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這下有億點點搞大了
再次迴到學校,找到李秋君的招生攤位。
李秋起身迎了上來,自從跟著陳韜做事,身材更顯豐韻了,氣質也明顯有所不同。
“503分,可以啊,果然是你,咋考出五百多分的?”
“有手就行。”
“......”
李秋君遞上一瓶康帥傅,並擰開蓋子,同時還遞上了一張紙巾。
論貼心,還得是秋君姐姐。
陳韜問道:“今天怎麽樣?”
“今天來諮詢的人明顯增多了。”
“過幾天還會更多。”
陳韜扭頭看了一眼欄杆上的條幅,如果不出所料,過幾天學校就會在這裏掛上一條條幅,上麵寫著:熱烈祝賀我校陳韜同學、徐曉雅同學分別被京大、清大錄取,我校2005高考創新輝煌。
這就是最好的廣告。
校門外兩側此時有四五處招生攤位,情況都差不多,都是一張課桌兩個人或者一個人。
有些簡陋了。
“茶壺,你中午吃完飯去廣告公司問問有沒有遮陽傘,不要那種圓的,要四條腿那種方的。”
說完又對李秋君說:“收攤吧,中午我請客。”
......
沈靜雯查完分數以後沒多逗留,跟同學待了一會兒就拚車迴牧區了。
悶悶不樂的她坐在床邊,貓撲過來咬她的鞋帶,被她一腳給踢飛。
“靜雯,查出來了嗎?考多少分?”
她媽端著一盆剛煮熟的手把肉進來問。
“沒考好。”
他爸笑著說:“三百來分?”
沈靜雯看著一盆肉,毫無食欲。
“290。”
她爸媽根本不在意分數,原本對她也不抱多大希望,小學初中高中從來沒學習好過。
考得上臉上有光,考不上也沒關係,牧區的人對“讀書是唯一的出路”這個概念不是很強烈,隻是覺得出個大學生會更榮光一些。
這年頭,大學生在小地方還挺吃香的,很多鄉下的人還以為大學“包分配”呢。
“二百九,問問你哥能上什麽學校,你哥在首府上那個學校不知道能不能去,他不是跟學校老師有關係嗎。”
沈靜雯不想去草原首府,她現在滿腦子都想去京城,但是京城那些學校能要她嗎。
“陳韜考了多少?”
上次聽女兒說陳韜開學時真的去京城參加了京大的自主招生,她父母就開始相信了。
“503。”
屋內陷入短暫的沉默,她媽喝了一口奶茶遲遲沒有咽下去,她爸用小刀刮羊骨上的肉刮了半天也沒有刮下來。
院子裏的馬掙脫了韁繩,在草原上狂奔起來。
“他能考這麽高的分?他不是學習不好嗎?”
五百分擱在中原以及南方可能連一本都上不去,更別提好學校,但在草原地區,人口少,學渣多,文化水平普遍低,整體落後,用的又是乙卷,所以五百多分尤其是小縣城,已經算高分了。
“高一的時候學習還可以,以前人家上初中在學校是拔尖的,中考後還是一中提前錄取的優異生,高一上學期還是班裏前十名呢,誰知道後來怎麽就掉下去了,估計是上網上的,高三人家又衝了半年多,就衝起來了。”
沈靜雯覺得自己學習不好大概率是談戀愛耽誤了,但陳韜學習不好那段時間應該是沉迷上網所導致的。
“怪不得,那說明人還挺聰明的。”
“可不嘛。”
說到陳韜最近的連環榮耀,沈靜雯一掃陰霾,暫時忘了自己考的那點兒分數,渾然覺得自己的意中人是個蓋世英雄。
沈靜雯又從書包裏拿出檬芽雜誌,翻開陳韜的連載小說。
“人家還在雜誌上發表了小說,一個月稿費就好幾百呢。”
她爸從刀刃上舔掉一塊羊肉說:“幾百塊也不多,也就一隻羊的錢,一年才掙咱十頭羊的錢。”
說完他還特意伸長脖子往透過窗戶看了看自家的羊群。
藍天白雲下的草地上,兩千多隻羊在那裏悠閑的吃草。
心裏盤算了一下,一年掙十隻羊,要掙夠兩千隻羊得二百年,寫這東西掙不了多少錢。
那說明這個就不算事兒,重點還是他考上了名牌大學,這個就厲害了。
以後脫離了種田,畢業分配個好工作,說不定還能當官呢,京大畢業的肯定能當官。
“靜雯,他在縣城裏呢?”
“嗯。”
“明天去的時候帶條羊腿給陳韜。”
沈靜雯默默的抬起頭說了一句:“爸,你不是不讓我和他來往嘛。”
他爸噎了一下,“我們都是為了你好。”
“......”
心情好轉後,沈靜雯吃了塊肉,但她轉念又想到了今天陳韜的妹妹要找徐曉雅的事兒,本來她都打算帶那小孩給她買零食......
而且他妹妹怎麽認識徐曉雅,連我都是第一次見他妹妹。
......
陳韜坐在院子裏寫稿子,最近他除了和唐續以及劉長虹玩,大部分時間都在寫稿子。
《鏡子風暴》已經快接近寫完,短篇《隱入煙塵》也差不多了。
剩下就是發表在雜文報教育評論報上一些給自己炒作的文章。
箱子裏還有一部分隨筆和雜文,以及一些以前寫的青春文學小說,但字數都不多,最長的一部小說大概也隻有二十多萬字左右。
陳韜想起家裏還有些小學初中時寫過的小說,那時候喜歡看金庸古龍臥龍的武俠小說,每次看完以後總覺得作者還沒寫完,後麵還可以有很多後續,於是自己動筆寫了很多續集。
就是不知道自己成名後這些略顯幼稚的東西能不能拿出來發表一下,能換錢是最好的,目前現在手裏連幾十萬都沒有。
迴來半年多了,也就搞到幾萬塊而已。
《我想和這個國度談談》以及《我們不能吃飽了飯就去學叛逆》兩篇作文在雜文報和教育評論報上同時刊登,馬上又引來了一片嘩然。
接著就有老學究在報紙上寫了好幾篇文章來分析。
鳳凰衛視主持人、專欄作家粱文說:
“假以時日,這個剛剛參加高考的學生會是新時代的魯迅,他罵醒了那些信奉‘造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的人,他的呐喊,讓‘腦體倒掛’進一步消失,他的發聲,像雷霆擊碎黑暗一樣鑿穿‘教育無用論’的怪圈。”
國內著名職業規劃師發表觀點:
“未來就業會陷入嚴重內卷,這就更體現了讀書的重要性,即使隻為了競爭這些高薪職位。這些高薪職位以讀書好壞為標尺分配給學曆高者,有著天然的合理性,所以讀書才是我們一生最好的投資,也是最容易走的一條捷徑,沒有任何阻礙,誰都走得起。”
《東方周末》評論員:
“韓函的叛逆是有意對抗官方,這個態度代表質疑,是好的,但陳韜的叛逆卻是有意的替官方說話,同樣態度也是質疑的,也是好的,作為辯論雙方,我覺得都值得我們稱讚,這才新青年該做的事情。”
京大中文係教授在媒體上公開談到:“陳韜有望成為文學大師。”
就連檬芽都憋不住勁兒了,主動站出來說:“文學,後繼有人了。”
雜文報評論員也貼了一句:
“青春文學本就該是熱血的,這個熱血體現在愛國上麵,並用最美好的青春去發奮讀書,而不是學電影裏的古惑仔拎著棒子到街上去遊蕩。”
這一次,有一位老學究甚至把小四都給拉下水了,他公開發表評論說:
“這些積極正能量的文字,正是治愈‘青春傷痛文學’精神檳榔貽害的良藥。”
當陳韜看見檬芽發表的這句話以及老學究的話,差點兒吐血。
“我什麽時候說要成為文學的後繼者,你們給我這麽大的帽子問過我嗎?以後不寫本諾貝爾文學獎的書多少人得噴,哥是要走文娛的,那些漂亮的明星姐姐我可不想錯過啊!”
“另外,小四,真不是哥拉你下來的。”
看完這些評論後,陳韜的肩上像是壓了兩座大山,這下有億點點搞大了。
上架求首訂
再次迴到學校,找到李秋君的招生攤位。
李秋起身迎了上來,自從跟著陳韜做事,身材更顯豐韻了,氣質也明顯有所不同。
“503分,可以啊,果然是你,咋考出五百多分的?”
“有手就行。”
“......”
李秋君遞上一瓶康帥傅,並擰開蓋子,同時還遞上了一張紙巾。
論貼心,還得是秋君姐姐。
陳韜問道:“今天怎麽樣?”
“今天來諮詢的人明顯增多了。”
“過幾天還會更多。”
陳韜扭頭看了一眼欄杆上的條幅,如果不出所料,過幾天學校就會在這裏掛上一條條幅,上麵寫著:熱烈祝賀我校陳韜同學、徐曉雅同學分別被京大、清大錄取,我校2005高考創新輝煌。
這就是最好的廣告。
校門外兩側此時有四五處招生攤位,情況都差不多,都是一張課桌兩個人或者一個人。
有些簡陋了。
“茶壺,你中午吃完飯去廣告公司問問有沒有遮陽傘,不要那種圓的,要四條腿那種方的。”
說完又對李秋君說:“收攤吧,中午我請客。”
......
沈靜雯查完分數以後沒多逗留,跟同學待了一會兒就拚車迴牧區了。
悶悶不樂的她坐在床邊,貓撲過來咬她的鞋帶,被她一腳給踢飛。
“靜雯,查出來了嗎?考多少分?”
她媽端著一盆剛煮熟的手把肉進來問。
“沒考好。”
他爸笑著說:“三百來分?”
沈靜雯看著一盆肉,毫無食欲。
“290。”
她爸媽根本不在意分數,原本對她也不抱多大希望,小學初中高中從來沒學習好過。
考得上臉上有光,考不上也沒關係,牧區的人對“讀書是唯一的出路”這個概念不是很強烈,隻是覺得出個大學生會更榮光一些。
這年頭,大學生在小地方還挺吃香的,很多鄉下的人還以為大學“包分配”呢。
“二百九,問問你哥能上什麽學校,你哥在首府上那個學校不知道能不能去,他不是跟學校老師有關係嗎。”
沈靜雯不想去草原首府,她現在滿腦子都想去京城,但是京城那些學校能要她嗎。
“陳韜考了多少?”
上次聽女兒說陳韜開學時真的去京城參加了京大的自主招生,她父母就開始相信了。
“503。”
屋內陷入短暫的沉默,她媽喝了一口奶茶遲遲沒有咽下去,她爸用小刀刮羊骨上的肉刮了半天也沒有刮下來。
院子裏的馬掙脫了韁繩,在草原上狂奔起來。
“他能考這麽高的分?他不是學習不好嗎?”
五百分擱在中原以及南方可能連一本都上不去,更別提好學校,但在草原地區,人口少,學渣多,文化水平普遍低,整體落後,用的又是乙卷,所以五百多分尤其是小縣城,已經算高分了。
“高一的時候學習還可以,以前人家上初中在學校是拔尖的,中考後還是一中提前錄取的優異生,高一上學期還是班裏前十名呢,誰知道後來怎麽就掉下去了,估計是上網上的,高三人家又衝了半年多,就衝起來了。”
沈靜雯覺得自己學習不好大概率是談戀愛耽誤了,但陳韜學習不好那段時間應該是沉迷上網所導致的。
“怪不得,那說明人還挺聰明的。”
“可不嘛。”
說到陳韜最近的連環榮耀,沈靜雯一掃陰霾,暫時忘了自己考的那點兒分數,渾然覺得自己的意中人是個蓋世英雄。
沈靜雯又從書包裏拿出檬芽雜誌,翻開陳韜的連載小說。
“人家還在雜誌上發表了小說,一個月稿費就好幾百呢。”
她爸從刀刃上舔掉一塊羊肉說:“幾百塊也不多,也就一隻羊的錢,一年才掙咱十頭羊的錢。”
說完他還特意伸長脖子往透過窗戶看了看自家的羊群。
藍天白雲下的草地上,兩千多隻羊在那裏悠閑的吃草。
心裏盤算了一下,一年掙十隻羊,要掙夠兩千隻羊得二百年,寫這東西掙不了多少錢。
那說明這個就不算事兒,重點還是他考上了名牌大學,這個就厲害了。
以後脫離了種田,畢業分配個好工作,說不定還能當官呢,京大畢業的肯定能當官。
“靜雯,他在縣城裏呢?”
“嗯。”
“明天去的時候帶條羊腿給陳韜。”
沈靜雯默默的抬起頭說了一句:“爸,你不是不讓我和他來往嘛。”
他爸噎了一下,“我們都是為了你好。”
“......”
心情好轉後,沈靜雯吃了塊肉,但她轉念又想到了今天陳韜的妹妹要找徐曉雅的事兒,本來她都打算帶那小孩給她買零食......
而且他妹妹怎麽認識徐曉雅,連我都是第一次見他妹妹。
......
陳韜坐在院子裏寫稿子,最近他除了和唐續以及劉長虹玩,大部分時間都在寫稿子。
《鏡子風暴》已經快接近寫完,短篇《隱入煙塵》也差不多了。
剩下就是發表在雜文報教育評論報上一些給自己炒作的文章。
箱子裏還有一部分隨筆和雜文,以及一些以前寫的青春文學小說,但字數都不多,最長的一部小說大概也隻有二十多萬字左右。
陳韜想起家裏還有些小學初中時寫過的小說,那時候喜歡看金庸古龍臥龍的武俠小說,每次看完以後總覺得作者還沒寫完,後麵還可以有很多後續,於是自己動筆寫了很多續集。
就是不知道自己成名後這些略顯幼稚的東西能不能拿出來發表一下,能換錢是最好的,目前現在手裏連幾十萬都沒有。
迴來半年多了,也就搞到幾萬塊而已。
《我想和這個國度談談》以及《我們不能吃飽了飯就去學叛逆》兩篇作文在雜文報和教育評論報上同時刊登,馬上又引來了一片嘩然。
接著就有老學究在報紙上寫了好幾篇文章來分析。
鳳凰衛視主持人、專欄作家粱文說:
“假以時日,這個剛剛參加高考的學生會是新時代的魯迅,他罵醒了那些信奉‘造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的人,他的呐喊,讓‘腦體倒掛’進一步消失,他的發聲,像雷霆擊碎黑暗一樣鑿穿‘教育無用論’的怪圈。”
國內著名職業規劃師發表觀點:
“未來就業會陷入嚴重內卷,這就更體現了讀書的重要性,即使隻為了競爭這些高薪職位。這些高薪職位以讀書好壞為標尺分配給學曆高者,有著天然的合理性,所以讀書才是我們一生最好的投資,也是最容易走的一條捷徑,沒有任何阻礙,誰都走得起。”
《東方周末》評論員:
“韓函的叛逆是有意對抗官方,這個態度代表質疑,是好的,但陳韜的叛逆卻是有意的替官方說話,同樣態度也是質疑的,也是好的,作為辯論雙方,我覺得都值得我們稱讚,這才新青年該做的事情。”
京大中文係教授在媒體上公開談到:“陳韜有望成為文學大師。”
就連檬芽都憋不住勁兒了,主動站出來說:“文學,後繼有人了。”
雜文報評論員也貼了一句:
“青春文學本就該是熱血的,這個熱血體現在愛國上麵,並用最美好的青春去發奮讀書,而不是學電影裏的古惑仔拎著棒子到街上去遊蕩。”
這一次,有一位老學究甚至把小四都給拉下水了,他公開發表評論說:
“這些積極正能量的文字,正是治愈‘青春傷痛文學’精神檳榔貽害的良藥。”
當陳韜看見檬芽發表的這句話以及老學究的話,差點兒吐血。
“我什麽時候說要成為文學的後繼者,你們給我這麽大的帽子問過我嗎?以後不寫本諾貝爾文學獎的書多少人得噴,哥是要走文娛的,那些漂亮的明星姐姐我可不想錯過啊!”
“另外,小四,真不是哥拉你下來的。”
看完這些評論後,陳韜的肩上像是壓了兩座大山,這下有億點點搞大了。
上架求首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