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羲接過赤金錢幣跟《武經》,心中充滿了不舍。

    不論是跟白子嶽,還是小桑她們三個小狐狸,這短短幾天,他們都結下了濃厚的交情。

    劉羲在心中默默發誓,將來修為高深了,一定要報答他們。

    “小易哥哥,我們走啦,我們會想你的,以後一定會來大乾看你。”

    小桑喊道。

    小狐狸們躍上馬車,依依不舍地望著劉羲。

    將狐族的藏書搬上車之後,白子嶽跟劉羲道別,架著馬車走了。

    劉羲一直望著他們的馬車走遠,消失在眼簾,才悠悠歎息一聲,一股孤寂的感覺油然而生。

    他迴轉到石洞中,拿起那本藏著《過去彌陀經》的《武經》,心頭一陣狂跳。

    他深吸了兩口氣,慢慢平靜下來,然後點燃了火盆。

    他舉起經書,想了想,還是將它投進了火盆之中。

    自從覺醒了前世的記憶之後,他變得更加謹慎了。

    若是自己私下修煉武藝的事情被發現了,肯定會受到洪玄機的訓斥。

    而且引起趙夫人的不快與警覺的話,說不定招來殺身之禍。

    所以這本雞肋一般的《武經》還是毀屍滅跡的好。

    隨著火苗卷起,不一會兒就把經書給吞噬了。

    隨著經書的紙張轉化為灰燼,火盆中顯露出來一張暗金色的書頁。

    劉羲將金頁從火盆裏夾了出來。

    這金頁仿似絲綢所製作的,薄如蟬翼,摸在手中柔滑似水。

    他用力拉扯了一下,卻是紋絲不動。

    金頁看起來隻有巴掌大小,實際上卻是折疊起來的,一層層展開,卻是四四方方的,極大一塊。

    隻見上了寫滿了密密麻麻的文字,中間一尊大佛的畫像,佛像四周日月星辰環繞。

    劉羲將經卷鋪排在石桌上,端詳著。

    隻看了一眼這字,就入迷了一般,實在是這書法寫得太好了。

    不看含義,光是這書法就充滿了一種超脫的意境,令人一見忘俗。

    這尊金色佛陀雙眼微微閉,盤膝,雙手結印,神態安詳。

    卻不像別的寺廟裏麵佛像的威嚴,透漏出來的是一種親切,熟悉的氣息。

    甚至,甚至劉羲有一種感覺,這尊佛就是自己的千百世起源的前生。

    “這才是真正的佛像,這神態,這氣質,能和人引起共鳴。有著自身成佛的意境。”

    佛的教義講究眾生平等,人人都可以成佛。

    真正的佛像,也不是威嚴,也不是巨大,而是親切,是能夠喚起人們心中的佛性。

    光是這畫功,就可成為畫中聖者,五百年也出不了一個。

    金帛最上方寫著“過去彌陀經”五個字。

    經文開篇便是“如是我聞”開頭。

    這是佛陀親自講道的記述,有這四個字就代表是親耳聽佛陀所講。

    這也是正道經文與外道的區別。

    寫下這樣的經文的,一般都是佛陀的親傳弟子。

    佛陀、諸子聖賢都是敘而不作,隻講大道,指明方向,具體的法門由後人根據自身情況而摸索。

    因此,這些聖賢經典其實都是其弟子記錄的。

    《過去彌陀經》講了各種觀想法,從存想天庭,天女觀,到白骨觀,惡鬼觀,夜叉觀等等。

    當然最根本的奧義還是在這幅佛像上麵。

    就算沒有文字,隻是這一幅佛像,就已經囊括了《過去彌陀經》的根本法。

    文字上描述的修行法不過是手段,是渡河的舟楫,隻有那幅佛像才是這篇經文的根本。

    隻要能夠觀想出這尊佛像,那麽就算修成了《過去彌陀經》。

    過去不變,真我永恆,一旦觀想出這尊佛像的精義,那麽神魂就能得到《過去彌陀經》的神意。

    不論神魂遭受到什麽危險跟創傷,都能恢複如一。

    在金帛的背麵,有許多巴掌大小的畫像,對應著的就是文字中所描述的觀想法。

    若說過去佛的畫像是根本法,那麽背麵這些畫像就是護道手段。

    比如那專門攻擊人神魂的五大魔神王,一為夜叉王,二為羅刹王,三為修羅王,四為金剛王,五為明王!

    觀想出來之後,將之降服,那麽就可以作為殺伐手段,專門滅人神魂。

    隻是這些法門都是要先在內心觀想出來,然後還要將之降服,才能用出來,否則隻會反噬自己,弄得走火入魔。

    劉羲隻是看了一眼,心底魔念就蠢蠢欲動,趕忙移開目光,將之翻過來鋪在桌上。

    他開始觀想那大佛,好似就看到了自己的轉世前身。

    朦朦朧朧中,腦海裏湧起一片十分模糊的片段,似乎自己身處在一片原始叢林之中,在裏麵兜兜轉轉,怎麽也走不出來。

    他收攝心神,將那股古怪的記憶畫麵給摒棄到一邊,觀想著天門大開,星光拉起長長的絲線,縷縷落進腦海中。

    星光入腦,一股清涼的氣息從頭直到腳,舒爽無比。

    這股飄飄欲仙的感覺,令他無限沉迷。

    整個魂兒似乎都飛了起來,越飄越高,慢慢地望著天空裏飄去。

    那股神魂皆醉、飄飄欲仙的感覺,越來越強烈,同時他的神魂也在一步步地萎靡下去。

    若是再不停止,過不了多久,隻怕他就會魂飛魄散。

    這個時候,天空中,一尊大佛大放光明。

    這佛陀親切而溫暖,瞬間就讓他清醒了過來。

    劉羲猛地睜開眼,心有餘悸地喘了口氣。

    這修煉還真是兇險,不過這觀想法門與觀想佛陀乃是相輔相成的。

    所謂魔高一尺,佛高一丈。

    這些天人觀、天女觀、白骨觀等等,在觀想的時候,以佛陀鎮壓,二者一起成長。

    當自己不為這些觀想之物所動的時候,那麽《過去彌陀經》才算修成。

    劉羲暫時不打算迴家了。

    他白天練武,晚上修煉《過去彌陀經》,另外還把前世所讀過的典籍給默寫了出來,認真誦讀揣摩。

    他這一世本就底蘊深厚,麵對前世的那些典籍,讀起來沒有絲毫壓力。

    沒多久就把其中大部分的精義給理解透了,化作了自己的資糧。

    因此他的神魂急劇地壯大起來。

    神魂壯大,又帶動了他修煉《過去彌陀經》的速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鴻蒙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康廣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康廣陵並收藏諸天鴻蒙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