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臨近。
家家戶戶走在籌備過年,炸麻花的炸麻花,剁餡的剁餡......
陳韜坐在火炕上,太陽曬的他直想睡覺。
櫃子上有幾卷裁好的紅紙,都是別人家送來讓陳孝忠幫忙寫春聯的。
火爐上燉著一隻家養的小笨雞,慢火要燉上幾個小時。
陳韜聞著鍋裏散發出的香味感慨,還能吃到不喂飼料的雞肉啊,值了。
秋天家裏孵了一窩小雞,白天在家裏那隻老貓和母雞寸步不離的保護下沒有被老鷹叼走一隻,成功的為春節貢獻了十幾隻小笨雞。
陳孝忠把家裏吃飯用的大紅桌搬到炕邊兒,人站在地上,開始寫春聯,農村春聯主要以方塊為主,所以要用到四字吉祥語多一些。
鋪好紅紙,倒了一碟墨汁兒,陳小穎爬過去聞了聞捂著鼻子說:“好臭。”
陳韜記不清到底是從哪年開始家裏就不再寫春聯,統一變成買現成的,雖然現成的是方便,但他總覺得年味兒的缺失與這些東西也有一定關聯。
街上賣的始終不如自己寫的更好。
自從自己上學,每年過年都在一旁看老爹寫春聯,還幫忙提供四字吉祥語,但詞窮是常態。
陳孝忠蘸了墨水,提筆寫下:新春快樂。
這是最簡單最容易想起的吉祥詞了,隨後便是:萬事如意、一元複始、萬象更新、氣象萬千、爆竹辭舊、春迴大地、合家歡樂、五穀豐登、辭舊迎新、風調雨順、牛羊滿圈、六畜興旺......
關於牛羊滿圈、牲畜興旺這兩幅春聯,在農村往往能鬧出不少笑話,村民文化水平低,不識字的人不在少數,叫人幫忙寫完春聯迴家去貼,也不知道上麵寫的什麽,把家庭美滿、幸福安康合家歡樂這類型的春聯貼到了羊圈豬圈門上,把牛羊滿圈、牲畜興旺貼到了家門上。
等到大年初一小孩兒拜年時,尤其是小學生,最喜歡咬文嚼字,仗著自己學了幾個漢字,不論到誰家,先在院子裏把春聯挨個念一遍,以顯示自己小學生的威能,往往念著念著念叨了家門口上的牛羊滿圈就直接笑岔了氣。
然後還要把這事兒當成笑話傳播,
陳孝忠寫著寫真,詞窮了,速度也慢了下來,他給人家寫春聯追求差異化,這年頭寫春聯是文化人才能幹的了的事兒,他不能辜負人家對他的信任與期望。
琢磨新詞兒,可謂是絞盡腦汁兒。
“大學生,快想想。”陳孝忠握著筆杆子,腦袋裏空空如也。
2005是年乙酉雞年,陳韜張口就來:金鳳迎春、雞年納福、雄雞唱韻、丹鳳來儀、金雞報曉、芳草春暉、國泰民安、春滿九州、天開文運......
哎呦我去,陳韜都沒意識到自己脫口就能說上這麽多成語,這重生沒給係統,上輩子記憶到倒是挺深刻?
炸了,炸了。
“慢點兒慢點兒,我寫完一個你再說下一個。”
陳孝忠有點兒接不過來,毛筆字寫的又慢,關鍵他還不糊弄,要爭取寫的漂亮。
陳韜從陳小穎作業本上撕了一張紙,把這些吉祥成語寫在了上麵,讓老爹照著寫,自己在一邊看。
“好好跟你大哥學習,做一個有文化的人,不要隻做一個吃飽了睡,睡醒了吃的人。”
陳小穎手裏抱著一個柿餅子,不服氣道:“我沒有吃。”
陳孝忠寫完一張,陳韜捏著放到火炕晾一張,一會兒功夫,炕上晾滿了方塊裝的春聯。
“小穎,把筆墨幹了的春聯收起來。”
陳小穎撅起屁股一張一張往一塊收,最後陳韜卷起來用皮筋捆住。
陳孝忠繼續寫下一家的,“還能想幾個迎春那副的詞兒嗎?”
提取記憶,陳韜又寫下十幾個:江山如畫,鳥唱春光,花開富貴,竹報平安......
這時,老太太端來一盤瓜子,瓜子還熱著呢,買年貨的時候本來陳韜要買炒熟的,但陳孝忠堅持要買生的迴來自己炒,不知道是習慣還是什麽,感覺這些自己動手的環節隻要少了一樣,就不算過年。
老太太和韓美玲兩個人在大鐵鍋裏上午炒了二十斤瓜子,用鹹鹽水炒出了鹹味兒。
一直寫到中午,陳孝忠才寫完了六七家的春聯,並排放在櫃子上,準備下午吃完飯讓陳小穎給人們送到家裏去,這些東西能讓他有成就感。
也許,這就是一個人活著的一些意義,在各種儀式中尋求自我價值的實現。
下午吃完飯,陳韜幫著給家裏幹活,買迴來的很多東西需要處理,比如三十條魚要除磷除內髒。
正準備擼起休息洗魚,唐續打來了電話。
“晚上幾個同學要聚聚,你一會兒來了直接到咱們常去的那家燒烤店。”
“今晚不行。”
陳韜直接拒絕:“快過年了,要幫家裏幹活。”
唐續罵道:“別裝逼了行嗎?你我還不知道?快來,往年都是這個時間聚的,今年高三最後一次寒假聚會了,明年聚不聚的齊都不一定。”
“再說了你平時不是很不喜歡在家待著嗎?嫌父母嘮叨。”
“你懂個錘子。”陳韜歪著腦袋把手機夾在耳朵和肩膀中間說話。
“愛來不來,你那五瓶啤酒我幫你消化了。”
聚會一般都是aa製,啤酒也是每人四五瓶的樣子,如果誰沒去,那他的酒大家就分擔享受了,這年齡喝酒隻怕自己少喝,不像後世誰都怕自己多喝對方少喝了。
“行,我有事兒不去,但份子錢我會出,你找李秋君拿,或者等我上去給你也行。”
“好嘞。”人不來但錢會出,好事兒。
“行,就這樣,掛了。”
“你等下,你給老子準備的炮竹準備好了沒?”陳韜突然想起他說要送自己煙花爆竹的事兒。
“咳,這是多大的事兒,還用準備嗎?你哪天過來來我家隨便裝,我媽讓我給你裝兩袋子,我懶得弄,你自己拿吧,挑你喜歡的。”
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好,那不跟你廢話了。”
掛掉電話,唐續喃喃自語:“這小子我越來越有點兒看不透了。”
陳韜邊洗魚邊琢磨去唐續家拿煙花的事兒,煙花貴而短暫,幾百塊的東西幾分鍾就沒了,唐續這孫子每年放都放不完,這就是拚爹的優勢啊。
今年好了,有的玩了。
家家戶戶走在籌備過年,炸麻花的炸麻花,剁餡的剁餡......
陳韜坐在火炕上,太陽曬的他直想睡覺。
櫃子上有幾卷裁好的紅紙,都是別人家送來讓陳孝忠幫忙寫春聯的。
火爐上燉著一隻家養的小笨雞,慢火要燉上幾個小時。
陳韜聞著鍋裏散發出的香味感慨,還能吃到不喂飼料的雞肉啊,值了。
秋天家裏孵了一窩小雞,白天在家裏那隻老貓和母雞寸步不離的保護下沒有被老鷹叼走一隻,成功的為春節貢獻了十幾隻小笨雞。
陳孝忠把家裏吃飯用的大紅桌搬到炕邊兒,人站在地上,開始寫春聯,農村春聯主要以方塊為主,所以要用到四字吉祥語多一些。
鋪好紅紙,倒了一碟墨汁兒,陳小穎爬過去聞了聞捂著鼻子說:“好臭。”
陳韜記不清到底是從哪年開始家裏就不再寫春聯,統一變成買現成的,雖然現成的是方便,但他總覺得年味兒的缺失與這些東西也有一定關聯。
街上賣的始終不如自己寫的更好。
自從自己上學,每年過年都在一旁看老爹寫春聯,還幫忙提供四字吉祥語,但詞窮是常態。
陳孝忠蘸了墨水,提筆寫下:新春快樂。
這是最簡單最容易想起的吉祥詞了,隨後便是:萬事如意、一元複始、萬象更新、氣象萬千、爆竹辭舊、春迴大地、合家歡樂、五穀豐登、辭舊迎新、風調雨順、牛羊滿圈、六畜興旺......
關於牛羊滿圈、牲畜興旺這兩幅春聯,在農村往往能鬧出不少笑話,村民文化水平低,不識字的人不在少數,叫人幫忙寫完春聯迴家去貼,也不知道上麵寫的什麽,把家庭美滿、幸福安康合家歡樂這類型的春聯貼到了羊圈豬圈門上,把牛羊滿圈、牲畜興旺貼到了家門上。
等到大年初一小孩兒拜年時,尤其是小學生,最喜歡咬文嚼字,仗著自己學了幾個漢字,不論到誰家,先在院子裏把春聯挨個念一遍,以顯示自己小學生的威能,往往念著念著念叨了家門口上的牛羊滿圈就直接笑岔了氣。
然後還要把這事兒當成笑話傳播,
陳孝忠寫著寫真,詞窮了,速度也慢了下來,他給人家寫春聯追求差異化,這年頭寫春聯是文化人才能幹的了的事兒,他不能辜負人家對他的信任與期望。
琢磨新詞兒,可謂是絞盡腦汁兒。
“大學生,快想想。”陳孝忠握著筆杆子,腦袋裏空空如也。
2005是年乙酉雞年,陳韜張口就來:金鳳迎春、雞年納福、雄雞唱韻、丹鳳來儀、金雞報曉、芳草春暉、國泰民安、春滿九州、天開文運......
哎呦我去,陳韜都沒意識到自己脫口就能說上這麽多成語,這重生沒給係統,上輩子記憶到倒是挺深刻?
炸了,炸了。
“慢點兒慢點兒,我寫完一個你再說下一個。”
陳孝忠有點兒接不過來,毛筆字寫的又慢,關鍵他還不糊弄,要爭取寫的漂亮。
陳韜從陳小穎作業本上撕了一張紙,把這些吉祥成語寫在了上麵,讓老爹照著寫,自己在一邊看。
“好好跟你大哥學習,做一個有文化的人,不要隻做一個吃飽了睡,睡醒了吃的人。”
陳小穎手裏抱著一個柿餅子,不服氣道:“我沒有吃。”
陳孝忠寫完一張,陳韜捏著放到火炕晾一張,一會兒功夫,炕上晾滿了方塊裝的春聯。
“小穎,把筆墨幹了的春聯收起來。”
陳小穎撅起屁股一張一張往一塊收,最後陳韜卷起來用皮筋捆住。
陳孝忠繼續寫下一家的,“還能想幾個迎春那副的詞兒嗎?”
提取記憶,陳韜又寫下十幾個:江山如畫,鳥唱春光,花開富貴,竹報平安......
這時,老太太端來一盤瓜子,瓜子還熱著呢,買年貨的時候本來陳韜要買炒熟的,但陳孝忠堅持要買生的迴來自己炒,不知道是習慣還是什麽,感覺這些自己動手的環節隻要少了一樣,就不算過年。
老太太和韓美玲兩個人在大鐵鍋裏上午炒了二十斤瓜子,用鹹鹽水炒出了鹹味兒。
一直寫到中午,陳孝忠才寫完了六七家的春聯,並排放在櫃子上,準備下午吃完飯讓陳小穎給人們送到家裏去,這些東西能讓他有成就感。
也許,這就是一個人活著的一些意義,在各種儀式中尋求自我價值的實現。
下午吃完飯,陳韜幫著給家裏幹活,買迴來的很多東西需要處理,比如三十條魚要除磷除內髒。
正準備擼起休息洗魚,唐續打來了電話。
“晚上幾個同學要聚聚,你一會兒來了直接到咱們常去的那家燒烤店。”
“今晚不行。”
陳韜直接拒絕:“快過年了,要幫家裏幹活。”
唐續罵道:“別裝逼了行嗎?你我還不知道?快來,往年都是這個時間聚的,今年高三最後一次寒假聚會了,明年聚不聚的齊都不一定。”
“再說了你平時不是很不喜歡在家待著嗎?嫌父母嘮叨。”
“你懂個錘子。”陳韜歪著腦袋把手機夾在耳朵和肩膀中間說話。
“愛來不來,你那五瓶啤酒我幫你消化了。”
聚會一般都是aa製,啤酒也是每人四五瓶的樣子,如果誰沒去,那他的酒大家就分擔享受了,這年齡喝酒隻怕自己少喝,不像後世誰都怕自己多喝對方少喝了。
“行,我有事兒不去,但份子錢我會出,你找李秋君拿,或者等我上去給你也行。”
“好嘞。”人不來但錢會出,好事兒。
“行,就這樣,掛了。”
“你等下,你給老子準備的炮竹準備好了沒?”陳韜突然想起他說要送自己煙花爆竹的事兒。
“咳,這是多大的事兒,還用準備嗎?你哪天過來來我家隨便裝,我媽讓我給你裝兩袋子,我懶得弄,你自己拿吧,挑你喜歡的。”
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好,那不跟你廢話了。”
掛掉電話,唐續喃喃自語:“這小子我越來越有點兒看不透了。”
陳韜邊洗魚邊琢磨去唐續家拿煙花的事兒,煙花貴而短暫,幾百塊的東西幾分鍾就沒了,唐續這孫子每年放都放不完,這就是拚爹的優勢啊。
今年好了,有的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