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大的議事堂內靜可落針,地方官員也好,禁軍將領也罷,在這一刻全都正襟危坐,不複適才懶散的模樣。


    譚稹很滿意,如果人人都像趙霖這麽懂事,哪裏還需要什麽下馬威?


    “本官聽說那方臘攻陷建德之後並未肆意享樂,而是在招兵買馬,更口口聲聲說要奪取杭州,諸位對此都有何高見?”


    歙州知州曾孝蘊幹咳一聲,正色道,“譚相公,在下認為幫源洞距離歙州更近,賊人下一步很可能進逼歙州。”


    衢州知州彭汝方也有話說:“眼下摩尼教鄭魔君正在衢州北部山區活動,這方臘本是摩尼教眾,此獠很可能出兵相助,希望宣撫司能夠發兵來援呀。”


    譚稹笑著:“曾大人,歙州我已抽調郭師中統領三千禁軍助你一臂之力,至於衢州嘛,區區摩尼教而已,隻要彭大人多募廂兵,應該可以將其剿滅,本官認為,真正需要關注的地方是杭州!從建德城順流而下的話,一個時辰即可進入杭州境內,所以,王大人,你的威武軍就不要駐防婺州了,北上新城,與我一道夾擊方臘。”


    王稟是威武軍承宣使、婺州觀察使,如果沒有葉居正以及錢玉的前車之鑒,這時候他一定據理力爭。


    婺州北臨睦州,也可能是太平軍的進犯之地,真要是將威武軍調走,婺州空虛之下萬一被賊人所趁,這罪責該由誰來承擔?


    可是,偏偏這該死的譚稹手握聖旨,萬一被他尋個由頭斬了頭顱,那就真是死的冤枉了。


    想到這裏,王稟隻能憋了一肚子氣:“得令!”


    “其餘諸位大人各安其位,隨時待命,本官將親領三萬大軍圍剿方臘!”


    “得令!”


    隨著東南宣撫使譚稹的一聲令下,剛剛從長江以北抽調而來的各地禁軍便拔營啟程。


    大軍行進期間,統兵軍將向譚稹提出應該拒城而守,以逸待勞。


    誰曾想,譚稹一口迴絕:“笑話,方臘不過一鄉間土賊,即便糾集一群烏合之眾也擋不住天兵一擊!”


    “譚相公明鑒,各部兵馬跋涉而來,尚未休整完畢,此時開撥,將士們疲憊不堪”


    譚稹冷哼一聲,“朝廷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眼下聖上將剿滅方臘的重任交到你我手中,這是對我們莫大的信任,可如果貽誤戰機,任由賊人將戰火引燃到杭州,隻怕聖上盛怒之下,後果不堪設想!”


    這是威脅,也是事實。


    軍將聽罷之後無言以對,隻能迴到軍中,再三寬慰軍士。


    杭州朝廷調撥大軍的消息很快被太平軍的武德司查探到,他們快馬報於方臘:內侍省譚稹已就任兩浙宣撫使,目前統禦三萬大軍正往睦州而來。


    方臘聞訊之後不驚反喜,此時他也到了瀕臨杭州的桐廬,麾下一萬八千名太平軍士戰意高昂。


    如果官軍拒城而守的話,太平軍很可能被困住手腳,可現在譚稹竟然領兵出擊。


    這豈不是正中下懷?


    這些時日,武德司根據方臘的吩咐早已經將睦州、杭州境內的地形繪製成圖,隻等著隨時調用。


    可以說,方臘要比譚稹更熟悉地形。


    隻不過,究竟該如何行事,方臘覺得有必要商議一番。


    如今,方臘帳下有石寶、杜壆、鄧元覺,還有梁山來的林衝、以及阮氏三兄弟,可謂人才濟濟。


    自從起事以來,方臘第一次有了充足的人手可供使用,真是讓人感概萬分。


    “諸位,剛才收到諜報,譚稹統領三萬大軍正往睦州而來,是戰是守,諸位有何意見?”


    石寶性子最直,當下咧嘴大笑:“將軍,這還用說嗎?當然是主動出擊了,譚稹也好,王八也罷,咱太平軍不怵他們!”


    鄧元覺性子沉穩,“將軍,官軍究竟從哪一路來,一共有幾路兵馬,這些消息如果不掌握的話,就算是主動出擊,也必須留下兵馬守住要害!”


    方臘微微頜首,“林兄弟、阮兄弟,你們有什麽想法?”


    林衝氣質儒雅,一身錦袍,若不是額頭刺字,看上去就是一個富家員外,此時,聽到方臘所言,他搖了搖頭,正色道:“林衝剛到東南,不知地形,不明敵情,不敢妄言對策,不過,隻要將軍有用得著我林衝的地方,上刀山下火海也已不容易!”


    方臘擊掌讚道:“好,林兄弟果真是爽快,阮兄弟你們可有什麽對敵妙計?”


    阮小二笑道:“將軍你就莫要為難俺們了,俺們兄弟三人大字都不識幾個,上陣廝殺俺們擅長,可要是讓俺們出主意,這俺們可不行。”


    阮小五也點頭應道:“俺們跟林兄弟一樣,這次來東南就是來殺官賊的,隻要能夠上陣廝殺,幹什麽都成!”


    方臘放下心來,目前看來梁山這幾位真是來殺敵的。


    那麽接下來需要考慮的就是留守人選了,“桐廬是新安江要道,也是扼守睦州的門戶,必須擇一重將駐守,誰願守之?”


    石寶一心廝殺,自然不願留守,而杜壆有心留守,卻又怕誤了大事。


    最終還是鄧元覺毛遂自薦,“將軍,我願領三千兵馬留守。”


    在之前的曆史裏,鄧元覺可是方臘帳下四大元帥之一。


    眼下隻是留守桐廬,自當不再話下。


    想到這裏,方臘正色道:“可!如此桐廬便交給你來駐守,同時授你臨機應變之權!”


    桐廬可是太平軍的後路,能夠得此重任,鄧元覺漲紅了臉,激動異常,“將軍放心,末將定保桐廬不失!”


    “好!傳令下去,埋鍋造飯,半個時辰之後拔寨啟程”


    “得令!”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太平軍迎敵而上,定然要攜帶大量糧秣。


    在建德城的這些日子裏,方臘使人準備了大量炒麵,炒麵是用油脂、鹽粒、麵粉、肉末等物事炒製而成。


    剛開始,沒有覺得這種東西可以入口,然而,真正嚐過之後,連方肥都讚不絕口,直言有了此物,起碼可以節省三成以上的輜重運力。


    不要小看這三成運力,輜重營可以用它們運送更多的甲胄器械,進一步增強戰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水滸之我是方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秀才會武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秀才會武術並收藏重生水滸之我是方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