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約束的另一種實現裝置——仿星器……人都想要模仿恆星了,那體積還了得?簡單的倒八字管道體積確實小,但想要實現長期加速,複雜程度將不可同日而語。實在是不談也罷。

    與之相比,慣性約束利用激光照射核燃料球產生超高溫,生成比磁約束聚變時密度更高的離子體,同樣可以引發核聚變,並且可以在實現上做的體積小體重輕,但問題卻變得更加嚴肅了——

    火箭最終獲得的速度取決於提供給激光器或粒子束發生器的能量,這一切的問題又迴到了起點——

    工質火箭的局限性。

    這個局限性就體現在,火箭的最終速度將遠遠不能滿足陶烏的需求。

    “如果我現在是沙羅文明火箭工程領域頂級顧問,我應該怎麽為核聚變火箭找到未來……”

    這個問題很有難度。當時的陶烏就靠在操作台上,費力的想了很久。

    陷入了長達27個地球日的黑夜的月亮冰冷刺骨,可那冰冷也終究透不過月球之城,更不要說月球移動基地。

    25度的恆溫一直等待著陶烏。

    用沙羅人的思維思考問題,那就一定需要了解沙羅是一個怎樣的文明。

    在主神網絡的文明史書之中,針對沙羅文明的編年書籍不計其數,其中有一篇編年史在序章做了這樣的總結:

    沙羅是一個固執的文明。

    他們天生擁有十隻足(手臂),這賦予了他們在編碼領域得天獨厚的優勢。他們在一千九百年內完成了從原始社會到互聯網同體社會的轉型,而後卻用了兩千年才跨步登入星際時代。這也是他們唯一的一次機會中最後的固執。

    因為就在星際二十五年,沙羅文明徹底滅了種族。

    終其滅族之因,可用一句闡述:

    綻放的光太過耀眼等於向大半個宇宙宣戰。

    在更高的文明中有一項技術,叫做宇宙全息投影,在更更高的文明中也有一項技術,叫做精神實體投影,這些技術都可以越過時間與空間,無論你的文明藏身在哪一個時間線中,都毫無意義。

    以地球的標準,說掌握了這些技術的文明為“神”,實在沒有一點誇大。

    沙羅文明不去研究星際時代的航天技術,打算一步到位,直接研究宇宙全息投影的初級階段,這將導致他們外表強盛而內在空虛,沒有按著文明進化的步驟操作,打好自身的防禦體係,就打算一步到位,也徹底暴露了自己……

    路過的強者當然不介意給沙羅文明一個毀滅大禮包。

    就是這樣一個連宇宙飛船都沒有的文明,與核聚變火箭又有什麽關聯呢?

    月神不會讓陶烏去學習沙羅文明的固執,更不是打算讓他開掛個一步到位,月神所說,是讓陶烏從沙羅文明的理論出發,如何聯想到航天技術中去。

    沙羅文明的理論,九成都用在了互聯網上,互聯網又能有什麽理論能夠啟發航天領域?

    有時候,陶烏真覺得宇宙之大,無奇不有。宇宙全息投影的初級階段即使在地球上還隻是個哲學,在一級文明中都鮮少存在一套針對其的理論,可是沙羅確實隻是個零點九級文明,無論是從開發能源還是從利用能源的角度評估,都不超過這個範圍。

    就是這樣,他們卻用兩套互聯網體係,一套作為內容物,一套作為分析器,研究出了宇宙全息投影的初級階段——特定時間曲率觀測者引擎。

    這已經涉及到了基本粒子層麵的量子力學,一定程度上還需要羊毛膜理論作為支撐,再往深了說,量子傳輸都與之有交叉。這就是給地球文明放開了研究,一萬年也不敢說完成從理論到實現的突破。

    也就沙羅文明,堅持從互聯網到互聯網的理念從不動搖,硬是琢磨出了互聯網式時間機器。

    觀測者引擎。

    時間機器。

    這兩個詞放在一起,簡單易懂,逼格無上限。

    越分析越頭疼,也越焦躁,陶烏不得不承認,在現階段,他的智商和沙羅人之間至少隔著一個愛因斯坦。

    現在請迴到問題的最初。

    人類早就發現,六十一種已發現的基本粒子和一些未知的基本粒子構成了整個宇宙,在這些粒子中費米子係列負責構成物質,玻色子係列負責搭橋形成四大基本力,將整個宇宙解釋的宛如運作的機器。

    當兩個上誇克和一個下誇克相遇,膠子為這仨兒提供強相互作用時,就形成了一個質子。

    如果是兩個下誇克和一個上誇克相遇,那就可能形成中子。

    有趣的是誇克與反誇克可以同時存在,倘若一個誇克和一個反誇克經曆一定環境可能會形成介子。

    氦-3的核是由兩個質子與一個中子在介子提供的強力下結合而成。

    氦-3聚變的過程是這樣的:高溫使三個氦-3原子核聚在一起形成一個碳原子核,同時釋放出大量的能量。

    如果讓碳原子核……再發生裂變呢?

    這樣一來就可以重新生成氦原子核,氦原子核又將重新聚變,再生成碳原子核……一個滑天下之大稽的永動機似乎就誕生了。

    碳原子核裂變陶烏一開始認為它就是個笑話。

    事實上,為了使碳核裂變,投入的能量將會比它釋放的能量還要高,誰用誰就是個睿智。

    但如果……

    陶烏打開虛擬的繪圖麵板,畫了一個概念圖,指著概念圖對月神道:“本身氦聚變以後會產生極高的能量,我們的常規做法是讓這些能量排出閥門井,形成對衝,推動火箭加速,但這些能量排到宇宙裏麵也就消失了,如果我們用一個磁約束場將這些能量導向一個具體位置,然後將反應產物碳原子核加速拋向這個位置,利用中子發生器轟擊這些碳原子核,碎成氦原子核,氦原子核可以在外麵的能量堆裏發生核聚變,完成二次聚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二次聚變的優點是,它完美的迴避了齊奧爾科夫斯基火箭方程對火箭的束縛:必須拋出質量才可以獲得加速度。於是火箭想要更高的速度,就需要攜帶更多的燃料。

    而二次聚變,它的反應物在火箭外麵,成了一個無工質過程。由牛頓第二定律可以直觀的認識到無工質火箭的優勢——

    同等能量下,質量越小,加速度越大。

    甚至於……

    陶烏創建了一個新的畫板,在上麵簡單畫了一些輪廓:“如果我們將第三級推進器在一開始就與衛星分離,讓運載衛星那一級的火箭頭跑在前麵,推進器落在後麵,推進器設置為環形,每當推進器反應倉發生核聚變時,這些能量將會第一時間作用在推進器上,同時能量穿過環形構造,推動前方火箭頭,這算不算無工質?”

    “而聯係火箭頭與推進器的,就是磁約束場了!”

    陶烏激動的將兩張草圖傳給月神:“細節部分咱們可以共同商討,你覺得怎麽樣?”

    陶烏本以為月神會恭維自己一番,沒想到空氣中卻傳來它不客氣的迴答:“不怎麽樣。”

    這迴答如一盆冷水潑在陶烏的頭上,而且裏麵還帶著冰渣。

    “為什麽?”

    “離開了高磁約束器,你的簡圖將沒有一絲意義。”

    高磁約束器……

    盡管月球移動基地中尚且沒有這種設備,甚至連製造這種設備的生產線都沒有,但利用熵減值卻可以打造生產線。畢竟某些材料即使再難以提煉,但熵減值卻可以秒創造。

    哪怕消耗了熵減值,做了掛逼一樣的事情,但高磁約束器確實可以用低於一級文明的工業水平製造出來。

    月神之所以搖頭說“no”,原因在於,月球移動基地的水平打造這種約束器,造價高昂到……是隱形衛星的十倍。

    但最終今天發射的火箭,采用的還是這兩張草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黑暗的主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陶夢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陶夢衍並收藏黑暗的主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