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向大宋討要歲幣
洪水過境,濁浪無情,水勢席卷數十裏。
西軍原本在揚州城外布置下了四萬大軍,鐵甲聯營、殺氣盈天。
然而,不分敵我的洪水一到,頃刻間便毀去了無數營寨,吞掉了無數軍將,其情形不可謂不慘。
負責攻城的劉延慶所部人馬雖已歸營,可他們的營地也在洪水衝擊的範圍之內。
滔天的巨浪之下,隻有一支支數量不一的兵馬猥集於最高處。
就在大水過境之時,為了搶奪那一線生機,不知多少人自相踐踏、拔刀相向。
好在洪水來的快,去的也快。
這時候,有西軍將領為了振奮士氣,大聲宣揚道:“諸位莫要擔心,我等尚且如此狼狽,方賊在城內隻怕更是不堪,隻要我等速速休整妥當,說不定可以因禍得福,趁隙奪城!”
這種說法聽上去有些道理。
畢竟,大水可是衝著揚州城去的,堅固的城池能夠防得住人,還能防得住大水嗎?
西軍不會料到,方臘早有準備。
揚州城高牆厚,又在方臘的提醒下提前做好了準備,因而,麵對洶湧而來的大水,城內隻浸入了數尺深的河水,並未造成太大的損失。
大水一退,一隊隊民夫便齊心合力挪開了堵門的土袋,進而將門口的淤泥清理妥當。
“開城門!”
當“吱嘎嘎”的城門緩緩開啟的時候,外頭已經徹底變了模樣。
原本一覽無餘的曠野上俱是雜物,樹枝、淤泥、鍋碗瓢盆……
間或有一兩具溺亡的屍首鼓著飽脹的肚子,看上去很是滲人。
不過,由於淤泥過多的緣故,在這樣的道路上行軍很是困難。
為此,在隊伍的正前方,始終有人負責用木板、原木鋪就道路。
就這麽一路走,一路鋪,短短三裏的路程走了小半個時辰。
當太平軍來到西軍大營所在的時候,這裏更是遍地狼藉,屍首滿地。
無數死狀各異、麵目猙獰的西軍將士淹死在大水之中。
這時,間或有僥幸未死之人連連求饒,“莫殺我,我降了,我降了!”
同樣放棄抵抗的還有不少失去建製的西軍。
劉延慶僥幸未死,但麵臨這般淒慘的境地,頓感頭暈目眩,“怎會如此,怎會如此!”
好端端的水淹揚州之計,怎麽提前決堤了?
要知道,為了消除城內賊人對方異心,西軍大營始終未曾挪動,現在倒好,起碼有三分之一的人馬毀於大水!
剩下的人馬也是甲胄全無!
此情此景,同樣使得童貫目齜欲裂,“這是為何?決堤應該在明日才對!”
沒有人能夠迴答,負責此事的馬公直已經被石寶生擒活捉,所部數千兵馬更是損傷殆盡。
為了攻取揚州,西軍已經折損了兩萬人,這一場大水下去,隻怕又要損失近萬!
童貫隻覺得一股血腥氣湧上喉間,忽而“哇啦”一聲吐出一大口血水。
連戰連損之下,所謂的奪城之計已經成了笑話,而攻城之策更是成了搬石頭砸自己腳的絕蠢典型。
巨大的懊惱和無邊的恐懼湧上心頭,童貫茫然失措,久久未曾迴神。
直到身邊親衛連聲唿喚,童貫才緩過神來。
遠處逐漸出現了太平軍的身影,這幫混賬來撿便宜了!
四周,原本桀驁不馴的西軍將士此時露出一張張驚惶失措的臉,時不時還有人發出壓抑至極的哭泣聲。
這樣的軍心士氣,如何敵得過太平軍?
“快快示警,敵襲!”
遠處,終於有軍卒吹響了手中的牛角號。
短促的號角響起,西軍將士一驚而起,他們瞪大眼睛,隻看到不遠處正有一隊隊太平軍正在大步而來,他們手中的刀槍在陽光的反射下,顯得分外耀眼。
不知過了多久,太平軍中的弩手撥動了弩弦,一陣黑幽幽的箭矢淩空而至。
缺乏甲胄的西軍抱頭鼠竄,根本沒有頑抗的心思。
“噗噗噗!”
弩箭開道,大有斬獲。
牛皋一馬當先,率軍衝鋒。
在其身後,數十人形成了一個鋒矢陣,而牛皋就是最尖利的那一部分。
此時,埋頭衝鋒的牛皋雙手持斧,對著前方阻攔的西軍便大肆砍殺起來。
這兩柄猩紅巨斧宛若風車一般,不斷濺出股股滾燙的血液,就連其身後的太平軍畏懼聲勢,都不由得放緩了腳步。
“賊子,受死!”
一名西軍將校揮舞著長槍竭力向前刺殺,牛皋左手持斧擋住了這一槍,右手對準其腰腹,狠狠砍了過去。
“噗哧”隻聽得一陣聲響,這名西軍將校便慘死當場。
牛皋身後,無數名太平軍將士大聲呐喊起來,聲勢震天。
“斬殺劉延慶、活捉童貫!”
“殺、殺、殺!”
……
劉延慶此時竭力收整戰陣,他從護衛手中搶過長刀,勢若瘋虎一般大聲喊道:“兄弟們,賊人跋涉而來,必定疲憊不堪,隨我上,將他們斬殺殆盡!”
話音剛落,劉延慶便不顧親衛阻攔,帶頭衝殺出去。
劉延慶可是西軍節帥,馬軍統領,在西軍頗有威望,在他的帶領下,數百名西軍瞬間引發鬥誌,迎向了疾衝而來的太平軍。
在這方圓數百丈的高地上,立刻爆發出極其慘烈的廝殺。
甫一接觸,西軍將士便仆倒了一地,隻因為太平軍個個身披精甲,而西軍當中有很多人早已將甲胄丟到了大水之中。
如今,兩軍交戰,太平軍當即大占上風。
不過,這支西軍多是劉延慶的親衛,他們頗為精銳,短暫的慌亂過後,絕大多數人很快穩住心神,使出以命搏命的狠招!
有人傷重倒地,不斷發出淒厲的唿號,可不分敵我的軍士紛紛從他們身上經過,一番踐踏過後,當即死的不能再死了。
一股人馬頭纏紅巾、甲胄齊全,另外一股衣甲不全、鬥誌高昂,兩股兵馬碰撞在一處,數不清的武器在亡命搏擊,空中彌漫著濃重的血腥氣。
在這般亂戰的場合,誰也無法預料下一刻發生的事情。
劉延慶斬殺一名賊軍之後,左右兩側的親衛紛紛將其護在身後,而這時,他親眼看到一名西軍驍將大發神威,連斬三人!
“幹得好!”
劉延慶話音剛落,一支長矛便從遠處投擲而來,瞬間將這名西軍裨將刺穿了!
剛剛有所起色的軍心士氣瞬間遭遇重創,剛剛還張牙舞爪的西軍當即偃旗息鼓。
劉延慶再度往前衝陣,嘴裏道:“都他娘的愣著幹什麽?引頸就戮嗎?”
話音剛落,一名名劉延慶的親衛便大肆斥罵起來,“都他娘的打起精神,將賊人宰了!”
在劉延慶積威下,軍心動搖的士卒隻能握緊武器,再度上前。
為了振奮軍心,劉延慶大唿酣戰,他一身精甲,與四周的軍卒迥然不同。
“此獠定是官軍大將!”
不遠處,綽號小養由基的龐萬春彎弓搭箭,瞬間瞄準了劉延慶。
“節帥小心!”
一名西軍小校竭力提醒。
遠處,劉延慶似有所覺,他剛要有所動作,忽而,一支利箭已然淩空而至。
這一箭來得格外兇狠,劉延慶避無可避,“噗哧”,利箭穿頸而過,他捂住傷口,似乎想要說些什麽,然而,窒息之後,他抽搐著流血而亡。
不知是誰,陡然發出一聲慘唿:“劉節帥戰死了!劉節帥死了!”
軍中隻有一個劉節帥,那便是劉延慶!
劉延慶死了?
許多人聞聲迴顧,再也顧不上什麽戰陣防線了。
一時之間,西軍大潰。
“劉節帥死了,敗了,敗了!”
生死攸關之際,劉延慶活著,尚能振奮軍心,使其勉力一戰,可劉延慶一死,剛剛凝聚來的勇氣便瞬間消散。
這時,絕大多數西軍隻有一個念頭,那就是逃!
逃得越遠越好!
當第一名西軍轉身逃走之後,很快有第二個、第三個人跟上。
偶爾還有幾個劉延慶的親衛試圖阻止潰兵,為主將報仇,可他們很快就被潰卒淹沒了。
太平軍銜尾追殺,輕易殺死一名名西軍將士,就在剛剛,這些家夥還在與太平軍大唿鏖戰,可軍心潰散之下,他們連亡命一擊的勇氣都沒有了。
勝敗,就在瞬息之間!
一些潰卒將追兵引到了童貫所在的中軍大營,這裏是整座營地地勢最高的地方。
外頭有木柵欄,因為泡過水的緣故,柵欄有高有矮,並不齊整,這讓不少軍卒難以通行。
絕望之下,有人甚至對著同伴拔刀相向。
若不是太平軍及時趕到,自相殘殺的西軍極可能死傷數百人!
“繳械不殺、頑抗者死!”
在太平軍的威懾下,一名名西軍放下武器,跪地求饒。
大步趕來的牛皋踏過一具具屍首,行至大營深處。
連番鏖戰,牛皋血染征衣,他看到,己方戰士神采飛揚,大聲吹噓著戰果,而此時,一排排西軍將士如同待宰的牛羊一般,一臉的死灰。
見到牛皋來了,太平軍紛紛行禮。
“都歇著吧,可曾抓著童貫?”
“童貫被咱堵在屋裏了,插翅難逃!”
牛皋激動不已,這可是真正的大人物,論身份地位,都要比劉延慶要高上數倍!
“好,好得很,此役過後,我一定親自為你們向方公請功!”
話音剛落,牛皋便來到木屋外,朗聲說道:“某乃先鋒將牛皋,童相公可有話要說?”
童貫歎了口氣:“劉延慶何在?”
“劉延慶已被我軍龐萬春射殺!”
劉延慶一死,西軍便大勢已去,想要絕地反擊都成了奢望。
童貫意興闌珊,“我想見見方臘,可否?”
“自然可以!”
童貫始終想不明白,為什麽方臘能夠屢戰屢勝,次次化險為夷,絕處逢生!
這位睦州人氏身上,到底有何過人之處?
此時,太平軍已經占據了整座西軍大營,除了煕河軍何灌所部萬餘人馬未曾遭災,順利脫逃之後,其餘三萬大軍要麽淹死在水中,要麽被太平軍生擒活捉!
為此,太平軍僅僅付出了死傷不過千人的代價!
這是一場毫無疑問的大勝!
此役過後,攻守之勢易轉。
太平軍隨時可以轉守為攻,肆意進取!
揚州城內,地麵潮濕,到處都是修繕房屋、修繕路麵的青壯,也有不少人在太平軍的指揮下正在修繕城防。
在河水的短時間浸泡下,絕大多數房屋安然無恙,隻有極少數老舊不堪的房屋坍塌了。
如今,太平軍以工代賑,免費為百姓修建房屋,此舉引得無數讚譽。
童貫一路行來,不發一言,他已經意識到自己為什麽會敗了。
一直以來,所有人都將方臘視作普通賊寇。
可實際上,方臘重人心,懂經營,這一點,從揚州便可窺全貌!
可怕,太可怕了!
這樣一個匪首,必須設法對其拉攏,盲目剿滅,隻怕很難短時見效。
因而,當童貫入城見到方臘之後,第一句話便是:“方臘,可願招安?”
方臘啞然失笑:“某願招安,不過除了上次的幾個條件之外,我還要一百萬貫!”
童貫吸了口冷氣,這廝真拿自己當遼、金了?
竟然堂而皇之的索要歲幣了?
然而,為求活命,童貫還是咬牙應下:“好,隻要你願意招安,我一定向朝廷申述利害!”
“善!既如此,不知童相公還有什麽打算?”
童貫圖窮匕見,“還請放我歸營,這等招安大事,除了我,其他人絕無成事可能!”
方臘在心中快速盤算起來。
留下童貫,除了打擊官軍氣焰、振奮己方士氣之外,再無其他用處。
可如果放走童貫,那可以操作的空間就很大了!
這位宦官既是皇帝親信,又與蔡京相交莫逆,將他留在大宋官場,對方臘有利無弊!
想到這裏,方臘微微頜首:“可以,童相公位高權重,朝廷離不開你,某這便傳令,即刻送童相公離開!”
可以走了?
莫不是在做夢吧!
童貫瞪大了眼睛,他做夢也沒想到自己隻是抱著試一試的想法說出心裏話,沒曾想,方臘竟然真的應下了!
這也太過突然了!
幸福來得太迅速,童貫大腦瞬間短路,“既然方公願意招安,還請約束軍卒,不得再行功伐之舉!”
好家夥,方公都叫上了!
這廝為了活命實在是不顧底線了。
向各位好漢推薦一本曆史作者的新書《漢末:家祖鄉嗇夫》,我也在追讀,這是一部文筆老道,劇情緊湊的三國小說,喜歡的好漢可以移步一看,謝謝大家。
洪水過境,濁浪無情,水勢席卷數十裏。
西軍原本在揚州城外布置下了四萬大軍,鐵甲聯營、殺氣盈天。
然而,不分敵我的洪水一到,頃刻間便毀去了無數營寨,吞掉了無數軍將,其情形不可謂不慘。
負責攻城的劉延慶所部人馬雖已歸營,可他們的營地也在洪水衝擊的範圍之內。
滔天的巨浪之下,隻有一支支數量不一的兵馬猥集於最高處。
就在大水過境之時,為了搶奪那一線生機,不知多少人自相踐踏、拔刀相向。
好在洪水來的快,去的也快。
這時候,有西軍將領為了振奮士氣,大聲宣揚道:“諸位莫要擔心,我等尚且如此狼狽,方賊在城內隻怕更是不堪,隻要我等速速休整妥當,說不定可以因禍得福,趁隙奪城!”
這種說法聽上去有些道理。
畢竟,大水可是衝著揚州城去的,堅固的城池能夠防得住人,還能防得住大水嗎?
西軍不會料到,方臘早有準備。
揚州城高牆厚,又在方臘的提醒下提前做好了準備,因而,麵對洶湧而來的大水,城內隻浸入了數尺深的河水,並未造成太大的損失。
大水一退,一隊隊民夫便齊心合力挪開了堵門的土袋,進而將門口的淤泥清理妥當。
“開城門!”
當“吱嘎嘎”的城門緩緩開啟的時候,外頭已經徹底變了模樣。
原本一覽無餘的曠野上俱是雜物,樹枝、淤泥、鍋碗瓢盆……
間或有一兩具溺亡的屍首鼓著飽脹的肚子,看上去很是滲人。
不過,由於淤泥過多的緣故,在這樣的道路上行軍很是困難。
為此,在隊伍的正前方,始終有人負責用木板、原木鋪就道路。
就這麽一路走,一路鋪,短短三裏的路程走了小半個時辰。
當太平軍來到西軍大營所在的時候,這裏更是遍地狼藉,屍首滿地。
無數死狀各異、麵目猙獰的西軍將士淹死在大水之中。
這時,間或有僥幸未死之人連連求饒,“莫殺我,我降了,我降了!”
同樣放棄抵抗的還有不少失去建製的西軍。
劉延慶僥幸未死,但麵臨這般淒慘的境地,頓感頭暈目眩,“怎會如此,怎會如此!”
好端端的水淹揚州之計,怎麽提前決堤了?
要知道,為了消除城內賊人對方異心,西軍大營始終未曾挪動,現在倒好,起碼有三分之一的人馬毀於大水!
剩下的人馬也是甲胄全無!
此情此景,同樣使得童貫目齜欲裂,“這是為何?決堤應該在明日才對!”
沒有人能夠迴答,負責此事的馬公直已經被石寶生擒活捉,所部數千兵馬更是損傷殆盡。
為了攻取揚州,西軍已經折損了兩萬人,這一場大水下去,隻怕又要損失近萬!
童貫隻覺得一股血腥氣湧上喉間,忽而“哇啦”一聲吐出一大口血水。
連戰連損之下,所謂的奪城之計已經成了笑話,而攻城之策更是成了搬石頭砸自己腳的絕蠢典型。
巨大的懊惱和無邊的恐懼湧上心頭,童貫茫然失措,久久未曾迴神。
直到身邊親衛連聲唿喚,童貫才緩過神來。
遠處逐漸出現了太平軍的身影,這幫混賬來撿便宜了!
四周,原本桀驁不馴的西軍將士此時露出一張張驚惶失措的臉,時不時還有人發出壓抑至極的哭泣聲。
這樣的軍心士氣,如何敵得過太平軍?
“快快示警,敵襲!”
遠處,終於有軍卒吹響了手中的牛角號。
短促的號角響起,西軍將士一驚而起,他們瞪大眼睛,隻看到不遠處正有一隊隊太平軍正在大步而來,他們手中的刀槍在陽光的反射下,顯得分外耀眼。
不知過了多久,太平軍中的弩手撥動了弩弦,一陣黑幽幽的箭矢淩空而至。
缺乏甲胄的西軍抱頭鼠竄,根本沒有頑抗的心思。
“噗噗噗!”
弩箭開道,大有斬獲。
牛皋一馬當先,率軍衝鋒。
在其身後,數十人形成了一個鋒矢陣,而牛皋就是最尖利的那一部分。
此時,埋頭衝鋒的牛皋雙手持斧,對著前方阻攔的西軍便大肆砍殺起來。
這兩柄猩紅巨斧宛若風車一般,不斷濺出股股滾燙的血液,就連其身後的太平軍畏懼聲勢,都不由得放緩了腳步。
“賊子,受死!”
一名西軍將校揮舞著長槍竭力向前刺殺,牛皋左手持斧擋住了這一槍,右手對準其腰腹,狠狠砍了過去。
“噗哧”隻聽得一陣聲響,這名西軍將校便慘死當場。
牛皋身後,無數名太平軍將士大聲呐喊起來,聲勢震天。
“斬殺劉延慶、活捉童貫!”
“殺、殺、殺!”
……
劉延慶此時竭力收整戰陣,他從護衛手中搶過長刀,勢若瘋虎一般大聲喊道:“兄弟們,賊人跋涉而來,必定疲憊不堪,隨我上,將他們斬殺殆盡!”
話音剛落,劉延慶便不顧親衛阻攔,帶頭衝殺出去。
劉延慶可是西軍節帥,馬軍統領,在西軍頗有威望,在他的帶領下,數百名西軍瞬間引發鬥誌,迎向了疾衝而來的太平軍。
在這方圓數百丈的高地上,立刻爆發出極其慘烈的廝殺。
甫一接觸,西軍將士便仆倒了一地,隻因為太平軍個個身披精甲,而西軍當中有很多人早已將甲胄丟到了大水之中。
如今,兩軍交戰,太平軍當即大占上風。
不過,這支西軍多是劉延慶的親衛,他們頗為精銳,短暫的慌亂過後,絕大多數人很快穩住心神,使出以命搏命的狠招!
有人傷重倒地,不斷發出淒厲的唿號,可不分敵我的軍士紛紛從他們身上經過,一番踐踏過後,當即死的不能再死了。
一股人馬頭纏紅巾、甲胄齊全,另外一股衣甲不全、鬥誌高昂,兩股兵馬碰撞在一處,數不清的武器在亡命搏擊,空中彌漫著濃重的血腥氣。
在這般亂戰的場合,誰也無法預料下一刻發生的事情。
劉延慶斬殺一名賊軍之後,左右兩側的親衛紛紛將其護在身後,而這時,他親眼看到一名西軍驍將大發神威,連斬三人!
“幹得好!”
劉延慶話音剛落,一支長矛便從遠處投擲而來,瞬間將這名西軍裨將刺穿了!
剛剛有所起色的軍心士氣瞬間遭遇重創,剛剛還張牙舞爪的西軍當即偃旗息鼓。
劉延慶再度往前衝陣,嘴裏道:“都他娘的愣著幹什麽?引頸就戮嗎?”
話音剛落,一名名劉延慶的親衛便大肆斥罵起來,“都他娘的打起精神,將賊人宰了!”
在劉延慶積威下,軍心動搖的士卒隻能握緊武器,再度上前。
為了振奮軍心,劉延慶大唿酣戰,他一身精甲,與四周的軍卒迥然不同。
“此獠定是官軍大將!”
不遠處,綽號小養由基的龐萬春彎弓搭箭,瞬間瞄準了劉延慶。
“節帥小心!”
一名西軍小校竭力提醒。
遠處,劉延慶似有所覺,他剛要有所動作,忽而,一支利箭已然淩空而至。
這一箭來得格外兇狠,劉延慶避無可避,“噗哧”,利箭穿頸而過,他捂住傷口,似乎想要說些什麽,然而,窒息之後,他抽搐著流血而亡。
不知是誰,陡然發出一聲慘唿:“劉節帥戰死了!劉節帥死了!”
軍中隻有一個劉節帥,那便是劉延慶!
劉延慶死了?
許多人聞聲迴顧,再也顧不上什麽戰陣防線了。
一時之間,西軍大潰。
“劉節帥死了,敗了,敗了!”
生死攸關之際,劉延慶活著,尚能振奮軍心,使其勉力一戰,可劉延慶一死,剛剛凝聚來的勇氣便瞬間消散。
這時,絕大多數西軍隻有一個念頭,那就是逃!
逃得越遠越好!
當第一名西軍轉身逃走之後,很快有第二個、第三個人跟上。
偶爾還有幾個劉延慶的親衛試圖阻止潰兵,為主將報仇,可他們很快就被潰卒淹沒了。
太平軍銜尾追殺,輕易殺死一名名西軍將士,就在剛剛,這些家夥還在與太平軍大唿鏖戰,可軍心潰散之下,他們連亡命一擊的勇氣都沒有了。
勝敗,就在瞬息之間!
一些潰卒將追兵引到了童貫所在的中軍大營,這裏是整座營地地勢最高的地方。
外頭有木柵欄,因為泡過水的緣故,柵欄有高有矮,並不齊整,這讓不少軍卒難以通行。
絕望之下,有人甚至對著同伴拔刀相向。
若不是太平軍及時趕到,自相殘殺的西軍極可能死傷數百人!
“繳械不殺、頑抗者死!”
在太平軍的威懾下,一名名西軍放下武器,跪地求饒。
大步趕來的牛皋踏過一具具屍首,行至大營深處。
連番鏖戰,牛皋血染征衣,他看到,己方戰士神采飛揚,大聲吹噓著戰果,而此時,一排排西軍將士如同待宰的牛羊一般,一臉的死灰。
見到牛皋來了,太平軍紛紛行禮。
“都歇著吧,可曾抓著童貫?”
“童貫被咱堵在屋裏了,插翅難逃!”
牛皋激動不已,這可是真正的大人物,論身份地位,都要比劉延慶要高上數倍!
“好,好得很,此役過後,我一定親自為你們向方公請功!”
話音剛落,牛皋便來到木屋外,朗聲說道:“某乃先鋒將牛皋,童相公可有話要說?”
童貫歎了口氣:“劉延慶何在?”
“劉延慶已被我軍龐萬春射殺!”
劉延慶一死,西軍便大勢已去,想要絕地反擊都成了奢望。
童貫意興闌珊,“我想見見方臘,可否?”
“自然可以!”
童貫始終想不明白,為什麽方臘能夠屢戰屢勝,次次化險為夷,絕處逢生!
這位睦州人氏身上,到底有何過人之處?
此時,太平軍已經占據了整座西軍大營,除了煕河軍何灌所部萬餘人馬未曾遭災,順利脫逃之後,其餘三萬大軍要麽淹死在水中,要麽被太平軍生擒活捉!
為此,太平軍僅僅付出了死傷不過千人的代價!
這是一場毫無疑問的大勝!
此役過後,攻守之勢易轉。
太平軍隨時可以轉守為攻,肆意進取!
揚州城內,地麵潮濕,到處都是修繕房屋、修繕路麵的青壯,也有不少人在太平軍的指揮下正在修繕城防。
在河水的短時間浸泡下,絕大多數房屋安然無恙,隻有極少數老舊不堪的房屋坍塌了。
如今,太平軍以工代賑,免費為百姓修建房屋,此舉引得無數讚譽。
童貫一路行來,不發一言,他已經意識到自己為什麽會敗了。
一直以來,所有人都將方臘視作普通賊寇。
可實際上,方臘重人心,懂經營,這一點,從揚州便可窺全貌!
可怕,太可怕了!
這樣一個匪首,必須設法對其拉攏,盲目剿滅,隻怕很難短時見效。
因而,當童貫入城見到方臘之後,第一句話便是:“方臘,可願招安?”
方臘啞然失笑:“某願招安,不過除了上次的幾個條件之外,我還要一百萬貫!”
童貫吸了口冷氣,這廝真拿自己當遼、金了?
竟然堂而皇之的索要歲幣了?
然而,為求活命,童貫還是咬牙應下:“好,隻要你願意招安,我一定向朝廷申述利害!”
“善!既如此,不知童相公還有什麽打算?”
童貫圖窮匕見,“還請放我歸營,這等招安大事,除了我,其他人絕無成事可能!”
方臘在心中快速盤算起來。
留下童貫,除了打擊官軍氣焰、振奮己方士氣之外,再無其他用處。
可如果放走童貫,那可以操作的空間就很大了!
這位宦官既是皇帝親信,又與蔡京相交莫逆,將他留在大宋官場,對方臘有利無弊!
想到這裏,方臘微微頜首:“可以,童相公位高權重,朝廷離不開你,某這便傳令,即刻送童相公離開!”
可以走了?
莫不是在做夢吧!
童貫瞪大了眼睛,他做夢也沒想到自己隻是抱著試一試的想法說出心裏話,沒曾想,方臘竟然真的應下了!
這也太過突然了!
幸福來得太迅速,童貫大腦瞬間短路,“既然方公願意招安,還請約束軍卒,不得再行功伐之舉!”
好家夥,方公都叫上了!
這廝為了活命實在是不顧底線了。
向各位好漢推薦一本曆史作者的新書《漢末:家祖鄉嗇夫》,我也在追讀,這是一部文筆老道,劇情緊湊的三國小說,喜歡的好漢可以移步一看,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