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這個秘密他沒說
張永東、孫泉源領著順天到醫院食堂吃過飯,之後把他送上迴鄉下的長途車,看著他靠窗坐下,車走,他們才返迴醫院來找甄世紅。
走在返迴醫院這一路上,他倆心情都很好,說了很多話。說的最多的還是順天肋巴疼的事情。兩人都說順天感覺肋巴疼痛不是假裝的,應該就是跟甄世紅說的一樣,是過去受過創傷,因為自我保護,形成習慣,有東西在他負傷處晃一晃,他就覺得疼痛。這是一種心靈上的應激反映,是一種自我保護的自然現象,也是一種本能反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說的就是這道理。其實這就是精神問題。
猛然聽到甄世紅說是舊傷,他倆還以為順天是訛詐。若不往下再聽甄世紅解釋,他倆隻怕就要對順天動拳腳,咒罵順天欺騙人,不算是個東西了。現在看來當時是他倆想得多,忍那一頭沒動手,是對的。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這話真是讓古人說對了。是人都有小雞肚腸的那一麵:兩人聽到甄世紅那麽說,一時也都想跟順天發脾氣,動幹戈,指責他訛詐。幸虧兩人當時都忍著,沒動手,沒有把惡言惡語說出口。要不,必定要犯錯。
其實錯也應該,這錯也是可以饒恕的。那是沒弄清楚事情原委所犯的糊塗錯,並不是自己不地道,故意去犯錯。這錯也是有情可原的。兩人也都說:因這事兒,又長一見識,遇事兒還是頓一頓,思考一下,掂量一下,再做決定為最好。
說到最後,他們還都是覺得順天很可憐:若不是有拖拉機假撞這一遭,順天的這種折磨也不知道要持續到多少年以後才能不再折磨他。
甄世紅說的沒錯:順天是在幹活中不知道啥時候磕著、碰著、撞著了,撞斷了肋骨,他自己也不知道。他自己不知道啥時候磕著、碰著、撞著了,他隻知道疼,沒經醫治,居然熬到痊愈,居然堅持過來了。那疼痛,那難受是何等的難熬?順天居然沒有再多說,居然自己承受了。由此足見順天的實在,足見順天的忍耐力有多大了。順天是好人。就從這事情上看,他就是好人,這都是真的。
在為順天報不平,憐不幸的時候,張永東也慶幸,順天這肋巴疼不是自己給撞的,自己沒闖禍。幸好,幸好,不幸中的萬幸:不是拖拉機給撞的,張永東的良心不會受到譴責。這不是張永東的責任。張永東是個被冤枉者。不過張永東也是心神慌慌,跟著到市裏跑了一趟。其實也沒傷著張永東什麽,這也讓張永東長見識了。在山上起石頭,能碰得人肋骨斷,本人都不知道?這也太玄乎了。
張永東沒在山上石頭窩子裏待過,他不知道山上石場裏起石頭的情況。孫泉源在山上起過石頭,他對山上起石頭,開石頭,杵鋼釺,打炮眼兒,放炮,那些事情還是清楚的。他相信甄世紅說得對:順天那傷是一年前在幹活中碰撞造成的。那時孫泉源還在山上,順天那不舒服,孫泉源是知道的。整天都在一起,孫泉源也清楚。孫泉源竭力去想細節,他感覺是在一次放炮過後,順天捂著肋巴,說肋巴疼。山上石頭窩子裏都是大男人,都說肋巴疼是叉住氣了。大夥都是這麽說:“過一陣兒就好了。小夥子家,哪有那麽嬌攏。”當時不過也就是撞了一下,確實也不是特別疼,順天也就沒有再吭聲。過後一直疼,他就堅持著。或許肋巴裂縫就是那時候碰出毛病的。老百姓的看法:不撞出血,誰又願往那傷筋動骨處想呢。這也是山上石頭窩子裏人的風格。
記得那時候放炮,迸起的碎石,把孫泉源衣服上的扣子給打碎了。過後孫泉源感覺很可怕,跟馮玨說:“炸飛起來的小石頭,咋能這麽厲害,一下把我肚子這兒的扣子都炸沒了。我若不是身子貼著石壁站,隻怕也就倒黴了。”
馮玨說:“炸飛起來的碎石就是子彈。若是打到腦袋上,應聲人就倒了。隻怕比子彈還厲害呢。”
石頭窩子裏有飯吃,就是太累,也危險。孫泉源有這體驗。衣服上的扣子被打碎以後,他還是決計從石頭窩子裏下來了。全新、榮欣還在石頭窩子裏待著。石頭窩子有啥好?就為有飯吃,不用自己做飯,這地方就讓他們迷戀了?知青呀知青,單身漢呀單身漢,生活就是這麽簡單:不怕開山劈石,幹那活有多累人,隻為吃這一口現成飯。由此也可類比甄世紅為啥賴在城裏學習不往鄉裏去。甄世紅也為一口飯?未必,未必。
因為甄世紅忙著學習,沒有時間跟他們去玩。孫泉源還沒什麽感覺,甄世紅倒感到抱歉了。張永東頭前走時帶上了門,就在這當間,甄世紅給了孫泉源一個吻:說:“我現在這麽努力去學習,為我為你為祖國,也為咱們以後的生活更美好,你應該理解我,我把心掏給你了。你放心好了。”
聽到那麽貼心的話,又得這一吻,孫泉源一下懵過去了。看著甄世紅穿著白大褂,跟她擺著手,人家也是不忍心戀戀不舍地往前走,他心裏似有一團火,熊熊燃燒起來了。那個吻就是大火的主要燃料。
孫泉源跟張永東說:“世紅沒有工夫跟咱們一起玩兒,她感到很抱歉。她說她現在不跟著我去玩兒,就是為了將來我倆能有更好的生活。這話說得我的心都直想蹦出來。我真想親親她,她卻先親了我。這一親,我感覺幸福極了。”
張永東笑了說:“胖閨女,好媳婦,真是主動找上門,一心一意跟你走了。你是有福人。啥都不說,人家沒工夫跟你玩兒,你還待在城裏幹什麽?迴鄉下吧。城裏待著沒意思,鄉下還需要咱們呢。我也不在城裏浪費時間,趕緊迴去拉糞吧。”
隻在家裏閑待一天,他倆就決計迴鄉了。支書說過大隊給報銷車票。他倆坐上長途車,到公社換乘到東鄉的車,直到南寨門外的街上才下車。
瘋了這兩三天,也該收收心了。張永東跟支書匯報了給順天診病的情況;支書簽字,報銷了旅差費和車票,他便跟拖拉機手們排上班,又去拉糞走了。
孫泉源迴到溝裏,還是管著倉庫那老一套。隊下該鋤的地已鋤過了。該澆的地,也澆過了。梨樹上的梨兒長大了,沉甸甸的,壓彎了樹枝,該紮牢杆了。牢杆、繩子都在倉院和倉庫裏放著。這些活,保管都是要全程參與的。姑娘小夥年青人都爬到梨樹上,豎牢杆,吊樹枝,哪兒梨兒多吊哪裏,哪兒樹枝下垂吊哪裏。
姑娘們穿著花花綠的。這邊男青年唱一聲,那邊姑娘們也要應一句,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們都會迴唱歌,都會瞎哼哼。那景象美。那意境美。美得看見園子裏的果子都想流口水。葉子稠密,果實累累。這時候生活在山邊、溝裏很幸福,外人根本看不出來,無論冬夏當地細糧少,一年到頭,都是依靠紅薯填飽肚子的。
忽然一天晚上張永東來溝裏,說要借用孫泉源那個軍用壺。孫泉源感覺奇怪,問:“你又去西鄉山上拉煤幹什麽?”
孫泉源說:“哪裏呀。咱大隊治河石方數量沒完成,遭到了公社批評。大隊發了狠,要用拖拉機日夜往壩上送石頭。剛剛成立運石專業隊。本來說是讓40皮輪拖去拉石頭,隻是新良那邊坡太陡,害怕40頭小身輕,拉上一拖鬥石頭下坡時候扛不住,為這大隊讓履帶拖拉機趕過去,把石頭送下山,再有40接過穿過馬路送到河邊去。就這我是要一直待在那邊,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喝口冷水都困難,為這我還不來你這兒拿個水壺去,準備著長期抗戰?”
孫泉源感到奇怪,又問:“這倒是咋說?我還沒聽清楚呢。”
張永東說:“新良大隊那裏大坡太陡,用40皮輪拖,拉一拖鬥石頭下山,不安全。為著安全考慮,大隊讓75履帶拖拉機,掛拖鬥,把石頭運到山下。讓40皮輪拖,過來換車頭,穿馬路,隻跑河邊壩上這一路。”
孫泉源說:“這豈不麻煩死了?這一天又能拉多少?”
張永東笑了,說:“賠本買賣。掙得沒有出的多。都像這樣子,大隊也就發展不起來了。看似機械化,其實還不如架子車來得快呢。”
孫泉源笑說:“你們民兵營,大隊團支部,都是年輕人,把這任務交給你們民兵營,交給他們團支部,這任務還不是輕鬆完成?”
張永東聽著這麽說,嗬嗬笑起來,說:“民兵營,有這組織,真正在冊編製,哪個應該在冊呢?說起來我是民兵副營長,我還真不知道各隊有多少人是屬於民兵之列呢。咱支書也想讓團支部把這拉石頭任務承包了。還沒一開口,他自己就跟團支部書記搖頭了。別說讓團員青年去拉石頭,現在就是開個團員大會,這團員還召集不來呢。更別說要讓他們拉著自家架子車去拉石頭了。把任務分到各隊吧。各隊不當一迴事兒,沒人願意去,也是沒辦法。這不是屎憋屁股門兒了嘛,隻好動用拖拉機來拉石頭了。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隻有慢慢來吧。你看那幫人裝車,真是著急人呀。咱真不敢說咱覺悟有多高,跟他們比,我真是比他們的覺悟高多了。就為這,我也是幫著裝車,他們還都說:‘歇著吧。從來還沒有見過司機幫著裝車的,你是第一個。’我還有啥說?這也真是讓人無奈了。”
孫泉源聽了嗬嗬笑,說:“為啥出現這種情況?說白了還是領導不力的問題。咱拿團支部來說,團的活動少。像汪幸運那樣的,一開會,一上台講話,總是把各團小組長訓得豬狗不如。人家不當這團小組長了,誰受你的氣?人家不幹了,你有啥辦法?說白了,還是領導問題:不了解各隊團員青年都是咋想的,光想訓斥人家,誰還願意來呀。這不是掙工分,人家不來,他們也沒有一點辦法。”
張永東說:“辦法總會有,隻不過還沒到時候。”
孫泉源一聽,笑著問:“你說這話的意思是:你知道啥時候到時候,隻不過你沒說就是了?你是不願跟我說,你還跟我藏著掖著這個秘密呀。”
張永東、孫泉源領著順天到醫院食堂吃過飯,之後把他送上迴鄉下的長途車,看著他靠窗坐下,車走,他們才返迴醫院來找甄世紅。
走在返迴醫院這一路上,他倆心情都很好,說了很多話。說的最多的還是順天肋巴疼的事情。兩人都說順天感覺肋巴疼痛不是假裝的,應該就是跟甄世紅說的一樣,是過去受過創傷,因為自我保護,形成習慣,有東西在他負傷處晃一晃,他就覺得疼痛。這是一種心靈上的應激反映,是一種自我保護的自然現象,也是一種本能反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說的就是這道理。其實這就是精神問題。
猛然聽到甄世紅說是舊傷,他倆還以為順天是訛詐。若不往下再聽甄世紅解釋,他倆隻怕就要對順天動拳腳,咒罵順天欺騙人,不算是個東西了。現在看來當時是他倆想得多,忍那一頭沒動手,是對的。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這話真是讓古人說對了。是人都有小雞肚腸的那一麵:兩人聽到甄世紅那麽說,一時也都想跟順天發脾氣,動幹戈,指責他訛詐。幸虧兩人當時都忍著,沒動手,沒有把惡言惡語說出口。要不,必定要犯錯。
其實錯也應該,這錯也是可以饒恕的。那是沒弄清楚事情原委所犯的糊塗錯,並不是自己不地道,故意去犯錯。這錯也是有情可原的。兩人也都說:因這事兒,又長一見識,遇事兒還是頓一頓,思考一下,掂量一下,再做決定為最好。
說到最後,他們還都是覺得順天很可憐:若不是有拖拉機假撞這一遭,順天的這種折磨也不知道要持續到多少年以後才能不再折磨他。
甄世紅說的沒錯:順天是在幹活中不知道啥時候磕著、碰著、撞著了,撞斷了肋骨,他自己也不知道。他自己不知道啥時候磕著、碰著、撞著了,他隻知道疼,沒經醫治,居然熬到痊愈,居然堅持過來了。那疼痛,那難受是何等的難熬?順天居然沒有再多說,居然自己承受了。由此足見順天的實在,足見順天的忍耐力有多大了。順天是好人。就從這事情上看,他就是好人,這都是真的。
在為順天報不平,憐不幸的時候,張永東也慶幸,順天這肋巴疼不是自己給撞的,自己沒闖禍。幸好,幸好,不幸中的萬幸:不是拖拉機給撞的,張永東的良心不會受到譴責。這不是張永東的責任。張永東是個被冤枉者。不過張永東也是心神慌慌,跟著到市裏跑了一趟。其實也沒傷著張永東什麽,這也讓張永東長見識了。在山上起石頭,能碰得人肋骨斷,本人都不知道?這也太玄乎了。
張永東沒在山上石頭窩子裏待過,他不知道山上石場裏起石頭的情況。孫泉源在山上起過石頭,他對山上起石頭,開石頭,杵鋼釺,打炮眼兒,放炮,那些事情還是清楚的。他相信甄世紅說得對:順天那傷是一年前在幹活中碰撞造成的。那時孫泉源還在山上,順天那不舒服,孫泉源是知道的。整天都在一起,孫泉源也清楚。孫泉源竭力去想細節,他感覺是在一次放炮過後,順天捂著肋巴,說肋巴疼。山上石頭窩子裏都是大男人,都說肋巴疼是叉住氣了。大夥都是這麽說:“過一陣兒就好了。小夥子家,哪有那麽嬌攏。”當時不過也就是撞了一下,確實也不是特別疼,順天也就沒有再吭聲。過後一直疼,他就堅持著。或許肋巴裂縫就是那時候碰出毛病的。老百姓的看法:不撞出血,誰又願往那傷筋動骨處想呢。這也是山上石頭窩子裏人的風格。
記得那時候放炮,迸起的碎石,把孫泉源衣服上的扣子給打碎了。過後孫泉源感覺很可怕,跟馮玨說:“炸飛起來的小石頭,咋能這麽厲害,一下把我肚子這兒的扣子都炸沒了。我若不是身子貼著石壁站,隻怕也就倒黴了。”
馮玨說:“炸飛起來的碎石就是子彈。若是打到腦袋上,應聲人就倒了。隻怕比子彈還厲害呢。”
石頭窩子裏有飯吃,就是太累,也危險。孫泉源有這體驗。衣服上的扣子被打碎以後,他還是決計從石頭窩子裏下來了。全新、榮欣還在石頭窩子裏待著。石頭窩子有啥好?就為有飯吃,不用自己做飯,這地方就讓他們迷戀了?知青呀知青,單身漢呀單身漢,生活就是這麽簡單:不怕開山劈石,幹那活有多累人,隻為吃這一口現成飯。由此也可類比甄世紅為啥賴在城裏學習不往鄉裏去。甄世紅也為一口飯?未必,未必。
因為甄世紅忙著學習,沒有時間跟他們去玩。孫泉源還沒什麽感覺,甄世紅倒感到抱歉了。張永東頭前走時帶上了門,就在這當間,甄世紅給了孫泉源一個吻:說:“我現在這麽努力去學習,為我為你為祖國,也為咱們以後的生活更美好,你應該理解我,我把心掏給你了。你放心好了。”
聽到那麽貼心的話,又得這一吻,孫泉源一下懵過去了。看著甄世紅穿著白大褂,跟她擺著手,人家也是不忍心戀戀不舍地往前走,他心裏似有一團火,熊熊燃燒起來了。那個吻就是大火的主要燃料。
孫泉源跟張永東說:“世紅沒有工夫跟咱們一起玩兒,她感到很抱歉。她說她現在不跟著我去玩兒,就是為了將來我倆能有更好的生活。這話說得我的心都直想蹦出來。我真想親親她,她卻先親了我。這一親,我感覺幸福極了。”
張永東笑了說:“胖閨女,好媳婦,真是主動找上門,一心一意跟你走了。你是有福人。啥都不說,人家沒工夫跟你玩兒,你還待在城裏幹什麽?迴鄉下吧。城裏待著沒意思,鄉下還需要咱們呢。我也不在城裏浪費時間,趕緊迴去拉糞吧。”
隻在家裏閑待一天,他倆就決計迴鄉了。支書說過大隊給報銷車票。他倆坐上長途車,到公社換乘到東鄉的車,直到南寨門外的街上才下車。
瘋了這兩三天,也該收收心了。張永東跟支書匯報了給順天診病的情況;支書簽字,報銷了旅差費和車票,他便跟拖拉機手們排上班,又去拉糞走了。
孫泉源迴到溝裏,還是管著倉庫那老一套。隊下該鋤的地已鋤過了。該澆的地,也澆過了。梨樹上的梨兒長大了,沉甸甸的,壓彎了樹枝,該紮牢杆了。牢杆、繩子都在倉院和倉庫裏放著。這些活,保管都是要全程參與的。姑娘小夥年青人都爬到梨樹上,豎牢杆,吊樹枝,哪兒梨兒多吊哪裏,哪兒樹枝下垂吊哪裏。
姑娘們穿著花花綠的。這邊男青年唱一聲,那邊姑娘們也要應一句,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們都會迴唱歌,都會瞎哼哼。那景象美。那意境美。美得看見園子裏的果子都想流口水。葉子稠密,果實累累。這時候生活在山邊、溝裏很幸福,外人根本看不出來,無論冬夏當地細糧少,一年到頭,都是依靠紅薯填飽肚子的。
忽然一天晚上張永東來溝裏,說要借用孫泉源那個軍用壺。孫泉源感覺奇怪,問:“你又去西鄉山上拉煤幹什麽?”
孫泉源說:“哪裏呀。咱大隊治河石方數量沒完成,遭到了公社批評。大隊發了狠,要用拖拉機日夜往壩上送石頭。剛剛成立運石專業隊。本來說是讓40皮輪拖去拉石頭,隻是新良那邊坡太陡,害怕40頭小身輕,拉上一拖鬥石頭下坡時候扛不住,為這大隊讓履帶拖拉機趕過去,把石頭送下山,再有40接過穿過馬路送到河邊去。就這我是要一直待在那邊,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喝口冷水都困難,為這我還不來你這兒拿個水壺去,準備著長期抗戰?”
孫泉源感到奇怪,又問:“這倒是咋說?我還沒聽清楚呢。”
張永東說:“新良大隊那裏大坡太陡,用40皮輪拖,拉一拖鬥石頭下山,不安全。為著安全考慮,大隊讓75履帶拖拉機,掛拖鬥,把石頭運到山下。讓40皮輪拖,過來換車頭,穿馬路,隻跑河邊壩上這一路。”
孫泉源說:“這豈不麻煩死了?這一天又能拉多少?”
張永東笑了,說:“賠本買賣。掙得沒有出的多。都像這樣子,大隊也就發展不起來了。看似機械化,其實還不如架子車來得快呢。”
孫泉源笑說:“你們民兵營,大隊團支部,都是年輕人,把這任務交給你們民兵營,交給他們團支部,這任務還不是輕鬆完成?”
張永東聽著這麽說,嗬嗬笑起來,說:“民兵營,有這組織,真正在冊編製,哪個應該在冊呢?說起來我是民兵副營長,我還真不知道各隊有多少人是屬於民兵之列呢。咱支書也想讓團支部把這拉石頭任務承包了。還沒一開口,他自己就跟團支部書記搖頭了。別說讓團員青年去拉石頭,現在就是開個團員大會,這團員還召集不來呢。更別說要讓他們拉著自家架子車去拉石頭了。把任務分到各隊吧。各隊不當一迴事兒,沒人願意去,也是沒辦法。這不是屎憋屁股門兒了嘛,隻好動用拖拉機來拉石頭了。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隻有慢慢來吧。你看那幫人裝車,真是著急人呀。咱真不敢說咱覺悟有多高,跟他們比,我真是比他們的覺悟高多了。就為這,我也是幫著裝車,他們還都說:‘歇著吧。從來還沒有見過司機幫著裝車的,你是第一個。’我還有啥說?這也真是讓人無奈了。”
孫泉源聽了嗬嗬笑,說:“為啥出現這種情況?說白了還是領導不力的問題。咱拿團支部來說,團的活動少。像汪幸運那樣的,一開會,一上台講話,總是把各團小組長訓得豬狗不如。人家不當這團小組長了,誰受你的氣?人家不幹了,你有啥辦法?說白了,還是領導問題:不了解各隊團員青年都是咋想的,光想訓斥人家,誰還願意來呀。這不是掙工分,人家不來,他們也沒有一點辦法。”
張永東說:“辦法總會有,隻不過還沒到時候。”
孫泉源一聽,笑著問:“你說這話的意思是:你知道啥時候到時候,隻不過你沒說就是了?你是不願跟我說,你還跟我藏著掖著這個秘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