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溫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又問起他和恆亮之間的是咋迴事,怎麽一見麵就針尖對麥芒的!
喬二郎撇撇嘴道:“我又不是吃飽了撐的去招惹他,是他自己巴巴的去捧陸樂和二皇子那一幫人的臭腳,偏偏好死不死的想拿我作筏子!你瞧瞧他那一一副小人得誌的模樣,太欠揍了。
喬二郎說到這裏,低下身子,湊過去,小臉上滿是好奇,低聲說道。
“恆四叔,你們定邊侯打算站隊了,要不然堂堂侯府三公子天天舔著臉跟那些人鬼混,給人當狗腿子當得不亦說乎,你們真的是一個爹生的?
恆溫伸手彈了他一個腦袋蹦子:“好好說話,做這幅賊頭賊腦的模樣幹啥?下次你再遇到他不做個人,隻管揍,侯府這邊我給你擔著!”
喬二郎本來委屈的小臉頓時笑得燦爛:“得了,有你這句話,那我就不客氣了!”
告別恆溫,喬二郎也不急著迴家了,他打算去魚滿倉食鋪子裏碰碰運氣。
.......
清水河岸邊,船隻鋪滿了整個河麵,一個個排著隊等候在碼頭邊靠岸,好卸下船上的貨物,好及時送往京城的各個地方。河而建的魚滿倉商業街摩肩接踵,人流如織。
若不是開業時,喬欣求武帝賞賜了一塊下馬石碑立在街口處,禁止大型馬車出人,偌大的四車道大街恐怕天天堵的人心慌意亂。
這規矩一立,西城區立馬出現了古代版的貨拉拉小哥隊。
隻要你有一輛小推車,又願意遵守此地的規矩,就可以去魚滿倉商業街管理處,登記為人力拉貨小哥。
大型馬車進不來,這貨物擦碼頭要運送到哥哥鋪子裏,花上五文錢叫倆小車包接包送,服務周到,還不用擔心對房漫天要價。
因為魚滿倉拉貨的價格是公開透明的,什麽貨什麽價,每次隻能運多少,多少距離一個收費標準都是可查的,即可避免私下裏漫天要價,又可以不免商戶往死裏壓著錢。全麵保證了兩方人的利益。
如今商業街上,隨處可見散漫的行人,每個鋪子進進出出,顧客不斷。魚滿倉的大堂如往日一般座無虛席。
\"宋掌櫃的,聽說你最近又談成了一筆大買賣?”
宋掌櫃的歎了一口氣,看似抱怨,實則炫耀道:“哎,別提了,是談成了,可咱們不僅沒賺到錢,還往裏麵補貼好大一筆銀子呢,連個辛苦費都沒有撈著!”
“怎麽可能,聽說你的這主顧可是喬府的老夫人,當初改建這一片的時候,那可是花了十幾萬兩銀子,眼都不眨一下,他們在你鋪子裏定製了一二百套的綢衣,單這一筆花費就上千兩!”
宋掌櫃的一副不吐不快的模樣:“確實有這麽個事,喬府的管事當日付錢也爽快,我也以為是財神爺上門了。
沒想到才過兩天,咱東家連本帶利還搭上了不少銀子給喬家小郎君給送了迴去!”
“啊,快說說咋迴事?莫不是人家設了個局,就為了掏你東家的銀子不成?”
宋掌櫃的摸摸後腦勺嘿嘿一笑:“這不是要舉行那個什麽廚王爭霸賽麽,喬小公子搞什麽商家讚助,說什麽可以宣傳自家的貨物, 他們家護衛穿著咱家製作的衣衫閃登場。咱東家這麽聽說,哪還能坐得住。
再一打聽,好家夥,這事居然喬府和宮裏起的頭,逍遙侯,和齊王都帶頭支持, 你想想這幾家哪個不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咱東家這才像跟在後麵湊個熱鬧!”
眾人聞言笑道:“好你個宋掌櫃的,這算盤珠子打的叮當響,這筆錢若是能跟貴人結個善緣,確實值得。”
“諸位如其眼饞咱東家能結這個善緣, 不妨自己也試試, 老夫聽說這次一共有二十多個名額,如今剩下的不多了,手快有,手慢無呀!”
“嗬嗬,我說宋掌櫃的今兒個咋這麽大方,原來是在這等著咱們呢,咱們做的都是小買賣,比不得你家財大氣粗。就不湊這個熱鬧了!”
宋掌櫃的笑而不語,雙手捧著茶杯,望著杯子裏紅亮的茶湯,小口的品嚐著。
這可是今年新出的金花茶,二兩銀子一兩茶,可不是誰都能喝得到呢!
若不是這魚滿倉是喬府的鋪子,這茶葉又是喬府研究出來的,恐怕他們這些商賈暫時也品嚐不到陛下都誇讚的貢品。
靠在門框上的中年男子,若有所思,招手叫來小二要了一桌席麵順便打聽起廚王爭霸賽的事宜。
魚滿倉的夥計早就得了喬二郎的吩咐,對堂客自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坐在旁邊的堂客也豎起耳朵,聽起八卦來。
知道此事可以通過魚滿倉梁掌櫃的牽線搭橋,有的商販心思活絡起來了。
酒香也怕巷子深,東西再好,拿到生意場上必得靠人吹。
三分活,七分說,死人說活了,破貨變好貨,買賣的功夫全在嘴皮上。
到了需要逢場作戲,八麵玲瓏,看風使陀,左右逢源的時候,就更指著掌櫃的那張好嘴了。
往日裏他們家的好東西想打下口碑,除了靠掌櫃的一張嘴哄得顧客心花怒放,然後替他們口口相傳。
可這樣傳播速度慢,能擴散開的範圍也就隻有店鋪附近的那幾條街,再遠就不行了。
官方舉辦的全民賽事,湊熱鬧的人肯定不少。
本地人,外地遊客,齊聚一堂。任何事物的曝光機會都會大大增加。
稍有眼光的商家家又豈能放過這個機會?
就比如了宋掌櫃的東家,倒不是多麽信任朝廷的辦事能力,人家看中的是老婦人的獨到眼光。
你就拿眼睛瞅一瞅,仔細品一品。喬老夫人所做的每一門生意,那就沒有不賺錢。
比如他們家新開點心鋪子,當天讓夥計穿著定製的服裝坐在準備好的牛車上,跟著遊行的隊伍往人群最顯眼的位置一站,橫幅一拉。
大聲的喊出來:“客官出門,能省一文是一文,俺家點心手藝好,孝敬爹娘少不了,買上一斤送父母,養育之恩補一補。
三四文錢不算錢,溜溜達達就花完.買上一斤送丈母娘,她誇女婿比兒強。”
一頓胡吹海捧,哪個路過得不得暈乎!
不買,那不成了不孝子麽?
喬二郎撇撇嘴道:“我又不是吃飽了撐的去招惹他,是他自己巴巴的去捧陸樂和二皇子那一幫人的臭腳,偏偏好死不死的想拿我作筏子!你瞧瞧他那一一副小人得誌的模樣,太欠揍了。
喬二郎說到這裏,低下身子,湊過去,小臉上滿是好奇,低聲說道。
“恆四叔,你們定邊侯打算站隊了,要不然堂堂侯府三公子天天舔著臉跟那些人鬼混,給人當狗腿子當得不亦說乎,你們真的是一個爹生的?
恆溫伸手彈了他一個腦袋蹦子:“好好說話,做這幅賊頭賊腦的模樣幹啥?下次你再遇到他不做個人,隻管揍,侯府這邊我給你擔著!”
喬二郎本來委屈的小臉頓時笑得燦爛:“得了,有你這句話,那我就不客氣了!”
告別恆溫,喬二郎也不急著迴家了,他打算去魚滿倉食鋪子裏碰碰運氣。
.......
清水河岸邊,船隻鋪滿了整個河麵,一個個排著隊等候在碼頭邊靠岸,好卸下船上的貨物,好及時送往京城的各個地方。河而建的魚滿倉商業街摩肩接踵,人流如織。
若不是開業時,喬欣求武帝賞賜了一塊下馬石碑立在街口處,禁止大型馬車出人,偌大的四車道大街恐怕天天堵的人心慌意亂。
這規矩一立,西城區立馬出現了古代版的貨拉拉小哥隊。
隻要你有一輛小推車,又願意遵守此地的規矩,就可以去魚滿倉商業街管理處,登記為人力拉貨小哥。
大型馬車進不來,這貨物擦碼頭要運送到哥哥鋪子裏,花上五文錢叫倆小車包接包送,服務周到,還不用擔心對房漫天要價。
因為魚滿倉拉貨的價格是公開透明的,什麽貨什麽價,每次隻能運多少,多少距離一個收費標準都是可查的,即可避免私下裏漫天要價,又可以不免商戶往死裏壓著錢。全麵保證了兩方人的利益。
如今商業街上,隨處可見散漫的行人,每個鋪子進進出出,顧客不斷。魚滿倉的大堂如往日一般座無虛席。
\"宋掌櫃的,聽說你最近又談成了一筆大買賣?”
宋掌櫃的歎了一口氣,看似抱怨,實則炫耀道:“哎,別提了,是談成了,可咱們不僅沒賺到錢,還往裏麵補貼好大一筆銀子呢,連個辛苦費都沒有撈著!”
“怎麽可能,聽說你的這主顧可是喬府的老夫人,當初改建這一片的時候,那可是花了十幾萬兩銀子,眼都不眨一下,他們在你鋪子裏定製了一二百套的綢衣,單這一筆花費就上千兩!”
宋掌櫃的一副不吐不快的模樣:“確實有這麽個事,喬府的管事當日付錢也爽快,我也以為是財神爺上門了。
沒想到才過兩天,咱東家連本帶利還搭上了不少銀子給喬家小郎君給送了迴去!”
“啊,快說說咋迴事?莫不是人家設了個局,就為了掏你東家的銀子不成?”
宋掌櫃的摸摸後腦勺嘿嘿一笑:“這不是要舉行那個什麽廚王爭霸賽麽,喬小公子搞什麽商家讚助,說什麽可以宣傳自家的貨物, 他們家護衛穿著咱家製作的衣衫閃登場。咱東家這麽聽說,哪還能坐得住。
再一打聽,好家夥,這事居然喬府和宮裏起的頭,逍遙侯,和齊王都帶頭支持, 你想想這幾家哪個不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咱東家這才像跟在後麵湊個熱鬧!”
眾人聞言笑道:“好你個宋掌櫃的,這算盤珠子打的叮當響,這筆錢若是能跟貴人結個善緣,確實值得。”
“諸位如其眼饞咱東家能結這個善緣, 不妨自己也試試, 老夫聽說這次一共有二十多個名額,如今剩下的不多了,手快有,手慢無呀!”
“嗬嗬,我說宋掌櫃的今兒個咋這麽大方,原來是在這等著咱們呢,咱們做的都是小買賣,比不得你家財大氣粗。就不湊這個熱鬧了!”
宋掌櫃的笑而不語,雙手捧著茶杯,望著杯子裏紅亮的茶湯,小口的品嚐著。
這可是今年新出的金花茶,二兩銀子一兩茶,可不是誰都能喝得到呢!
若不是這魚滿倉是喬府的鋪子,這茶葉又是喬府研究出來的,恐怕他們這些商賈暫時也品嚐不到陛下都誇讚的貢品。
靠在門框上的中年男子,若有所思,招手叫來小二要了一桌席麵順便打聽起廚王爭霸賽的事宜。
魚滿倉的夥計早就得了喬二郎的吩咐,對堂客自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坐在旁邊的堂客也豎起耳朵,聽起八卦來。
知道此事可以通過魚滿倉梁掌櫃的牽線搭橋,有的商販心思活絡起來了。
酒香也怕巷子深,東西再好,拿到生意場上必得靠人吹。
三分活,七分說,死人說活了,破貨變好貨,買賣的功夫全在嘴皮上。
到了需要逢場作戲,八麵玲瓏,看風使陀,左右逢源的時候,就更指著掌櫃的那張好嘴了。
往日裏他們家的好東西想打下口碑,除了靠掌櫃的一張嘴哄得顧客心花怒放,然後替他們口口相傳。
可這樣傳播速度慢,能擴散開的範圍也就隻有店鋪附近的那幾條街,再遠就不行了。
官方舉辦的全民賽事,湊熱鬧的人肯定不少。
本地人,外地遊客,齊聚一堂。任何事物的曝光機會都會大大增加。
稍有眼光的商家家又豈能放過這個機會?
就比如了宋掌櫃的東家,倒不是多麽信任朝廷的辦事能力,人家看中的是老婦人的獨到眼光。
你就拿眼睛瞅一瞅,仔細品一品。喬老夫人所做的每一門生意,那就沒有不賺錢。
比如他們家新開點心鋪子,當天讓夥計穿著定製的服裝坐在準備好的牛車上,跟著遊行的隊伍往人群最顯眼的位置一站,橫幅一拉。
大聲的喊出來:“客官出門,能省一文是一文,俺家點心手藝好,孝敬爹娘少不了,買上一斤送父母,養育之恩補一補。
三四文錢不算錢,溜溜達達就花完.買上一斤送丈母娘,她誇女婿比兒強。”
一頓胡吹海捧,哪個路過得不得暈乎!
不買,那不成了不孝子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