、荀彧等眾人,皆不動聲色的點頭。
都同意荀攸所言。
董昭也沉默下來,細細想來,的確如荀攸之言。
“公達先生言之有理,江東孫權與荊州劉備,不過是懼丞相,才會同盟。可現如今丞相已北退許多,這江東孫權與荊州劉備,在不久的將來,必會刀兵相向,水火難容!”
楊修這時拱手,朝在場眾人,如此道。
對於楊修方才之言,在場部分人自然是心知肚明。
其中就包括曹操,他何嚐不明,孫權與劉備之所以會同盟。
自然是防備他。
主位上,曹操擺了擺手:“罷了!此事先暫且不提。文若啊,不知荊州境內,可有人返迴告知,又何大事發生?”
荀彧拱手朝向曹操:“稟丞相,確實有一件大事,據說是襄陽劉備,效仿娥皇,女英嫁舜,將自己兩個女兒嫁給了同一人。”
曹操一聽,來了興趣:“劉備有女婿了?!叫何名?”
荀彧道:“民間傳之姓楊名翦,字言策,南郡樊城人氏!”
聞聽此言,曹操眼眸微眯,竟是此人…
…
江東,建業。
“主公,大都督剛剛返迴!現已在府外!”
侍衛從來到府內,拱手朝主位上的孫權,稟告道。
“公瑾迴來了,快請進府內!”
孫權露出一臉驚喜的模樣,朝侍衛道。
待侍衛應諾退下去,府內的魯肅、張昭、虞翻、陸績等江東文士。
開始竊竊私語起來。
而主位上的孫權,一對目光注視著府門口。
很快就見一身穿甲胄,身材高大,儀表堂堂,儒雅風流,雄姿英發的周瑜,在眾人的注視下,緩緩來到了府內,拱手道:
“瑜見過吳侯!”
孫權大喜起身,隨後從主位來到近前:“大都督快請起!”
周瑜謝過後,便緩緩起身。
孫權點點頭:“不知大都督於鄱陽湖操練水軍,可否順利?自身可有操勞,大都督自身的身體,還是要看重的。”
周瑜答道:“多謝吳侯關懷,瑜於鄱陽湖操練兵馬十分順利,自身身體也無恙,此次返迴,也是有時間迴來看看,順便問一問,北方曹操,荊州劉備的動向。”
孫權恍然:“原來如此。”
於是,孫權就將劉備在荊州的大大小小之事,告訴了周瑜。
先是南陽宛城之戰,曹仁被襄陽軍擊敗。
後是荊州七郡,現都已在劉備之手。
孫權頓了頓,緩了緩道:“另外便是這劉備,於襄陽將自己的兩位女兒,仿娥皇,女英嫁舜之禮,同時嫁給了楊翦!”
周瑜睜大雙眸:“劉備有女婿了?!還是楊翦,楊言策!”
孫權篤定的點點頭:“也是前兩日所知這個消息。”
魯肅、張昭等人,就知道周瑜會有一絲驚訝。
因為他們在知道時,也感到十分的驚訝。
荊州劉備,竟會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一個人。
真是匪夷所思,難以置信…
楊翦竟被劉備看得如此重,女兒說嫁就嫁。
還是嫁的麾下虎將!
…
未完待續。
從荊州其他郡縣前來前來襄陽慶賀婚禮的官員,世家大族子弟,於今日紛紛離開。百姓也早已恢複往日的耕作當中。
襄陽城東,楊翦住處。
被劉曦與劉毓伺候換好戰甲的楊翦,離開家騎上戰馬。
來到了軍營。
隻見李嚴與程立,正在訓練軍士。
“正方,子佑!”
楊翦在後,朝兩人喊了一聲。
“拜見將軍!”x2
李嚴與程立拱手朝向楊翦,行禮道。
“請起!”楊翦將兩人扶起,接著道:“各營軍士訓練怎樣?可有偷懶,不認真之人,要知道如今的平靜隻是暫時,本將軍怕眾人懶散。”
李嚴聞言欲言又止,將目光投向程立。
程立會意拱手道:“稟將軍,營中有懶散之人,不過都依照將軍的吩咐,給予軍棍三十的懲罰,可過了段時間,營內還是會有,懶散者。”
旁邊,李嚴歎口氣:“將軍,子佑所言甚是。”
楊翦麵色不變,目光看向正在訓練的眾軍士。
當他們見到楊翦時,個個是鼓足幹勁。
斬、突、刺、揮、擋、砍、劈等招式是層出不窮。
楊翦收迴目光,問:“他們為何懶散,而最先帶頭者,又是誰?”
李嚴迴道:“不少人私下說曹操赤壁兵敗迴了北方。現元氣大傷,早已無法對荊州構成威脅,因此懶散。至於帶頭的是何人,這…末將也不知。”
楊翦望向程立:“子佑可知?”
程立拱手,點頭道:“營內馮三,馮五兩人最先帶頭,也是最先被軍棍伺候的兩人,此二人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
楊翦點點頭:“讓此二人出隊列。”
程立拱手應諾後,走進軍中,很快就將兩個人帶出隊列。
馮三與馮五低著頭,戰戰兢兢的來到楊翦近前。
楊翦注視著近前兩人,嘴角微微勾起:“爾等來說說為何不遵軍紀?訓練時懶散而為,可非本將軍的軍規!”
聞言,馮三看向馮五。
馮五想了想,便拱手道:“稟將軍,我等並非故意不遵軍紀,如今大戰已過數月,曹操殘兵敗將帶北返,已…已威脅不到荊州,這我等稍微鬆懈,未嚐不可啊將軍?”
旁邊的馮三,朝臉色慢慢變差的楊翦點了點頭。
李嚴與程立見楊翦收起笑容,這是他要發怒的前兆。
“這便是爾等懶散的說辭否?!”楊翦說完,見馮三與馮五不語,接著嗬斥道:“此言恕本將軍直言,乃無所用心,飽食終日之舉!
而軍營重地,當以身作責!豈是兒戲之地?!懶散隻會讓爾等變得更弱!更加懶惰!若日後戰事一起,爾等還有勇氣拒敵否?!”
聽完楊翦的言論,馮三與馮五,再次低下了頭。
旁邊,李嚴與程立暗暗點頭,楊翦說的太對了。
“將軍,我等知錯了!”x2
馮三與馮五憋了半天,最終朝近前的楊翦承認錯誤。
楊翦麵色不變,點點頭緩緩道:“正所謂大丈夫行於亂世,既已入伍為軍,就該對得起自己的身份!對得起自己是軍人!
說小,為保境安民!說大,則以手中利器,立蓋世之奇功!曹操雖兵敗返北,可倘若再至,爾等如此懶散而為,戰事一起,談何拒敵?又談何護家?
本將軍嚴格治軍,若爾等不從,不服,不遵軍紀,大可另尋他處,莫要在本將軍的帳下,毀了一幫人!!”
馮三\/馮五拱手鄭重:“諾!!”
見已達到該有的效果,楊翦便道:“爾等若還敢有下次,那就不必待在本將軍帳下,本將軍要的兵,可不是懶散之兵!歸隊訓練去吧。”
馮三與馮五行完禮,便迴到隊伍中。
開始賣力的揮刀。
一招一式皆孔武有力,不再輕飄飄,軟綿綿…
…
許都,丞相府。
“諸位先生,如今南陽淪陷,我坐於許昌,實有不安之心,不知這舉兵再伐南陽,以保後方無恙,可否為之?”
主位上的曹操,麵帶困惑不解之色,詢問下方眾人。
“丞相萬不可再主動起戰事,赤壁一戰,損耗巨大,南陽雖失,威脅許都,但我等亦可退至後方!丞相北方境土之大,
可為都城的有洛陽,鄴城等地!丞相若有意,可退至後方,何必再起兵,損耗兵力糧草呢?”
劉曄拱手朝向曹操,如此道。
“縱然劉備得了南陽又如何?試問他劉備敢出兵犯境嗎?要知荊州之地,江東孫權亦欲圖之!若劉備出兵往北,這後方空虛,就不怕江東孫權出兵奪了江夏,桂陵等地乎?”
荀攸拱手朝向曹操,如此道。
“可孫權與劉備,乃是同盟,不可忘卻!”
董昭看向荀攸,提醒道。
荀攸對此看向董昭,隻是輕輕一笑:“不過是抱團取暖,談何意義上的同盟?現如今丞相一退,孫權劉備必出矛盾,互相不和!”
府內程昱、賈詡、荀彧等眾人,皆不動聲色的點頭。
都同意荀攸所言。
董昭也沉默下來,細細想來,的確如荀攸之言。
“公達先生言之有理,江東孫權與荊州劉備,不過是懼丞相,才會同盟。可現如今丞相已北退許多,這江東孫權與荊州劉備,在不久的將來,必會刀兵相向,水火難容!”
楊修這時拱手,朝在場眾人,如此道。
對於楊修方才之言,在場部分人自然是心知肚明。
其中就包括曹操,他何嚐不明,孫權與劉備之所以會同盟。
自然是防備他。
主位上,曹操擺了擺手:“罷了!此事先暫且不提。文若啊,不知荊州境內,可有人返迴告知,又何大事發生?”
荀彧拱手朝向曹操:“稟丞相,確實有一件大事,據說是襄陽劉備,效仿娥皇,女英嫁舜,將自己兩個女兒嫁給了同一人。”
曹操一聽,來了興趣:“劉備有女婿了?!叫何名?”
荀彧道:“民間傳之姓楊名翦,字言策,南郡樊城人氏!”
聞聽此言,曹操眼眸微眯,竟是此人…
…
江東,建業。
“主公,大都督剛剛返迴!現已在府外!”
侍衛從來到府內,拱手朝主位上的孫權,稟告道。
“公瑾迴來了,快請進府內!”
孫權露出一臉驚喜的模樣,朝侍衛道。
待侍衛應諾退下去,府內的魯肅、張昭、虞翻、陸績等江東文士。
開始竊竊私語起來。
而主位上的孫權,一對目光注視著府門口。
很快就見一身穿甲胄,身材高大,儀表堂堂,儒雅風流,雄姿英發的周瑜,在眾人的注視下,緩緩來到了府內,拱手道:
“瑜見過吳侯!”
孫權大喜起身,隨後從主位來到近前:“大都督快請起!”
周瑜謝過後,便緩緩起身。
孫權點點頭:“不知大都督於鄱陽湖操練水軍,可否順利?自身可有操勞,大都督自身的身體,還是要看重的。”
周瑜答道:“多謝吳侯關懷,瑜於鄱陽湖操練兵馬十分順利,自身身體也無恙,此次返迴,也是有時間迴來看看,順便問一問,北方曹操,荊州劉備的動向。”
孫權恍然:“原來如此。”
於是,孫權就將劉備在荊州的大大小小之事,告訴了周瑜。
先是南陽宛城之戰,曹仁被襄陽軍擊敗。
後是荊州七郡,現都已在劉備之手。
孫權頓了頓,緩了緩道:“另外便是這劉備,於襄陽將自己的兩位女兒,仿娥皇,女英嫁舜之禮,同時嫁給了楊翦!”
周瑜睜大雙眸:“劉備有女婿了?!還是楊翦,楊言策!”
孫權篤定的點點頭:“也是前兩日所知這個消息。”
魯肅、張昭等人,就知道周瑜會有一絲驚訝。
因為他們在知道時,也感到十分的驚訝。
荊州劉備,竟會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一個人。
真是匪夷所思,難以置信…
楊翦竟被劉備看得如此重,女兒說嫁就嫁。
還是嫁的麾下虎將!
…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