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我要加印
譚美美引著陳韜穿過辦公區,天海的員工們紛紛和她打招唿,也和陳韜微笑致意。
他來過幾次,大家對他的麵孔不算陌生,知道這位十八歲的少年是個潛力作家,也是公司改革創新以後想要簽約並重點打造的一位。
“哎呦,大作家來了。”
李建成現在一看見陳韜就像看見了金山一樣,滿臉都寫著“你可是我的搖錢樹”幾個字。
“別在這兒坐了,最近我搞了一個茶室,走,到茶室嚐嚐我的新茶。”
陳韜剛和徐曉雅喝完一杯熱奶茶,不太想喝茶,但今天他是來談事情的,國人談事兒離不開茶桌酒桌。
茶室就在李建成偌大的辦公室一個套間,進得茶室,靠窗處放著一張古色古香的茶桌,茶桌上擺著精致的茶具。
坐定以後,譚美美開始泡茶,戴著白金戒指的白皙美手泡起茶來十分專業,看來是學過。
譚美美泡茶的時候十分專注,平時的騷裏騷氣蕩然無存,連肢體動作都顯得十分古典優雅。
“這是我前段時間去滇南出差時買的普洱春尖,嚐嚐。”
牛逼人旅遊不說旅遊,說出差,這就是說話的藝術......
陳韜舉杯鼻前,趁熱聞香,普洱的陳味芳香如泉湧般撲鼻而來,啜飲入口,初始略感苦澀,等茶葉在嘴裏流傳一遍,接著便是滿口芳香,甘露“生津”。
“嗯,迴韻很好。”
李建成半天沒說話,就是想看看能不能喝出點兒道道來,陳韜也沒多廢話,隻說了個迴韻,讓李建成知道他對茶不是沒有研究,其實都是上輩子從度娘那兒看來的。
李建成喝完一杯茶,迫不及待道:“今天來找我是不是有新書寫完的好消息?”
陳韜搖搖頭說:“還沒騰出時間寫,給收獲寫了兩個中篇還沒寫完呢,開學事兒又比較多,這個月結束後穩定下來準備騰出手寫新書。”
李建成搓搓手道:“以大作家的靈感,年底應該能完成一本吧,我現在可等著呢,下本書一定要交給我出版,這一次我會把你的版稅提高到百分之九。”
談到新書,譚美美也不再古典優雅,那種騷裏騷氣又上身了,陳韜看了看媚笑的譚美美,忽然聯想到封神演義中的妲己,變身前是狐狸精,變身後是有蘇氏諸侯之女。
陳韜把茶底子倒掉說:“這次我不是來談新書的,我是來跟你們談《我的國度》這本書加印的事情。”
李建成略顯震驚道:“首次印刷才剛過去一個月。”
“十萬本根本不夠賣的,李總當初還是膽子小了一些,不過這也沒關係,有時候壞事兒也可以變成好事兒,正好當做鋪墊或者試水。”陳韜又喝了一口紅茶,秋天天涼,李建成的普洱正好暖胃。
關於二次印刷李建成不是沒考慮過,最近市場上對這本書的反饋很好,但間隔時間確實有些短,理了下思路李建成開口道:
“通過我們的市場調研報告來看,這本書確實能進行二次印刷,我一直在琢磨,該怎麽對這本書進行二次包裝和宣傳,我們二印的數量不能還停留在十萬冊上吧,但四十萬冊我擔心又有點兒多,在沒有炒作的前提下。畢竟我們前期的包裝力度也不大,加上......你的名氣還沒起來。”
李建成的意思很明確,他雖然沒把話說明,但陳韜能聽出他的意思,現在自費出版的投資風險很大,在沒有簽約買斷作者的前提下公司是不會為作者或者作品進行包裝和宣傳的。
陳韜連喝幾杯茶,加上天涼不出汗,略有些尿意,到衛生間解決了一下,迴來重新坐在椅子上開口說道:“李總,調研單靠線下圖書市場的反饋已經落後了。”
“線下?”
“對,線下就是實體店,你們的反饋主要來自圖書經銷商對吧,當然這個數據是實實在在的數據,但我們來判斷市場對某件商品的需求要綜合判斷呀,線上和讀者反饋也很重要。”
“線上?”
“線上就是互聯網,你沒去韓函的博客上訪問嗎?看看那些評論你就知道了。”
頓了頓陳韜繼續說道:
“從互聯網上判斷一個人是否有熱度就看流量,我的名字不管是在網上,還是在讀者群體當中已經......可以說是‘炙手可熱’了,想必李總也知道一些,這段時間我一直在雜文報和教育報上發表文章,這些文章就像扔進湖中的石頭,讓平靜的湖麵起了波瀾。”
“李總一直考慮的是包裝、炒作和宣傳成本,我不知道貴公司到底是怎麽操作的,可能需要編造大量的能引起共鳴的故事通過媒體來引導群眾,但這些東西現在我已經都做好了,李總隻需要跟出版社那邊協商出版事宜就行。”
李建成點燃一支香煙,沉默的看著眼前這個十八歲少年。
報紙上那些文章業內的人都看過,但大部分人都認為陳韜隻是在發文青的牢騷,看見什麽不服都要懟一懟,這是很多作家都喜歡幹的事。
這就好比一群人在討論一件事情,每個人都想嗶嗶幾句,嘴皮子溜的人當然嗶嗶的更好,而很多作家們就是“嗶嗶的更好”這群人。
當初李建成第一次找到陳韜的時候,想要把他打造成第二個韓函,但陳韜的觀點與韓函格格不入,他不讚成輟學,所以拒絕把自己包裝成一個那樣的少年天才。
李建成迴過神來說:“可是學生讀者群體目前主要由韓函、郭靜明、安尼寶貝、張樂然等人瓜分,你確定你能從他們手裏分一杯羹?”
陳韜反問道:“我不是已經分到了嗎?”
韓函的讀者群都成熟了,不再那麽叛逆,他們能接受陳韜關於奮鬥主題的作品。
安尼寶貝、張樂然的讀者本也是陽光少女,她們不見得不喜歡正能量的書。
郭靜明的讀者群體才是陳韜最為擔心的一個群體,因為,一個非主流時代馬上就要來了,殺馬特家族真有點兒橫掃一切的意思,這一股鋼鐵洪流來勢洶洶啊。
況且《我的國度》和《6月.鏡子風暴》已經俘獲了大量的讀者群體,檬芽雜誌畢竟還是主流雜誌。
“李總,你隻管出版的事兒,至於炒作,我還有另外的方法。”
“一周後,我會給你一個方案,不過,這一次我們完完全全的合作,所以,版稅我要提高到百分之十五。”
“百分之十五?”
李建成被驚的差點兒沒從椅子上掉下去......
月初了,求推薦求月票!
譚美美引著陳韜穿過辦公區,天海的員工們紛紛和她打招唿,也和陳韜微笑致意。
他來過幾次,大家對他的麵孔不算陌生,知道這位十八歲的少年是個潛力作家,也是公司改革創新以後想要簽約並重點打造的一位。
“哎呦,大作家來了。”
李建成現在一看見陳韜就像看見了金山一樣,滿臉都寫著“你可是我的搖錢樹”幾個字。
“別在這兒坐了,最近我搞了一個茶室,走,到茶室嚐嚐我的新茶。”
陳韜剛和徐曉雅喝完一杯熱奶茶,不太想喝茶,但今天他是來談事情的,國人談事兒離不開茶桌酒桌。
茶室就在李建成偌大的辦公室一個套間,進得茶室,靠窗處放著一張古色古香的茶桌,茶桌上擺著精致的茶具。
坐定以後,譚美美開始泡茶,戴著白金戒指的白皙美手泡起茶來十分專業,看來是學過。
譚美美泡茶的時候十分專注,平時的騷裏騷氣蕩然無存,連肢體動作都顯得十分古典優雅。
“這是我前段時間去滇南出差時買的普洱春尖,嚐嚐。”
牛逼人旅遊不說旅遊,說出差,這就是說話的藝術......
陳韜舉杯鼻前,趁熱聞香,普洱的陳味芳香如泉湧般撲鼻而來,啜飲入口,初始略感苦澀,等茶葉在嘴裏流傳一遍,接著便是滿口芳香,甘露“生津”。
“嗯,迴韻很好。”
李建成半天沒說話,就是想看看能不能喝出點兒道道來,陳韜也沒多廢話,隻說了個迴韻,讓李建成知道他對茶不是沒有研究,其實都是上輩子從度娘那兒看來的。
李建成喝完一杯茶,迫不及待道:“今天來找我是不是有新書寫完的好消息?”
陳韜搖搖頭說:“還沒騰出時間寫,給收獲寫了兩個中篇還沒寫完呢,開學事兒又比較多,這個月結束後穩定下來準備騰出手寫新書。”
李建成搓搓手道:“以大作家的靈感,年底應該能完成一本吧,我現在可等著呢,下本書一定要交給我出版,這一次我會把你的版稅提高到百分之九。”
談到新書,譚美美也不再古典優雅,那種騷裏騷氣又上身了,陳韜看了看媚笑的譚美美,忽然聯想到封神演義中的妲己,變身前是狐狸精,變身後是有蘇氏諸侯之女。
陳韜把茶底子倒掉說:“這次我不是來談新書的,我是來跟你們談《我的國度》這本書加印的事情。”
李建成略顯震驚道:“首次印刷才剛過去一個月。”
“十萬本根本不夠賣的,李總當初還是膽子小了一些,不過這也沒關係,有時候壞事兒也可以變成好事兒,正好當做鋪墊或者試水。”陳韜又喝了一口紅茶,秋天天涼,李建成的普洱正好暖胃。
關於二次印刷李建成不是沒考慮過,最近市場上對這本書的反饋很好,但間隔時間確實有些短,理了下思路李建成開口道:
“通過我們的市場調研報告來看,這本書確實能進行二次印刷,我一直在琢磨,該怎麽對這本書進行二次包裝和宣傳,我們二印的數量不能還停留在十萬冊上吧,但四十萬冊我擔心又有點兒多,在沒有炒作的前提下。畢竟我們前期的包裝力度也不大,加上......你的名氣還沒起來。”
李建成的意思很明確,他雖然沒把話說明,但陳韜能聽出他的意思,現在自費出版的投資風險很大,在沒有簽約買斷作者的前提下公司是不會為作者或者作品進行包裝和宣傳的。
陳韜連喝幾杯茶,加上天涼不出汗,略有些尿意,到衛生間解決了一下,迴來重新坐在椅子上開口說道:“李總,調研單靠線下圖書市場的反饋已經落後了。”
“線下?”
“對,線下就是實體店,你們的反饋主要來自圖書經銷商對吧,當然這個數據是實實在在的數據,但我們來判斷市場對某件商品的需求要綜合判斷呀,線上和讀者反饋也很重要。”
“線上?”
“線上就是互聯網,你沒去韓函的博客上訪問嗎?看看那些評論你就知道了。”
頓了頓陳韜繼續說道:
“從互聯網上判斷一個人是否有熱度就看流量,我的名字不管是在網上,還是在讀者群體當中已經......可以說是‘炙手可熱’了,想必李總也知道一些,這段時間我一直在雜文報和教育報上發表文章,這些文章就像扔進湖中的石頭,讓平靜的湖麵起了波瀾。”
“李總一直考慮的是包裝、炒作和宣傳成本,我不知道貴公司到底是怎麽操作的,可能需要編造大量的能引起共鳴的故事通過媒體來引導群眾,但這些東西現在我已經都做好了,李總隻需要跟出版社那邊協商出版事宜就行。”
李建成點燃一支香煙,沉默的看著眼前這個十八歲少年。
報紙上那些文章業內的人都看過,但大部分人都認為陳韜隻是在發文青的牢騷,看見什麽不服都要懟一懟,這是很多作家都喜歡幹的事。
這就好比一群人在討論一件事情,每個人都想嗶嗶幾句,嘴皮子溜的人當然嗶嗶的更好,而很多作家們就是“嗶嗶的更好”這群人。
當初李建成第一次找到陳韜的時候,想要把他打造成第二個韓函,但陳韜的觀點與韓函格格不入,他不讚成輟學,所以拒絕把自己包裝成一個那樣的少年天才。
李建成迴過神來說:“可是學生讀者群體目前主要由韓函、郭靜明、安尼寶貝、張樂然等人瓜分,你確定你能從他們手裏分一杯羹?”
陳韜反問道:“我不是已經分到了嗎?”
韓函的讀者群都成熟了,不再那麽叛逆,他們能接受陳韜關於奮鬥主題的作品。
安尼寶貝、張樂然的讀者本也是陽光少女,她們不見得不喜歡正能量的書。
郭靜明的讀者群體才是陳韜最為擔心的一個群體,因為,一個非主流時代馬上就要來了,殺馬特家族真有點兒橫掃一切的意思,這一股鋼鐵洪流來勢洶洶啊。
況且《我的國度》和《6月.鏡子風暴》已經俘獲了大量的讀者群體,檬芽雜誌畢竟還是主流雜誌。
“李總,你隻管出版的事兒,至於炒作,我還有另外的方法。”
“一周後,我會給你一個方案,不過,這一次我們完完全全的合作,所以,版稅我要提高到百分之十五。”
“百分之十五?”
李建成被驚的差點兒沒從椅子上掉下去......
月初了,求推薦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