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道:“著啊。朝廷強,我便示之以弱;朝廷弱,我便示之以強。是這個意思吧?”

    “主公所言甚是。”

    李儒躬身道。

    二人哈哈大笑。

    漢軍駐地之中,自從得到了朝廷的聖旨,劉羲開始整理軍隊。

    然後帶著他們不斷攻略廣宗城的周邊城池,積小勝為大勝,將漢軍的士氣漸漸扭轉過來。

    而漢軍中那些閹黨一係的將領,平日對他陽奉陰違的,總是莫名其妙地死在戰鬥之中。

    魏延蔣欽等人已經晉升為一流武將,他按著功勞及時提拔。

    軍權逐步被他牢牢掌握。

    而殺死的黃巾大多是對黃蓉不服之人,還有一部分是混進來的世家棋子。

    黃蓉也逐步整合了廣宗城內的黃巾兵馬。

    天下黃巾大多往廣宗聚集而來。

    也有一些人見張角已死,準備自立山頭,陽奉陰違,自己尋覓了去處。

    南陽張曼成就捎信來,推托說行軍困難,帶著大軍往江東一帶撤退。

    潁川黃巾渠帥波才被手下人出賣,被皇甫嵩朱儁二人所破。

    朱儁將黃巾士兵,連同依附黃巾的數十萬百姓一同誅殺。

    一時間,潁川之地屍骨如山,愁雲慘淡。

    天下黃巾,無不對朱儁恨得咬牙切齒。

    整合了黃巾勢力之後,黃蓉開始將手下兵馬,連同百姓,分批往黑山轉移。

    有著劉羲的掩護,黃巾撤退得很順利,被斬殺的基本上都是棄子。

    十日之後,劉羲攻破率軍攻破廣宗城,斬殺了“張寶”“張梁”二人。

    黃巾的天公將軍、地公將軍、人公將軍,全部被劉羲所斬。

    至此,劉羲威名傳遍天下。

    董卓行軍還在半路上,就聽到了劉羲剿滅黃巾的消息。

    一時間,內心失落無比,五味雜陳。

    雖然原本就打算著不能打大勝仗,但是看到劉羲竟然這麽快地消滅了黃巾大部,他與李儒心中還是充滿了震驚的。

    捷報上傳到朝廷,天下震動。

    在他們看來,張氏三兄弟一死,黃巾就算正式地滅掉了。

    至於逃竄的一部分,還有所謂的太平道聖女,他們根本沒有放在眼裏。

    眼看著三處主要的戰場落下帷幕,皇帝劉宏心頭一塊大石落地,心情也舒暢起來。

    這一打仗,花錢如流水。

    國庫早就空虛了。

    他的內帑也被掏出了一大半。

    這可是他多年的搜刮跟積蓄,可把他心疼壞了。

    若非是黃巾賊子威脅到了他的江山寶座,他根本不可能掏出這筆錢來。

    像以前邊地的暴亂,國庫沒有財產時,他寧願邊地混亂,被踐踏劫掠,也不願掏出一毛錢來。

    劉宏就是這麽一個一毛不拔的鐵公雞皇帝。

    他是從叔父手中繼承的皇位,所以崽賣爺田不心疼,卻把自己的私庫看得比命還重。

    劉羲結束了黃巾暴亂,不但對他的江山社稷有功,也拯救了他的錢袋子。

    因此他下令給宗正,讓劉羲認祖歸宗,給他恢複了祖上涿鹿亭侯的爵位。

    又下令在外征戰的三大軍團,即日班師迴朝,接受封賞。

    聖旨下達後,全軍歡欣鼓舞。

    劉羲帶領大軍,浩浩蕩蕩地開往洛陽。

    大軍入關之後,駐紮城外,就有使節來到軍中,犒賞將士,然後收迴虎符,將各軍調迴原本的各部。

    劉羲手下隻剩下了本部的幾千兵馬。

    次日,劉羲帶著關張等諸將,進入洛陽城中,去拜訪盧植以及其他大儒名士。

    盧植被押解迴洛陽之後,被下獄關了幾日,就釋放迴家,勒令閉目思過。

    倒是沒有受到什麽苦楚。

    對於劉羲取得的功績,盧植十分欣慰。

    同時也十分好奇,劉羲如何取得如此輝煌戰果的。

    按他的估計,就算張角去世,以黃巾的實力,漢軍根本不可能短時間裏獲勝的。

    劉羲心裏一陣汗顏,幸好早就想好了說辭,不然以盧植的剛正性格,隻怕非要大義滅親不可。

    他先介紹了一番手下諸多猛將,又編造了黃巾內部不合,互相傾軋的謊言,勉強解釋了過去。

    關羽張飛二將,盧植以前是認識的。

    在剿滅蠻族的時候,他們兩人就已經是一流武將了。

    沒想到短短兩三年時間,又突破了超一流。

    更沒想到劉羲麾下又有了這麽多位猛將。

    連連感歎是大漢之幸。

    盧植帶他見了大儒蔡邕等黨人,名士。

    在等候皇帝召見的幾天時間裏,劉羲不但結交了許多的名士,連世家豪門也對他進行了招攬。

    當朝太尉楊賜、司空袁逢、大將軍何進都親自相召,接見了他。

    楊賜年事已高,不久就要退下來。

    他的兒子楊彪後來也做到了三公,孫子楊修,就是未來被曹操所殺那位。

    楊家乃是與袁家並列的頂尖世家,四世三公。

    不過他們家沒有多大的野心,所以反而後世一直傳承了下去,在隋唐之時,都還是赫赫有名的大家族。

    反倒是袁家野心勃勃,因為袁術袁紹在爭天下當中的失敗,衰落了下去。

    這三人都是權勢顯赫之輩,劉羲不想得罪,隻好虛與委蛇了一番。

    數日後,皇甫嵩朱儁也班師迴朝了。

    劉羲終於等來了劉宏的召見。

    穿過繁華喧囂的洛陽城街道,劉羲來到了宏偉的皇宮之前。

    一個小黃門走上前,對劉羲施禮道:“陛下正在西園休憩,君侯請隨我來。”

    劉羲見他麵熟,迴憶了一番,不正是數年前往涿郡對盧植宣旨的那個小黃門嗎?

    他記憶力極好,還記得這小黃門名叫張全,是大宦官張讓的義子。

    “原來是張貂寺,數年未見,別來無恙。”

    “啊,君侯居然還記得小人!”張全驚喜莫名。

    他雖是張讓的義子,但是卻不是最受重視的,權力並不大。

    而劉羲如今是天下名士,名將,又是侯爵,雙方地位差距天壤之別。

    宦官內心最是陰暗敏感,因此見劉羲還記得幾年前的那次見麵,他心中充滿自豪。

    劉羲發揮出如沐春風的技能,幾句話之間就令張全對他充滿了感激,也將內廷朝堂間的一些事情對他說了。

    原本皇帝就對劉羲印象極好,若非趙忠從中作梗,他早就想召見劉羲了。

    另外劉羲還聽出了張讓與趙忠二人關係並不和睦。

    也是,兩人並列為內宦之首,肯定有摩擦競爭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鴻蒙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康廣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康廣陵並收藏諸天鴻蒙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