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市貝容文化公司總編輯辦公室內,陸金波和幾個人正坐在一起聊天。


    其中一人說道:“這個名不見經傳的陳韜是個何許人也,敢針對韓函以前寫的文章進行評擊。”


    陸金波喝了一口茶道:“一個高中生。”


    另一人說:“他跟以往寫文章評擊韓函不同,別人是質疑韓函,但他隻是針對那些文章中的觀點。”


    “巧妙的利用了這一點,然後給自己增加名氣?”


    陸金波微微頜首:“不排除這種可能。”


    “可是他靠檬芽雜誌就可以漸漸火起來啊。”


    陸金波笑道:“這幾屆新概念出過第二個韓函嗎?”


    幾人同時搖頭。


    “光靠雜誌和大賽已經很難出圈了,必須有驚動社會的文章,以及驚豔的著作,甚至還有背後的炒作。”


    “如果隻是靠雜誌慢慢養,還沒養成都養死了,最近幾屆就很能說明問題。”


    “那他就是借用這些讓自己一夜成名呢吧。”


    “簡直就是自我炒作。”


    “炒作歸炒作,看他能不能寫出比韓函還高明的書吧,如果不能,也就是叫囂幾句漸漸沉默。”


    再次燒了一壺茶後,幾人繼續展開討論。


    “這個沒有背景沒有多少名氣的高中生能鬥的過韓函嗎?畢竟韓函已經名列作家富豪榜前十名之內。”


    “我看未必,韓函當年的三重門可是轟動一時,他有群眾基礎,這個新人目前還沒有出版過一本類似的著作,雜誌上連載的那部小說也僅僅是個推理小說而已。”


    “所以說他很難走進公眾的眼中,推理不及言情和叛逆更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共鳴。”


    “陸總編,你怎麽看?”


    陸金波一口飲盡杯中的茶水,笑笑不語。


    從朋友的角度來說,他當然希望韓函不被人超越。


    但從編輯角度甚至一個生意人的角度來說,誰超越誰都無所謂,多幾個“韓函”是好事兒。


    目前他覺得這個不出名的小子隻不過是韓函翻紅的一顆棋子而已。


    也許對方也有兩把刷子,但刷子上的毛可能並不多,眾所周知,在作家這個行業裏,大部分人都是熬出來的。


    如果出身不在這個圈兒內,想一夜成名幾乎是不可能的。


    ......


    幾天後,陳韜帶著整理好的雜文再次抵達京城,他從眾多出版社中最後決定還是跟李建成合作,李建成的背後是有頗實力的二十世紀出版社,這家出版社曾經出版過韓函的著作。


    李建成的天海文化是中間的中介,不過他隻接過韓函的一本書。


    抵達以後,李建成熱情的到車站接待了他,不過這次他沒有帶譚美,換了一位披肩長發,瓜子臉,鼻梁高挺,身高一米七,笑起來很迷人的美女。


    “你好,我叫陳曉月,是出版社的實習編輯。”


    美女自我介紹道。


    派來個實習編輯啊,難道出版社不太看重我的書?


    不過這也很正常,這家出版社是國內頂尖出版社之一,而自己的那點兒小名氣在它麵前根本不值得一提。


    在李建成的帶領下,來到天海文化信息諮詢有限公司。


    李建成的這家文化公司主要經營的就是圖書方便的包裝、宣傳和聯合出版社出版,依靠賺取作者一部分稿費和銷售利潤生存。


    在接待室內,李建成再次給陳韜介紹了關於圖書出版的一係列問題。


    李建成說道:“跟文化公司合作出版圖書是目前大部分作者最明智的選擇,我們就像你們的經紀人,負責作者本身以及圖書的一切營銷事項,而我們隻是從中抽取一少部分酬勞。


    這可以給你們作者省去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讓你們騰出時間專心創作,並且給你們的版權費用也是十分客觀的。”


    陳韜之所以選擇文化公司而沒有找出版社,一就是因為名氣不足,二是因為個人找出版社出版的環節太過困難,時間跨度太長。


    其中涉及編輯、排版、設計、校對、出版、發行、營銷、印廠、紙廠等多個部門的合作,還有向上級備案、向新聞出版備案等等。


    光審核就需要很長很長時間,所以一本書要想出版,起碼要做差不多一年的規劃。


    而想要拿到出版社免費的書號,也是男上加男。


    但是跟文化公司合作就簡單多了,現在基本都是自費出版,對於已經有一些名氣且有炒作空間的作者,文化公司會進行投資運營。


    文化公司負責掏腰包買書號。


    而且經過他們的編輯和審稿,出版社方麵對於審稿就不會卡得很嚴,隻要內容不涉及不允許的問題,出版的速度就會非常快。


    如果書有前景,拿到市場上就能掙錢,基本一個月就可以出版了。


    但如果是出版社,沒三個月時間是不可能出版的,除非你是名家,書已經多次出版,修訂的情況也很少,才有可能一個月出版。


    而作為文化公司,還可以對作者進行包裝,鋪張宣傳,影響力不僅靠作者本身的文筆實力。


    天海文化公司在這方麵可以說已經非常成熟,通過他們,自己的雜文就可以在短期內出版,至少是在寒假結束前出版。


    不然不僅僅是錢的問題,同時剛調動起來的氛圍就會迅速沉下去,甚至一些人還會公開討伐他,說他沽名釣譽,連一本好書都寫不出來,隻會寫個推理小說,跟韓函根本不在一個檔次。


    這種情況下,自己死了,翻紅了對手。


    了解了出版的相關事項,陳韜琢磨著說道:


    “李經理,我還是那句話,包裝炒作都沒有問題,但一定要正能量,之前我在報紙上發表的文章你也看了,都是不讚同輟學或者讀書無用論的,所以你之前的提議我還是不予采納,必須按我的思路來。”


    李建成想了想道:


    “可以,我完全讚成你的想法,我們尊重作者本身的意願,之前我們隻是文化公司策劃的一套方案,既然你的人設已經做到這兒了,那我們就按現在的人設來進行包裝。”


    想不這樣包裝也行了,不然我就是啪啪打自己的臉。


    甚至是“偽君子”,華山派掌門嶽不群。


    李建成自上次通北之行失敗後,對此本已不抱希望,但沒想到作者本人親自來談雜文出版的事情,喜出望外之際安排了一場晚宴。


    出席晚宴的有譚美和陳曉月,以及另外兩個李建成相熟的作者。


    李建成對一位身穿白色長裙,麵容清冷,透著一股文藝氣息的美女作著介紹:


    “這位是80後女作家李蒂安,從法國留學迴來,今年剛剛出版了首部長篇小說《天堂告別》,這位是第七屆新概念獲獎作者陳韜,他寫的長篇小說《鏡子風暴》正在檬芽雜誌連載,預計連載完得明天三月份。”


    全年連載?檬芽自發行以來從沒全年連載過同一部小說啊。


    在座的幾位作者不禁麵露驚訝之色。


    李蒂安微笑致意:“你好。”


    陳韜迴以笑意:“學姐請多關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重生太香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樓頂種菠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樓頂種菠菜並收藏這重生太香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