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司行方揮師西進以來,西路軍已在歙州耽擱了五天的時間,期間,雖然偶有斬獲,但是歙州的重要城池卻都在官軍手中。
聽說,太平將軍方臘已然奪了杭州,俘了譚稹,這讓司行方心急如焚。
歙州必須拿下!
就從休寧開始!
否則日後哪還有臉麵見方臘?
眼下,好不容易占據了休寧城門,破城就在眼前,司行方哪裏還肯落後?
“兒郎們,隨我衝陣,殺官賊!”
主將如此勇猛,太平軍自然不肯落後。
“殺官賊!”
“殺、殺、殺!”
司行方一馬當先,在他的帶領下,太平軍將士們人人奮勇,個個爭先。
反觀對麵的官軍,郭師中不肯上陣廝殺,十分惜命,餘下的官軍自然有樣學樣,大多都存了明哲保身的心思。
“鏗鏗鏗!”
短兵交接間,官軍一觸即潰。
之前一段時間,官軍憑借堅城利器,硬是阻擋住了太平的一次又一次衝鋒。
可那種廝殺,往往具有居高臨下的優勢,哪會像現在這般?
麵對麵的廝殺,即考驗勇氣和膽量,也考量雙方的訓練程度。
官軍憊懶依舊,一個月都不曾訓練一次,而太平軍以戰代訓,硬是磨礪出了不少臨陣經驗。
兩相比較,自然是太平軍占據上風。
郭師中見狀不妙,試圖帶領兵馬撤出城外。
然而,紅頭巾的太平軍緊追不舍,青頭巾的官軍往往逃之不及便被砍倒在地。
郭師中又驚又怒,“快攔住他們!”
前頭的官軍不進反退,事已至此,誰都知道城池已經是守不住了。
腿腳酸軟的已經棄械而降,不願屈身事賊的也試圖逃竄。
誰還肯上前?
司行方早看到了大聲唿喝的郭師中,他在人群中大喝一聲:“郭師中,哪裏走!”
郭師中勒緊馬韁,試圖縱馬離開。
可四周逃竄的官軍實在是太多了,逃命的時候可沒有在乎官職的大小。
司行方又前進了五六步,此時郭師中已經用手中的刀殺出了一條血路。
諷刺的是,慘死在刀下的俱是官軍!
眼瞅著郭師中越逃越遠,司行方探手取箭,一點流星直奔郭師中而去。
郭師中沒想到司行方竟然還有一手了不得的箭術,暗叫一聲不好,當即撲在馬背上。
坐騎受驚,直立而起,正巧利箭來襲,射中馬頭。
郭師中被摔了個七葷八素,昏迷前,好像聽到司行方在大聲唿喊:“抓了郭師中,重重有賞!”
不知道過了多久,郭師中終於醒了過來,他以為自己已經落入敵手,誰曾想,睜開眼睛卻看到自己的親衛。
“司行方呢?休寧怎麽樣了?”
親衛一陣默然,片刻之後才說道:“將軍落馬之後,我們與太平軍廝殺一番,最終還是搶迴了將軍,至於司行方,這時正在休寧城。”
休寧城丟了。
隻能往州府歙縣而去!
為了提振軍心士氣,郭師中竭力振作起來:“諸位,譚相公正在杭州揮師西進,此時應該破了睦州,至於這司行方,蟊賊而已,就算占了休寧,等譚相公抽出手來,也定會殺他個片甲不留。”
四周軍將神情黯然,沒有一人附和。
郭師中情知有變,“怎麽了?發生何事?”
一名親將低聲說道:“就在一刻鍾之前,我們捉了一個行商,從他嘴裏方才得知譚相公已經敗了,連杭州都落入方賊之手!”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郭師中驚惶失措,“區區方臘,如何抵得過三萬禁軍精銳?定是賊人亂我軍心。”
如果連譚稹都敗了,這東南必不可守。
就算朝廷調派大軍來援,沒有一個月的時間,隻怕也趕不到。
這麽長的時間,區區一座歙縣又能擋住太平軍多久?
“對了,還有婺州王稟,隻要與威武軍會師一處,賊人便奈何不得我們”
親將欲言又止。
郭師中怒火中燒,“還有什麽事情是我不知道的?還不快快道來!”
親將深吸一口氣:“威武軍王稟兵敗不知所蹤,隻怕我們在歙州不會有援兵了。”
沒有援兵,意味著一切要靠自己。
郭師中環顧左右,自己帳下數千兵馬,眼下一戰盡喪,依舊可供指揮的隻有眼前這幾百人。
這麽點人馬,除了歙州州府之外,隻怕其他什麽地方都去不了。
“休整一番,準備開赴州城!”
話音剛落,外頭有傳來陣陣廝殺聲。
原來是太平軍追了過來。
真是倒黴透頂。
郭師中強打起精神,意圖抽刀迎戰。
可手中的刀卻很不趁手,仔細看去,原來是刀柄損壞了。
好不容易換了副趁手的,打算上馬之際,這馬一個踉蹌又跪倒了,
郭師中晦氣不已,“難道天要亡我?”
好在親衛又尋了一匹戰馬,郭師中騎上之後,穩住了幾分心神,“諸位,且戰且走!”
司行方追到此處之後猶不罷手,大有將郭師中斬盡殺絕之意。
“降者免死,頑抗者,殺無赦!”
司行方大聲唿喊,“捉住郭師中者,賞田地五十畝!”
郭師中大怒,退無可退之下,打馬迎戰。
“砰砰砰!”
交手不過數個迴合,郭師中便知道自己遇上了硬茬子。
這司行方太厲害了!
再戰下去,早晚要交代在這裏。
有心抽身而走,可司行方哪容他如願?
“可願降了太平軍?”
郭師中惱怒不已,“老子絕不以身事賊!”
司行方冷哼一聲,“那就去死吧!”
話音剛落,司行方便一刀梟去了郭師中的頭顱!
首領慘死,剩下的官軍再無戰意,他們接連跪地求饒。
之後,司行方馬不停蹄,在歙州連戰連勝,終於將耽擱的時間搶了迴來。
歙州偏遠,沒了郭師中的禁軍,僅靠歙州本地的廂軍、鄉兵,他們根本不是太平軍的對手。
一封封捷報快馬送往杭州。
此時此刻,司行方終於可以在石寶麵前挺起胸膛了:咱也不是吃素的!
西路軍破局迅速,接連取勝,連奪數城,南路的方七佛、鄭魔君也各施手段,在衢州大顯身手。
聽說,太平將軍方臘已然奪了杭州,俘了譚稹,這讓司行方心急如焚。
歙州必須拿下!
就從休寧開始!
否則日後哪還有臉麵見方臘?
眼下,好不容易占據了休寧城門,破城就在眼前,司行方哪裏還肯落後?
“兒郎們,隨我衝陣,殺官賊!”
主將如此勇猛,太平軍自然不肯落後。
“殺官賊!”
“殺、殺、殺!”
司行方一馬當先,在他的帶領下,太平軍將士們人人奮勇,個個爭先。
反觀對麵的官軍,郭師中不肯上陣廝殺,十分惜命,餘下的官軍自然有樣學樣,大多都存了明哲保身的心思。
“鏗鏗鏗!”
短兵交接間,官軍一觸即潰。
之前一段時間,官軍憑借堅城利器,硬是阻擋住了太平的一次又一次衝鋒。
可那種廝殺,往往具有居高臨下的優勢,哪會像現在這般?
麵對麵的廝殺,即考驗勇氣和膽量,也考量雙方的訓練程度。
官軍憊懶依舊,一個月都不曾訓練一次,而太平軍以戰代訓,硬是磨礪出了不少臨陣經驗。
兩相比較,自然是太平軍占據上風。
郭師中見狀不妙,試圖帶領兵馬撤出城外。
然而,紅頭巾的太平軍緊追不舍,青頭巾的官軍往往逃之不及便被砍倒在地。
郭師中又驚又怒,“快攔住他們!”
前頭的官軍不進反退,事已至此,誰都知道城池已經是守不住了。
腿腳酸軟的已經棄械而降,不願屈身事賊的也試圖逃竄。
誰還肯上前?
司行方早看到了大聲唿喝的郭師中,他在人群中大喝一聲:“郭師中,哪裏走!”
郭師中勒緊馬韁,試圖縱馬離開。
可四周逃竄的官軍實在是太多了,逃命的時候可沒有在乎官職的大小。
司行方又前進了五六步,此時郭師中已經用手中的刀殺出了一條血路。
諷刺的是,慘死在刀下的俱是官軍!
眼瞅著郭師中越逃越遠,司行方探手取箭,一點流星直奔郭師中而去。
郭師中沒想到司行方竟然還有一手了不得的箭術,暗叫一聲不好,當即撲在馬背上。
坐騎受驚,直立而起,正巧利箭來襲,射中馬頭。
郭師中被摔了個七葷八素,昏迷前,好像聽到司行方在大聲唿喊:“抓了郭師中,重重有賞!”
不知道過了多久,郭師中終於醒了過來,他以為自己已經落入敵手,誰曾想,睜開眼睛卻看到自己的親衛。
“司行方呢?休寧怎麽樣了?”
親衛一陣默然,片刻之後才說道:“將軍落馬之後,我們與太平軍廝殺一番,最終還是搶迴了將軍,至於司行方,這時正在休寧城。”
休寧城丟了。
隻能往州府歙縣而去!
為了提振軍心士氣,郭師中竭力振作起來:“諸位,譚相公正在杭州揮師西進,此時應該破了睦州,至於這司行方,蟊賊而已,就算占了休寧,等譚相公抽出手來,也定會殺他個片甲不留。”
四周軍將神情黯然,沒有一人附和。
郭師中情知有變,“怎麽了?發生何事?”
一名親將低聲說道:“就在一刻鍾之前,我們捉了一個行商,從他嘴裏方才得知譚相公已經敗了,連杭州都落入方賊之手!”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郭師中驚惶失措,“區區方臘,如何抵得過三萬禁軍精銳?定是賊人亂我軍心。”
如果連譚稹都敗了,這東南必不可守。
就算朝廷調派大軍來援,沒有一個月的時間,隻怕也趕不到。
這麽長的時間,區區一座歙縣又能擋住太平軍多久?
“對了,還有婺州王稟,隻要與威武軍會師一處,賊人便奈何不得我們”
親將欲言又止。
郭師中怒火中燒,“還有什麽事情是我不知道的?還不快快道來!”
親將深吸一口氣:“威武軍王稟兵敗不知所蹤,隻怕我們在歙州不會有援兵了。”
沒有援兵,意味著一切要靠自己。
郭師中環顧左右,自己帳下數千兵馬,眼下一戰盡喪,依舊可供指揮的隻有眼前這幾百人。
這麽點人馬,除了歙州州府之外,隻怕其他什麽地方都去不了。
“休整一番,準備開赴州城!”
話音剛落,外頭有傳來陣陣廝殺聲。
原來是太平軍追了過來。
真是倒黴透頂。
郭師中強打起精神,意圖抽刀迎戰。
可手中的刀卻很不趁手,仔細看去,原來是刀柄損壞了。
好不容易換了副趁手的,打算上馬之際,這馬一個踉蹌又跪倒了,
郭師中晦氣不已,“難道天要亡我?”
好在親衛又尋了一匹戰馬,郭師中騎上之後,穩住了幾分心神,“諸位,且戰且走!”
司行方追到此處之後猶不罷手,大有將郭師中斬盡殺絕之意。
“降者免死,頑抗者,殺無赦!”
司行方大聲唿喊,“捉住郭師中者,賞田地五十畝!”
郭師中大怒,退無可退之下,打馬迎戰。
“砰砰砰!”
交手不過數個迴合,郭師中便知道自己遇上了硬茬子。
這司行方太厲害了!
再戰下去,早晚要交代在這裏。
有心抽身而走,可司行方哪容他如願?
“可願降了太平軍?”
郭師中惱怒不已,“老子絕不以身事賊!”
司行方冷哼一聲,“那就去死吧!”
話音剛落,司行方便一刀梟去了郭師中的頭顱!
首領慘死,剩下的官軍再無戰意,他們接連跪地求饒。
之後,司行方馬不停蹄,在歙州連戰連勝,終於將耽擱的時間搶了迴來。
歙州偏遠,沒了郭師中的禁軍,僅靠歙州本地的廂軍、鄉兵,他們根本不是太平軍的對手。
一封封捷報快馬送往杭州。
此時此刻,司行方終於可以在石寶麵前挺起胸膛了:咱也不是吃素的!
西路軍破局迅速,接連取勝,連奪數城,南路的方七佛、鄭魔君也各施手段,在衢州大顯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