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方叔匆忙趕去,諸位大臣早已在此候著了。場麵熱鬧,大家或坐或站,或言或笑。


    這便是內引奏事,是宋代君臣常有的麵對麵交流。同時還有禦殿視朝,經延問答,禁中夜對等方式,都是宋代時期很特別的麵聖方式。


    通過這種奏對方式,皇帝可以更加容易、親切地與大臣們交流,商議國事的效率也會大大提高。


    趙孟啟也身在其中,其實平時的政事活動,官家趙昀都是讓他參加的,隻想叫他多見見世麵,可以多成長一些。


    先是向皇帝問安,接著又是行禮什麽的,忙活了一會,趙孟啟終於能夠老老實實地坐下了。


    官家趙昀開口道:“就在今日午時,朕接到北麵傳來的消息,說蒙古人屯兵於漢江,入侵萬州,又入西柳關,事到如此,諸公認為又當如何?”


    趙孟啟這迴終於知道官家為何急匆匆地要開個大會,原來是蒙古人打過來了。不知怎的,蒙古人終於打過來,趙孟啟竟還有幾絲興奮與期待,好似期盼著能與蒙古人大戰一場似的。


    諸位大臣先是議論紛紛,但一時間卻無發言者。趙孟啟也一直在觀望,好多了解幾人。畢竟,即便承載了原主大部分的記憶,他也無法認識如此多的大臣。


    隻見廳中一個相貌偉岸貌,額頭寬闊,麵頰豐滿,美髯飄飄的五十歲上下年齡的男人躍躍欲試,此人名叫董槐,現暫任參知政事。


    參知政事董槐率先開口道:“事到如今,自然要退敵,蒙古人天生暴戾,好大利而非小利,絕非是金國鼠輩。依臣之見,應當出兵退敵。”


    董槐言辭肯定,生怕有什麽人會提出“議和”,所以直接把話先給說死了。


    他本人一直都是個堅定的主戰派,少有大誌,喜言兵,十分愛讀孫武、曹操之書,更是曾有大言道:“使吾得用,將汛掃中土以還天子。”這個人,絕對值得趙孟啟去重用的。


    四下裏眾臣都相互小聲議論,或是看看他人的眼色如何。既然董槐已經把事說死了,大家也沒必要再去提什麽可笑的“議和”。


    右丞相吳潛道:“董參知之言不錯,蒙古人狼子野心,先後滅亡諸國,如今蠶食大理,更是因為覬覦我大宋國土,萬不可言求和之事。”


    官家點點頭道:“二位宰執所言甚是。那依諸公所見,當是要遣一員大將去迎擊蒙軍。可又要派何人去好?”


    四下裏又議論紛紛,一時間卻無人迴應。


    官家看了看眾人,接著把目光轉向謝方叔:“謝丞相是何見地?心中可有人選?”


    其實官家趙昀本是想稱唿謝方叔為樞密使的,畢竟樞密使向來是管著軍政的,但又覺得這樣直截了當地說,好似有些刻意為之的感覺,於是還是稱唿謝方叔為“丞相”。


    謝方叔猛然一驚,但身體與表情都平靜如常,此刻他的腦中,大抵還是在想彈劾餘玠之事。


    “臣心中還未有人選。”


    官家又把目光再次轉向更多人身上,“諸卿都如何認為?”


    吳潛見眾人未有開口,便道:“不若讓夏用和夏貴將軍率軍退敵,夏將軍驍勇善戰,在嘉熙時候,更是巧妙設計解除壽春之圍,臣以為,可用此人。”


    官家好似聽明白地點頭讚同道:“左相言之有理。諸公認為如何?”


    過了片刻,禮部尚書徐清叟道:“左丞相所言不錯,但夏將軍經略吳地,吳地亦不可缺失夏將軍。不如就派趙葵將軍,趙將軍身經百戰,必可退敵。”


    這夏貴的名字一出,趙孟啟有了些猛然驚醒的感覺,之前他聽爺爺提過這個夏貴,確實是一員猛將,可惜年過八旬,卻投了元朝,致使晚節不保。


    官家道:“徐尚書推薦趙老將軍,確實不錯。可他此時已在廣西任職廣西路宣撫使,不可輕易將之調動。諸公可還有人選?”


    又過了片刻,一個相貌不凡、但眼神中又帶著絲絲兇狠與狡詐的中年男子站了出來,此人便是賈似道,現授端明殿學士,加同知樞密院事。


    賈似道站起身後,眼神卻突然變得十分嚴肅,聲音也莊重起來:“陛下,依臣之見,不需這般麻煩,遣一小將去方可。”


    吳潛看了一眼賈似道,反駁道:“賈院事,蒙古人屯兵於漢江,意圖明了,是想要與我大宋打一個持久之戰,若不派得力悍將,盡快退敵,必於國家不利!”


    賈似道竟然輕浮地笑了一下,他的官職雖不小,卻還未至吳潛這般,但他的笑,就好似看透了一切,同時又蔑視了所有人。


    “右相所言不是沒有道理,反而是很有道理,但右相其實是過度操心了。蒙古人想要南下,侵占我大宋疆土,但實則絕非易事。有長江天塹固守,又加之堅城已建,水師龐大,蒙古人不善水戰,豈能飛度而至?再者,蒙軍攻打大理,勢必要耗費一部分軍力,由此可見,漢江那裏,蒙軍沒有太多。而蒙軍之所以要遣少眾入侵大宋疆土,其意旨在試探我大宋的意圖以及兵力。如此,不若派一小將前往,定可退敵。”


    不得不說,賈似道的一番話使得在場的諸位大臣或多或少都有些佩服,其分析得當合理,看樣子他步步高升,也並非單純是靠自己死去的姐姐,即官家寵愛的賈貴妃的幫助。


    趙孟啟則覺得震驚,那個時候聽爺爺講,這賈似道是個大奸大惡之人,把控朝野,排除異己,架空皇帝,胡亂頒布法令,弄得民不聊生。按理說,他應當是可像丁大全那般的人,隻有步步高升的頭腦,卻全無治國的理念,可今日所見,又非如此。


    趙孟啟又想想,記得賈似道就是那個架空自己的權相,後期時,自己就差沒跪倒給他磕頭了,今日總算得見。不過話說迴來,這賈似道並非爺爺所說的那般,本來趙孟啟還把他列為丁大全、董宋臣之列,準備上位後就一並除了他們,可此時這個想法又動搖了。


    官家問道:“賈學士覺得,派何人去好?”


    賈似道迴道:“臣以為,可派京湖都統高達迎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救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嘒星小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嘒星小風並收藏救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