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還未亮,姚廣孝就匆匆忙忙趕到宮中。


    昨晚天雷擊中文淵閣引發大火,姚廣孝得知這個消息也是一夜未睡。


    因為整個《永樂大典》就隻有一部,而這唯一的一部,就藏在文淵閣中。


    姚廣孝是永樂大典的監修之一,另外一個則是大名鼎鼎的解縉,不過解縉在今年初已經死在詔獄之中了。


    因此若是永樂大典被毀,想要重修恐怕都找不齊當初的人了。


    穿過內五龍門,東邊不遠就是文淵閣,姚廣孝直接來到火災現場。


    文淵閣本來就是用來珍藏和編修書籍的地方,分為東閣和西閣,而永樂大典就收藏在東閣之中,占了滿滿一層。


    當姚廣孝來到文淵閣,看到被燒毀的西閣時,心中的一塊大石也終於落了下來。


    還好還好,東閣沒事,永樂大典還在!


    不過姚廣孝還是不放心,邁步進到東閣的二樓,隻見這裏擺放著一排又一排的書架,書架上密密麻麻的平放著一摞又一摞的書籍。


    這些書籍分門別類,包括經、史、子、集,涉及天文地理、陰陽醫術、占卜、釋藏道經、戲劇、工藝、農藝等等,可以說華夏幾千來的智慧結晶,幾乎全都在這裏了。


    這些所有書加在一起,也就是唯一一部《永樂大典》。


    “少師你也來了!”


    就在這時,朱棣忽然從另一角走了出來,他來的更早,剛才親自去查看了一下永樂大典才放下心。


    “陛下,西閣裏的書籍損失幾何?”


    姚廣孝上前行禮問道。


    “損失慘重,昨晚雷打的震天響,卻沒下多少雨,西閣的火勢巨大,裏麵的書籍十不存一!”


    朱棣痛心疾首的迴答道。


    皇城的宮殿一般都是以巨木建造,最怕烈火,其中天雷引發的火災,更是皇城火災的主要原因之一。


    “至少永樂大典沒事,其它的藏書還有副本,但永樂大典卻隻一部啊!”


    姚廣孝安慰朱棣道。


    永樂大典的編纂花費數年,動用了三千多人,最後成書有兩萬多卷,將近四億字,據說定稿後光是抄寫,就抄了整整一年。


    因為這部書太過浩大,因此也隻抄寫了一部。


    後來嘉靖皇帝在位時,選拔出一百多人重錄永樂大典,最後花了整整五年時間,才抄錄出一部副本。


    “是啊,朕的大典沒事,這部書可是太祖皇帝的心願,朕繼承父誌,好不容易才編纂成書,絕不可有失!”


    朱棣點頭道。


    當初朱元璋在位時,就想編纂出一部囊括“經曆百家”的《類要》,但沒能編成,朱棣登基後剛坐穩江山,就立刻下旨編了永樂大典。


    其實就是朱棣得位不正,心裏太虛,因此事事都想證明自己比父親朱元璋更強,永樂大典隻是其中之一。


    “走吧,咱們去武英殿坐坐!”


    朱棣說著拉著姚廣孝的手臂,一如以前那般並肩而行,兩人與其說是君臣,其實更像是老友。


    來到武英殿,朱棣讓人送上茶水,君臣二人相對而座。


    “陛下,這次永樂大典逃過一劫,但下次未必就會如此幸運了,所以還是要早做打算啊!”


    姚廣孝勸誡道。


    “這個朕已經想過了,要麽治標,要麽治本,但都不容易啊!”、


    朱棣端起茶水一飲而盡道。


    “治標隻能加強對永樂大典的保護,但像這種天災,根本防不勝防,至於治本……”


    姚廣孝說到最後也苦笑一聲。


    治本的方法也很簡單,隻要把永樂大典多抄幾部,分別收藏在各處,就不怕這部大典失傳了。


    但永樂大典的內容實在太浩大了,當初幾百人抄了一年,也才抄出一部。


    而且不要以為抄書是件很簡單的事,後世有種遊戲,就是商家讓人從1寫到500,中間不能出錯,如果寫完了可以得到禮物,但真正能一字不錯寫完的人少之又少。


    抄書更加複雜,不但有文字,而且還有圖畫,對抄書人的要求極高,一般人根本無法勝任,如果強行抄寫,最後也隻會錯誤百出。


    至於把永樂大典拿去印刷,就更不可能了,光是雕刻需要的木材,都夠修建好幾座紫禁城了。


    “實在不行,就把永樂大典分開存放,這樣就算其中一部分毀了,剩下的還能保存下來。”


    姚廣孝最後想到一個折中的辦法。


    “不行,永樂大典必須完整的傳下去,若是剩下一些殘本,那我寧可它全都毀了!”


    朱棣卻大手一揮拒絕道。


    如果朱瞻壑在這裏,一定會吐槽朱棣是個完美主義者。


    就在姚廣孝進宮的同時,朱瞻壑也來到皇城,但他並沒有來見朱棣,而是來到了文華殿見朱高熾。


    剛進文華殿,朱高熾竟然站起來大笑道:“哎呦,我們家的散財童子來了,你看我這裏的宮女怎麽樣,我也不多要,十萬貫隨便你挑!”


    “大伯你也取笑我?”


    朱瞻壑一臉無奈,他這個大明第一情種兼冤種的綽號,看樣子是無論如何也甩不掉了。


    “我哪是取笑你?那天你第一次見到那個孫女官,就直接誇人家漂亮,可我無論如何也沒想到,你竟然花費那麽大的代價把她換迴去。”


    朱高熾再次哈哈笑道。


    “大伯您對這件事就一點也不生氣?”


    朱瞻壑邁步上前,在朱高熾麵前一屁股坐下問道。


    “我生什麽氣,你伯娘身邊養著七個還是八個女官?都和那個孫女官一樣,給你還是給你大哥不都是一樣?”


    朱高熾胖手一揮道,聽他這話裏的意思,是真把朱瞻壑當兒子看了。


    “謝謝大伯,不過伯娘好像挺生氣的,您幫我勸勸。”


    朱瞻壑嘿嘿一笑道。


    上次太子妃跑去王府要人,雖然最後擺了朱瞻壑一道,但心裏估計還是不舒服。


    “女人頭發長見識短,你大哥送出去的人,她還跑過去要,實在太不像話,我都懶得說她!”


    朱高熾半躺在椅子上,一臉嫌棄的吐槽道。


    當然朱高熾嘴上這麽說,其實他和太子妃的感情還是很深厚的。


    不過夫妻嘛,平時免不了拌嘴吵架,朱高熾已經達到了婚後男人的最高境界:隻要老婆做的不太過分,他就當做沒看見。


    聊了幾句家常,朱瞻壑這才步入正題。


    “大伯,我今天來是想求您個事!”


    朱瞻壑有點不好意思的道。


    “什麽事?”


    朱高熾關切的問道。


    “這不是因為我亂花錢嗎,我娘把我攢的零花錢全都拿走了,所以我現在窮的厲害……”


    “等等,你不會是找我借錢吧?”


    朱高熾打斷朱瞻壑問道。


    “不用,我已經找皇爺爺要了點零花錢!”


    朱瞻壑隨口迴答道。


    “你……你找你皇爺爺要零花錢?”


    朱高熾瞪大一雙肉縫眼,感覺荒唐又有點好笑。


    “對啊,孫子沒錢了,找爺爺要點零花不很正常嗎?”


    朱瞻壑理所當然的反問道。


    “這……好像也沒毛病。”


    朱高熾一愣,隨後低聲自語,但又總感覺不太對勁。


    “當然了,我也不好意思老是找皇爺爺要錢,所以最近我找了條財路,需要幾個工匠,大伯您能不能幫忙給我調幾個人?”


    朱瞻壑終於講出今天來的目的。


    “嗨,我還以為什麽大事呢,不就是幾個工匠嗎,你想要什麽工匠?”


    朱高熾十分豪爽的道。


    “我想要銅匠,最好是寶泉局手藝最精湛的銅匠。”


    朱瞻壑嘿嘿一笑再次道。


    調工匠的確是件小事,朱瞻壑不想去麻煩朱棣,而且這件事雖小,卻屬於挖大明的牆角,所以他寧願跑來找朱高熾幫忙。


    “寶泉局?”


    朱高熾先是一愣,緊接著大驚失色道:“等等,你不會是想私鑄銅錢吧?我可告訴你,再缺錢也不能這麽幹,讓你皇爺爺知道了,那可是要掉腦袋的!”


    朱棣登基後禁止銅錢流通,對於私鑄銅錢者,一經發現立刻處死,哪怕皇族也不例外。


    “大伯您想哪去了,我就是想做一些開作坊用的銅器,這些銅器要求很高,隻有寶泉局的銅匠才能做成。”


    朱瞻壑急忙解釋道。


    “原來是這樣!”


    朱高熾聞言這才放下心,隨後點頭道:“行吧,那我等下讓人去寶泉局打個招唿,派幾個手藝好的銅匠去王府找你。”


    “太好了,謝謝大伯!”


    朱瞻壑興奮一拍巴掌,有朱高熾這句話,他的銅活字就算成功了一大半。


    事情辦妥了,朱瞻壑正準備告辭離開。


    不過朱高熾忽然叫住他道:“瞻壑,自從秋興園那天後,你大哥迴來就有點不對勁,這件事因你而起,所以你能不能幫我去勸一勸他?”


    “大哥怎麽了,哪裏不對勁?”


    朱瞻壑驚訝的問道。


    “三兩句話我也說不清楚,你去了就知道了!”


    朱高熾說到這裏眉頭微皺,看樣子也十分擔心朱瞻基的情況。


    “這個……好吧!”


    朱瞻壑猶豫了一下也終於點頭,畢竟人家才幫了自己一個忙,他也不好意思拒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吾父朱高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冥老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冥老魚並收藏吾父朱高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