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是方臘的陷阱,那一切的疑點就解釋清楚了。
太平剛入清溪縣城,張渠這等本地豪紳心神不定,害怕方臘秋後算賬,可兵力不足的方臘又何嚐不是進退維穀?
擊殺方有常,是因為方有常有錯在先,可要是在順利進入青溪縣的情況下再度大開殺戒,強征大戶,日後太平軍還怎麽討伐天下?
不征錢糧,不殺大戶,方臘之前喊出平等的口號又成了空話。
因此,大戶必須殺,錢糧必須征繳,但是,方臘需要一個合理的借口。
張渠勾連各戶,攻打縣衙,正是方臘需要的借口。
想明白這一點,張渠急忙招唿手下,“快,列隊,準備禦敵!”
張渠以鹽發家,手下的家丁久經訓練,甫一招唿,不少人就列起了陣勢。
可其他幾戶的家丁們就不行了,好不容易衝進縣衙一趟,他們衝進各處廂房開始打砸搶。
賊軍入城都沒有這麽大的破壞力。
張渠又急又怒:“快收斂人手,剛開始我們是怎麽商議的?擒賊先擒王,殺了方臘再做其他!”
話是這麽說的,可人一旦亢奮起來,就連領隊的各戶豪紳都無法約束。
沒法子了,這幫烏合之眾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再待在這縣衙肯定要出事!
眼瞧著事不可為,張渠隻能斷尾求生,“張氏人馬,隨我衝出去!”
隻要衝出縣衙,一切還有可能。
張渠身手不凡,此時帶頭轉身,試圖爭得一線生機。
然而,衙門口,早有一隊隊明盔亮甲的軍卒在嚴陣以待,為首一人麵目堅毅、身材高大,正是方臘!
“張員外何故來遲呀?方某久候多時也了!”
真是方臘的陷阱!
張渠慘笑道:“方十三,算你狠!破了城還要斬盡殺絕,你就不怕天下人恥笑嗎?”
方臘一臉正氣:“張員外此言謬矣,今日是你們違抗軍令在先,糾集同黨在後,我就是殺了你們,那也是替天行道!”
勝者為王,敗者寇。
既然做了,那便猜到可能會有這一天。
張渠挽了個刀花,“今日是我棋差一招,不過,鹿死誰手猶未可知,張家的弟兄們,隨我殺方臘啊!”
“殺方臘!”
張氏家丁在張渠的帶領下徑自衝出衙門,向方臘殺去。
麵對來敵,方臘立在原處,不動分毫,“今日衝擊衙門者,皆可殺!”
話音剛落,身後早已按捺不住的方七佛便帶人迎了上去。
“鏗鏗鏗”,電光火石間,二人便交手了數個迴合。
張渠固然勇猛,可卻完全不是方七佛的對手。
一個養尊處優的鹽商就算再有幾分武藝,也會被時間磨滅的所剩無幾,反倒是方七佛,年輕力勝,又有好勇鬥狠的經驗,這番廝殺,自然是方七佛占盡了上風。
又等了三個唿吸的時間,方七佛一刀砍下了張渠的頭顱,“張渠已死,殺!”
“殺”
“殺!”
三百梓桐軍養精蓄銳了好些日子,一直未曾上陣廝殺,今日被方臘召喚入城平亂,自然卯足了力氣要表現一番。
太平軍連戰連勝,闖下了好大的名頭,但是,摩尼教的梓桐軍也不是等閑之輩!
一方氣勢如虹,另一方家主慘死,心神不定,甫一接觸,梓桐軍便將張氏家丁趕入衙門。
誰曾想,衙門內部也爆發出滔天的廝殺聲。
張氏家丁驚迴首,卻看到各大豪族的家丁們與自己一般狼狽,在他們身後,正有一隊隊軍卒攜尾追殺。
果真中計了!
這可如何是好?
蛇無頭不行,張渠戰死之後,家丁們慌作一團,再無戰意。
方七佛帶人從衙門外往裏殺,方傑統軍從內往外殺,二人配合默契,硬是殺的家丁們丟盔卸甲,跪地求饒。
然而,方臘的軍令很清楚“鬧事者皆可殺!”
有了這等軍令,便是求饒也得死!
眼見求生無望,家丁們悲憤地揮舞著武器,卻接連被方傑麾下的長槍兵刺殺。
戰鬥在一炷香的時間後便結束了,梓桐軍顯然更長於個人私鬥,但方傑的兵馬卻善於列陣廝殺。
兩相比較,反倒是方傑的人馬殺敵更多。
“將軍,幸不辱命!”
方七佛同樣興奮不已,“將軍,今日痛快,這幫助紂為虐的混賬早該殺了!”
方臘不置可否,他要用這一場殺戮徹底穩住自己在青溪的根基。
太平軍憑什麽在青溪立足?
憑借的就是人人有田種、人人有飯吃的口號,然而,這樣的口號勢必要與地方豪紳產生衝突。
要麽,地方豪紳讓步,要麽就是方臘退縮。。
方臘可不願落下朝令夕改的名聲,那麽,隻能讓地方豪紳吃虧了。
麵對這些在地方盤踞幾十年上百年的地方豪紳,隻有殺戮一批,收攏一批才是最好的結果。
一味的退讓,隻會讓人生出小覷之心。
恩威並舉才是王道!
果不其然,太平軍正在打掃戰場的時候,城內未參與叛亂的幾個大戶紛紛出麵,親自送來了勞軍的錢糧。
金銀珠寶、牲畜錢糧。
方臘沒有拒絕,一概笑納,“諸位沒有參與張渠之亂,這是幸事,但是,我太平軍也有太平軍的規矩,鏟除苛捐雜稅、鏟除世間不平等,這就是我們的規矩,對此,諸位有什麽看法?”
能夠個坐上家主之位的,沒有人是傻子。
“將軍放心,迴去我就將侵占的田地還給佃戶,再給他們一些賠償”
“我一定將收取的不當利息退還百姓,絕不讓將軍為難”
……
幾人紛紛表態,堅決擁護太平軍的規矩。
對此,方臘微微頜首,繼續說道:“諸位能這麽想,自然很好,不過接下來我將公開征集不法線索,如果有人舉告,將軍府一定會公開處理,當然了,如果查實屬於誣告,誣告者將遭受嚴懲!”
這是大開舉告之門啊!
眾人心生懼意,再也不敢隨意搪塞。
方臘環顧左右,察覺自己威懾的目的已經達到,便繼續說道:“諸位也不必過多擔心,隻要奉公守法,生意可以繼續做,而且我保證太平軍不會額外收取苛捐雜稅!”
這倒是一記定心丸,畢竟,之前朝廷為了收稅,定下了種種耳目繁多的稅目。
倘若方臘真能施行下去,倒是一記善政。
可是,太平軍畢竟隻有一縣之地,誰也不敢過早的將身家全部壓上,隻能繼續觀望一下。
太平剛入清溪縣城,張渠這等本地豪紳心神不定,害怕方臘秋後算賬,可兵力不足的方臘又何嚐不是進退維穀?
擊殺方有常,是因為方有常有錯在先,可要是在順利進入青溪縣的情況下再度大開殺戒,強征大戶,日後太平軍還怎麽討伐天下?
不征錢糧,不殺大戶,方臘之前喊出平等的口號又成了空話。
因此,大戶必須殺,錢糧必須征繳,但是,方臘需要一個合理的借口。
張渠勾連各戶,攻打縣衙,正是方臘需要的借口。
想明白這一點,張渠急忙招唿手下,“快,列隊,準備禦敵!”
張渠以鹽發家,手下的家丁久經訓練,甫一招唿,不少人就列起了陣勢。
可其他幾戶的家丁們就不行了,好不容易衝進縣衙一趟,他們衝進各處廂房開始打砸搶。
賊軍入城都沒有這麽大的破壞力。
張渠又急又怒:“快收斂人手,剛開始我們是怎麽商議的?擒賊先擒王,殺了方臘再做其他!”
話是這麽說的,可人一旦亢奮起來,就連領隊的各戶豪紳都無法約束。
沒法子了,這幫烏合之眾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再待在這縣衙肯定要出事!
眼瞧著事不可為,張渠隻能斷尾求生,“張氏人馬,隨我衝出去!”
隻要衝出縣衙,一切還有可能。
張渠身手不凡,此時帶頭轉身,試圖爭得一線生機。
然而,衙門口,早有一隊隊明盔亮甲的軍卒在嚴陣以待,為首一人麵目堅毅、身材高大,正是方臘!
“張員外何故來遲呀?方某久候多時也了!”
真是方臘的陷阱!
張渠慘笑道:“方十三,算你狠!破了城還要斬盡殺絕,你就不怕天下人恥笑嗎?”
方臘一臉正氣:“張員外此言謬矣,今日是你們違抗軍令在先,糾集同黨在後,我就是殺了你們,那也是替天行道!”
勝者為王,敗者寇。
既然做了,那便猜到可能會有這一天。
張渠挽了個刀花,“今日是我棋差一招,不過,鹿死誰手猶未可知,張家的弟兄們,隨我殺方臘啊!”
“殺方臘!”
張氏家丁在張渠的帶領下徑自衝出衙門,向方臘殺去。
麵對來敵,方臘立在原處,不動分毫,“今日衝擊衙門者,皆可殺!”
話音剛落,身後早已按捺不住的方七佛便帶人迎了上去。
“鏗鏗鏗”,電光火石間,二人便交手了數個迴合。
張渠固然勇猛,可卻完全不是方七佛的對手。
一個養尊處優的鹽商就算再有幾分武藝,也會被時間磨滅的所剩無幾,反倒是方七佛,年輕力勝,又有好勇鬥狠的經驗,這番廝殺,自然是方七佛占盡了上風。
又等了三個唿吸的時間,方七佛一刀砍下了張渠的頭顱,“張渠已死,殺!”
“殺”
“殺!”
三百梓桐軍養精蓄銳了好些日子,一直未曾上陣廝殺,今日被方臘召喚入城平亂,自然卯足了力氣要表現一番。
太平軍連戰連勝,闖下了好大的名頭,但是,摩尼教的梓桐軍也不是等閑之輩!
一方氣勢如虹,另一方家主慘死,心神不定,甫一接觸,梓桐軍便將張氏家丁趕入衙門。
誰曾想,衙門內部也爆發出滔天的廝殺聲。
張氏家丁驚迴首,卻看到各大豪族的家丁們與自己一般狼狽,在他們身後,正有一隊隊軍卒攜尾追殺。
果真中計了!
這可如何是好?
蛇無頭不行,張渠戰死之後,家丁們慌作一團,再無戰意。
方七佛帶人從衙門外往裏殺,方傑統軍從內往外殺,二人配合默契,硬是殺的家丁們丟盔卸甲,跪地求饒。
然而,方臘的軍令很清楚“鬧事者皆可殺!”
有了這等軍令,便是求饒也得死!
眼見求生無望,家丁們悲憤地揮舞著武器,卻接連被方傑麾下的長槍兵刺殺。
戰鬥在一炷香的時間後便結束了,梓桐軍顯然更長於個人私鬥,但方傑的兵馬卻善於列陣廝殺。
兩相比較,反倒是方傑的人馬殺敵更多。
“將軍,幸不辱命!”
方七佛同樣興奮不已,“將軍,今日痛快,這幫助紂為虐的混賬早該殺了!”
方臘不置可否,他要用這一場殺戮徹底穩住自己在青溪的根基。
太平軍憑什麽在青溪立足?
憑借的就是人人有田種、人人有飯吃的口號,然而,這樣的口號勢必要與地方豪紳產生衝突。
要麽,地方豪紳讓步,要麽就是方臘退縮。。
方臘可不願落下朝令夕改的名聲,那麽,隻能讓地方豪紳吃虧了。
麵對這些在地方盤踞幾十年上百年的地方豪紳,隻有殺戮一批,收攏一批才是最好的結果。
一味的退讓,隻會讓人生出小覷之心。
恩威並舉才是王道!
果不其然,太平軍正在打掃戰場的時候,城內未參與叛亂的幾個大戶紛紛出麵,親自送來了勞軍的錢糧。
金銀珠寶、牲畜錢糧。
方臘沒有拒絕,一概笑納,“諸位沒有參與張渠之亂,這是幸事,但是,我太平軍也有太平軍的規矩,鏟除苛捐雜稅、鏟除世間不平等,這就是我們的規矩,對此,諸位有什麽看法?”
能夠個坐上家主之位的,沒有人是傻子。
“將軍放心,迴去我就將侵占的田地還給佃戶,再給他們一些賠償”
“我一定將收取的不當利息退還百姓,絕不讓將軍為難”
……
幾人紛紛表態,堅決擁護太平軍的規矩。
對此,方臘微微頜首,繼續說道:“諸位能這麽想,自然很好,不過接下來我將公開征集不法線索,如果有人舉告,將軍府一定會公開處理,當然了,如果查實屬於誣告,誣告者將遭受嚴懲!”
這是大開舉告之門啊!
眾人心生懼意,再也不敢隨意搪塞。
方臘環顧左右,察覺自己威懾的目的已經達到,便繼續說道:“諸位也不必過多擔心,隻要奉公守法,生意可以繼續做,而且我保證太平軍不會額外收取苛捐雜稅!”
這倒是一記定心丸,畢竟,之前朝廷為了收稅,定下了種種耳目繁多的稅目。
倘若方臘真能施行下去,倒是一記善政。
可是,太平軍畢竟隻有一縣之地,誰也不敢過早的將身家全部壓上,隻能繼續觀望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