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還是建議你包年
作為國產機,波導曾經確實很牛,一句“手機中的戰鬥機”讓這款手機一夜之間家喻戶曉,第二年的時候銷量就突破了 70萬。
盡管當年有金立、天語、紐曼這三位功能機時代的國產巨頭,但比起這些品牌,波導手機算是當時的“功能機大王”吧。
在國內進入手機時代之前,波導就已憑借拳頭產品家喻戶曉,在消費者剛剛接觸手機時,它就已經深諳廣告營銷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中國手機昔日王者。
受益於當時有關部門對手機生產資質的管控相當嚴格,海外手機品牌必須以本地企業合作夥伴的形式才能參與到國內手機市場,國外一些有實力的公司選擇與這些國產手機巨頭合作,讓國產手機一度開創了機市場的銷量神話。
但是如此牛逼的手機為什麽會在2005年之後便開始逐漸退出市場呢?原因是過於龐大的營銷廣告費用和與之不成比例的研發費用。
波導在國家移動電話生產許可證之前,就貸款 4000萬元在央視投放電視廣告,玩了一招“產品未到、營銷先行”的套路。
之後2003年的廣告宣傳費用更是高達 2.58億元,而科研費用才隻有5850萬元,廣告宣傳費用和科研費用相比上一年同期對比前者是增加,後者則是下降。
可見波導手機有多迷戀廣告宣傳所帶來的營銷效益。
2003年用兩個多億做廣告是什麽概念?在 2003年用 2個億已足以買下bbt任何一家優質的科技公司了。
在啟用明星做代言人並展開轟轟烈烈的營銷後,波導手機一騎絕塵,2003年銷量突破 1000萬部,超過摩托羅拉、諾基亞,成為手機冠軍,並保持了連續七年國產手機銷量第一、連續三年出口第一、全球銷量累計近 6000萬台的記錄,也是第一家躋身全球前 10名的國產手機品牌,堪稱“國產手機之光”。
不過好景不長,2005年有關部門放寬了移動電話生產許可證限製,海外手機品牌和水貨一起湧入國內手機市場,失去了行業保護的波導迅速被新生代國產手機衝垮。
2005年,波導虧損 4.71億;2007年,波導虧損 5.94億。急轉直下的波導手機母公司一度到了退市邊緣。盡管波導想盡辦法增加盈利保住上市公司身份,但在 iphone掀起的智能手機浪潮麵前,波導麵臨“降維打擊”已無招架之功。
榮盛集團新建的這個廠,也是在幾款國產手機巨頭的牽引之下才建的,按照他們的要求來生產配件。
迴憶了一下上輩子從度娘上看來的手機科技,陳韜侃侃而談:
“未來是智能機的天下,從今年開始,市場上開始流動很多海外手機品牌以及水貨,與其給跟著國產手機巨頭走,不如自己策劃手機方向啊。”
頓了頓,陳韜引用了一下有關波導最近幾年廣告宣傳費用和科研費用的占比後繼續說道:
“國產手機的研發費用占比不到廣告宣傳費用的一半,這是本末倒置,應該是“既要,又要”的關係。營銷推廣的背後離不開出色的產品實力,畢竟消費者買手機是拿來用的,而不是給代言人打榜的,
脫離了技術實力的產品技術即使再怎麽推廣也無法獲得消費者的認可。還是那句話,一切品牌的底色,都是產品力,產品不行,再強的品牌都是空中樓閣,沙上之塔。”
沒等李嘉欣說話,他又針對手機功能展開說:
“不管是拍照,還是音樂,或者是彩鈴,當然了彩鈴時代基本已經結束了,智能機才是未來幾十年不被淘汰的手機,隨著國家通訊基站的建設,gps網絡會越來越快,這樣手機的網速堪比電腦寬帶,
那麽,手機接入互聯網,也就是所謂的智能機,不過是手機實現電腦的功能,比如打遊戲、看電影、編輯文檔等等功能在手機上都可以實現,這裏麵有一個很關鍵的東西,就是芯片。”
李嘉欣倒吸一口冷氣,最近一年她出國也出了好幾次,都是在調研手機市場,可聽完陳韜這番話後,她感覺對麵這個小她幾歲的少年真的是未出茅廬便知三分天下的“諸葛亮”。
最近幾年智能機確實很火熱,各大手機廠商都在向智能機靠攏,主要有symbian、windows、linux三種係統,其中塞班是諾基亞的,lunix一直是摩托羅拉主打的智能陣營,a780算是它在行貨市場的代表作之一。
但奇怪的是,三星的symbian智能手機d728,市場上模型擺了很久,但是至今仍未見有真機銷售,索愛在05年根本就沒有正式發布智能手機,也是僅靠經典的p910c與對手抗衡。
也許索愛認定05年是音樂手機年,在音樂手機上傾注過多,無暇顧及智能手機。
李嘉欣考察過索愛,因為榮盛集團有生產mp3的廠子,所以她想把即將被淘汰的mp3融合到手機上,這樣一機雙賣,主打音樂,可能會受女生喜歡。
女生嘛,除了打打電話發發信息,不就是聽聽音樂,除此之外,她想不到女生用手機還能幹嘛。
想了想自己考察來的信息,李嘉欣打算繼續套取信息,作為從小接受商業熏陶的她,花十萬塊包月,那就一定要套取到價值十萬的信息。
“你繼續。”
陳韜玩味的笑了笑:
“李總,我腦子裏的東西三天三夜也講不完啊,要不然今晚上我們促膝長談?”
李嘉欣一點兒也不生氣,也笑著說:
“可以啊,把你徹底掏空,為我所用。”
“掏空腎比較容易,但想掏空我的腦袋,可就有點兒難了,建議你還是考慮包年合適。”
李嘉欣沒有接話,而是繼續了手機的話題,她在考察的過程中當然也知道芯片的重要性,難道不僅對手機的功能和方向有預判,就連手機的生產技術都有涉獵?
“你剛說關鍵是芯片,那我想知道,你對芯片了解多少。”
陳韜心說肯定比你了解的多,李嘉欣雖然四處考察,但當前的芯片哪有後世的芯片複雜,對這些東西他沒準備隱瞞,李嘉欣還算談成,一見麵就把家族裏的事兒都說了,說明已經把他當自己人看了。
他想了想上輩子衝浪來的信息開始講芯片......
作為國產機,波導曾經確實很牛,一句“手機中的戰鬥機”讓這款手機一夜之間家喻戶曉,第二年的時候銷量就突破了 70萬。
盡管當年有金立、天語、紐曼這三位功能機時代的國產巨頭,但比起這些品牌,波導手機算是當時的“功能機大王”吧。
在國內進入手機時代之前,波導就已憑借拳頭產品家喻戶曉,在消費者剛剛接觸手機時,它就已經深諳廣告營銷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中國手機昔日王者。
受益於當時有關部門對手機生產資質的管控相當嚴格,海外手機品牌必須以本地企業合作夥伴的形式才能參與到國內手機市場,國外一些有實力的公司選擇與這些國產手機巨頭合作,讓國產手機一度開創了機市場的銷量神話。
但是如此牛逼的手機為什麽會在2005年之後便開始逐漸退出市場呢?原因是過於龐大的營銷廣告費用和與之不成比例的研發費用。
波導在國家移動電話生產許可證之前,就貸款 4000萬元在央視投放電視廣告,玩了一招“產品未到、營銷先行”的套路。
之後2003年的廣告宣傳費用更是高達 2.58億元,而科研費用才隻有5850萬元,廣告宣傳費用和科研費用相比上一年同期對比前者是增加,後者則是下降。
可見波導手機有多迷戀廣告宣傳所帶來的營銷效益。
2003年用兩個多億做廣告是什麽概念?在 2003年用 2個億已足以買下bbt任何一家優質的科技公司了。
在啟用明星做代言人並展開轟轟烈烈的營銷後,波導手機一騎絕塵,2003年銷量突破 1000萬部,超過摩托羅拉、諾基亞,成為手機冠軍,並保持了連續七年國產手機銷量第一、連續三年出口第一、全球銷量累計近 6000萬台的記錄,也是第一家躋身全球前 10名的國產手機品牌,堪稱“國產手機之光”。
不過好景不長,2005年有關部門放寬了移動電話生產許可證限製,海外手機品牌和水貨一起湧入國內手機市場,失去了行業保護的波導迅速被新生代國產手機衝垮。
2005年,波導虧損 4.71億;2007年,波導虧損 5.94億。急轉直下的波導手機母公司一度到了退市邊緣。盡管波導想盡辦法增加盈利保住上市公司身份,但在 iphone掀起的智能手機浪潮麵前,波導麵臨“降維打擊”已無招架之功。
榮盛集團新建的這個廠,也是在幾款國產手機巨頭的牽引之下才建的,按照他們的要求來生產配件。
迴憶了一下上輩子從度娘上看來的手機科技,陳韜侃侃而談:
“未來是智能機的天下,從今年開始,市場上開始流動很多海外手機品牌以及水貨,與其給跟著國產手機巨頭走,不如自己策劃手機方向啊。”
頓了頓,陳韜引用了一下有關波導最近幾年廣告宣傳費用和科研費用的占比後繼續說道:
“國產手機的研發費用占比不到廣告宣傳費用的一半,這是本末倒置,應該是“既要,又要”的關係。營銷推廣的背後離不開出色的產品實力,畢竟消費者買手機是拿來用的,而不是給代言人打榜的,
脫離了技術實力的產品技術即使再怎麽推廣也無法獲得消費者的認可。還是那句話,一切品牌的底色,都是產品力,產品不行,再強的品牌都是空中樓閣,沙上之塔。”
沒等李嘉欣說話,他又針對手機功能展開說:
“不管是拍照,還是音樂,或者是彩鈴,當然了彩鈴時代基本已經結束了,智能機才是未來幾十年不被淘汰的手機,隨著國家通訊基站的建設,gps網絡會越來越快,這樣手機的網速堪比電腦寬帶,
那麽,手機接入互聯網,也就是所謂的智能機,不過是手機實現電腦的功能,比如打遊戲、看電影、編輯文檔等等功能在手機上都可以實現,這裏麵有一個很關鍵的東西,就是芯片。”
李嘉欣倒吸一口冷氣,最近一年她出國也出了好幾次,都是在調研手機市場,可聽完陳韜這番話後,她感覺對麵這個小她幾歲的少年真的是未出茅廬便知三分天下的“諸葛亮”。
最近幾年智能機確實很火熱,各大手機廠商都在向智能機靠攏,主要有symbian、windows、linux三種係統,其中塞班是諾基亞的,lunix一直是摩托羅拉主打的智能陣營,a780算是它在行貨市場的代表作之一。
但奇怪的是,三星的symbian智能手機d728,市場上模型擺了很久,但是至今仍未見有真機銷售,索愛在05年根本就沒有正式發布智能手機,也是僅靠經典的p910c與對手抗衡。
也許索愛認定05年是音樂手機年,在音樂手機上傾注過多,無暇顧及智能手機。
李嘉欣考察過索愛,因為榮盛集團有生產mp3的廠子,所以她想把即將被淘汰的mp3融合到手機上,這樣一機雙賣,主打音樂,可能會受女生喜歡。
女生嘛,除了打打電話發發信息,不就是聽聽音樂,除此之外,她想不到女生用手機還能幹嘛。
想了想自己考察來的信息,李嘉欣打算繼續套取信息,作為從小接受商業熏陶的她,花十萬塊包月,那就一定要套取到價值十萬的信息。
“你繼續。”
陳韜玩味的笑了笑:
“李總,我腦子裏的東西三天三夜也講不完啊,要不然今晚上我們促膝長談?”
李嘉欣一點兒也不生氣,也笑著說:
“可以啊,把你徹底掏空,為我所用。”
“掏空腎比較容易,但想掏空我的腦袋,可就有點兒難了,建議你還是考慮包年合適。”
李嘉欣沒有接話,而是繼續了手機的話題,她在考察的過程中當然也知道芯片的重要性,難道不僅對手機的功能和方向有預判,就連手機的生產技術都有涉獵?
“你剛說關鍵是芯片,那我想知道,你對芯片了解多少。”
陳韜心說肯定比你了解的多,李嘉欣雖然四處考察,但當前的芯片哪有後世的芯片複雜,對這些東西他沒準備隱瞞,李嘉欣還算談成,一見麵就把家族裏的事兒都說了,說明已經把他當自己人看了。
他想了想上輩子衝浪來的信息開始講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