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山頂的亭子是有路的,但是路的兩側長滿了雜草,行走困難,四周一片荒蕪衰敗之相。


    好不容易來到亭子前,羅三終於看到了支機石,此時它正在玻璃罩的保護之下,站在寫著“支機石”幾個大字的基座上吸天地之靈氣,采日月之光華,羅三剛才在山坡之下看到的反射光,就是亭子內玻璃罩發出的。


    石頭高五尺餘,石色微紫,寬近一米,石頭的表麵已經有些地方出現了剝落,石頭的表麵也有許多小孔,在石頭的靠近基座的地方還有一個碗口大的坑,坑口光滑,好像這塊石頭曾經很軟,像豆腐一樣被人挖去了一塊。


    “吳教授,你還是給我們介紹一下,這塊石頭的來歷吧,這樣的話或許更有利於我們作出判斷。”


    吳教授點了點頭,還是堅持從詩開始:“唐代宋之問的詩《明河篇》有‘明河可望不可親,願得乘槎一問津,更將織女支機石,還訪成都賣卜人’之句,說的就是支機石的事情。這支機石在成都的知名度,遠在石筍、天涯石之上。《荊楚歲時記》中,裏麵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漢武帝令博望侯張騫尋找河源,張騫‘乘桴經月而去’,來到一個地方,見城郭如州府,室內有一女子在織布,又見一男子牽牛飲河。張騫問這是什麽地方,得到的迴答是可以去問嚴君平。同時,織布的女子還將一塊石頭給了張騫帶了迴來。張騫迴來後,來到蜀地問嚴君平,嚴君平卻對著那塊石頭說,某年某月,有客星進入牽牛、織女星座,難道就是你嗎?而張騫所取迴的石頭,則由東方朔認定是織女的支機石。”


    吳教授停了一下繼續道:“剛才我說的僅僅隻是這塊石頭的來歷,其實這塊石頭的靈異之處不在於它的來歷,而在於其強大的力量。唐代杜光庭《道教靈驗記》中的‘成都卜肆支機石驗’是這樣描述支機石的神異之處的:‘成都卜肆支機石,……太尉燈煌公好奇尚異,多得古物,命工人所取支機一片,欲為器用,以表奇異。工人鐫刻之際,忽若風瞀,墜於石側,如此者三。公知其靈物,不復敢取。至今所刻之跡在焉。復令人穿掘其下,則風雷震驚,咫尺昏噎,遂不敢犯。’也就是說,這塊石頭,想要鑿下一塊來,工人莫名其妙地暈倒三次,想要挖其根底,將其掘出,又突然間颳風打雷,天地間一片昏暗。”


    “這塊石頭倒是和四教女廁內的巨石一樣,直接與天象相關連,凡是誰想要對石頭不利,就會引發風雲異動。”羅三插嘴道。


    吳教授點了點頭:“沒錯。實際上,在《道教靈驗記》一書中,也有關於石筍的類似記載。好了,繼續說支機石,這塊石頭過去一直安放在寬窄巷子旁的支機石街上,街上還修建有支機石廟供奉這塊石頭,當地不少人還曾到這裏燒香許願,以求獲得神石庇佑。1958年,這塊石頭才移到文化公園內。”


    “這塊石頭有這麽大來頭?”那名警察驚唿道。


    “那名外國人想把石頭炸了是出於什麽目的呢?”


    “我在想,支機石常人想要挖其根基都會引發雷電,致使風雲變色,而如果把它炸了的話,是不是會引發一個空前的災難。”


    羅三一聽立即明白了:“你是說炸了這塊石頭,可能會引發大地震?”


    “有這種可能性。但是,”吳教授突然笑了,“他們打錯了算盤,因為這塊石頭是假的。”


    “假的?”眾人均是大吃一驚。


    “沒錯。”吳教授臉上的笑意更濃了,“我剛才給你們說過,要挖這塊石頭的話,會引發雷電,致使風雲變色,但是這塊石頭被移到了這裏,而1958年成都沒有什麽特別大的災難。”


    吳教授環顧了四周一圈:“你們沒有注意到嗎?這裏沒有野狗群。而此時的天涯石、石筍、五塊石附近,都聚集了不少的野狗,雖然不知道驅使野狗的人目的是什麽,但足以證明他們對那幾塊石頭的重視,但這塊石頭卻似乎無人關注,隻有那個什麽也不懂的白癡老外這麽重視。”


    “那真的支機石在哪裏?”


    “支機石應該還在它原來的位置,沒有挪動過。應該是某個高人以搬遷為名,弄了一個假的支機石放到這公園的假山上,讓人誤以為這塊石頭就是支機石。辦這件事的人手段相當高明,做得不露一點痕跡,很有可能得到了當時政府方麵的支持。”


    第十一章 海眼


    “天涯石的靈異之處,你們已經聽說了,不過關於這塊石頭,我還要補充一句。”迴到宿舍後,吳教授在眾人的追問下,顧不得喝上一口水,立即向眾人講述其他石頭的靈異之處,“據《四川通誌》記載天涯石在府河之西岸,其石入地不知幾許,高六尺餘,周圍五尺餘。若有掘之者,有風雷之異。也就是說如果有人想要挖動天涯石,就會狂風、打雷之類的天氣異常。”


    “又是一塊可以控製雷雨的石頭。”


    “嗯。最後,讓我們說一說五塊石。五塊石不是成都城北的那個五塊石街道辦事處,而是位於南郊公園內的石頭。《古今圖書集成坤輿典》卷14記載:府城治南萬裏橋之西,有五石相疊,高一丈餘,圍倍之。相傳下有海眼,昔人嚐起其石,風雨暴作。這一說法,在《益部談資》一書裏也有提到。”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見詭之末世遺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百越漁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百越漁父並收藏見詭之末世遺書最新章節