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雲很傷感, 淚眼蒙蒙, 卻不明白姑祖母, 為何這個時候,叮囑這麽一句不相幹的話。

    石梅歎口氣, 摸摸湘雲。

    這個時代,一個女子失去親生父母,沒有嫡親的兄弟,任憑你再是才華蓋世, 最終也會被舍棄。

    即便萬貫家財,也守不住。

    這就注定了湘雲的夫婿門第不能低。

    門第低了,守不住湘雲的美貌,也守不住偌大的資財。

    尋找一門高親?

    高門大戶很少有人願意迎娶孤女。

    便迎娶,也是看在錢財, 看在權勢。

    石梅是真心對她好。

    然而, 石梅也有無法對抗的皇權。

    再者,石梅也不能保證她能夠活得比湘雲久。

    眼下來說,石梅隻能保證她不再嫁進衛家那個火坑。

    然,別人家是不是火坑,石梅真的不明白。

    故而, 湘雲唯一的依靠就是自身強大。

    隻可惜, 迎春惜春都願意修煉。

    黛玉因為青玉的緣故,也願修煉。

    唯有湘雲清高得很, 與探春兩個結成同盟。

    雖然接受了石梅給的秘籍, 也學會了打坐。

    她卻根本不想修煉, 也靜不心來感悟天地。

    石梅摁住湘雲,直到她不情願的點頭,這才稍微安心。

    石梅找了史鼐:“冷子興似乎在摻合煉丹,也經營賭場高利貸。

    你若是想要保齡候府順順當當,早點掐斷與冷子興的關係。

    他嶽父母一家,要麽賣了,要麽放了奴籍。

    史鋒已娶親,該請封世子了。

    保齡侯的府務,就讓鋒哥媳婦打理。

    湘雲的婚事,王氏不能插手,你替她挑選一門清貴人家。

    京都清貴不行就挑新貴,每年都有大批的新貴進士。

    你堂堂保齡候府,榜下捉婿應該不難。這對於史家來說,既是轉型的契機,也是一個助力。

    你看看林家妹夫就知道了。”

    史鼐應了,卻道:“不瞞姑母,侄兒已經替鋒哥請封,隻是朝廷一直沒有迴應。”

    石梅道:“那就再奏上一本,就說夫人體弱,無人打理中饋。

    你這也是遵從太上皇之命。”

    史鼐應了。

    因為石梅的幹涉下,保齡侯府長孫媳婦,來自盛京白將軍家族。

    衛家父子也在漠北克虜軍任將軍。

    那一次上任,史湘雲沒有隨著叔父上任。

    故而,沒有聯姻。

    石梅特特提出湘雲的婚事,就是避免他把湘雲拿去聯姻。

    史鋒的請封,不過提醒史鼐,不要耳旁風。

    惹惱了,他想榮府幫忙請封世子位就甭想了。

    石梅發話不許幫忙,賈赦不敢不聽。

    石梅雖有威逼之嫌疑,卻是為了史家好。

    讓王氏跟著王子騰瞎鬧騰,將來出個謀逆案,還要牽連她這個姑母。

    史鼐的氣運已經黴到極致。

    再一次行差踏錯,史家的女眷又要罰入教坊司。被那些達官貴人任意玩弄。

    賈代善那一次的慘像,石梅沒有關注。

    可是最近一次謀逆者的家眷,石梅青眼目睹。

    前幾日還在貴婦圈裏談笑風生。

    轉眼間淪落風塵。

    母女婆媳被迫一同賣笑取悅同一個男人。

    十三皇子的外祖鄔家,掌管教坊司。

    那些入罪的官眷被任意拉出去陪客,供人狎玩。

    即便是最為下賤的乞丐,隻要你有十兩銀子,就可以睡一睡從前高不可攀的誥命夫人。

    其慘狀,慘不忍睹。

    然而,京都內沒人敢同情她們,也沒有人會同情她們。

    同情了她們,就會把自己的親人拉下水。

    這一年的新年,上皇從湯泉迴到了養心殿。

    因為,陛下恢複了百官朝賀。

    上皇待在行宮會讓百官無所適從。

    再者,水陽十三歲了,開始跟著陛下接見地方督撫。

    這是太子參與朝政的儲備階段。

    上皇待在行宮,會讓太子為難。

    臘月二十。

    賈敬前來向石梅迴稟,已經查明,張道爺正在煉製丹藥,預備上供。

    石梅知道,無論誰吃了丹藥,結局肯定暴斃。

    雍正賈敬皆是如此。

    石梅覺得,到了跟張道爺徹底劃清界限的時刻。

    不然,他日出了慘案,榮寧二府誰也跑不掉。

    賈敬賈赦便去了清虛觀提出兩個要求。

    第一個要求,讓張道爺退出煉丹上供的競爭。

    張道爺自然不樂意。

    不僅他自己不樂意,他幕後的主使人也不許他退卻。

    賈敬與賈赦就提出第二個條件。

    榮寧二府要收迴清虛觀,並且,不再供奉張道爺。

    張道爺頓時惱羞成怒,責罵賈赦兄弟:“本道爺可是榮國公的替身,你們可要想清楚了?”

    賈赦說道:“真是我父親的替身,為我們兩府著想,我自然敬重。

    可是,你看看你都幹了些什麽?

    忽弄我敬大哥夫妻吃丹藥,被我大哥識破之後,又妄圖拉珍兒下水,你這還有半點維護榮國府之心?

    不僅半點不維護,還想方設法殘害兩府的子嗣,你對得起兩府這幾十年的供奉嗎?對得起我父親的信任?”

    張道爺道:“當初本道爺作為榮公的替身,可是經過了上皇親口承認了,如今反悔不怕上皇怪罪?”

    賈赦道:“萬事不過一個理字,陛下聖明燭照,必定不會責怪。”

    賈敬賈赦當天就把張道爺驅逐出清虛觀。

    張道爺是道錄司右正一。

    故而,去了長春觀旁邊的白雲觀。

    白雲觀正是道錄司的駐地。

    賈赦這邊卻寫了奏本,去養心殿求見上皇。

    上皇召見賈赦:“你這個小子鬧什麽啊,怎麽把你父親的替身打了?”

    賈赦跪地請安,然後,把張道爺幹的事情說了。

    二十年前引誘賈敬出銀子供他煉丹,然後哄騙賈敬吃丹藥,說什麽長生不老。

    差點把賈敬夫妻的性命玩沒了,害的賈敬大哥失去了小兒子。

    大嫂子從此纏綿病榻。

    楊氏落胎之後才吃丹藥,賈赦這是造謠。

    但是相打無好手,想罵無好口。

    二十幾年前的事情,誰也無法查證。

    嘉和帝蹙眉:“二十幾年前就發現了,為何今天才鬧騰?”

    賈赦便把張道爺故態複萌的事情說了:“敬大哥識破了他,從此沒吃丹藥,雖然病病歪歪,人還活著。

    他又拉攏珍兒下水,如今珍兒被他哄得無惡不作,偷家裏的錢財,偷家裏的藥草,養外室,什麽缺德的事情都敢幹。

    敬大哥已經把珍兒打斷腿了,如今癱瘓在床。

    為了彌補敬大哥的過錯,侄兒媳婦捏著鼻子把外室接迴府裏了,還給尤家賠償了五百兩銀子。

    驅逐張道爺這事兒也是家母的主意,母親說,再不把這個禍害驅逐了,我榮府三輩子都要被他害了。

    不過,下官也沒有白白驅逐他,下官給了他兩千兩銀子。

    即便他從此坐著吃喝,也足夠再過幾十年了。”

    這話也對。

    普通百姓家,十兩銀子能過一年。

    張道爺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兩千銀子真的可以過上幾十年,還富裕。

    一個朝廷的知縣大人,一年也隻有百多兩的俸祿。

    石梅這是搶在張道爺跟新皇搭上之前,跟他劃清界限。

    無論張道爺從前是不是跟新皇有勾結,但是,表麵上他隻是榮府老公爺的替身,跟新皇沒任何關係。

    嘉和帝道:“他就是煉丹,能花費幾個銀子?何苦趕他出去,讓他老死道觀不成嗎?”

    賈赦道:“家母說了,張道士其心可誅,他煉丹給敬大哥吃三年,自己卻從來不吃一粒。

    這說明他知道丹藥吃了不妥當,還是唆使哥夫妻吃,活生生把一個成型的男胎給打下來了。

    這事兒我們不找他報仇,已經是看在他是替身的份上了。

    沒想到時隔二十年,他又起賊心,實在無法再容忍。”

    嘉和帝現在半身不遂,右手跟雞爪一樣不能成拳。

    聞聽丹藥害人,嘉和帝心裏的怒火一拱一拱。

    賈赦都能察覺嘉和帝的憤怒。

    然而,直到賈赦進宮當值,嘉和帝也沒有下文。

    白雲觀長春觀還在如火如荼的煉丹。

    這一日,跛足道人前來送最後一批符篆。

    石梅警告他們:“無論你們為何留在長春觀,我勸你們還是離開京都吧。

    丹藥能不能長生不老,你們應該比我清楚。”

    跛足道人道:“丹藥有什麽可怕,修仙之人誰不吃丹藥?”

    石梅道:“我聽說你們有一種靈蘊丹,是做什麽用的?是不是專門化解鉛汞之毒的丹藥?“

    跛足道人大吃一驚:“你?”

    石梅道:“我什麽?我隻是不想你們牽涉丹藥之中,到時候被人追查到榮國府,識相的話就趕緊走。”

    跛足道人一蹦一蹦的走了。

    和尚卻道:“多謝施主。“

    石梅道:“不用謝我,我是替英蓮還你們一個人情。”

    甄英蓮之前給石梅寫信,已經返鄉定居,在家鄉賣了百畝良田,五百畝荒山,又招了一個落魄的書生做贅婿,吃穿不愁。

    這兩人放了甄士隱還俗,石梅覺得他們還有些人性,故而提醒一聲。

    當然,更多的是因為,跛足道士曾經在榮寧街大吵大鬧,石梅不想被牽連。

    再有,石梅也不想太過得罪他們。

    小鬼難纏!

    石梅一直以為,醇正帝不會再有孩子。

    但是,石梅沒想到,這一迴,她竟然猜錯了。

    元宵節。

    宮中同時爆出一位二品的嬪妃,兩位美人,三位才人懷孕。

    三位才人升為正四品美人。

    兩位美人升為正三品婕妤。

    十二個新晉妃嬪,竟然有一半有了身孕。

    而且這些嬪妃最多懷孕三個月,最少的懷孕兩個月。

    也就是說,這些嬪妃都是在年前懷孕。

    可想而知,自從十月,醇正帝得到了丹藥的加持之後,是多麽努力的在耕耘。

    這個消息一出,燕候與賈赦都有些坐不住了。

    水陽的身份,燕候沒有隱瞞賈赦。

    賈璉也是憂心忡忡。

    不過,石梅確信了一件事情,醇正帝肯定利用丹藥在提升體力。

    不然為何之前幾個月都沒有動靜,自從傳召了道士煉丹,就開始懷孕了。

    若真是醇正帝在吃丹藥,那就是在榨取自己有限的生命。

    這個時候,明眼人都看出來了:醇正帝要反水。

    他不願意皇位落在太子水陽的頭上。

    六個胎兒總會有一個皇子。

    隻要是皇子,醇正帝肯定會設法搞掉太子。

    上皇也坐不住了。

    如何搞掉太子,他很有經驗。

    一個莫須有,太子就完了。

    上皇自然是偏向水陽。

    他倒不是如何喜歡燕候父子,隻因為水陽是上皇手把手教導出來了。

    然後,新皇三番五次斥責水陽,說他跟伴讀嬉戲,跟師傅們親近,毫無上位者的威嚴。

    皇子還沒生,已經開始挑剔太子。

    上皇自然要反擊。

    然後,舒服了兩年的新帝,開始事事不順。

    上皇掌管著玉璽呢。

    醇正帝提出條程,任命的官員,都會受到上皇的挑剔。

    今年是各省份秋闈之年,新帝派遣出京的學政,又被上皇挑剔。

    上煌說的還很有道理。

    醇正帝想要拉攏天下學子。

    故而,他的學政竟然有上一屆的庶吉士。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亦既,賈琮這一屆考生的三鼎甲。

    這三人被上皇批評毛沒長齊。

    然後,換了十年前的老翰林。

    這些老翰林可是上皇的門生。

    石梅聞訊氣得直哈氣:奶奶個球,一切又走迴原點了。

    然後,六部出現亂像。

    新皇一個旨意下達六部。

    上皇跟著一份聖旨就到了。

    新皇說要追繳稅款。

    上皇說國庫充盈,不必追逼苛責,隻需要拿出還款計劃即可。

    宗室可是欠債大戶,自然擁戴上皇的人多了。

    然後,出了一件大事。

    三月,北靜王仙逝。

    新帝不及反應,上皇就下了旨意,讓水溶靈前襲爵,依舊承襲北靜王。

    新帝差點吐血。

    他真是動輒得錯。

    醇正帝找了熙郡王訴苦發牢騷:“朕追逼債務,是為建立海洋水師,被批好大喜功。

    朕丈量土地,斥責朕急躁了。”

    熙郡王想說四哥卻是急躁了。

    侄子還沒出世,就開始卸磨殺驢。

    父皇能不急?

    熙郡王心知這是父皇因為四哥幾次發作水陽受到反噬了。

    四哥沒有遵循之前的約定,細心教導太子,還打壓太子。

    父皇自然要反擊。

    而且如今的朝堂之上,還都是父皇的老臣占據重要位置。

    再有,步軍衙門,巡防營,西山衛戍部隊,全在父皇手裏。

    四哥提拔的人,卻要在三五年後才能奏效。

    這個時候,不過傳出懷孕的消息。

    四哥就開始打壓水陽,實在是急躁了。

    即便要卸磨殺驢,也要等父皇不在了,小侄子長大了。

    那時候再算計太子吧?

    醇正帝想要搞掉老牌子的從龍功勳,收迴幾十萬畝的功勳田,也不應急在一時。

    隨後,禦史台開始參奏醇正帝在六部的拉攏的那幾位侍郎。

    亦既,醇正帝信任的嶽父。

    一個人為官數十載,手上都不會多麽幹淨,總會有這樣那樣的毛病。

    這一次懷孕的就有戶部左侍郎之女,吏部右侍郎之女,刑部右侍郎之女。

    這些人因為女兒懷孕,高興的嘴巴還沒合上,一下子被打入塵埃。

    這中間有杜閣老的門生,杜閣老都不敢伸手救援。

    這個時候伸手,弄不好,自己也要倒黴。

    新皇與上皇兩邊發力,誰摻和碾壓誰。

    杜閣老的孫女很榮幸,沒有懷孕。

    即便懷孕,杜閣老也沒有必要去救那些潛在的政敵。

    杜閣老給孫女的主意就是依附皇後。

    杜籣做的很好。

    她一直跟皇後親近。

    戶部的尚書想拉拔一下戶部左侍郎,

    這個人是他的黨羽。

    他在六前年上位。

    原本的尚書雖然被燕候救了命。

    但是,後來四皇子兼國。

    禦史台參奏他去忠順王府上吃過酒,指控他參與謀逆。

    最後沒有查出證據。

    卻因此被太上皇厭惡。

    這個位置被四皇子安插了他的親信。

    戶部尚書與左侍郎,是熙郡王推薦給新皇的中間力量。

    戶部右侍郎,又是皇後的伯父。

    整個戶部就成了新皇的錢袋子兼智囊。

    如今,醇正帝拉攏的有生力量,被上皇無情斬斷。

    他不想出頭,但是熙郡王遞話讓他出力。

    然後,他出麵保舉戶部侍郎,就被上皇罷黜官職。

    這位尚書的幼子竟然在皇子們的孝期生子。

    民間白日內不許婚嫁。

    你在孝期產子,肯定是百日懷孕。

    這就鐵證如山。

    你說七個月早產,誰信啊?

    尚書教子不嚴,還能幹什麽?

    尚書倒了!

    禦史台跳出來撕咬其幼子。

    這個幼子恰好是賈琮一屆的三鼎甲探花郎。

    這一下子,探花郎也被革除功名。

    探花郎差點尋短見。

    尚書死的心也有了。

    他有三個嫡子,都不成器。

    這個小兒子是妾生子,偏生成器,卻這樣夭折了。

    尚書府整個雞犬不寧。

    尚書夫人把幼子的姨娘打得半死。

    生孩子的小妾直接杖斃。

    尚書原本是嘉和帝的門生。

    這一迴,嘉和帝還是留了情麵。

    沒有革除功名,隻是罷黜官職,遣返故居。

    辛尚書可以迴家頤養天年,培育後輩子孫。

    幸尚書氣得吐血。

    他知道不是兒子的問題,是他觸犯了上皇的逆鱗。

    至於如何觸犯了上皇的逆鱗,辛尚書百思不得其解。

    石梅聞訊,感歎一句:“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然後,上皇跟新帝終於齊心一迴。

    這兩位聖人都提名讓皇後的伯父,張大老爺出任戶部尚書。

    醇正帝的麵色終於好了一迴。

    據說,醇正帝因此流連皇後的坤寧宮三日方去。

    這個消息又傳得天下皆知。

    石梅發現,自從醇正帝收了十二位嬪妃,整個皇宮漏成篩子了。

    頭一天醇正帝睡了哪一位嬪妃,第二天,京都人們都知道了。

    這還不算糟糕。

    就在醇正帝想方設法跟上皇求和的時候,醇正帝的後宮也出現了紕漏。

    有一位懷孕四個月的美人跌倒落胎了。

    據說落下來的孩子可以分出男女,是一個男胎。

    醇正帝恨得齜目欲裂,下令追查,發誓要把元兇碎屍萬段。

    結果一番追查下來,所有的證據都指向閩浙總督的侄孫女胡瑩兒,胡昭儀身上。

    醇正帝哪裏舍得處置胡瑩兒?

    這位胡昭儀叔父胡魁,乃是西安將軍。

    西安將軍鎮守著西北的門戶。

    醇正帝說實話短時間內得罪不起。

    這位胡昭儀為什麽要謀害那位吳美人呢?

    據說,這位吳美人宮裏的女官透露,吳美人的嬸娘進宮來了帶了一個很會摸胎的收生婆,一口斷定吳美人懷了龍子。

    醇正帝吃柿子撿軟的捏。

    大發脾氣把皇後責罵一頓,讓皇後去奉先殿抄經三日。

    太子替皇後求情,被醇正帝責罰,抄寫孝經十遍,三日完成。

    三天寫兩萬三千字其實不算多。

    這不是什麽大懲罰,太子雖然累一些,卻是可以完成的功課。

    林如海不僅不同情,還在一旁敦促,不許太子潦草應付。

    要求他一絲不苟。

    太子寫累了,開始潦草。

    林如海就會撕掉他的功課,命他出去跑步一圈,拿大頂控出腦袋裏的雜念,迴頭再寫。

    三天後,太子交上了功課。

    醇正帝想要挑剔卻無從挑剔。

    熙郡王恰好在場,笑著誇讚水陽:“太子的字兒越發寫的好了。”

    醇正帝不喜歡水陽,卻不得不承認這個孩子很聰明,很乖巧。

    他疲憊的揮手:“去看你母後。”

    水陽高高興興謝過了醇正帝,這才去坤寧宮。

    坤寧宮跟乾清宮在一條線上,轉過乾清宮的後罩房就到了坤寧宮。

    皇後已經準備好了宴席等待水陽。

    水陽到了,皇後親自替水陽洗手洗臉。

    又親自替她盛了鴿子湯。

    水陽怪不好意思。

    皇後比水陽隻大了十三歲。

    水陽眼裏,皇後也是離開爹娘,來到這個陌生的皇宮。

    皇帝有許多的老婆,對皇後不是那麽好。

    水陽覺得皇後比他還可憐。

    他還可以經常見到父親祖母與祖父。

    祖父是上皇,十分疼愛他。

    皇後很倒黴,都沒有人真心疼愛。

    皇後對他心懷善意,對他十分照顧。

    他嘴裏叫著母後,心裏其實把皇後當成自己的姐姐水靈一般維護。

    當然,這也不排除皇祖父與父親的教誨。

    無論是結盟還是孝道,都要敬重皇後,把皇後當成母親一般。

    林如海也是耳提麵命:“仁孝治國!”

    ※※※※※※※※※※※※※※※※※※※※

    感謝在2019-11-30 14:44:57~2019-12-01 15:17:15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rukawaray 10瓶;陽光不鏽、yvonne、潛水的魚 5瓶;祥和安寧 2瓶;難捱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想日萬!

    然然然,實在幹不動了!

    麵條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老太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香溪河畔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香溪河畔草並收藏紅樓老太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