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韜琢磨了一會兒說道:“開頭不要寫親愛的芳,多俗套,我聽了都惡心,直接就寫芳,或者餘芳,然後下麵寫我離鄉已有半年之多了,平日裏工作忙碌一直沒有給你寫信,另也因不知道怎麽寫這封信,
還記得那時候我們在鄉裏中學上學的日子,現在每每迴想起來覺得,那時候無憂無慮的真好,我當初以為讀高中的時候還能和你同班同桌,然後一起考上大專,沒想到你中途......
我想這是你的遺憾,同時也是我的遺憾,可恨我那時候沒有賺錢的能力......在鄉裏工作的那一段時間,你們也給了我很多快樂......我調任鎮上以後,身邊也沒有什麽朋友,時常感到孤單......
這部手機是我省吃儉用攢錢買的,現在我想送給你,不管是以友情還是以別的身份,我希望你能收下,因為平時太過想念你們,想隨時隨地和你們聯絡,甚至分享我的時刻,卡已經辦好了,你一定要收下,因為我想彌補過去的遺憾......”
大約半個多小時,一封朦朦朧朧似友情又似愛情的情書就寫好了。
張書兵自己讀了一遍,又抄了一遍,看著情深意切的文字,對陳韜豎起了大拇指,“佩服。”
指導完情書寫作以後,陳韜再次迴到網吧,繼續寫《五月.鏡子風暴》,寫好一部分以後又發到雜誌社的郵箱,這時候,李期綱的電話正好打來了。
李期綱:你的小說我們審過了,組內覺得特別好,雖然是懸疑推理小說,但很有創新思維,文學性也很強,又貼合初高中學科知識,趙主編也給予高度評價,不過現在有這麽個情況,另一位編輯認為,你初賽和複賽的文章題材風格差距很大,連載小說風格更與前兩次的文章如同不是出自一人手筆......
陳韜打斷李期綱的說:您的意思是編委認為有抄襲的嫌疑對吧。
李期綱:我們要盡量避免這個問題的發生,陳韜,不瞞你說,你是雜誌社現在重點關注的對象,如果不出意外,雜誌社會把你打造成第二個韓晗,當然了這主要得靠你自己的努力,寫出火爆小說,尤其要針對社會焦點的一些批判,引起正麵輿論。
陳韜明白李期綱的意思,這篇推理小說一是有人懷疑真實性,而是編委們擔心抄襲給雜誌社帶來負麵影響,而且推理小說可能無法在社會上引起轟動。
想了想,他說道:您放心,這篇小說絕對沒有抄襲嫌疑,最近我也有了一些新的想法,等寫完這部小說以後我會逐步去實現。
李期綱在電話那頭說:那就好,我相信你,從第四屆開始我就沒有挖掘出像韓晗一樣的人才,我很看好你。
掛掉電話以後,陳韜構想了一下接下來的騷操作。
炒作必須上一波,有人質疑是好事兒。
其次,還要學會借勢,最好是把韓晗拉下水,不過不能明指韓晗,現在站出來寫對立文章,很容易被韓晗的粉絲噴死。
他最近已經構思了一篇犀利的文章,名字叫《陳韜說讀書有用論》,甚至他還構思了另外兩篇犀利的文章,一篇是《二十年後的某人: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另一篇《不可能所有人都有棉襖穿》,《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這些文章主要針對韓晗以前寫過的一篇叫《穿著棉襖洗澡》的文章。
為了寫好這幾篇批判性文章,陳韜特意把《穿著棉襖洗澡》的文章重新讀了好幾遍,讀後感與上輩子正上高三的他完全不同。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讀一下這篇文章。
陳韜把這片文章的重點句摘抄了一下,如下:
“如果現在這個時代能出全才,那便是應試教育的幸運和這個時代的不幸。”
“仿佛中國真的緊缺全才,要培養出的人能今天造出一枚導彈,明天就此導彈寫一篇長篇並獲茅盾文學獎,後天親自將其譯成八國文字在全世界發行似的。假如真有這種人我寧願去嚐他導彈的滋味。”
“對於以後不去搞理科方麵研究的人,數學隻要到初二水平就絕對足夠了,理化也隻需學一年,如果今天的學習隻為了明天的荒廢,那學習的意義何在?”
“至於我常聽到的學習數學是為了練習邏輯思維能力的說法,我覺得那是沒有道理的,因為看許多偵探小說或懸念小說更能練習邏輯思維能力,怎麽不開一門看偵探小說課?”
“所謂教科書就是指你過了九月份就要去當廢紙賣掉的書,而所謂閑書野書也許就是你會受用一輩子的書。”
“我們最終需要的人才是專長於一類的,當然我們也要有各科的基礎,不能從小學一年級就專攻什麽。”
這篇文章最大的意義可能是一個少年敢於向傳統應試教育的批判,當時很多教材確實落後,但這個沒辦法,那些年教師和編寫教材的人本身就很傳統陳舊,但相比清朝八股文就要進步了幾百倍。
所以,進步這個東西不是一朝一夕的,是需要一代人一代人的努力,00後不出世,哪來的整頓職場這一說。
70後寫幾篇批判職場的文章最多就是敢於挑戰,算做標榜,可後世00後整頓職場需要標榜嗎?他們自身就是標榜。
所以,針對韓晗的文章,陳韜大有文章可做,隻不過,韓晗代表著挑戰傳統應試,而陳韜則代表幾十年後沒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的確難在社會立足這一話題。
說白了,這就是一場辯論大賽,輸贏兩方最後可能都是贏家。
......
過了兩天,陳韜才借著陪李局長的女兒李楚楚下鄉改造的機會順道迴家,把裝有手機的盒子悄悄塞給大表姐。
“大姐,張書兵在鎮裏碰見我非要讓我讓我把這個東西交給你,沒說是什麽東西。”
“張書兵?”
“嗯,他現在在鎮裏工作。”
餘芳知道張書兵暗戀他的事兒,因為張書兵跟別人說過他喜歡她,話傳話早就傳到她耳朵裏了,隻不過馮瑞龍表白的更早,而且還光明正大的大家裏提親......
其實姑姑姑父心裏覺得張書兵才是個小夥子,踏踏實實,又是鄉裏的傑出青年。
不像馮瑞龍那麽油嘴滑舌,但張書兵不主動來提親,也沒什麽表示,女方父母也沒轍啊,總不能女方去南方家裏提親。
李楚楚在一旁喊道:“這是遲到的情人節禮物嗎?”
餘芳臉瞬間浮起一片酡紅,她抬頭看了看李楚楚,又皺眉看了看陳韜。
還記得那時候我們在鄉裏中學上學的日子,現在每每迴想起來覺得,那時候無憂無慮的真好,我當初以為讀高中的時候還能和你同班同桌,然後一起考上大專,沒想到你中途......
我想這是你的遺憾,同時也是我的遺憾,可恨我那時候沒有賺錢的能力......在鄉裏工作的那一段時間,你們也給了我很多快樂......我調任鎮上以後,身邊也沒有什麽朋友,時常感到孤單......
這部手機是我省吃儉用攢錢買的,現在我想送給你,不管是以友情還是以別的身份,我希望你能收下,因為平時太過想念你們,想隨時隨地和你們聯絡,甚至分享我的時刻,卡已經辦好了,你一定要收下,因為我想彌補過去的遺憾......”
大約半個多小時,一封朦朦朧朧似友情又似愛情的情書就寫好了。
張書兵自己讀了一遍,又抄了一遍,看著情深意切的文字,對陳韜豎起了大拇指,“佩服。”
指導完情書寫作以後,陳韜再次迴到網吧,繼續寫《五月.鏡子風暴》,寫好一部分以後又發到雜誌社的郵箱,這時候,李期綱的電話正好打來了。
李期綱:你的小說我們審過了,組內覺得特別好,雖然是懸疑推理小說,但很有創新思維,文學性也很強,又貼合初高中學科知識,趙主編也給予高度評價,不過現在有這麽個情況,另一位編輯認為,你初賽和複賽的文章題材風格差距很大,連載小說風格更與前兩次的文章如同不是出自一人手筆......
陳韜打斷李期綱的說:您的意思是編委認為有抄襲的嫌疑對吧。
李期綱:我們要盡量避免這個問題的發生,陳韜,不瞞你說,你是雜誌社現在重點關注的對象,如果不出意外,雜誌社會把你打造成第二個韓晗,當然了這主要得靠你自己的努力,寫出火爆小說,尤其要針對社會焦點的一些批判,引起正麵輿論。
陳韜明白李期綱的意思,這篇推理小說一是有人懷疑真實性,而是編委們擔心抄襲給雜誌社帶來負麵影響,而且推理小說可能無法在社會上引起轟動。
想了想,他說道:您放心,這篇小說絕對沒有抄襲嫌疑,最近我也有了一些新的想法,等寫完這部小說以後我會逐步去實現。
李期綱在電話那頭說:那就好,我相信你,從第四屆開始我就沒有挖掘出像韓晗一樣的人才,我很看好你。
掛掉電話以後,陳韜構想了一下接下來的騷操作。
炒作必須上一波,有人質疑是好事兒。
其次,還要學會借勢,最好是把韓晗拉下水,不過不能明指韓晗,現在站出來寫對立文章,很容易被韓晗的粉絲噴死。
他最近已經構思了一篇犀利的文章,名字叫《陳韜說讀書有用論》,甚至他還構思了另外兩篇犀利的文章,一篇是《二十年後的某人: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另一篇《不可能所有人都有棉襖穿》,《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這些文章主要針對韓晗以前寫過的一篇叫《穿著棉襖洗澡》的文章。
為了寫好這幾篇批判性文章,陳韜特意把《穿著棉襖洗澡》的文章重新讀了好幾遍,讀後感與上輩子正上高三的他完全不同。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讀一下這篇文章。
陳韜把這片文章的重點句摘抄了一下,如下:
“如果現在這個時代能出全才,那便是應試教育的幸運和這個時代的不幸。”
“仿佛中國真的緊缺全才,要培養出的人能今天造出一枚導彈,明天就此導彈寫一篇長篇並獲茅盾文學獎,後天親自將其譯成八國文字在全世界發行似的。假如真有這種人我寧願去嚐他導彈的滋味。”
“對於以後不去搞理科方麵研究的人,數學隻要到初二水平就絕對足夠了,理化也隻需學一年,如果今天的學習隻為了明天的荒廢,那學習的意義何在?”
“至於我常聽到的學習數學是為了練習邏輯思維能力的說法,我覺得那是沒有道理的,因為看許多偵探小說或懸念小說更能練習邏輯思維能力,怎麽不開一門看偵探小說課?”
“所謂教科書就是指你過了九月份就要去當廢紙賣掉的書,而所謂閑書野書也許就是你會受用一輩子的書。”
“我們最終需要的人才是專長於一類的,當然我們也要有各科的基礎,不能從小學一年級就專攻什麽。”
這篇文章最大的意義可能是一個少年敢於向傳統應試教育的批判,當時很多教材確實落後,但這個沒辦法,那些年教師和編寫教材的人本身就很傳統陳舊,但相比清朝八股文就要進步了幾百倍。
所以,進步這個東西不是一朝一夕的,是需要一代人一代人的努力,00後不出世,哪來的整頓職場這一說。
70後寫幾篇批判職場的文章最多就是敢於挑戰,算做標榜,可後世00後整頓職場需要標榜嗎?他們自身就是標榜。
所以,針對韓晗的文章,陳韜大有文章可做,隻不過,韓晗代表著挑戰傳統應試,而陳韜則代表幾十年後沒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的確難在社會立足這一話題。
說白了,這就是一場辯論大賽,輸贏兩方最後可能都是贏家。
......
過了兩天,陳韜才借著陪李局長的女兒李楚楚下鄉改造的機會順道迴家,把裝有手機的盒子悄悄塞給大表姐。
“大姐,張書兵在鎮裏碰見我非要讓我讓我把這個東西交給你,沒說是什麽東西。”
“張書兵?”
“嗯,他現在在鎮裏工作。”
餘芳知道張書兵暗戀他的事兒,因為張書兵跟別人說過他喜歡她,話傳話早就傳到她耳朵裏了,隻不過馮瑞龍表白的更早,而且還光明正大的大家裏提親......
其實姑姑姑父心裏覺得張書兵才是個小夥子,踏踏實實,又是鄉裏的傑出青年。
不像馮瑞龍那麽油嘴滑舌,但張書兵不主動來提親,也沒什麽表示,女方父母也沒轍啊,總不能女方去南方家裏提親。
李楚楚在一旁喊道:“這是遲到的情人節禮物嗎?”
餘芳臉瞬間浮起一片酡紅,她抬頭看了看李楚楚,又皺眉看了看陳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