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陳小穎看完動畫片,七點鍾新聞聯播的音樂響起,電視頻道不多,不管換哪個頻道都是新聞聯播。
對於不看新聞的人來說,這半小時最無趣。
陳小穎直接把電視關了,趴在桌子上吃零食。
“爸,今年你別種地了,把地都承包出去算了,在院子裏的菜園子種點兒有機蔬菜早點兒頤養天年算了。。”
陳韜這次迴家也是為勸老陳打消種十幾畝芹菜的念頭。
陳孝忠抿了一口酒搖頭道:“不行,老子還年輕,不能光靠著你。”
“那你少種點兒,種兩三畝玩玩,萬一賣不出去也賠不了多少錢。”
陳孝忠不聽勸,在他的意識當中,陳韜上大學還得畫不少錢呢。
“再說吧。”
“那個......”陳韜清了清嗓子,然後把最近掙的錢一半拿出來放在桌子上,“這是我最近掙的錢,給家裏一半,你們少受點兒累,就別再去受累了,雜誌上下個月還會連載我的小說,也有不少錢呢。”
“有多少?能夠咱家一輩子吃喝的?還是夠你將來娶老婆的?”
陳孝忠笑道。
“十輩子吃喝都夠了。”
陳孝忠搖搖頭表示不信,他挑著魚肉中的魚刺,腦子裏構想著今年的種菜計劃。
種十多畝芹菜,不雇人全靠自己一個人幹,如果行情好的話,差不多能收入六七千塊,正好是陳韜今年上大學的費用。
“別想了吧,種十畝才把身體都累垮了,這錢是我給你們的生活費,不用給我存,我說過了以後上大學的學費生活費都不會跟你們要的。”
看著一萬多塊錢,老陳非但沒有打消種菜的念頭,反而更加堅定了種菜的信心,兒子這麽努力,老子也不幹落後。
而且一萬多現錢的底氣,他也不怕行情不好賠錢了,之前他還考慮種那麽多芹菜萬一行情不好賠了本可怎麽辦。
韓美玲擦擦手過來把錢收起來,陳韜提醒道:“媽,你最好去辦張卡,把錢存起來,在家放著不安全。”
韓美玲想想也是,以前家裏沒錢不擔心這個問題,現在手上有一筆巨款,放家裏的確不放心。
“辦卡也不安全,還是辦個存折吧,存折上好歹能看見個數。”
陳韜搖搖頭沒說話,農民都是這樣,辦卡隻辦農行卡,帶一個農字就覺得靠譜。
......
因為要開學,幾個堂兄也要到外地打工,陳韜晚上帶著陳小穎去三伯家串門。
二伯母把家裏剩下的不多糖果拿出來招待兄妹二人,隨便聊了一會兒,陳韜又拽著二堂哥問了問他未婚妻的事兒。
過完年後二堂兄曾去女方家拜過年,順便又把一部分彩禮給了女方家,都是二堂兄在工地上幹活攢的錢,以及家裏秋收後攢的一部分,大概總計有一萬多塊錢。
女方家一共要了三萬多的彩禮,這兩年多陸陸續續已經給完了。
“女方家說了,今年臘月裏就辦婚禮。”
二堂兄說話的時候難掩自己的欣喜之色。
陳韜抬頭看了一眼他的頭頂,感覺綠油油的:“你自跟嫂子訂婚以來花了多少錢?”
二堂兄默算了一陣道:“差不多六七萬塊吧,黃金首飾都買了,給了他媽一萬,摩托車五千......還有這兩年過年過節給她的錢。”
六萬,不吃不喝幹六年才能攢夠啊。
“那就按六萬算吧,六萬能買一輛桑塔納了。”陳韜說道。
二堂兄笑道:“我們那個包工頭就開了一輛桑塔納,隔三差五去工地一趟,每次車上坐的女人都不是同一個人。”
那你是不知道再過幾年這些房地產老板和包工頭差點兒住到洗浴去......每天換一女的算什麽。
陳韜琢磨著把未來嫂子抓住以後能要迴多少錢,全額退還不現實,這些年她早就花出去了,她父母常年臥病在床,看病吃藥是個無底洞啊。
“二哥,如果你手裏有兩萬塊,你準備幹什麽?”
二堂兄想都沒想直接迴道:“直接存起來,娶媳婦兒用。”
“你就不準備拿錢投資點兒什麽嗎?”
二堂兄一愣,投資?不懂。
“你準備在村裏蓋新房對吧?”陳韜問道。
說到新房,二堂兄愁上心頭,他歎口氣說:“今年是打算蓋新房,可錢都給彩禮沒錢蓋房了,看家裏有什麽辦法吧。”
他的話還沒說完,隻聽得三伯跟別人聊天時說道:“今年給我兒蓋新房,我就是砸鍋賣鐵也得給他蓋起來,老二結了婚我這輩子就算交代了。”
陳韜低聲說:“蓋房也得幾千塊,有這幾千塊為什麽不去縣城裏買套現成平房,雖然院小點兒,但......”
後麵的話他沒法說出口,說出來也沒人信。
“咱們也不到城裏住,在城裏買房沒用,村裏有咱的地,將來夏天迴來種地,冬天出去打工,到城裏哪能生活的起啊,一睜眼就得花錢。”
堂兄給陳韜分析起他未來的生活規劃。
“到時候你嫂子在家裏守家,我在外麵幹活,農忙時迴來,自給自足,城裏跟村裏不一樣,城裏喝口水都要錢,像我們在京城,放個自行車還要五毛呢,咱這村裏愛往哪停往哪停。”
陳韜搖搖頭,他手裏正好翻著一張堂兄從京城帶迴來的日報,指著上麵的一個標題說:“你看這裏。”
堂兄低下頭看了一眼標題。
“加快城鎮化要推進農民工市民化,讓新市民真正在城市安家落戶。”
“看懂這啥意思不?國家要加快城市擴張的速度,城市快速擴張靠什麽?靠人口,沒有人口一切都是空談,所以未來農村人要大量在城市裏定居落戶,農村以後就沒人了,再過幾年你也得到城市裏定居,那你現在在村裏蓋房的意義是什麽?”
堂兄想了想後疑惑道:“不可能吧,農村人都走了這麽多地誰來種?”
“自然會有專業的人來承包種植。”
“農村人是不會往城裏跑的,他們怎麽會舍棄下自己的田地,再說到城裏幹嘛呢。”
“這就不是你想去或者不去的問題了,你想想,咱們鄉都撤了,中學也合並到鎮裏去了,就剩一所小學,我已經得到了可靠消息,小學在三五年之間也得取消,等學校沒了,到時候你想想你的孩子不得去城裏上學嗎?家長不都得去陪讀?”
“這是一方麵,另外等你的孩子將來念完書,還會再迴到村裏來生活嗎?城市就業機會多,誰會跑迴來種地,你不見人們教育孩子都是將來千萬別跟我一樣種田。”
“所以,用不了幾年,農村就沒人了,有遠見的人早就跑到城裏了,越早越好,去的早的將來都是坐地戶,去晚的腸子都悔青了。”
“你好好想想吧,報紙上刊登這樣的新聞不是沒道理的。”
二堂兄看著陳韜說道:“你怎麽知道這些?”
因為我重生的啊!
對於不看新聞的人來說,這半小時最無趣。
陳小穎直接把電視關了,趴在桌子上吃零食。
“爸,今年你別種地了,把地都承包出去算了,在院子裏的菜園子種點兒有機蔬菜早點兒頤養天年算了。。”
陳韜這次迴家也是為勸老陳打消種十幾畝芹菜的念頭。
陳孝忠抿了一口酒搖頭道:“不行,老子還年輕,不能光靠著你。”
“那你少種點兒,種兩三畝玩玩,萬一賣不出去也賠不了多少錢。”
陳孝忠不聽勸,在他的意識當中,陳韜上大學還得畫不少錢呢。
“再說吧。”
“那個......”陳韜清了清嗓子,然後把最近掙的錢一半拿出來放在桌子上,“這是我最近掙的錢,給家裏一半,你們少受點兒累,就別再去受累了,雜誌上下個月還會連載我的小說,也有不少錢呢。”
“有多少?能夠咱家一輩子吃喝的?還是夠你將來娶老婆的?”
陳孝忠笑道。
“十輩子吃喝都夠了。”
陳孝忠搖搖頭表示不信,他挑著魚肉中的魚刺,腦子裏構想著今年的種菜計劃。
種十多畝芹菜,不雇人全靠自己一個人幹,如果行情好的話,差不多能收入六七千塊,正好是陳韜今年上大學的費用。
“別想了吧,種十畝才把身體都累垮了,這錢是我給你們的生活費,不用給我存,我說過了以後上大學的學費生活費都不會跟你們要的。”
看著一萬多塊錢,老陳非但沒有打消種菜的念頭,反而更加堅定了種菜的信心,兒子這麽努力,老子也不幹落後。
而且一萬多現錢的底氣,他也不怕行情不好賠錢了,之前他還考慮種那麽多芹菜萬一行情不好賠了本可怎麽辦。
韓美玲擦擦手過來把錢收起來,陳韜提醒道:“媽,你最好去辦張卡,把錢存起來,在家放著不安全。”
韓美玲想想也是,以前家裏沒錢不擔心這個問題,現在手上有一筆巨款,放家裏的確不放心。
“辦卡也不安全,還是辦個存折吧,存折上好歹能看見個數。”
陳韜搖搖頭沒說話,農民都是這樣,辦卡隻辦農行卡,帶一個農字就覺得靠譜。
......
因為要開學,幾個堂兄也要到外地打工,陳韜晚上帶著陳小穎去三伯家串門。
二伯母把家裏剩下的不多糖果拿出來招待兄妹二人,隨便聊了一會兒,陳韜又拽著二堂哥問了問他未婚妻的事兒。
過完年後二堂兄曾去女方家拜過年,順便又把一部分彩禮給了女方家,都是二堂兄在工地上幹活攢的錢,以及家裏秋收後攢的一部分,大概總計有一萬多塊錢。
女方家一共要了三萬多的彩禮,這兩年多陸陸續續已經給完了。
“女方家說了,今年臘月裏就辦婚禮。”
二堂兄說話的時候難掩自己的欣喜之色。
陳韜抬頭看了一眼他的頭頂,感覺綠油油的:“你自跟嫂子訂婚以來花了多少錢?”
二堂兄默算了一陣道:“差不多六七萬塊吧,黃金首飾都買了,給了他媽一萬,摩托車五千......還有這兩年過年過節給她的錢。”
六萬,不吃不喝幹六年才能攢夠啊。
“那就按六萬算吧,六萬能買一輛桑塔納了。”陳韜說道。
二堂兄笑道:“我們那個包工頭就開了一輛桑塔納,隔三差五去工地一趟,每次車上坐的女人都不是同一個人。”
那你是不知道再過幾年這些房地產老板和包工頭差點兒住到洗浴去......每天換一女的算什麽。
陳韜琢磨著把未來嫂子抓住以後能要迴多少錢,全額退還不現實,這些年她早就花出去了,她父母常年臥病在床,看病吃藥是個無底洞啊。
“二哥,如果你手裏有兩萬塊,你準備幹什麽?”
二堂兄想都沒想直接迴道:“直接存起來,娶媳婦兒用。”
“你就不準備拿錢投資點兒什麽嗎?”
二堂兄一愣,投資?不懂。
“你準備在村裏蓋新房對吧?”陳韜問道。
說到新房,二堂兄愁上心頭,他歎口氣說:“今年是打算蓋新房,可錢都給彩禮沒錢蓋房了,看家裏有什麽辦法吧。”
他的話還沒說完,隻聽得三伯跟別人聊天時說道:“今年給我兒蓋新房,我就是砸鍋賣鐵也得給他蓋起來,老二結了婚我這輩子就算交代了。”
陳韜低聲說:“蓋房也得幾千塊,有這幾千塊為什麽不去縣城裏買套現成平房,雖然院小點兒,但......”
後麵的話他沒法說出口,說出來也沒人信。
“咱們也不到城裏住,在城裏買房沒用,村裏有咱的地,將來夏天迴來種地,冬天出去打工,到城裏哪能生活的起啊,一睜眼就得花錢。”
堂兄給陳韜分析起他未來的生活規劃。
“到時候你嫂子在家裏守家,我在外麵幹活,農忙時迴來,自給自足,城裏跟村裏不一樣,城裏喝口水都要錢,像我們在京城,放個自行車還要五毛呢,咱這村裏愛往哪停往哪停。”
陳韜搖搖頭,他手裏正好翻著一張堂兄從京城帶迴來的日報,指著上麵的一個標題說:“你看這裏。”
堂兄低下頭看了一眼標題。
“加快城鎮化要推進農民工市民化,讓新市民真正在城市安家落戶。”
“看懂這啥意思不?國家要加快城市擴張的速度,城市快速擴張靠什麽?靠人口,沒有人口一切都是空談,所以未來農村人要大量在城市裏定居落戶,農村以後就沒人了,再過幾年你也得到城市裏定居,那你現在在村裏蓋房的意義是什麽?”
堂兄想了想後疑惑道:“不可能吧,農村人都走了這麽多地誰來種?”
“自然會有專業的人來承包種植。”
“農村人是不會往城裏跑的,他們怎麽會舍棄下自己的田地,再說到城裏幹嘛呢。”
“這就不是你想去或者不去的問題了,你想想,咱們鄉都撤了,中學也合並到鎮裏去了,就剩一所小學,我已經得到了可靠消息,小學在三五年之間也得取消,等學校沒了,到時候你想想你的孩子不得去城裏上學嗎?家長不都得去陪讀?”
“這是一方麵,另外等你的孩子將來念完書,還會再迴到村裏來生活嗎?城市就業機會多,誰會跑迴來種地,你不見人們教育孩子都是將來千萬別跟我一樣種田。”
“所以,用不了幾年,農村就沒人了,有遠見的人早就跑到城裏了,越早越好,去的早的將來都是坐地戶,去晚的腸子都悔青了。”
“你好好想想吧,報紙上刊登這樣的新聞不是沒道理的。”
二堂兄看著陳韜說道:“你怎麽知道這些?”
因為我重生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